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井架吊装方法

钢结构井架吊装方法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5.71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869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结构井架吊装方法

钢结构井架吊装是一种复杂而重要的施工过程,广泛应用于矿山、建筑等领域。以下是对钢结构井架吊装方法的简要介绍:

钢结构井架吊装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准备工作、吊装设备选择、吊装方案制定以及实际吊装操作。

1.准备工作:在吊装前,必须对现场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地面承载能力、风速、天气状况等。同时,需要对井架的设计图纸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其重量、尺寸及重心位置。此外,还需检查所有吊装设备的状态,确保其安全可靠。

2.吊装设备选择:根据井架的重量和高度,合理选择起重机或其他吊装设备。常用的吊装设备包括履带式起重机、汽车吊、塔吊等。对于特别高大的井架,可能需要使用多台设备协同作业,以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吊装方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是成功完成吊装任务的关键。方案中应明确吊点的位置、绑扎方式、起吊角度等技术参数,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估桥梁工程肋板式桥台施工方案,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4.实际吊装操作:在正式吊装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既定方案,由经验丰富的指挥人员统一调度。操作人员需密切配合,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安全规范。在井架逐渐升起的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其姿态,直至准确就位并固定。

总之,钢结构井架吊装是一项技术要求高、风险较大的工程活动,需要精心策划和严谨执行,以确保施工质量和人员安全。

首先根据钢结构井架设计图纸,计算出 井架单元构件重量和总重量;再结合施工现 场实际情况和本单位经济、技术实力,确定井 架吊装方法。然后编制施工方案,确定技术 参数,做出钢结构井架模型,绘制施工平面总 图和施工器具布置图,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 报主管部门审核,对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论 证。最后根据钢结构并架吊装指导文件,准 备吊装机具和施工设施

1.2临时凿并并架吊装方法

临时凿并钢结构并架分为钢管联接井架 和型钢组合联接井架两种形式。井架主体为 空间框架体系,有4个混凝土独立基础,高度 低、重量轻。为了方便并架组装、拆卸和运 输,组成并架的各拼装单元和单构件均采用 螺栓联接,因此井架多采用单元、单构件吊车 吊装组装。该方法具有占地面积小、吊装方 便快捷等优点。有时因现场施工条件限制而 无法用吊车吊装时.也可采用金属桅杆吊装

法进行单元、单构件吊装组装,只是吊装速度 和施工方便程度均不如吊车吊装法,

1.3永久井架吊装方法

永久并架以往均采用金属桅杆法吊装, 近年逐渐转向吊车吊装法。两者吊装井架原 理基本相同,均是地面组装斜架和立架,斜架 整体吊装,立架整体或分段吊装。

小型矿井一般采用这种结构型式的井 架.常见结构见图1

图1 型钢组合斜架和型钢桁架结构立架井架 (山东新河煤矿主、副井井架)

由于此类井架高度低、重量轻,组成井架 的各拼装单元和单构件均采用焊接联接,一 般采用地面整体组装斜架、分段组装立架的 组装方法。吊装时利用吊车先分段吊装组装 立架并找正,然后用大型吊车吊装或采用双 吊车抬吊法一次起吊斜架,斜架和立架在空 中对接找正。这种吊装方法具有经济合理 便捷、工期短等优点,缺点是空中组装立架及 空中斜架与立架对接找正较困难,施工安全 性不高。此外,该吊装方法对施工单位技术 水平和施工经验都有较高的要求。 在无大型吊车的情况下,可采用金属桅 杆吊装法施工。

1.3.2箱形斜架和钢桁架结构立架井架

1.3.2.1箱形斜架、主斜架吊装方法

马智民等:钢结构井架吊装方法

箱形斜架、主斜架的吊装方法,需根据施 工现场空间条件、土建与安装施工进度要求, 井架重量与高度等因素确定。 (1)双栀杆抬吊稳车牵引扳倒法 这种方法是先在斜架两侧起立两座栀 杆,地面组装好斜架并准备好起立铰链及两 套提升器具;然后利用1套提升器具通过安 装好的桅杆将斜架翻转提升到与地面成50° 角的位置,再用另一套提升器具通过斜架底 部铰链将斜架翻转拉至设计位置。 该方法较少采用;一般在井架高度较大 桅杆高度及强度不够时采用。 (2)单(双)栀杆翻转法 这种方法是在斜腿中间起立单(双)座桅 杆,地面组装好斜架并准备好起立铰链及提 升器具;然后利用提升器具通过安装好的 杆将斜架翻转提升到设计位置。 单梳杆翻转法一般用于斜架重量较轻的 情况。如图2所示的宣东二矿副并钢结构井 架,高34m,质量188t,我处就是采用该方法 施工的,工期只用了18d。

图2 宣东二矿副井钢框架结构井架 1—箱形斜架:2一型钢桁架结构立架

由于双桅杆法施工工艺较为复杂、费用 较高,一般用于斜架重量较大,单桅杆不能满 足吊装要求的情况。如下图所示的徐州张集 矿混合井井架,高59m,质量729.7t,就是用 双栀杆工艺施工的。

