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问答

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问答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5.75 KB
标准类别:水利标准
资源ID:406374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问答

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施工技术问答主要围绕高速铁路建设中混凝土工程的关键技术和管理问题展开,旨在为施工人员提供系统化、规范化的指导。以下是其主要内容和技术要点的简要介绍:

客运专线铁路对混凝土施工有极高要求,涉及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模板安装、浇筑振捣、养护及质量控制等多个环节。技术问答重点解答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原材料控制:包括水泥、砂石骨料、外加剂和水的质量标准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例如,如何选择适合高速铁路的高性能水泥,以及如何检测骨料的含泥量。2.配合比优化:根据设计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要求,合理调整水胶比、掺合料比例及外加剂用量,确保混凝土具备高强、抗渗和抗裂性能。3.施工工艺:详细说明模板支护、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操作规范,避免分层离析和蜂窝麻面等缺陷。4.温度裂缝防治: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提出温控措施,如预埋冷却水管、分层浇筑和表面保温等方法。5.质量检测与验收:明确混凝土强度、弹性模量、抗冻融性能等指标的检验方法,确保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

通过技术问答形式,不仅普及了专业知识,还解决了实际操作中的常见问题,为提高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工程质量提供了重要保障。这种问答内容简洁明了,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执行,是现场管理的重要参考资料。

答:吊斗出口到承接面的高度不得大于2m,吊斗底部的卸料门应开启方便,并不得漏浆。

0359.隧洞进口段ⅱ类围岩开挖单价分析表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有何要求?

答:运输中宜以2~4r/min的转速搅动,到达浇筑现场时,应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合物喂入泵车受料斗或混凝土料斗中。

泵送混凝土时有何主要要求?

(1)泵送管路起始段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m,除出口处使用软管外,其它部份均不得采用软管。管路应用支架、吊具等加以固定,不应与模板、钢筋接触,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管路应分别用湿帘和保温材料材覆盖。

(2)一般情况下,泵送下料口应能移动,当下料口固定时,固定的间距不宜过大,一般不大于3m。

(3)向下泵送混凝土时,管路与垂线的夹角不宜小于12°;

(4)混凝土宜在搅拌后60mim内泵送完毕,且在1/2初凝时间前入泵,全部混凝土应在初凝前浇筑完毕。

(5)因各种原因导致停泵时间超过15min,应每隔4~5mim开泵一次,使泵机进行正反转两个方向运动,同时开动料斗搅拌器,防止料斗中混凝土离析。如停泵时间超过45min,应将管中的混凝土清除,并用压力水或其它方法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6)泵送混凝土前,应先用水泥浆或与泵送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粗骨料减少50%的混凝土通过管道,当用活塞泵时,受料斗内应具有足够的混凝土,并不得吸入空气。

用带式运输机运送混凝土时有哪些规定?

(1)传送带的倾斜度不应超过下表的规定:

传送带最大倾斜角度 表7

(2)传送带运输速度不应超过12m/s 。

(3)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混凝土从加水搅拌到入模的最长时间,应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并符合下表规定。

(4)混凝土倒装、分配或倾注时,应采用滑槽,串筒或漏斗等金属类器具辅助进行。用木器具时,应内衬铁皮。

混凝土拌合物运输时间限性(min) 表8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哪些主要准备工作?

答:1)应针对工程特点,施工环境条件制定浇筑方案,确定浇筑起点,进展方向,厚度和浇筑顺序。以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措施。

2)按要求对不同基面采用相应方法清除干净,并不得有积水。检查钢筋保护层厚度和垫块的位置、数量及紧固程度,侧面、底面垫块至少为4个/m2,垫块绑扎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不得使用砂浆垫块,采用细石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当采用塑料垫块时,其耐碱和抗老化性能应良好,且抗压强度不低于50mpa。

3)仔细检查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严密性和支撑程度,数量、位置。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有何要求?

答:混凝土入模时的温度不宜超过30°C。应避免模板和新浇混凝土受阳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钢筋的温度及附近的局部气温不超过40°C。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宜控制在5~30°C。

何种气温条件下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4、在相对湿度较小,风速较大的环境下浇筑混凝土时有何要求?

答:应采取适当的挡风及场地洒水、喷雾等,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快,应避免浇筑有较大暴露面积的混凝土构件。

5、浇筑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时,应注意些什么?

答:应定时测定混凝土温度及环境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参数,并根据环境参数的变化及时调整养护方式。

6、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有哪些规定?

答:因故间歇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通过试验确定。当允许间歇超过时,应按浇筑中断处理,同时应按要求留置施工缝。并作出记录。

浇筑混凝土期间对支架、模板、钢筋、预埋件等有何要求?

