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219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535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是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技术指导文件,适用于各类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以下是关于该规范的简要介绍:

模板施工规范旨在规范水电水利工程施工中模板操作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流程,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施工安全。模板作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临时支撑结构,其设计与施工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外观、尺寸精度及整体强度。因此,模板施工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设计原则,并严格按照规范执行。

规范主要内容包括:模板材料选择、结构设计计算、制作工艺标准、安装与拆除方法以及质量检验标准等。在材料方面,要求选用强度高、刚度好、耐久性强且易于加工的材料;设计时需考虑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控制,确保模板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安装过程中强调定位准确、连接牢固,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漏浆;拆除时则应根据混凝土强度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时间,避免对结构造成损伤。

此外,规范还特别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制定详细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提供个人防护装备等,同时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通过严格执行模板施工规范,可以有效提升水电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降低施工风险,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建筑公司办公及住宿楼装饰施工组织设计2 新浇筑的混凝土的重力;

3 钢筋和预埋件的重力;

4 施工人员和机具设备的重力

5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6 新浇筑的混凝土的侧压力;

7 新浇筑的混凝土的浮托力;

8 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10 除上列九项荷载以外的其他荷载。

6.0.5 计算模板的强度和刚度时,根据模板种类及施工具体情况,一般按表6.0.5的荷载组合(特殊荷载按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计算。

6.0.6 当验算模板刚度时,其最大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允许值:

1 对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l/400。

2 对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为模板构件计算跨度的 IQ50。3 支架的压缩变形值或弹性挠度,为相应的结构计算跨度。

6.0.7 承重模板的抗倾覆稳定性,应按下列要求核算:

1 应计算下列两项倾覆力矩,并采用其中的最大值:

(1)风荷载,按GB 9确定;

(2)作用于承重模板边缘 150kg/m的水平力。

2 计算稳定力矩时,模板自重的折减系数为0石;如同时安装钢筋时,应包括钢筋的重量。活荷载按其对抗倾覆稳定最不利的分布计算。

3 抗倾覆稳定系数应大于14。

6.0.8 除悬臂模板外,竖向模板与内倾模板都必须设置内部撑杆或外部拉杆,以保证模板的稳定性。

6.0.9 支架的立柱应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加以固定。

6.0.10 多层建筑物的上层结构的模板支承在下层结构上时,必

须验算下层结构的实际强度和承载能力。

6.0.11 模板附件的安全系数,应按表6.0.11采用。

7.0.1 模板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模板设计规定,不得超过表7.0.1的规定。

7.0.2 钢模板面板及活动部分应涂防锈油脂,但面板所涂防锈油脂不得影响混凝土表面颜色。其他部分应涂防锈漆。木面板宜贴镀锌铁皮或其他隔层。

7.0.3 当混凝土的外露表面采用木模板时,宜做成复合模板。

8.0.1 模板安装前,必须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正。

8.0.2 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设施,以防倾覆。

8.0.3 支架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地基或老混凝土上,井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斜撑应防止滑动。竖向模板和支架的支承部分,当安装在基土上时应加设垫板,且基土必须坚实并有排水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必须有防水措施;对冻涨性土必须有防冻融措施。

8.0.4 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当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直为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

8.0.5 模板的钢拉杆不应弯曲。伸出混凝土外露面的拉杆宜采用端部可拆卸的结构型式。拉杆与锚环的连接必须牢固。预埋在下层混凝土中的锚定件(螺栓、钢筋环等),在承受荷载时,必须有足够的锚固强度。

8.0.6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以及各块模板接缝处,必须平整、密合,以保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和混凝土的密实性。

8.0.7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校正下层偏差,模板下端不应有错台。

8.0.8 模板的面板应涂脱模剂,但应避免脱模剂污染或侵蚀钢筋和混凝土。

8.0.9 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根据结构物的安全、运行条件。经济和美观等要求确定。

l 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0.9.1的规定。

2 大体积混凝土以外的一般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

3 预制构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0.9.3的规定。

4 永久性模板、滑动模板、移置模板、装饰混凝土模板等特种模板,其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按结构设计要求和模板设计要求执行。

