全套挂篮设计图 1

全套挂篮设计图 1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983.16 KB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4090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全套挂篮设计图 1

挂篮是一种用于桥梁施工的专用设备,主要用于悬臂浇筑法施工。在桥梁建设中,挂篮设计图是指导施工的重要技术文件,它详细描述了挂篮的结构、功能和安装要求。以下是对全套挂篮设计图的1400字左右简介:

全套挂篮设计图简介

#一、挂篮概述挂篮(SuspendedFormworkSystem)是一种临时性施工设备,广泛应用于大跨度连续梁桥或斜拉桥的悬臂浇筑施工中。挂篮的主要作用是为混凝土梁段的浇筑提供工作平台和模板支撑,同时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效率。挂篮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桥梁的设计参数、施工工艺、材料性能以及安全性等因素。

挂篮通常由主桁架、底模平台、侧模、后锚系统、行走系统和吊挂系统等部分组成。每个部分的设计都需要满足特定的功能需求机电设备工艺安装工程之通风空调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且要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二、挂篮设计图的内容一套完整的挂篮设计图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总装图总装图是挂篮设计的核心图纸,展示了挂篮的整体结构布局和各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图纸上标注了挂篮的主要尺寸、关键节点的位置以及各个系统的分布情况。总装图还包含挂篮的设计参数,如承载能力、抗倾覆系数、最大施工荷载等。

2.主桁架设计图主桁架是挂篮的核心受力构件,承担着整个挂篮及其上部荷载的传递任务。设计图中详细展示了主桁架的截面形式、杆件布置、连接方式以及焊接要求。主桁架的设计需考虑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确保其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最大荷载。

3.底模平台设计图底模平台是挂篮的主体工作区域,用于支撑混凝土梁段的模板和施工操作。设计图中明确了底模平台的结构形式、支撑方式以及与主桁架的连接细节。还需要标注底模平台的调整范围和精度要求,以适应不同梁段的几何形状。

4.侧模设计图侧模是挂篮中的模板系统,用于形成混凝土梁段的侧面轮廓。设计图中详细说明了侧模的拼装方式、调整机构以及固定方法。为了提高施工效率,侧模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拆卸和重复使用。

5.后锚系统设计图后锚系统是挂篮与已浇筑梁段的连接装置,起到固定挂篮的作用。设计图中展示了后锚的结构形式、锚固点的位置以及预应力筋的布置。后锚系统的设计需保证足够的锚固力,防止挂篮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滑移或倾覆。

6.行走系统设计图行走系统用于挂篮在已完成梁段上的移动,以便进行下一节段的施工。设计图中详细描述了行走轨道的布置、滚轮的安装位置以及牵引装置的工作原理。行走系统的设计需兼顾效率和安全性,确保挂篮平稳移动。

7.吊挂系统设计图吊挂系统将挂篮的重量和施工荷载传递到已浇筑的梁段上。设计图中展示了吊挂杆件的布置、连接方式以及受力分析。吊挂系统的设计需考虑冗余度,以应对突发荷载情况。

8.安全防护系统设计图安全防护系统是挂篮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设计图中明确了护栏、爬梯、防坠器等安全设施的布置位置和安装要求。还需标注安全通道的宽度和高度,确保施工人员的操作空间充足。

#三、挂篮设计图的特点1.标准化与模块化挂篮设计图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将挂篮分为多个独立单元,便于运输、组装和拆卸。这种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施工效率并降低施工成本。

2.精确性与可调性设计图中对挂篮的尺寸和位置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其能够准确匹配桥梁的设计参数。同时,挂篮的底模和侧模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以适应不同梁段的几何变化。

3.安全性与可靠性挂篮设计图充分考虑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如风荷载、地震荷载和施工荷载等,并通过结构优化和冗余设计来提高安全性。

#四、挂篮设计图的应用挂篮设计图不仅是施工团队的技术指导文件,也是监理单位和质量管理部门审查的重点内容。通过对设计图的深入分析,可以提前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解决方案,从而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此外,挂篮设计图还可以作为后续维护和改进的基础资料。通过对实际施工数据的反馈,设计人员可以不断优化挂篮的结构和性能,推动桥梁施工技术的发展。

