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交流自动分段器是一种用于中压配电网中的智能开关设备,主要用于实现线路的自动化分段、故障隔离及负荷优化管理。订货技术条件是确保设备选型、制造和验收符合实际需求的重要依据。以下是关于交流自动分段器订货技术条件的简要介绍:
1.适用范围与环境要求:明确分段器的额定电压(如10kV或35kV)、额定电流及短时耐受电流等级。同时需考虑安装地点的环境条件,如温度范围(40℃~+60℃)、湿度、海拔高度(≤3000m)以及抗震等级等。
2.功能需求:分段器应具备过流保护、接地故障检测、重合闸等功能,并支持远程通信接口(如RS485、光纤或无线模块)。对于智能化要求较高的场景,还需提供实时监测数据上传至主站的能力。
3.机械电气性能参数:包括操作循环次数、分断能力、绝缘水平(工频耐压、雷电冲击耐压)等关键指标。此外某工程高压旋喷桩施工组织设计,外壳防护等级一般为IP65或更高,以适应户外恶劣天气。
4.控制系统配置:描述控制单元的技术规格,例如处理器型号、存储容量、输入输出接口数量等。强调其抗电磁干扰能力和长期稳定性。
5.试验与验收标准:遵循相关国家标准(如GB/T11022《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进行出厂测试与现场调试。具体项目涵盖外观检查、电气特性测量、耐压试验以及联调验证等环节。
6.供货清单与服务条款:除了核心装置外,还应包含配套附件(如电缆接头、支架基础)、备品备件清单及详细说明书。厂家需承诺质保期限内免费维修更换,并提供专业技术培训。
综上所述,制定合理的订货技术条件有助于采购方获得满足特定电网需求的高质量产品,从而提升整个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5.9.2 电子式分段器的额定启动电流可调范围为额定电流的160%、200%,允许误差±10%。
5.10 计数次数和记忆时间:
5.10.1 计数次数一般为3次,并根据需要可调节为1或2次。跌落式分段器计数次数为2次。
5.10.2 液压式分段器每次计数的记忆时间不小于50s。
5.10.3 电子式分段器每次计数的记忆时间是可调的,分别为15、40、60、120s,各档允许误差±10%。
5.11 额定控制电压:额定控制电压(若有此应用时)见表3。
5.12 过负荷电流:分段器没有标准的过负荷电流能力,但制造厂应提供分段器允许的过负荷范围及其运行特性。
6.1 分段器型号含义如下,分类见表4。
6.2 分段器应考虑凝露,雨、温度骤变及日照的影响。
6.3 分段器的外壳应有防锈措施。接地点的接触面积应满足要求,接地螺钉的直径不得小于M12。接地点应标有“接地”字样或其他接地符号。应设有易于在地面观察和判断合、分位置的机械指示。对已储能的机构应以白底红字注明“储能”,已释能的机构应以白底黑字注明“释能”。
6.4 分段器的排逸孔或排油阀应便于排油(气)。在排放油(气)时,应不影响设备的电气性能。排出油(气)的方向应不危及电气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排逸孔应能防止潮
6.5 同一型号的分段器各部件及安装尺寸应一致,易损件应具有互换性和易于更换。
6.6 分段器的接线端子应能承受沿导线水平方向250N的静拉力。
6.7 分段器箱体上部应设有便于起吊用的吊环或吊钩,其位置的设置应使提吊分段器时保持水平,并避免吊绳与其他部件(套管、操作手柄)等之间有摩擦接触。箱体应能方便地移开,便于检修。
6.8 制造厂应根据用户要求提供分段器安装和检修用的专用工具、备品备件及安装的固定支撑件。
6.9 电子式分段器的控制部分应有防雨、防潮、抗干扰措施。电子装置按电子产品有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试验。
6.10 带有动作计数器的分段器,应能记录并显示分段器分闸动作总次数。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计数器应便于观察。
6.11 采用手力操动的分段器(除跌落式)必须具有合、分的贮能机构,使其能进行快速合、分,且操作速度不受体力的影响。分段器及操动机构应有保持合闸位置、
分闸位置的能力。跌落式分段器的跌落动作要求与跌落式熔断器相同。
6.12 分段器控制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也可以独立安装。
6.13 采用附加电源操作的分段器的操动机构内,应装设一定对数的辅助开关和必要的控制保护装置。
6.14 辅助开关及辅助回路应能通过10A的持续电流,其温升不应超过规定值。
6.15 操动机构的线圈应能耐受2.5倍的额定电压(直流线圈)和3.5倍额定电压(交流线圈)耐压试验1min。
6.16 油分段器:
6.16.1 应有便于注、排油(包括取油样)的装置。应设有易于在地面观察油面位置的指示器,并给出允许的最高、最低的油面位置。
6.16.2 液压式计数器应给出额定电流的百分数和油温升与记忆时间的关系,还要给出油温与上级保护开关设备的记忆时间与累积时间配合曲线。