(3)双栀杆滑移法 这种方法是先在斜架两侧起立两座桅 杆,地面组装好斜架并准备好起立铰链及提 升器具;然后利用提升器具通过安装好的 杆将斜架边滑移边提升到设计位置。滑移 前,需在斜架下增设滑道。 该方法施工难度大,抄平找正也比较困难。 它一般用于井架重量较轻,井口场地狭小,井 架不能在设计位置组装的情况。我处施工的 徐州矿务局马坡煤矿混合井井架吊装就是用 此方法完成的。 (4)倒杆法 这种方法是先在斜腿中间起立单(双)座 栀杆,地面组装好斜架并准备好起立铰链及 提升器具;然后利用提升器具将桅杆慢慢拉 起到一定角度(一般大于45),同时桅杆将 斜架翻转拉升到设计位置。 该方法一般用于井架较高,重量较大,施 工用抱杆高度不够的情况。我处施工的淮南 顾桥主井井架吊装采用的就是该方法。 (5)吊车抬头稳车牵引法 这种方法与双桅杆抬吊稳车牵引扳倒法 施工原理相同,只是用吊车代替了桅杆。对 于高度和重量均不太大的并架,该方法比较 优越。我处施工的锦丘矿并架(高33.2m,质 量177t)吊装采用该方法,收到了较好的 效果。

1.3.2.2立架(罐道架)副斜架吊装方法

(1)利用斜架(主斜架)做桅杆,用滑移法 起吊立架(罐道架)和副斜架。 (2)利用斜架(主斜架)做栀杆,用铰链翻 转法起吊立架(罐道架),用铰链大翻转法起 吊副斜架。 (3)利用斜架(主斜架)做桅杆,用分段吊 装法起吊立架(罐道架)。 (4)用吊车分段吊装法起吊立架(罐道 架)。 (5)利用主斜架做桅杆,在副斜架前单立 金属栀杆将副斜架抬头到一定角度;再利用 提升器具通过主斜架将副斜架用扳倒法大翻 转拉至设计位置。 (6)利用主斜架做桅杆,用吊车将副斜 架抬头到一定角度;再利用提升器具通过 主斜架将副斜架用扳倒法大翻转拉至设计 位置。 最后两种起吊方法在副斜架重量过大 主斜架做栀杆无法一次起吊时采用。

井架吊装部位和梳杆的选择

斜架吊点位置一般选择在上天轮平台 处,可设在斜架形体外侧、中间或内侧,多对 吊点上下均匀对称布置。立架吊点位置可根 据实际情况确定。 吊点处一般设钢吊耳,焊接在井架上。 部分小件吊点材料可选用钢丝绳索或钢丝 绳,与井架绑扎连接。对钢吊耳强度、吊耳与 井架焊接处的强度,钢丝绳绳卡及钢丝绳强 度等都应认真计算和校核,以保证施工安全 和安装质量。

2.2金属栀杆的选择和起吊

桅杆应略高于起吊点,根据受力情况选 定其规格和数量,并应对其强度、稳定性进行 计算和校核。计算和校核时,要考虑栀杆的 动载系数及双桅杆的不平衡系数。梳杆基础 可用混凝土浇筑,也可用木垛。

地下水位线距基础底标高线5.4~ 6.4m,水位较高。基坑2.5~9.06m深范围 内地层为砂层,渗水量较大,故采用大口径管 井降水。基坑四周均匀布置24个降水井,并 深15m。同时在基坑内布置单排浅于基底标 高的降水井,井深8.5m,以加快降水速度。

基坑外降水井中心距基坑边3.65m,钻 子直径600mm,采用泥浆护壁,冲击钻成孔。 成孔后用压缩空气洗井,洗至水质清亮。洗 井完毕,立即采用钻机卷扬机下入直径 400mm的水泥砾石管。下管前要用竹片绑 紧。下管时要垂直居中墩台身工程施工方案,每节管要上下对正 并管与井壁间填充粒径2~7mm的砂滤料。 砂滤料从井口四周均匀回填,防止将井管挤 偏;离顶部3m范围内改用粘性土回填。并底 回填砂垫层厚1.0~1.2m。并口要加盖,然后 洗井,冲出沉渣。下潜水泵时,电缆及接头绝 缘要可靠,要设置保护开关。潜水泵安装好后 进行试抽.满足要求后,方可转入正常运转。

基坑施工期间,对周边环境及支护体系 进行了监测,以掌握基坑周边支护状态及周 边土体变化情况,了解施工对基坑周围地面 建筑和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影响情况,并将监 测值与设计值、变化速率与允许速率等进行 比较,及时对施工情况作出判断,做到信息化

钢结构井架吊装需根据不同井架结构、 不同地点(范围)选择适当的吊装方法,不能 拘泥于一种方法。在选择设计方案、施工方 案时及施工过程中,要采取认真分析、科学计

施工,确保基坑施工安全,不影响周围环境。 主要监测项目如下: (1)基点观测。3个水准基点,8个水准 位移基点,每月校核1次。 (2)水平位移观测。在隔水墙和护坡桩 上共设26个测点,开挖深3m以上每周观测 1次,3~7m每周观测2次,7m以下每2d观 测1次。 (3)沉降观测。沉降按二等水准精度施 测,支护桩沉降观测点18个,综合楼及道路 沉降观测点75个,观测频率同水平位移观 测。 (4)支护桩测斜。支护桩测斜孔共布置 7个。

从实际实施情况看,基坑围护工程施工 达到了安全可靠的预期目的,取得了理想的 效果。水泥搅拌桩现场取样试块28d强度平 均值达到4.3MPa,远超过原设计要求值。 基坑开挖后,围护墙基本无渗水现象,消除了 挖土流砂现象。历时70d的监测表明,基坑 围护墙顶最大沉降量为14.6mm,原建筑物 最大沉降量为8.8mm,均在允许范围内。整 个基础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物始终处于正常 状态,未受任何干扰

甄进平(1967一,男,工程师。1990年毕业于河北煤 炭建筑工程学院建工系,一直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管 理工作,发表过论文。

算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建标 165-2013 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标准,否则就会使成本加大 甚至导致严重的质量、安全事故发生。

马智民(1972一,男,机电工程师。1996年毕业于中 国矿业大学矿山机械系,现从事矿山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工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