8.0.10 钢承重骨架的模板,必须按设计位置可靠地固定在承重骨架上,以防止在运输及浇筑时错位。承重骨架安装前,宜先作试吊及承载试验。

8.0.11 模板上严禁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及设备。混凝土浇

筑时,必须按模板设计荷载控制浇筑顺序、浇筑速度及施工荷载。应及时清除模板上的杂物。

8.0.12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调整模板的形状及位置,使其与设计线的偏差不超过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绝对值的2.5倍,并每班做好记录。对承重模板,必须加强检查、维护;对重要部位的承重模板,还必须由有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测。模板如有变形、位移,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混凝土浇筑。

8.0.11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监视混凝土下料情况,不得过于靠近模板下料直接冲击模板;混凝土罐等机具不得撞击模板。

9.0.1 现浇结构的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l 侧模: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和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

2 底模:混凝士强度应符合表9.0.1的规定。

3 经计算及试验复核,混凝土结构的实际强度己能承受自重及其他实际荷载时,可提前拆模。

9.0.2 拆模时,应根据锚固情况,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防止大片模板坠落。拆模应使用专门工具,以减少混凝土及模板的损坏。

9.0.3 预制构件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方可拆除;

2 芯模或预留孔洞的内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构件和孔

洞表面不发生坍陷和裂缝后,方可拆除;

3 底模,当构件跨度不大于 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50%的要求后,方可拆除;当构件跨度大于4m时,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的要求后,方可拆除。

9.0.4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模板的拆除,除应符合本标准9.01或9.0.3的规定外,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后拆除。

9.0.5 拆下的模板、支架及配件应及时清理、维修。暂时不用的模板应分类堆存,妥善保管;钢模应做好防锈,设仓库存放。大型模板堆放时,应垫平放稳,并适当加固,以免翘曲盛晚

特种模板包括永久性模板、滑动模板、移置模板及装饰混凝土模板等。

特种模板除应遵守本章有关规定外,同时应符合前列各章普通模板的有关规定。

10.1.1 当永久性模板构成永久结构的一部分时,应商得设计部门的同意。

10.1.2 当混凝土重力式竖向模板被用作永久性模板时,可参考下列指标选定:

1 面板厚度大于0.2m;

2 单位面积的重量:G一每块模板自重八面板面积11.O0/m;

3 稳定特性值X(即混凝土模板的重心到前趾的水平距离):X一自重产生的稳定力矩/每块模板自重>0.4m;

4 抗倾覆及抗滑安全系数均应大于12。

10.1.3 制作和安装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模板,应制订专门的技术措施和工艺操作规程。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 控制外形尺寸又埋件位置的措施;

2 长构件分段预制后的拼装方法;

3 较长大构件的运输、吊装方式、吊点位置,起吊应力及稳定性的验算;

4 安装时校正位置的措施(控制表面的平整度,避免被永久结构的钢筋、埋件于扰);

矿业住宅楼工程施工方案5 混凝土的分层分块、浇筑顺序、施工荷载的施加顺序等。

10.1.4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其制作尺寸及平整度应严格控制,并应采用钢模预制。预制时模板安装的精度应符合表10.9.3的要求。运输时应达到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或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 75%。

10.1.5 在安装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竖向模板之前,应按施工缝要求处理下层混凝土面;在安装时,应铺砂浆找平垫层,以保证模板稳固及与下层混凝士牢固结合。

10.1.6 永久性混凝土模板与现浇混凝土的结合面,必须在浇筑混凝土以前加工成粗糙面,并清洗、润湿。浇筑时不得沾染松散砂浆等污物,同时应适当加强平仓振捣,以确保模板与混凝土的可靠结合。

10.1.7 当金属模板成为结构的整体部分被用作永久性模板时,其形状、标准高度、外形尺寸、物理性能和表面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10.1.8 永久性承重模板应正确地固定在支承构件上或相邻的模板构件上,且搭接正确,接缝严密,防止漏浆。

10.1.9 当柔性模板被用作永久性模板时,必须张紧。

10.2.1 滑模在结构上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每段模板沿滑动方向的长度,必须与平均滑动速度和混凝土脱模时间相适应,一般为1m一1.5。口滑模的支承构件及提升(拖动)设备应能保证模板结构均衡滑动,导向构件应能保证模板准确地按设计方向滑动。提升(拖动)设备一般采用液压设备,也可以采用卷扬机或其他类型的设备。当采用液压设备时,必须做到密封、不漏油暗挖区间及盾构吊出井降水工程施工方案,以避免污染钢筋和混凝土。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