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北京地铁四号线--车站天梁采用土模施工北京地铁四号线作为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站建设采用了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其中天梁施工部分使用了土模工艺。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有效降低了成本,同时确保了工程质量。
在地铁车站天梁施工中,土模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模板形式。与传统钢模相比,土模利用现场开挖的土壤作为支撑结构,减少了对钢材等材料的需求。具体施工过程中,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天梁的位置和尺寸,然后在地面上进行精确放线,接着通过挖掘形成符合天梁截面形状的土槽。为了保证土模的稳定性,施工人员会对土壁进行加固处理,例如喷射混凝土或设置锚杆。之后,在土模内绑扎钢筋、安装预埋件,并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侧模并清理现场。
采用土模施工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节约资源,减少钢材用量;二是简化施工流程,缩短工期;三是适应性强,特别适合地质条件稳定的区域。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土壤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受天气影响较大。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总体而言,北京地铁四号线车站天梁采用土模施工体现了我国地铁建设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为后续类似工程项目提供了宝贵经验。
1、施工材料及设备:施工采用暗挖土方,就地取材,添加适量的白灰、水泥;边角部位采用砌体修饰;蛙式夯机和少量的抹面工具。
2、施工工序流程:土方回填夯实→表面修整→砂浆抹面→表面养护→脱模剂涂刷(宝丽板或者PVC板)→钢筋绑扎、结构施工。
3、施工工艺要求:把开挖的土方直接回填到导洞内,添加的白灰组成三七灰土。对于预留侧墙和堵头部位砌筑24砖墙,作为挡土和平整表面的效果。对回填土采用蛙式夯机进行夯实,每层夯击厚度不大于500mm;逐层回填夯实。夯填完成后采用钎探,对回填强度检测,合格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根据天梁的结构形式,放出施工控制线,采用定型的模具对回填土方进行修面,采用人工进行局部夯填加固。采用施工现场开挖的中细砂拌制砂浆,人工抹面。土模表面要求三次成型:第一道砂浆(基地垫层)进行铺底找平,作到固结回填灰土的表面和强度的作用;第二道砂浆(面层)依据结构轮廓线,采用细砂进行修补找平压光,作为结构的模板面层;在面层施工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达到设计强度C10后,进行第三道施工,第三道为脱模层(模板层)采用水泥浆配合脱模剂进行涂刷,施工要求平整有光泽。
在土模干燥后,采用防水材料土工布对表面进行覆盖,开始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等工序。
4、施工技术要求:在砂浆面凝固后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保证基面光洁平滑,强度足够且干燥后刷脱模剂。土模面在强度不足时严禁走人,而且表面不能搭设台架;处理好的表面上,禁止堆放杂物。
5、施工质量要求:控制中线标高时采用钢卷尺和铝合金水平尺配合检查,控制误差在0~+5mm,且相临点误差不得大于2mm。标高采用混凝土试饼法,利用水准仪每2m制作一组水准基点,进行找平施工。
6、土模施工组织(以车站天梁43.15m为例)
土模回填:每班7人(运土2人,拌制灰土2人,夯机操作1人,摊铺土方及修补2人),采用三班作业;共计21人。施工用时7天。
抹面:每班6人(拌制砂浆2人,运送砂浆2人,抹面2人),两班作业;共计12人。施工用时4天,养护用时1天。
施工完成43.15m天梁模板共计耗时12天。
三、采用土模施工的效果及成果评价
1、采用土模施工,天梁结构可以一次性浇注,结构整体性更好。
2、在车站天梁的施工中采用土模,可以避免模板及支撑体系的安拆倒用,有效的提高施工进度。
3、土模施工可以利用洞内的现有砂土作为施工材料,有效节约成本,减少模板的使用量。有效的降低了成本,由于在施工中不存在脚手架的租凭费用,也不存在脚手架的安拆、二次搬运等费用,仅仅是土模的制作等一些人工费巴中市体育馆、游泳馆附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水工部分)共64页,内容丰富,所以较好的节约了成本,在整个车站的土模的施工我们节约了10余万元的费用。
4、土模施工可以保证浇注后的砼表面质量,色泽均匀、表面平整无气泡。
5、由于在土模施工没有脚手架的搭设,所以不存在这方面的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