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糊综合评判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糊综合评判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31.96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742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糊综合评判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是隧道设计与施工的重要基础,其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施工效率。由于围岩性质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岩体结构、完整性、强度及水文地质条件等),传统分类方法可能存在主观性强、难以定量的问题。为此,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被引入以提高分类的科学性和精确性。

模糊综合评判是一种结合模糊数学理论和多因素评价的方法,特别适用于处理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复杂问题。在围岩分类中,该方法首先确定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关键指标(如岩石单轴抗压强度、岩体完整性系数、地下水发育程度等),并根据经验或规范设定各指标的隶属度函数。接着,通过构建评判矩阵和权重向量,将定性与定量信息有机结合,最终得出围岩类别的综合评判结果。

相比传统方法,模糊综合评判的优势在于:一是能够量化不确定性,减少人为误差;二是充分考虑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分类结果更加合理可靠。然而,该方法也存在权重分配主观性强的问题,需结合具体工程经验和优化算法进一步改进。总体而言,模糊综合评判为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提供了一种科学有效的工具,有助于提升隧道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安全性。

公路隧道围岩分类,由单因素向多因素育馆、档案馆中央空调及部分电气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定性 向定量方向发展。它受岩体块度或层厚、力学强度 裂隙系数、结构面形态及张开程度、地下水等诸因素 所控制。如何从众多的影响中进行公路隧道围岩分类 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问题。 由于诸影响因素的信息定量数据往往不够充分 加之人们主观认识的差异性较大,因此,本文将此问 题视为一个模糊事物,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加以解 决。

地质因素选择及围岩分类标准

根据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和《公路工程 地质勘察规范》的有关要求,对岩体质量系数分级。 用岩体块度和层厚反映岩体结构特征和完整状态;月 用 岩石抗压强度、裂隙系数、软化系数反映岩体力学性

质和水理性质;用岩体结构面形态反映岩体结构面性 质及其走向与隧道轴线的关系;此外,岩体中地下水 及围岩初始应力对围岩稳定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 的。就公路隧道工程实践经验和有关资料,并考虑到 现实可行性,我们规定了上述7个地质因素与6类围 岩和稳定性相对应的地质指标或状态,构成了隧道围 岩分类质量标准表,如表1。在表1中,从左到右是 按地质因素,D、D,…,D等先后次序排列的 以表明地质因素间的主次关系,在每个地质因素中 从上到下按指标大小或状态不同,划分6个或3个等 级与6类围岩相对应,以表明它们的优劣性质或岩体 质量的好坏,并使相邻围岩类别的地质指标首尾连续 化。所有这些安排,都是为了建立隧道围岩数学模型 以及适应模糊数学计算方法所需。

2围岩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莫糊数学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引模糊集的概念,即

表1隧道围岩分类质量标准表 Tab.1 1Tunnel sur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quality standard table

将普通的二值集合{0,1)变为在区间上连续分布日 模糊集合[0,1]。由此不难认为,岩块强度大与名 体完整性差的围岩都属于稳定性围岩,但它们的隶属 程度完全不同,前者以近于1的程度隶属于围岩 类,而后者隶属于围岩分类的程度接近零。这正是升 们进行综合评判的基础。 据此,围岩分类的模糊综合评判过程可分为下 几步: (1)确定影响因素,即给出因素集D={D, ..D} 围岩分类因素主要有:D为岩体块度或层厚;I 为抗压强度;D为裂隙系数;D为软化系数;D为 下水;D。为应力情况;D为结构面形态。故D: D,D,D3,D4,Ds,D6,D}。 (2)给出评价集,即V={V,V2...Vm) 在评判中,我们将围岩分类划分为:V为I类目 岩;V为Ⅱ类围岩;V为Ⅲ类围岩;V为IV类围岩 V为V类围岩;V。为V类围岩(划分标准参见表1) 因此,V={V,V2,V3,V4,Vs,V6}。 (3)建立隧道围岩的数学模型 根据前面所述,每一个地质因素划分有6个地后 指标或状态集,记作V、V2..V。,其中V={Va,V2