答:应设专人检查是否稳固,有无松动、变形、移位,并及时处理,保证其刚度、强度稳定性符合要求。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对混凝土的温度有何要求?

答:应在一天中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振捣后50~100mm深加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C。

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对分层分段有何要求?

答:应沿高度均匀分段,分层浇筑。分段数目宜减少,每段混凝土厚度应为1.5~2.0m,当横载面积在2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2段,当横载面积在300m2以内时分段不宜大于3段,且每段面积不得小于50m2。段与段间的竖向施工缝应平行于结构较小载面尺寸方向,分段浇筑时,竖向施工缝应设置模板。上下两邻层中的竖向施工缝应互相错开。

10.在炎热季节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时有何要求?

答:宜将混凝土原材料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曝晒,并用冷却水搅拌混凝土,或采用冷却骨料,搅拌时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模温度,或在混凝土内设冷却管通水冷却。

11.浇筑墩台混凝土对基底处理有何规定?

答:基底为非粘性土或干土时,应湿润;基面为岩石时应润湿,并铺一层厚20~30mm的水泥砂浆,在砂浆凝结前浇筑混凝土。

12.浇筑预应力构件有何规定?

答:浇筑先张构件时,应避免振动器撞碰预应力筋;浇筑后张结构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管道,预埋件等,以保证其位置、尺寸均符合设计要求。

13.浇筑隧道拱圈等长筒形混凝土结构时有何要求?

答:应视具体情况按其长度方向分节浇筑,且分节界面应与拱的纵轴垂直。当连续浇筑拱肋或拱圈时,应自两拱脚向拱顶对称浇筑,当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拱肋或拱圈的跨度在16m及以内时,应一次连续浇完。当跨度大于16m时,应沿拱的跨度方向分段浇筑,各分段的界面应与拱肋中心践垂止。两邻接浇筑段之间应预留间隔槽。待各段混凝土浇筑完,且相邻段混凝土至少硬化7d后,方可由拱脚向拱顶依次对称浇筑。尽量采用坍落度较小的混凝土。当两测间隔槽浇筑完,且已浇筑的混凝土温度接近拱的设计浇筑温度时,方可浇筑拱顶间隔中混凝土,封顶时的气温和混凝土温度应作好记录。

14. 深埋隧道二次衬砌作有何要求?

答;一般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隧道周边变形速率明显下降并趋于缓和;或水平收敛(拱脚附近7d平均值)小于0.2mm/d,拱部下沉速率小于0.15mm/d;或累计位移值已达到极限相对位移值的80%以上;或初期支护表面裂隙(观察)不再继续发展时施作。

15.浅埋隧道与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的隧道衬砌有何规定?

答:浅埋隧道应及早施作二次衬砌,且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对围岩及初期支护变形过大或变形不收敛,又难以及时衬强时,可提前施作二次衬砌,此时二次衬砌应予以加强。

16.二次衬砌的施工顺序如何?

答:施工的顺序是仰拱超前,(超前距离宜保持3倍以上二次衬砌循环作业长度)。墙拱整体浇筑,边墙基础高度设置的水平施工缝应避开剪应力最大的载面。仰拱底板混凝土应整体浇筑,一次成型。

混凝土振捣宜用哪些振捣设备?

答:宜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也可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附着式振捣器联合振捣。及表面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时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和预埋件。

插入式振动器的移动间距,插入深度与模板的距离有何要求?

答:移动的距离不宜大于振动器作用半经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振捣混凝土的基本要求和振捣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答:应按事先确定的工艺方式振捣混凝土,及时将入模的混凝土均匀振捣密实,不得随意加密振点和漏振,每点的振捣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泛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应注意哪几方面基本要求?

答:变换振捣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的水平位置时,应边振动边竖向缓慢提出,不得将振动棒放在拌合物内平拖,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

使用表面平板振动器移动距离有何要求?

彩钢瓦屋面防水施工方案答:移动距离应能覆盖已振动部分的边缘。

附着式振动器设置距离有何要求?

答:设置距离和振动能量应通过试验确定,并应与模板紧密接触连接。

混凝土浇捣完成后有何要求?

答: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外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及时做好养护工作。

建筑工程内外墙粉刷工程施工工艺及控制要点说明(55页,图文并茂)1、混凝土养护的意义及方法有哪些?

答:养护的意义在于提供水泥水化作用必须的适当的温度,湿度条件,以保证正常的水化作用。混凝土养护不及时,不充分,易产生收缩裂缝、降低强度,而且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其它各种性能。养护方法按其养护工艺分为自然养护和蒸汽养护两大类。自然养护又分为浇水养护,带膜养护,太阳能养护。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