#五、总结全套挂篮设计图是一套完整的技术文件,涵盖了挂篮的结构设计、功能实现和安全防护等方面。通过对挂篮设计图的研究和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桥梁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实际工程中,挂篮设计图需要根据具体的桥梁项目特点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不同的施工需求。

(2)制定焊接工艺及焊接质量管理细则

包括焊接方法的确定;焊接材料的选用;根据不同焊接接头特点确定坡口型式、角度等参数;确定焊接工艺参数及焊接顺序;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

《焊工考试规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检验局1993

(1)Q235钢应符合GB7OO中B级的规定,Q345钢应符合GB1591中B级的规定。

(2)钢材表面锈蚀等级不超过GB8923的A、B级;当表面有锈蚀、麻点划痕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钢材负偏差的1/2。

(3)质量证明书上的炉号、批号应与实物相符。

(1)焊条、焊丝、焊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有出厂质量证明书。使用前制造单位对焊接材料进行抽样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采用的焊接材料应与结构钢材的性能相匹配,在保证焊接接头强度和韧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低组配,手工焊应采用低氢型焊条。

(3)焊接材料应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选用,并经业主认可。

(4)二氧化碳保护气体的纯度不低于99.5%,含水量小于0.005%。

主体结构的板材应采用精密(数控,自动,半自动)切割,构件外露边,应对焰切起始侧倒角,倒角半径为0.5~2.0mm。切割面硬度不超过HV350;切割面表面粗糙度25~50。

(1)螺栓孔直径允许偏差为0~+0.52mm,不圆度允许偏差1.5mm,螺栓孔中心线倾斜度不大于板厚的3%,且单层板不大于2mm,多层板迭合不大于3mm。

(2)同一组钻孔内相邻两孔间的孔距偏差为±0.7mm,任意两孔的孔距偏差为±1.0mm。

(1)依据图纸、工艺和质量标准,并结合构件特点提出相应的组装措施;

(2)应考虑焊接的可能性,确定一次或多次组装,凡需进行多次组装时,应对前一次的焊接变形进行修整,合格后再进行下一次组装。

(3)应考虑焊接收缩余量或采取预防变形措施;

(4)凡隐蔽部位组装后,应经质量检验员确认合格,才能进行焊接或外部再组装。

(5)钣的接料必须在杆件组装前完成,其拼接料长度不宜于小1000mm,宽度不得小于200mm,接料中心线距钉孔中心组不宜少于150mm。

(6)工字梁及箱形梁的组装允许偏差:

旁弯f≤5.0mm

(7)加劲肋间距允许偏差1.0mm。

(1)焊工应经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本结构焊接。

(2)焊接工作宜在车间内进行,环境湿度应小于80%,焊接环境湿度不应低于5℃,主要杆件应在组装后24小时内焊接。

(3)定位焊应在焊道内,长度为50~100mm,焊脚尺寸不得大于设计焊脚的1/2,定位焊不得有裂纹、夹碴等缺陷。

(4)埋弧自动焊缝必须在距设计焊缝端部80mm以外的引钣上起、熄弧。

(5)返修焊缝应按原焊缝质量检验,同一部位的返修焊不宜超过两次。

(1)结构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焊缝外观及内部质量检验,无损探伤应在外观探伤合格后进行。

(2)本结构主要承载焊缝按I级,次要焊缝按II级,构造焊缝按III级,探伤方式以超声波为主。按GB11345执行。

I级 探伤100% 检验等级 B

II级 探伤20% 检验等级 B

III级 外观检查

(3)焊接接头力学性能试验应以拉伸和冷弯为主,焊接试钣试件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拉伸2件;侧弯2件;冲击(焊缝、热影响区)各3件。

结构完成加工后,应在厂内按设计要求进行试拼装。

(1)试装时,钉孔内冲钉数不得少于孔数的10%模板排架施工方案,拼装螺栓不少于20%。

(2)试装的主要尺寸应满足

梁高偏差: ±2mm; 平联对角线差: 3mm;

梁全长: ±8mm; 支点高低差: 3mm;

主梁中心距:±3mm; 旁弯: ±5mm

河南某水泥厂施工组织设计 9 预处理涂装及摩擦面处理

(1)钢结构表面预处理按国标GB8923执行,采用喷砂除锈等级为Sa2 1/2。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