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6.73 KB
标准类别:林业标准
资源ID:408847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植物造景

植物造景是一种通过合理搭配和布局各种植物,营造出自然和谐、富有美感的景观的艺术形式。它广泛应用于园林设计、庭院布置、室内装饰等领域,旨在创造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审美体验。

在植物造景中,设计师会根据场地条件、气候特点以及功能需求,选择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组合。这些植物可以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水生植物等,每种植物都有其独特的形态、色彩和质感,能够为整体景观增添层次感和丰富性。例如,高大的乔木可作为背景或骨架,低矮的地被植物则用于覆盖地面,而开花植物则能为景观注入季节性的变化和活力。

植物造景不仅追求视觉上的美观,还注重生态功能的实现。通过科学规划,它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微气候、保护土壤,并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此外,植物造景还能反映地域文化特色,如中式园林讲究意境深远,日式枯山水强调简约禅意,西式花园则偏爱对称与规则。

总之,植物造景是一门融合艺术与科学的学科,它将自然之美融入人类生活空间,让人与自然更加紧密相连。无论是城市公园还是私人庭院,精心设计的植物造景都能成为一道令人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丘园的牡丹芍药园中有1l种及变种来自中国,其中5种木本牡丹全部来 自中国。如紫牡丹(Paeonia delavayi)、黄牡丹(Paeonialutea)、 牡丹(Peaonia suffruticosa),大花黄牡丹(Paeonia lutea cv. Ludlowii)、波氏牡丹(Paeonia potaninii)。草本珍贵种类如金莲花 芍药 (Paeonia trollioides)、西藏芍药(Paeoniastermiana)。川赤芍 (Paeoni aveiichii)、草芍药(Paeonia obovata)等,见图5。

现代月季品种多达2万种,但回顾育种历史,原产中国的蔷薇属植物 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欧洲各国花园中原来只有夏季开花的法国蔷薇Rosa gallica、突厥蔷薇Rosa damascens,和百叶蔷薇Rosa centzfolia。 亨利博士于1900年在华中发现了四季开花的中国月季Rosa achinensis, 1889年在华南、西南发现了巨蔷薇Rosa giganiea,并都引入欧洲。

原产中国的野蔷薇Rosa muItiflora和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 是欧洲攀缘蔷薇杂交品种的祖先,此外,还有木香ROsabanksiae、华西蔷薇 Rosa moyesii、刺埂蔷薇Rosasetipoda施氏蔷薇Rosaswegjnzowiii、 大卫蔷薇Rosa davidii、黄刺玫Rosaxan-thinaa黄蔷薇Rosahugonis、 报春刺玫liosaprimu1a和峨眉蔷薇Rosaomeiensis等都曾引入欧美栽培或进行 种间杂交培育新品种。 1937年后,一些重瓣的山茶园艺品种从中国沿海口岸传到西欧,两百余年来,已培育出新品种3000个以上。但在近年来,在欧洲最流行的是从云南省引入的怒江山茶Camellia saluenensis及怒江山茶与山茶的一些杂交种。

综上所述,难怪威尔逊在1929年写的《中国——花园之母》的序言中说:“中国确是花园之母,因为我们所有的花园都深深受惠于她所提供的优秀植物,从早春开花的连翘、玉兰;夏季的牡丹、蔷蔽;到秋天的菊花,显然都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园林的珍贵资源。”

第三节、我国园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园林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可是大量可供观赏的种类仍然处于野生状态,而未被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在园林中感到最大的问题是植物种类贫乏,园艺栽培品种不足及退比,大大影响了植物造景。一些西方国家尽管在植物种类的收集、园艺栽培品种的培育及植物造景的水平大大超过我国,但是他们的一些植物学家和园艺家还整天叫喊着资源应是世界共同的财富,要加强国际协作来交流种质资源。可是他们对观赏植物育种工作的点滴成就都以商业秘密不予泄露,还窥视我国野生资源中的最优单株,以期进一步提高育种的成果。

1987年4月1日至7日,中国园艺学会观赏园艺专业委员会在贵阳召开了 全国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研讨会。代表来自全国25个省、市、73个单位,这是建国以来规模宏大、意义深远的一次学术性聚会,为促进开发利用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推动植物造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会议一致认为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保护生态环境、丰富人民生活和发挥经济效益等方面逐步得到全社会的识。这为发展我国观赏植物事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会议还认为,观赏植物种质资源是我国的宝贵财富,是发展园林事业的物质基础。目前,急切的任务是进一步开展资源考察,摸清家底,加强和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工作;对观赏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应以就地保存和转地保存相结合;积极引种,开展种质资源研究和选育良种工作。对现有的珍贵种类应明确保护是手段,开发利用是目的。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对于开发利用当地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既能丰富园林植物种类,克服各地园林植物种类单调,又能突出地方特色和克服从外地长途贩运苗木的弊端,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章 植物造景的艺术美

