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411.23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5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水工碾压混凝土(RollerCompactedConcrete,RCC)施工规范是指导水利工程中碾压混凝土设计、施工及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文件。该规范旨在确保碾压混凝土在大坝、渠道、护坡等水利设施中的应用达到预期的性能和耐久性要求。

碾压混凝土是一种低坍落度、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密实成型。与传统混凝土相比,RCC具有施工速度快、成本低、温控简单等特点,特别适用于大规模水利工程。其施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规范对水泥、骨料、掺合料及外加剂的选择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明确了配合比设计的原则,以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和耐久性。

2.施工工艺:RCC施工采用分层摊铺、振动碾压的方式。规范对摊铺厚度、碾压遍数、振动频率等参数进行了明确规定,确保混凝土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此外,还强调了施工缝处理和养护措施的重要性。

3.温度控制:由于RCC常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规范对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提出了严格要求三国群英传下载,包括原材料降温、运输过程中的保温以及浇筑后的散热措施,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

4.质量检验与验收:规范规定了施工过程中应进行的检测项目,如压实度、抗压强度、渗透性等,并明确了合格标准。同时,对施工记录和验收程序进行了详细说明。

5.环境保护:规范还关注施工过程中的环保问题,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粉尘、噪音和废水排放,保护施工现场及周边环境。

总之,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为水利工程提供了科学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并缩短工期,推动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为适应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的需要,我部委托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为主编单位,对 《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IS14一86进行了修订。经审查,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业标准,其名称与编号为《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一94,自一九九四年七月一日 起施行。《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暂行规定》SDIS14一86同时废止。 各地在执行中应注意总结经验,如有问题请函告水利部建设司和主编单位。 本规范由水利部建设司负责解释,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 一九九四年三月三十一日

总则 (3) 材料 *+ ③③ 配合比设计 施工· 8 (4) 质量管理和评定 (6) 录A名词解释 (11) 加说明 ·....... (11)

SL53一94: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1.0.1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岩基上I、Ⅱ、Ⅲ级坝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其它碾压混 凝土施工可参照执行。 1.0.2碾压混凝土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对于本规范未涉及的部分,仍应执行《水工混凝土施 工规范》SDJ207一82和现行有关国家及行业标准。 1.0.3施工前应通过现场碾压试验验证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适应性,并确定其施工工艺参数。 1.0.4根据碾压混凝土所处部位的工作条件,碾压混凝土的性能应分别满足强度、抗渗性、耐久性 等设计要求。 1.0.5碾压湿凝土施工中应重视泪度控制并应做到优质经济安金

1.0.1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岩基上I、Ⅱ、Ⅲ级坝的碾压混凝土施工;其它硼

2.0.1凡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系列水泥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 2.0.2水泥品种及标号应与掺和料的品质、掺量一起经技术经济论证后确定。 2.0.3碾压混凝土施工所用水泥宜定厂、定品种供应,不宜在施工中途更换水泥厂家和水泥品种。 2.0.4碾压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掺合料料源的调查研究和品质试验。 2.0.5粉煤灰及火山灰质材料均可作为碾压混凝土的掺合料。应选用符合《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 术标准》GBJ146一90质量指标的粉煤灰,不符合上述指标的粉煤灰应经试验论证。 2.0.6人工骨料及天然骨料均可用于碾压混凝土,如两者经济指标相差不大,宜优先选用人工骨 料。 2.0.7不得使用刚筛洗的骨料拌制碾压混凝土。细骨料在成品料场堆放时间应不少于48h。若 细骨料含水率大于6%,应采取脱水措施。 2.0.8细骨料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2~3.0。使用人工砂时,砂中石粉(d≤0.16mm的颗粒)含 量以8%~17%为宜,超过17%应经试验论证;使用天然砂时,可经试验论证后掺入适量情性掺 合料。 2.0.9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以不大于80mm为宜,使用最大粒径超过80mm的粗骨料应进行技术经 济论证。不宜采用间断级配。 2.0.10碾压混凝土中应掺用外加剂,并必须进行外加剂对水泥和掺合料的适应性试验

(1)掺合料掺量:掺合料的掺量应综合考虑水泥、掺合料和砂子品质等因素,并通过试验确定, 宜取30%~65%(掺合料掺量中应包括水泥中已掺的混合材料数量),掺量超过65%时,应做专门 试验论证。 (2)水胶化:应根据设计提出的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要求确定水胶比,其值宜小于0.70。 (3)砂率:应通过试验选取最佳砂率值。使用天然砂石料时,三级配碾压混凝土砂率宜为28%

L53一94: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32%,二级配宜为32%~37%使用人工砂石料时,砂率应增加3%~6%。 (4)单位用水量:单位用水量可根据施工要求的工作度(VC值)、骨料的种类及最大粒径、砂率 等选定于三级配碾压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宜为80~115kg/㎡。 3.0.3碾压混凝土拌和物的VC值,机口值宜在5~15s范围内选用。 3.0.4大体积建筑物内部碾压混凝土的胶凝材料用量,不宜低于130kg/㎡,其中水泥熟料不宜低 于45kg/m㎡²

4.1.1在主体工程碾压混凝土铺筑前,应对砂石料生产系统,混凝土制备系统,运输、铺筑机具的 数量、工况以及施工措施等进行检查,确认符合有关技术文件要求后,方能开始施工。 4.1.2碾压混凝土铺筑前,基岩面上应先浇筑一定厚度的常态混凝土。 4.1.3铺筑碾压混凝土,宜采用悬臂模板、混凝土预制模板、自升式模板或其它便于碾压施工作业 的模板。采用悬臂模板时,应设置专用锚杆;采用混凝土预制模板或其他模板并作为坝体的一部分 时,应保证模板搭接部分及模板与内部碾压混凝土之间的紧密连接。

