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质边坡稳定计算

岩质边坡稳定计算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11.34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38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岩质边坡稳定计算

边坡的滑动破坏形式可分为沿层面或裂隙面的破坏和在岩体内的破坏,前者计算时,滑动面按层面参数计算,抗剪强度指标见表1。后者滑动面按岩体参数计算,抗剪强度指标见表2。

表1 层面或裂隙面的强度参数

表2 岩体的结构面强度参数

3、不同工程阶段的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

进口边坡的开挖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四期,四期以后为水库的运行期,根据现状及水库蓄水后的运行特点,稳定分析包括现状天然条件,不同库水位,考虑地震力时的不同库水位及水库水位变化(渗透压力)等不同工况。其中运行期不同库水位考虑了正常蓄水位1380及蓄水位1340两个特征水位,水库水位变化主要是考虑由正常蓄水位1380降至1360的情况。各计算工况及荷载组合条件下的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不同工况及荷载组合条件下进口边坡稳定计算计算成果

传递系数三期开挖直线滑面及折线滑面的计算简图见图 ,两种滑面情况下强度参数取值时,若为层面参数,则C、f值分别取表1中的值,若为岩体参数,则C、f值取表2中的值。四期开挖直线滑面及折线滑面、运行期各工况情况下的计算简图见图 。

二、出口边坡的稳定分析计算

出口边坡的计算方法均采用Sarma法,参数取值同进口边坡,计算工况为:

因一、二期开挖均位于强松动岩体内,破坏形式为圆弧滑动,故用瑞典条分法可寻找出圆弧滑动的最危险滑面并求得最小稳定系数。到了三、四期开挖,开挖底线已进入完整岩体,破坏形式可能为沿裂隙面的折线滑动破坏,计算时先在从坡顶到三、四期开挖底线范围内用圆弧法寻找出最危险滑弧,再根据此滑弧位置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平面折线滑动的滑面位置,分别见图 和图 。

运行期根据四期开挖确定的折线滑面,只考虑岩体自重+地下水与岩体自重+地下水+8度地震两种情况。

出口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成果见表4。

表4 不同工况及荷载组合条件下出口边坡稳定计算计算成果

地震力的计算采用以下公式:

上式中:Wi为分条重量,KQ为水平地震加速度系数,Q i为分条上的水平地震力。

以上计算结果,对8度地震,取KQ =0.2。

(1)对进口边坡,一、二期开挖均采用圆弧滑动面、岩体参数用瑞典条分法计算,求得的稳定系数分别为1.122,0.991,都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安全系数K=1.2的要求,所以一、二期开挖时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三期开挖天然状态下,圆弧滑动面、岩体参数计算结果为1.148。用传递系数法对折线滑面、岩体参数与层面参数的计算结果分别为1.1865、0.8784,若要满足K=1.2的要求,则两种参数下的剩余下滑力分别为86.2T/M和2056T/M。三期开挖取层面参数计算时,结果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其它两种情况下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四期开挖折线滑面取层面参数时(以下计算均采用传递系数法),天然工况K=0.9128,岩体自重+地下水工况下K =0.7956,正常蓄水位1380情况下,K =0.7849,1380+8度地震情况下,K =0.5078,正常蓄水位1340情况下,K =0.8336,1340+8度地震情况下,K =0.5595,库水位从1380骤降至1360工况下,K=0.7068,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四期开挖折线滑面取层面参数时,各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值仍不能达到设计标准,边坡处于不稳定状态。若要将稳定安全系数提高到设计值北大国际医院钢结构施工方案,所需支护力见所附图表。

四期开挖折线滑面取岩体参数时,天然工况K=1.1778,岩体自重+地下水情况下K =1.024,正常蓄水位1380情况下,K =1.0155,1380+8度地震情况下,K =0.6799,正常蓄水位1340情况下,K =1.0652,1340+8度地震情况下,K =0.7349,库水位从1380骤降至1360工况下,K=0.9434,由以上计算结果可知,四期开挖折线滑面取岩体参数时,除地震及水位骤降工况下稳定系数完全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K=1.1外,其它工况下的稳定系数值基本能达到设计标准,边坡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2)对出口边坡,根据上表4的计算结果,除二期开挖、三期开挖折线滑面取层面参数、运行期岩体自重+地下水折线滑面取层面参数及库水位从1380骤降至1360四种工况下稳定系数不能满足要求外,其它工况稳定系数均大于设计要求值,故出口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