完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的高度统一,即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植物景观中艺术性的创造极为细腻又复杂。诗情画景的体现需借鉴于绘画艺术原理及古典文学的运用,巧妙地充分利用植物的形体、线条、色彩、质地进行构图,并通过植物的秀相及生命周期的变化,使之成为一幅活的动态构图。

第一节 植物造景中艺术原理的应用

植物景观设计同佯遵循着绘画艺术和造园艺术的基本原则。即统一、调和、均衡和韵律四大原则。

一、统一的原则:也称变化与统一或多佯与统一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及比例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多样性,但又要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相似性,引起统一感,这佯既生动活泼,又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引起心烦意乱,无所适从,但平铺直叙,没有变化,又会单调呆板。因此要掌握在统一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

运用重复的方法最能体现植物景观的统一感。如街道绿带中行道树绿带,用等距离配植同种。同龄乔木树种,或在乔木下配植同种,同龄花灌木,这种精确的重复最具统一感。一座城市中树种规划时,分基调树种、骨干树种和一般树种。基调树种种类少,但数量大,形成该城市的基调及特色,起到统一作用;而一般树种,则种类多,每种量少,五彩缤纷,起到变化的作用。长江以南,盛产各种竹类,在竹园的景观设计中,众多的竹种均统一在相似的竹叶及竹竿的形状及线条中,但是丛生竹与散生竹有聚有散;高大的毛竹、钓鱼慈竹或麻竹等与低矮的箐竹配植则高低错落;龟甲竹、人面竹、方竹、佛肚竹则节间形状各异;粉单竹、白杆竹、紫竹、黄金间碧玉竹、碧玉间黄金竹、金竹、黄槽竹、菲白竹等则色彩多变。这些竹种经巧妙配植,很能说明统一中求变化的原则,见图6。

施工组织设计 装饰二、调和的原则:即协调和对比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相互联系与配合,体现调和的原则,使人具有柔和、平静、舒适和愉悦的美感。找出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一起才能产生协调感。相反地,用差异和变化可产生对比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刺激感,形成兴奋、热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用对比的手法来突出主题或引人注目。

当植物与建筑物配植时要注意体量、重量等比例的协调。如广州中山纪念堂主建筑两劳各用一棵冠径达25m的、庞大的白兰花与之相协调;南京中山 陵两侧用高大的雪松与雄伟庄严的陵墓相协调;英国勃莱汉姆公园大桥两端各用由九棵椴树和九棵欧洲七叶树组成似一棵完整大树与之相协调,高大的主建筑前用九棵大柏树紧密地丛植在一起,成为外观犹如一棵巨大的柏树与之相协调。一些粗糙质地的建筑墙面可用粗壮的紫藤等植物来美化,但对于质地细腻的磁砖、马赛克及较精细的耐火砖墙,则应选择纤细的攀缓植物来美化。南方一些与建筑廊柱相邻的小庭院中,宜栽植竹类,竹竿与廊柱在线条上极为协调,见图7。

一些小比例的岩石园及空间中的植物配植则要选用矮小植物或低矮 的园艺变种。反之,庞大的立交桥附近的植物景观宜采用大片色彩鲜艳的花灌木或花卉组成大色块,方能与之在气魄上相协调。

色彩构图中红、黄、蓝三原色中任何一原色同其它两原色混合成的间色组成互补色,从而产生一明一暗,一冷一热的对比色。它们并列时相互排斥,对比强烈,呈现跳跃新鲜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题,烘托气氛。如红色与绿色为互补色,黄色与紫色为互补色,蓝色和橙色为互补色。我国造园艺术中常用万绿丛中一点红来进行强凋就是一例。英国谢菲尔德公园,路旁草地深处一珠红枫,雄红的色彩把游人吸引过去欣赏,改变了游人的路线,成为主题。幸树金黄的秋色叶与浓绿的拷树,在色彩上形成了鲜明的一明一暗的对比,见图8。而远处玉龙雪山尖峭的山峰与近处测柏的树形非常协调出图9。这种处理手法在北欧及美国也常来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