4.2.1拌制碾压混凝土宜选用强制式或自落式搅拌设备。 4.2.2拌和前应对搅拌设备的称量装置进行检定,确认达到要求的精度后,方能投入使用, 4.2.3碾压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其投料顺序和拌和时间由现场试验确定。 4.2.4拌和楼应有快速测定细骨料含水率的装置,并有相应的加水量补偿措施。 4.2.5卸料斗的出料口与运输工具之间的落差不宜大于2m。

4.3.1运输碾压混凝土宜采用自卸卡车、皮带输送机、坝头斜坡车道等机具,不得采用溜槽作为直 接运输碾压混凝土的机具。运输机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全面检查和清洗。 4.3.2采用自卸卡车运输混凝土时,车辆行走的道路必须平整。自卸卡车入仓前应将轮胎清洗干 净,并防止将泥土、水带入仓内;在仓面行驶的车辆应避免急刹车、急转弯等有损混凝土质量的操 作。 4.3.3采用皮带输送机运输混凝土时,应有防水分蒸发、水泥浆损失及粗骨料分离的设施。 4.3.4采用吊罐运输混凝土时,应有防分离措施。

3.3 采用皮带输送机运输混凝土时,应有防水分蒸发、水泥浆损失及粗骨料分离的设施。 3.4 采用吊罐运输混凝土时t/zzb 1607.2-2020 工业用氯化聚氯乙烯(pvc-c)管道系统 第2部分:管件,应有防分离措施。

4.4.1碾压混凝土宜采用大仓面薄层连续铺筑或间歇铺筑。铺筑层的厚度可由混凝土的拌制及 铺筑能力、温度控制要求、坝体分块尺寸和细部结构等因素确定。 4.4.2采用自卸卡车直接进仓卸料时,宜采用退铺法依次卸料;平仓方向宜与坝轴线方向平行。 卸料堆旁出现的分离骨料,应由人工或用其它机械将其均匀地摊铺到未碾压的混凝土面上。 4.4.3严禁不合格的碾压混凝土进仓;已进仓的,应做处理,合格后方能继续铺筑。 4.4.4采用吊矮入合时卸料高度不宜大于1.5m

L53一94: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

4.5碾压混凝土的平仓应采用薄层平仓法。平仓厚度宜控制在17~34cm范围内,经试验论证 保证质量时,平仓厚度可适当增大。 4.6平仓过的混凝土表面应平整、无凹坑,且不允许向下游倾斜。

4.5.1振动碾机型的选择,应考虑碾压效率、起振力、滚筒尺寸、振动频率、振幅、行走速度、维护要 求和运行的可靠性。 建筑物的周边部位,采用小型振动碾或振动夯板等压实。其允许压实厚度,应经试验确定。 4.5.2振动碾的行走速度应控制在1.0~1.5km/h范围内。 4.5.3碾压厚度应不小于混凝土最大骨料粒径的3倍。施工中采用的碾压厚度及碾压遍数应与 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成果和铺筑的综合生产能力等因素一并考虑。 4.5.4坝体迎水面3m范围内,碾压方向应垂直于水流方向;其余部位,也宜为垂直水流方向。碾 压作业宜采用搭接法。碾压条带间的搭接宽度10~20cm;端头部位的搭接宽度宜为100cm左右。 4.5.5每层碾压作业结束后,应及时按网格布点检测混凝土的压实容重。所测容重低于规定指标 时,应立即重复检测,并查找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4.5.6连续上升铺筑的碾压混凝土,层间允许间隔时间(系指下层混凝土拌和物拌和加水时起到 上层混凝土碾压完毕为止),应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且混凝土拌和物从拌和到碾压完毕的 历时应不大于2h

4.6.1碾压混凝土坝施工宜不设纵缝。横缝可采用切缝机切割、设置诱导孔或隔板等方法形成。 缝面位置及缝内填充材料均应满足设计要求。 4.6.2切缝机切缝宜“先切后碾”。成缝面积每层应不少于设计缝面的60%,填缝材料可用厚0.2 ~0.5mm的金属片或其它材料。 4.6.3设置诱导孔宜在碾压后立即进行或在层间间歇期内完成。成孔后孔内应及时用干燥砂子 填塞。 4.6.4设置隔板时,相邻隔板的间距不得大于10cm.隔板高度应比压实厚度低2~3cm。

4.7.1施工缝及冷缝必须进行层面处理,处理合格后方能继续施工。 4.7.2层面处理可用刷毛、冲毛等方法清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及松动骨料(以露出砂粒、小石为 准)。处理合格后,先均匀刮铺1.0~1.5cm厚的砂浆层(砂浆强度等级比混凝土高一级),然后立 即在其上摊铺混凝土,并应在砂浆初凝以前碾压完毕。 4.7.3冲毛、刷毛时间可根据施工季节、混凝土强度、设备性能等因素,经现场试验确定。不得提 前冲毛。 4.7.4因施工计划的改变、降雨或其它原因造成施工中断时广州市江南东路道路、排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及时对已摊铺的混凝土进行碾压, 停止铺筑处的混凝土面宜碾压成不大于1:4的斜坡面。

4.8.1浇筑完基岩表面的常态混凝土垫层后,宜间歇3~7d,方可在其上铺筑碾压混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