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测量资料

道路工程测量资料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22.29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76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道路工程测量资料

道路工程测量是道路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为道路设计、施工和运营提供精确的空间数据和技术支持。在道路工程建设中,测量工作贯穿于规划、设计、施工及竣工验收的各个阶段,其主要任务包括地形测绘、控制测量、施工放样和变形监测等。

首先,在规划设计阶段,通过地形测绘获取沿线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绘制地形图,为路线方案比选和初步设计提供依据。其次,在施工准备阶段,进行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与测量,确保整个工程具有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接着,在施工过程中,通过精确的放样测量确定路基、路面及桥梁等结构物的位置和标高,指导施工队伍按设计要求施工。此外,还必须对施工过程中的偏差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整,以保证工程质量。

最后,在道路运营阶段,定期开展沉降观测和变形监测框架结构体育馆模板施工方案,评估道路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代道路工程测量广泛采用全站仪、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以及无人机遥感等先进技术,大幅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效率。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缩短了工期,还降低了成本,为实现智慧交通奠定了坚实基础。总之,道路工程测量是保障道路工程质量和安全的核心手段之一。

  (1) 以 ZY 或 YZ 为坐标原点,切线为 X 轴,过原点的半径为 Y 轴,建立坐标系。

  (2) 计算出各桩点坐标后,再用方向架、钢尺去丈量。

  特点: 测点误差不积累;宜以 QZ 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 例题 ] 设某单圆曲线偏角α =34°12′00″, R=200m ,主点桩号为 ZY : K4+906.90 , QZ :K4+966.59 , YZ :K5+026.28 ,按每 20m 一个桩号的整桩号法,计算各桩的切线支距法坐标。

(一)主点测设元素计算

  = 61.53m ;=119.38m ;=9.25m ;=3.68m 。

  ZY=K4+906.90 ; QZ=K4+966.59 ; YZ=K5+026.28 ; JD= K4+968.43 (检查)

(三)切线支距法(整桩号)各桩要素的计算表

  注:表中曲线长 。

  2、偏角法 (metho* of *eflection angle)

  分为:长弦偏角法、短弦偏角法。

  (1)长弦偏角法

  1)计算曲线上各桩点至 ZY 或 YZ 的弦线长 ci 及其与切线的偏角Δi 。

  2)再分别架仪于 ZY 或 YZ 点,拨角、量边。

  测点误差不积累;宜以 QZ 为界,将曲线分两部分进行测设。

  (2)短弦偏角法。 与长弦偏角法相比:

  1)偏角Δi 相同。

  2)计算曲线上各桩点间弦线长 ci

  3)架仪于 ZY 或 YZ 点,拨角、依次在各桩点上在量边,相交后得中桩点。

  此外还有极坐标法 (polar coor*inate metho*) 、弦线支距法、弦线偏距法。

[ 例题 ] 偏角法详细测设单圆曲线(注:此题作为实习课测设内容 , 数据是假设的)

  已知圆曲线的 R=200m , ,交点 JD i 里程为 K10+110.88m ,试按每 10m 一个整桩号,来阐述该圆曲线的主点及偏角法整桩号详细测设的步骤。

(一)主点测设元素计算

= 26.33m ; =52.36m ; =1.73m ; =0.3m 。

  ZY=K10+84.55 ; QZ=K10+110.73 ; YZ=K10+136.91 ; JD= K10+110.88 (检查)

(三)偏角法(整桩号)各桩要素的计算表

§ 9.3 缓和曲线 (spiral) 的测设

  为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与消失,需要在直线(超高为 0 )与圆曲线(超高为 h )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圆曲线半径的过渡曲线(使超高由 0 变为 h ),此曲线为缓和曲线。主要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及双纽线等。

  2、回旋型缓和曲线基本公式

  ——缓和曲线全长。

  (1)切线角公式

  ——缓和曲线长 所对应的中心角。

  (2)缓和曲线角公式

  ——缓和曲线全长 所对应的中心角亦称缓和曲线角。

  (3)缓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4)圆曲线终点的坐标

  1、测设元素的计算

  (1)内移距 p 和切线增长 q 的计算

  曲线长 ,其中圆曲线长 。

  (1)里程的计算

  (2)测设方法。 ( 见例题 )

  例题: 如下图,设某公路的交点桩号为 K10+518.66 ,右转角 α y = 18°18'36 " ,圆曲线半径 R= 100m ,缓和曲线长 l s = 10m ,试测设主点桩。(作为实习课内容)