V11 V12 / V21 V22 V V6 V6

式中.V称为隧道围岩状态矩阵或指标矩,并视为隧道

吴相金:等:公路隧道围岩分类模糊综合评判

围岩的数学模型。V的行向量称为类别向量,V的列 向量称为状态向量。 (4)权值的确定 权值的确定常常是评判人经验的反映,具有较大 的波动性,由于诸地质因素在围岩稳定性中所处的地 位和作用不同,分配其权数应有所不同。即A=(ai a2,….,an)。 根据各地质因素的优劣性质及其内在联系,对诸 地质因素的权数分布如下。 D是评价围岩稳定性的首位因素,故分配其权数 量最大,即a=1,由D、D、D这3个因素所构成的 岩体强度中,又有其主次关系,一般把岩石强度作为岩 体强度的基础,同时裂隙状态对岩体强度影响也较大 当然软化系数也是控制因素之一,于是确定(α,d3 a4)=(0.9,0.8,0.7)。Ds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也较 重要,尤其裂隙连通性较好时更是如此,故确定as= 0.6,D6、D为辅助因素,故确定(a6,a)=(0.4,0.2) 将a值代入上式得:A=1/D+0.9/D+0.8/D+ 0.7/D4+0.6/Ds+0.4/D+0.2/D,把它归一化后,用 向量表示,得(a1,a2,a3,a4,as,a6,a)=(0.22,0.20 0. 17 ,0. 15 ,0. 13 ,0. 09 ,0. 04) 。 由此可见,D所得的权数最大,占总权数的 22%,D~D的权数之和,可视为岩体强度的权数,占 总权数的52%,即岩体强度这个复合性因素是主要的 因素。如果把D~D的权数加起来,则占总数的 87%,可见围岩稳定性主要由于这5个基本因素构成 在权数分配方面,亦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5)选择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为反映围岩的质量我们引1入一个模糊关系:

式中,V称为隧道围岩分类质量指数矩。 关于P可由经验判断或专家评定。据现行公路 隧道设计规范中公路隧道围岩分级的基本质量指标 [BQ]采用等差100的数列分级,其分级系列标准为 550、450、350、250,为使P值与公路隧道设计规范 致,故对P值采用1/12与3/12的差值约为0.1667的 等差数列与之对应,扩大100倍,成为百分制的分值

得6类围岩P值如下:P=91.7,P2=75,P=58.3 P=41.7、P=25.P=8.3。经计算,其结果列表2。

表2隧道围岩分类质量指数表 Tab.2Tunnel surounding rock classification quality index table

最后通过对矩阵V的改进,用线性函数近似表示

例如,昌金高速公路青山隧道为变质岩系,由于 受地质构造影响很严重,节理很能发育,岩体块度多 小于0.1m,取D=0.1m;岩石试件抗压强度Rc= 35MPa,取D=35MPa;该地层地震弹性波速度Vpm =3600~4600m/s,Vk=4400~5500m/s,经计算 D=0.69;由于地处变质岩系,经多期构造作用,取 D6=高,在开挖过程中,基岩裂隙从壁上呈线状或 漫延呈片状流出,取Ds=中等,软化系数为0.60, 取D4=0.60,节理走向与隧道轴线交角大于60°,无 软弱面,取D=良好。

表3隧道围岩质量评定表 Tab.3

和能源供应,对趋势外推法、弹性系数法、国内外情 景类比法和运输工作量计算等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 析,以确定2010年、2020年及2030年我国的汽车保 有量。在不同预测方法下,我国汽车保有量预测结果 见表9。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表9不同预测方法下汽车保有量预测结果

经综合分析比较,确定未来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分 别为:2010年有可能达到5000~5500万辆;2020年 有可能达到1.2~1.5亿辆;2030年有可能达到2.3 2.5亿辆。

(1)资源约束将是我国未来道路运输发展必须面 对的重大课题。一方面为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道路 运输的需求,未来20年我国道路运输将有一个快速 发展,另一方面伴随着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也会带 来众多新的问题。一是加剧我国石油资源短缺的矛 盾,二是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以修建道路、停车场 以及相关客货运输设施。 (2)环境保护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所面临的另一

把上述7个地质指标或状态与表3中相对应的分 量或计算式查出来,列于表4。

马艳丽:等:我国未来汽车保有量情景预测研究

+6.5+4.5+3.341=46.597.故评为IV类围岩。

市政道路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6.5+4.5+3.341=46.597.故评为IV类围

模糊数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本文将其用于公路隧 道围岩分类更属粗浅的尝试,对于文中不妥之处恳请 读者指正。值是指出的是,经综合评定得出的围岩类 别,与现行的公路隧道设计规范中围岩分级所规定的 围岩类别相对照,获得的结果令人满意,且此法简单 易行,应用起来比较如意。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