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钢网架(屋架)安装工艺钢网架(屋架)安装工艺是一种复杂而精确的施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大型工业厂房、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等建筑中。其主要特点是结构轻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并能有效覆盖大面积空间。以下是钢网架安装的主要工艺流程及要点:
1.基础准备:首先检查网架支座的基础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基础表面平整且无杂物。安装前需对基础进行复核,以保证后续安装精度。
2.构件预制与验收:在工厂内完成钢网架各部件的加工制作,包括杆件、节点板等。所有构件需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尺寸准确、焊接牢固并满足防腐要求。
3.现场拼装: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拼装方式,如高空散装法、分条或分块安装法以及整体提升法等。其中,整体提升法常用于跨度较大的项目,可减少高空作业风险。
5.调整校正:安装完成后进行全面测量校正,确保整体几何形状符合设计要求。同时紧固所有连接螺栓或焊接节点墙面粉刷石膏施工工艺,形成稳定结构体系。
6.质量检测与验收:最后对整个网架系统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测试,确认无误后交付使用。
在整个过程中,安全管理和技术指导至关重要,必须严格执行相关规范标准,以保障工程质量与施工人员安全。
d2 (mm) 最大(公称) 最小 25 23.7 33 31.4 40 38.4 42 40.4 47 45.4 52 50.4 56 54.1
t (mm) 最大 最小 3.3 2.5 3.3 2.5 4.3 3.5 5.3 4.5 5.3 4.5 6.3 5.5 6.3 5.5
c (mm) 最大 最小 1.6 1.2 1.6 1.2 2.2 1.8 2.2 1.8 2.2 1.8 2.9 2.5 2.9 2.5
每1000个垫圈的重量 (kg)≈ 9.03 15.96 29.84 39.39 50.71 72.09 81.96
注: 括号内的规格,尽可能不采用。
性能 等级 抗拉强度σb N/mm2 (kgf/mm2) 屈服强度σ0.2 N/mm2 (kgf/mm2) 伸长率 δ5 (%) 收缩率 ψ (%) 冲击韧性αk J/cm2 (kgf·m/cm2)
10.95 1040~1240 (106~146) 940 (95) 10 42 59 (6)
8.85 830~1030 (85~105) 660 (68) 12 45 78 (8)
2.3 作业条件:
2.3.1 高强度螺栓连接摩擦面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摩擦系数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摩擦面不允许有残留氧化铁皮。
2.3.2 摩擦面的处理与保存时间、保存条件应与摩擦系数试件的保存时间、条件相同。
2.3.3 施工部位摩擦面应防止被油污和油漆等污染,如有污染必须彻底清理干净。
2.3.4 调整扭矩扳手。根据施工技术要求,认真调整扭矩扳手。扭矩扳手的扭矩值应
公称直径d (mm) 12 16 20 (22) 24 (27) 30
公称应力截面积 A5 (mm2) 84.3 157 245 303 353 459 561
性 能 10.95 拉力 载荷 87700~ 104500 (16600~ 10700) 163000~ 195000 (16600~ 19800) 255000~ 304000 (26000~ 19800) 315000~ 376000 (32100~ 38300) 367000~ 438000 (37400~ 44600) 477000~ 569000 (48600~ 58000) 583000~ 969000 (59400~ 70900)
等 级 8.85 N (kgf) 70000~ 86800 (7140~ 8850) 130000~ 162000 (13300~ 16500) 203000~ 252000 (20700~ 25700) 251000~ 312000 (25600~ 31800) 293000~ 364000 (29900~ 37000) 381000~ 473000 (38800~ 48200) 466000~ 578000 (47500~ 58900)
性能等级 维氏硬度 HV30 洛氏硬度 HRC
10.95 312~367 33~39
8.85 249~296 24~31
10.95 10H HRC34~45
8.85 8H HRC35~45
在允许偏差范围之内。施工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校正用的扭矩扳手。其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
2.3.4.1 当施工采用电动扳手时,在调好档位后应用扭矩测量扳手反复校正电动扳手的扭矩力与设计要求是否一致。扭矩值过高,会使高强度螺栓过拧,造成螺栓超负载运行,随着时间过长,会使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产生裂纹等隐患。当扭矩值过低时,会使高强度螺栓达不到预定紧固值,从而造成钢结构连接面摩擦系数下降,承载能力下降。
