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一种复杂的建筑工程技术,其特点是高效、灵活且具有较强的抗震性能。钢结构因其重量轻、强度高、工业化程度高等优点,在现代高层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以下是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的简要介绍:
1.设计与深化:钢结构施工的第一步是进行详细的设计和深化工作。根据建筑设计要求,工程师需完成结构计算、节点设计及构件布置,并生成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这一阶段还涉及BIM(建筑信息建模)技术的应用,以优化施工流程并减少潜在冲突。
3.现场安装:钢结构施工的核心环节是现场安装。安装过程中,通常采用塔吊或履带吊将钢柱、钢梁等构件吊装到位,并通过高强螺栓或焊接连接固定。为保证精度,需使用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工具进行定位校正。
4.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施工期间,必须严格把控焊接质量和连接节点的可靠性,避免因误差导致的安全隐患。此外,高空作业频繁,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如设置防护网、佩戴安全装备等。
5.围护系统与二次结构:钢结构主体完成后,还需安装外墙围护系统(如幕墙)、楼板以及机电设备等附属设施。这些工序需与钢结构施工紧密配合,以实现整体进度目标。
总之,高层建筑钢结构施工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工程,涉及多学科知识和现代化管理手段。通过科学规划与精细化操作,可以有效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并提升建筑品质。
摘要:高层钢结构建筑在国外已有110多年的圆管涵专项施工方案,1883年最早一幢钢结构高层建筑在美国芝加哥拔地而起,到了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地价的上涨和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对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研究日趋完善、计算技术的发展和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使高层和超高层建筑迅猛发展。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超高层建筑中由于自重大,柱子所占的建筑面积比率越来越大,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到质疑;同时高强度钢材应运而生,在超高层建筑中采用部分钢结构或全钢结构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建造可说是同步前进。
关键词:高层 钢结构 施工
高层建筑钢结构的施工 来自: 框架梁的翻样下料长度同样不等于设计长度,需考虑焊接收缩变形。焊接收缩变形可用经验公式计算再按实际加工之后校核,确定其翻样下料的精确长度。 框架梁上下翼缘的连接可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或焊接连接,目前大部分采用带衬板的全熔透焊接连接。施工时先焊下翼缘再焊上翼缘,先一端点焊定位,再焊另一端。 腹板则采用高强度螺栓连接,要充分理解设计时采用摩擦型还是承压型高强螺栓。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的摩擦系数应选用合理。 采用高强螺栓群连接时,孔位的精度十分重要。目前制孔一般采用模板制孔和多轴数控钻孔,前者精度低,后者精度高,应优先考虑采用后者。当采用模板制孔时,应保证模板的精度,以确保高强螺栓的组装孔和工地安装孔的精度要求。如果孔位局部偏差,只允许使用铰刀扩孔。严禁使用气割扩孔,若用气割扩孔,则应按重大质量事故处理。 高强螺栓群应同一方向插入螺栓孔内,高强螺栓群的拧紧顺序应由中心按幅射方向逐层向外扩展,初拧和终拧都得按预先设定的鲜明色彩在螺帽头上加以表示。 五、楼盖的设计 高层、超高层建筑的楼板和屋盖具有很大的平面刚度,是竖向钢柱与剪力墙或筒体的平面抗侧力构件,同时使钢柱与各竖向构件(剪力墙或筒体)起到变形协调作用。 一般钢结构建筑物的楼板和屋盖,都采用轧制的压型钢板加现浇钢筋混凝土(简称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厚度一般不小于150mm。目前在设计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时没有考虑钢承混凝土楼板和屋盖与钢梁共同作用。主要是对于板底呈波形的计算原理不甚了解或认为计算繁琐,就按平板计算,这样既不安全又增加了钢梁的用钢量。 如果采用钢梁与钢承混凝土楼板共同作用,简称MST组合梁,只要计算正确,配筋合理,栓钉可靠,则可以节约楼层和屋盖钢梁的用钢量20%左右,而且不需对钢梁进行稳定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