6.17 SF6分段器:
6.17.1 应有便于监测气体压力和充、放气体的装置,以及给出能正常工作的最低气压。制造厂应能根据用户要求随产品提供气体的回收、检漏、微水测试的附件。
6.17.2 气体年漏气率不大于1%。当有困难时应与用户协商,但不得大于2%。
6.17.3 气体的水份含量允许值:交接验收值不大于150ppm(体积比);运行允许值不大于300ppm(体积比)。
6.17.4 制造厂应给出气体温度与密度的关系曲线。
6.18 跌落式分段器:
6.18.1 跌落管为壁厚不小于1mm的铜管,两端应有可靠的电气接头。
6.18.2 安装在跌落管中的电子控制板应密封。
6.18.3 跌落式分段器的动静触头必须在上级开关开断后,在无电流时分离。
6.18.4 使用的电流互感器应满足装配要求,并与控制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6.18.5 记忆和复位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
6.19 真空分段器。真空开关管(即真空灭弧室)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和DL403—91《10~35kV户内高压、真空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其他要求应符合本条件的规定。
6.20 当失压脱扣的分段器电压下降或失电后,必须能可靠地延时在无电流后才允许分闸。
7.1 总则:型式试验为鉴定某一产品是否符合标准并能否生产而进行的试验。受试分段器的部件应与产品技术条件及图纸相符,各项试验结果均应记录在报告中。
7.2 型式试验的内容:
含水量和漏气量测定(仅用于SF6型);
开断与关合负荷电流试验(如有此功能时);
额定短路关合电流试验;
动、热稳定试验;
额定启动电流试验;
计数次数和记忆时间试验;
控制装置的试验;
额定电感电流开断试验;
额定电容电流开断试验。
7.3 在下列情况下分段器应作型式试验:
7.3.1 新研制或转厂生产的产品应作全部型式试验。
7.3.2 当产品在设计、工艺及使用材料作重要改变后应进行相应的型式试验。
7.3.3 经常生产的产品每隔8年进行下列项目的型式试验:
动、热稳定试验;
额定启动电流试验;
计数次数和记忆时间试验。
7.3.4 分段器的型式试验可以在两台试品上分别进行,也可在同一台试品上进行,其中,机械试验,温升,动、热稳定试验应在同一台试品上进行,其余试验项目根据制造厂要求可在另一台试品上进行。
7.4 被试品的安装位置及控制装置应与运行条件相同,并联同一起进行型式试验。
7.5.1 机械特性试验。分段器的机械特性(分、合闸时间,同期,速度,行程,超程)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有脱扣操作的其特性应符合6.20条及产品技术条
7.5.2 机械稳定性试验。分段器至少应按表5规定的次数进行机械稳定性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得出现拒动,不得对试品进行任何调整,但可对运动部件进行润滑。试验后各部件不得变形和损坏,不应漏油(气),出厂试验项目应符合技术条件的要求。
分段器既可手动又能自动操作的,应按自动操作方式进行机械稳定性试验。
表5 各类分段器机械稳定性试验次数
注:“合、分”操作为1次。
7.6 温升试验:温升试验在机械稳定性试验前后各进行一次。温升试验前后直流电阻值相差不得大于试验前数值的20%,试验方法和要求按GB763进行。
7.7.1 工频和冲击试验方法按GB311.2~GB311.6的规定进行,试验电压值见表2的规定。
7.7.2 操动机构及控制回路绝缘试验方法按GB1497进行(电子元器件除外),试验电压值应符合5.3和6.15条的规定。
7.8 含水量和漏气量测定:SF6分段器的含水量和漏气量的试验方法按GB8905进行照明施工组织设计,其结果应符合6.17.2条和6.17.3条规定。
7.9 额定关合短路电流和开断与关合负荷电流额定值的试验:
7.9.1 试品准备:
7.9.1.1 试验时分段器应连同控制设备一起进行。
7.9.1.2 试验前,检查试品的操作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自动操作的分段器的控制电源(如有要求)应处在规定的下限值,试验中不得进行任何调整。
7.9.1.3 三相联动的分段器应进行三相试验。单相操作的分段器可进行单相等值试验。
7.9.2 试验频率:试验应在额定频率下进行29地下车库施工组织设计,允许误差为±5%。
7.9.4 开断与关合负荷电流试验回路的阻抗Z由电抗和电阻并联或串联组成,其中至少有0.1Z是由串联的电抗和电阻组成,其余0.9Z的组成方式(串或并)不限。回路的功率因素cosφ为0.65~0.75。
7.9.5 分段器开断的负荷电流应为对称波形,因此在开断时应加时延,使瞬态电流已衰减至可以忽视的程度,例如在120ms以上,才能使触头分离。三相电流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