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4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4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7.32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50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2004

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是衡量和规范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重要依据,旨在通过科学、系统化的评估体系,促进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旅游休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004年发布的《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是中国在这一领域的重要探索,为推动水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

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围绕水利风景区的自然条件、人文环境、设施配套及管理服务等方面展开。首先,它强调了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要求景区必须以水为主题,突出水域景观特色,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其次,标准对景区的生态环境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水质达标率、植被覆盖率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指标,以维护生态平衡。此外,还涉及文化内涵挖掘,鼓励将地方历史文化和水利工程遗产融入景区建设中,增强其教育功能和社会价值。

在基础设施方面,《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明确了交通可达性、游览设施完善程度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具体要求。同时,对于管理服务质量也进行了详细规定1599.大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组织设计,例如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游客满意度调查机制以及应急预案制定等。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整体服务水平,也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安全的体验环境。

总体而言,2004年的《水利风景区评价标准》为中国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了“以水为魂”的新型旅游模式形成。通过标准化建设,既实现了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又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革新,相关标准也在不断完善更新,但其核心理念始终未变——即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统一。

为科学评价水利风景区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 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 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及《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1~2002)等标准规定,制定《水利 风景区评价标准》。 本《标准》共4章17条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有:

总 州 术 评价内容. 3.1资源评价 3.2环境保护质量评价, 3.3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3.4管理评价 4评价方法. 附录A水利风景区评价计分细则 标准用词说明. 条文说明

1.0.1为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科学、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规范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利用、保护和管理,科学评价水利风景区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管理和保护范围明确、权属清楚、管理机构健全的水利风景区的评价。 1.0.3本标准的引用标准主要包括以下标准:

1.0.1为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科字、合理利用水利风景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 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2.0.2水利风景资源watersceneryresources

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 文景观

3.1.1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水文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 工程景观、文化景观及其组合的评价。

3.1.2各项景观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

1水文景观包括风景河道、漂流河段、湖泊(水库)瀑布、泉、冰川等水文景象的种 类、规模和观赏性; 2地文景观应包括地质构造典型度和地形、地貌观赏性; 3天象景观包括雪景、雨景、雾松、朝晖、晚霞、云海、佛光、蜃景、极光等天象的 种类及适游期:

生物景观包括自然生态、生物多样性和珍稀度; 工程景观包括主体工程规模、建筑艺术效果和工程代表性; 文化景观包括历史遗迹、纪念物,民俗风情、建筑风格及科学、文化教育馆(园); 风景资源组合指景观资源组合度。

3.2环境保护质量评价

3.2.1环境保护质量评价应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水环境质量、水土保持质量和生态环境质 量的评价

各项质量评价应包括如下

水环境质量包括水体、水质和污水处理; 2 水土保持质量包括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率和林草覆盖率; 3 生态环境质量包括自然生态完整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度。

3.3.1 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应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区位条件、交通条件、基础设施、服务设 施 游乐设施和环境容量的评价。

3.3.2各项条件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

1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地社会支持度; 2交通条件包括区外交通、区内交通和停车场或码头设置; 3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运行情况; 4服务设施包括导游设施、餐饮接待、购物设施、医疗救护及安全防护设施; 5游乐设施包括设施种类及配套情况; 6环境容量指景区的年容纳能力

1 区位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和当地社会支持度; 2交通条件包括区外交通、区内交通和停车场或码头设置; 3基础设施包括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及运行情况; 4服务设施包括导游设施、餐饮接待、购物设施、医疗救护及安全防护设施; 5 游乐设施包括设施种类及配套情况; 6 6环境容量指景区的年容纳能力。

3.4.1 管理评价应包括对水利风景区的景区规划、管理体系、资源管理、安全管理、卫生 管理和服务管理的评价。

3.4.2各项管理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

景区规划包括《规划纲要》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实施情况; 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

4.0.1水利风景区评价的赋分权重应以总分为200分计。各项评价内容赋分权值分别为: 风景资源评价80分、环境保护质量评价4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40分、管理评价40分。 计分细则见附录A。

4.0.2总体评价分应按公式(4.0.2)计算

总体评价分=风景资源评价分+环境保护质量评价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管理评 价分 (4.0.2) 4.0.3总体评价分为不少于150分的风景区可评定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总体评价分为 120分~149分的风景区可评定为"省水利风景区"

附录A水利风景区评价计分细则

附录A水利风景区评价计分细则

执行本标准时,标准用词应遵守下表规定。

总 型 术 语 评价内 容. 3.1资源评价 3.2环境保护质量评价, 11 3.3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3.4管理评价 2 4评价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1本条是制定本标准的宗旨。

做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工作,是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有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措施,是科学的发展观在水利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水利、可持续 发展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特 制定水利风景区的评价标准

消防工程施工方案1.0.2明确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对我国不同地区凡具有明确的管理和保护 范围、权属清楚、管理机构健全、水资源保护措施落实、水工程运行安全正常的水利风景区 的评价

1.0.3水利风景区的建设与管理涉及到水环境、水土保持及卫生安全等多方面的内容,并

2.0.1准确定义水利风景区是评价水利风景区的基础。水利风景区的定义既要体现内涵, 界定外延,符合规范,又要突出水利特色。因此,定义水利风景区为以水域(水体)或水利 工程(如水库、灌区、河道、堤防、泵站、排灌站、水利枢纽及河湖治理等)为依托,具有 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在保证水利工程功能(如防汛、灌溉、供水、发电等)正常发挥 前提下,配置以必要的基础设施和适当的人文景观,可供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 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

水利风景区的总体评价主要包括风景资源评价、环境保护质量评价、开发利用条件评价 和管理评价。为了体现水利风景区的特点表明水利风景资源为水利风景区的主要影响因素 故在总体评价中风景资源评价所占比重较大。同时,为了促进水利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对 环境保护和管理也给予了适当的强调

3.1.1风景资源的价值和丰富程度是水利风景区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风景资源被作为 首要因素列入水利风景区评价体系。一般地风景资源由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资源组成。

首要因素列入水利风景区评价体系。一般地风景资源由自然风景资源和人文风景

在水利风景区这个特定区域里,自然风景资源主要表现为水文景观、地文景观、天象景观和 生物景观,人文风景资源主要表现为工程景观和文化景观。对以上各种风景资源的评价加上 对各景观的组合效果的评价装饰装修工程交楼样板实施管理办法,就基本上概括了对一个水利风景区风景资源的评价。

3.1.2各项景观所评价的内容如下1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