解:(一)计算测设元素

  p= 0.04m ; q= 5.00m ;

  ZH=K10+497.54 ; HY=K10+507.54 ; QZ=K10+518.52 ; HZ=K10+539.50 ; YH=K10+529.50

  2、分别在 ZH 、HZ 点架仪,后视 JDi 方向,量取 x0 ,再在此方向垂直方向上量取 y0 ,得 HY 和 YH 点。

三、带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详细测设

  (1)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2)当点位于圆曲线上,有:

  其中, , 为点到坐标原点的曲线长。

  2、偏角法 (metho* of *eflection angle) (整桩距、短弦偏角法)

  (1)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距离:用曲线长 l 来代替弦长。放样出第 1 点后,放样第 2 点时,用偏角和距离 l 交会得到。

  (2)当点位于圆曲线上

  方法:架仪 HY ( 或 YH) ,后视 ZH( 或 HZ) ,拨角 b 0 ,即找到了切线方向,再按单圆曲线偏角法进行。

  此外还有极坐标法、弦线支距法、长弦偏角法。

§ 9.4 路线纵断面测量 (route profile survey)

目的 ——测定线路中桩处的高程,绘制纵断面图 (profile) ,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工作步骤 ——“先基平 (principal leveling) 后中平 (profile leveling) ”

一、基平测量 (principal leveling)

  1、水准点 (bench mark) 的设置。

  (2)设置密度:

  每隔 5km 、路线起终点、重要工程处,设永久性水准点。

  2、基平测量的方法

  (1)路线——附合水准路线。

  水准仪——不低于 DS3 精度

  水准测量——一般按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进行。如:要进行往返测,闭合差不超过 mm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按全站仪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四等)规范进行。

二、中平测量 (profile leveling)

  在基平测量后提供的水准点高程的基础上,测定各个中桩的高程。

  从一个水准点出发,按普通水准测量的要求,用“视线高法”测出该测段内所有中桩地面高程,最后附合到另一个水准点上。

  高差闭合差的限差为: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mm); 二级及以下公路:   (mm)。

  先在 BM1 上测定各转点 TP1 、 TP2 的高程,再在 TP1 、 TP2 上测定各桩点的高程。其原理即为三角高程测量原理。

  以横坐标为里程,纵坐标为高程。(详见《道路工程制图》课程)

目的 ——测定线路各中桩处垂直于中线方向上的地面起伏情况,绘制横断面图,为线路设计提供基础资料。

方法 ——先确定横断面方向,再测定变坡点间的平距及高差。

一、横断面方向的确定

  1、直线段——采用普通方向架。

  2、圆曲线段——采用求心方向架。

  3、缓和曲线段——该点的法线方向。

  选取缓和曲线上的一点 N ——计算偏角值 δ1 ——后视 N 点,拨角 90°±δ1 。

  θ12 为 P1 至 P2 点的方位角,可由 P1 、 P2 点的切线支距法坐标求得。

二、横断面的测量方法

  按前进方向分成左右侧,分别测量横断面方向上各变坡点至中桩的平距及高差。平距及高差的精度要求一般为 0.1m 。

  适用于:山区低等级公路。精度低。

  适用于:地形简单地区,精度高。

  水准仪测高差、皮尺丈量平距。

  3、经纬仪视距法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较高。

  适用于:地形复杂地区,精度高。

  用全站仪的斜距测量模式,即可自动显示出平距和高差。

  绘图时一般先将中桩标在图中央,再分左右侧按平距为横轴,高差为纵轴,展出各个变坡点。绘出的横断面图。

§ 9.6 全站仪中线测设及断面测量简介

t/gba 001-2021 民用建筑能耗评价标准  中线测设:计算中桩坐标——全站仪点位放样(极坐标法)

  纵断面测量: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

  横断面测量:确定横断面点位——全站仪测量点的高程(电磁波三角高程测量)

二、全站仪点的放样功能

  1、点位放样原理

*b4404/t 16-2021标准下载  (1)先在放样点的大致位置立棱镜。

  (2)对其进行观测, 测出当前棱镜位置的坐标。

  (3)将当前坐标与放样点的坐标相比较,计算出其差值。距离差值 *D 和角度差 *HR 或纵向差值ΔX 和横向差值ΔY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