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36.84 KB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40733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

隧道监控量测实施计划是确保隧道施工安全、质量及稳定性的重要技术措施,通过对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动态响应进行监测,为施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以下是该计划的简要介绍:

首先,明确监控量测的目标与范围。目标包括掌握围岩变形规律、评估支护结构稳定性、优化施工参数以及预防安全事故。量测范围应覆盖隧道全线或重点区域,特别是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发育或浅埋段。

其次,制定详细的量测方案。选择合适的监测项目,如拱顶下沉、周边收敛、地表沉降、锚杆轴力等,并根据隧道地质条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测点布置密度、频率及精度要求。同时,选用先进可靠的仪器设备,如全站仪、收敛计、水准仪等,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再次,建立数据采集与分析机制。定期记录量测数据,采用专业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时程曲线或分布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预警。若监测值超出允许范围,则需调整施工方法或加强支护措施。

最后,强化组织管理与责任落实。成立专门的监控量测小组综合性河道景观绿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人员分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开展。同时,加强与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的沟通协作,将量测成果及时反馈至施工现场,指导工程顺利推进。通过以上措施,实现隧道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可控。

(5)当曲线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分析原因,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加厚喷层、加密或加长锚杆、增加钢架等加固措施。

7.2监控分析结果反馈与应用

围岩的稳定性应根据量测结果综合判定:

(2)根据位移变化速度确定。当净空变化速度持续大于1.0mm/d时,围岩处于急剧变形状态,应加强初期支护系统;当隧道净空收敛值的速度明显下降,收敛量已达总收敛量的80%~90%,且净空变化速度小于0.2mm/d时(隧道

经验认为水平收敛速度小于0.2mm/d或拱顶位移速度小于0.15mm/d)时,围岩达到基本稳定,此时可进行二次衬砌;在浅埋地段,及膨胀性和挤压性围岩等情况下,应采用其它指标判别。

(3)根据围岩位移时态曲线的形态来判别:

当围岩位移速度不断下降时(du2/d2t<0),围岩趋于稳定状态;

当围岩位移速度保持不变时(du2/d2t=0),围岩不稳定,应加强支护;

当围岩位移速度不断上升时(du2/d2t>0),围岩进入危险状态,必须立即停止掘进,加强支护。

(4)监控量测的分析结果和建议必须第一时间反馈给项目分部总工程师,以便及时指导施工,当量测表明存在塌方、突水突泥等可能时,应及时报项目部总工程师。

注:1.硬岩取较小值,软岩取较大值;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水平净空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是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2~1.3后采用。

注:1.硬岩取较小值,软岩取较大值;

2.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指两拱脚测点间水平净空变化值与其距离之比;拱顶相对下沉是指拱顶下沉值减去隧道下沉值后与原拱顶至隧底高度之比;

3.墙腰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可按拱脚水平相对净空变化极限值乘以1.1~1.2后采用。

注:U—实测位移值;U0—最大允许位移值。

施工阶段围岩级别判定卡

施工单位: 施工标段:

监理单位: 编 号:

工程名称: 点号及桩号:

监测: 记录: 复核:

拱顶下沉与时间(位移)关系曲线图

施工单位: 施工标段:

监理单位: 编 号:

工程名称: 点位桩号:

绘图: 复核: 日期:

施工单位: 施工标段:

监理单位: 编 号:

工程名称: 点位桩号:

某国际花园二期工程结构转换层高大模板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监测: 记录: 复核:

隧道监控量测现场施工记录表

施工单位: 施工标段:

丹棱县廉租住房二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监理单位: 编 号:

工程名称: 位置里程:

监测: 记录: 复核: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