2.3.4.2 当施工采用手动扳手时,应每天用扭矩测量扳手检测手动扳手的紧固位置是否正常,检查手动扳手的显示信号是否灵敏,防止超拧或紧固不到位。
2.3.5 检查螺栓孔的孔径尺寸,孔边毛刺必须彻底清理。
2.3.6 将同一批号、规格的螺栓、螺母、垫圈配好套,装箱待用。
2.3.7 应对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操作者进行培训或技术交底,其内容如下:
2.3.7.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的使用特点和要求。
2.3.7.2 高强度螺栓的扭矩系数和摩擦系数。
2.3.7.3 高强度螺栓紧固工艺要点和紧固原则。
2.3.7.4 高强度螺栓的储运、保管和现场施工要求。
2.3.7.5 高强度螺栓扭矩扳手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7.6 高强度螺栓电动扳手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2.3.7.7 高强度螺栓紧固后的自检自查要求和检查方法、内容。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接头组装→安装临时螺栓→安装高强螺栓→高强螺栓紧固→ 检查验收
3.2 作业准备:
3.2.1 备好扳手、临时螺栓、过冲、钢丝刷等工具,主要应对施工扭矩的校正,就是对所用的扭矩扳手,在班前必须校正,扭矩校正后才准使用。扭矩校正应指定专人负责。
3.2.2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长度选择,考虑到钢构件加工时采用钢材一般均为正公差,有时材料代用又多是以大代小,以厚代薄居多,所以连接总厚度增加3~4mm的现象很多,因此,应选择好高强度螺栓长度,一般以紧固后长出2~3扣为宜,然后根据要求配好套备用。
3.3 接头组装:
3.3.1 对摩擦面进行清理,对板不平直的,应在平直达到要求以后才能组装。摩擦面不能有油漆、污泥,孔的周围不应有毛刺,应对待装摩擦面用钢丝刷清理,其刷子方向应与摩擦受力方向垂直。
项目 示 意 图 处 理 方 法
1 t<1.0mm时不予处理
2 t=1.0~3.0mm时,将厚板一侧磨成1∶10 的缓坡,使 间隙小于1.0mm
3 t<3.0mm时加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3mm,最多不超过三层,垫板材质和摩面处理方法应与构件相同
3.4 安装临时螺栓:
3.4.1 钢构件组装时应先安装临时螺栓,临时安装螺栓不能用高强度螺栓代替,临时安装螺栓的数量一般应占连接板组孔群中的1/3,不能少于 2个。
3.4.2 少量孔位不正,位移量又较少时,可以用冲钉打入定位,然后再上安装螺栓。
3.4.3 板上孔位不正,位移较大时应用绞刀扩孔。
3.4.4 个别孔位位移较大时,应补焊后重新打孔。
3.4.5 不得用冲子边校正孔位边穿入高强度螺栓。
3.4.6 安装螺栓达到30%时,可以将安装螺栓拧紧定位。
3.5 安装高强度螺栓:
3.5.1 高强度螺栓应自由穿入孔内,严禁用锤子将高强度螺栓强行打入孔内。
3.5.2 高强度螺栓的穿入方向应该一致,局部受结构阻碍时可以除外。
3.5.3 不得在下雨天安装高强度螺栓。
3.5.4 高强度螺栓垫圈位置应该一致,安装时应注意垫圈正、反面方向。
3.5.5 高强度螺栓在检孔内不得受剪某建筑工程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方案,应及时拧紧。
3.6 高强度螺栓的紧固:
3.6.1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全部安装就位后,可以开始紧固。紧固方法一般分两步进行,即初拧和终拧。应将全部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拧,初拧扭矩应为标准轴力的60%~80%,具体还要根据钢板厚度、螺栓间距等情况适当掌握。若钢板厚度较大,螺栓布置间距较大时,初拧轴力应大一些为好。
3.6.2 初拧紧固顺序,根据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紧固顺序规定,一般应从接头刚度大的地方向不受拘束的自由端顺序进行;或者从栓群中心向四周扩散方向进行。这是因为连接钢板翘曲不牢时,如从两端向中间紧固,有可能使拼接板中间鼓起而不能密贴,从而失去了部分摩擦传力作用。
3.6.4 为了防止高强度螺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使扭矩系数发生变化,故一般初拧、终拧应该在同一天内完成。
3.6.5 凡是结构原因,使个别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穿入方向不能一致,当拧紧螺栓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不准在螺杆上施加扭矩,防止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青藏某铁路施工组织设计 3.7 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检查验收
3.7.1 施工操作中的工艺检查。在施工过程中检查施工工艺是否按施工工艺要求进行,具体工艺检查内容有以下几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