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碳纤维加固方案碳纤维加固是一种高效、轻质且耐久的结构加固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桥梁、工业设备等领域。该技术利用碳纤维复合材料(CFRP,CarbonFiberReinforcedPolymer)的高强度和优异的抗拉性能,对混凝土、钢结构或其他材料进行加固或修复。碳纤维片材或布料通过专用粘结剂牢固地粘贴在结构表面,从而增强其承载能力、抗弯性能和抗震性能。
适用范围:碳纤维加固适用于多种场景,包括混凝土梁、柱、板的加固,桥梁修复,隧道衬砌补强,以及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尤其在需要提高结构刚度或抗震性能的情况下,碳纤维加固表现出显著优势。
注意事项:为确保加固效果,需严格按照设计规范操作,保证碳纤维材料与基材之间的粘结质量。同时,施工前应对基材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避免因表面缺陷影响粘贴效果。此外xx大厦工程高支模施工方案,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碳纤维材料和配套胶粘剂,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总之,碳纤维加固技术凭借其卓越性能和广泛应用前景,已成为现代结构加固领域的重要手段之一。
5.4.1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FE胶 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 用FE胶填补尽量减小高度差
编制单位:中建一局二公司
工艺流程为卸荷→基底处理→涂 底胶→找平→粘贴一保护
5.4.2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 的圆弧半径不小于10mm
5.4.2转角处也应用FE胶修补成光滑
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 卸荷
5.5.1按设计要求的尺寸及层数裁剪 碳纤维布除非特殊要求碳纤维布长度 二般应在3m之内。
2.1高强高效适用面广质量易保证。 2.2施工便捷,工效高,没有湿作业 不需现场固定设施施工占用场地少。 2.3耐腐蚀及耐久性能极佳。 2.4加固修补后,基本不增加原结构 自重及原构件尺寸。
3.1适用于各种结构类型、各种结构 部位的加固修补如梁、板、柱、屋架、桥 墩、桥梁、筒体、壳体等结构。
3.2基层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
加固机理是将碳纤维布采用高性 能的环氧类粘结剂粘结于混凝土构件的 表面,利用碳纤维材料良好的抗拉强度 达到增强构件承载能力及刚度的目的
5.5.2调配、搅拌粘贴材料FR胶(使用
方法与底胶FP相同),然后均匀涂抹于 待粘贴的部位在搭接、混凝土拐角等部 位要多涂刷一些
窝、腐蚀等劣化现象的部位应予以凿 除对于较大面积的劣质层在凿除后应 用环氧砂浆进行修复。
5.2.2裂缝部位应首先进行封闭处
5.5.3粘贴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 位无误后剥去离型纸,用特制滚子反复 沿纤维方向滚压,去除气泡,并使FR胶 充分浸透碳纤维布。多层粘贴应重复上 述步骤,待碳纤维布表面指触干燥方可 进行下一层的粘贴。
5.5.3粘贴碳纤维布在确定所粘贴部
除去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 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尤其是 表面的凸起部位要磨平,转角粘贴处 要进行倒角处理并打磨成圆弧状 (R≥10mm)。
5.5.4在最后一层碳纤维布的表面均
5.2.4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 净并保持干燥。
5.5.5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
5.5.5碳纤维布沿纤维方向的搭接长 度不得小于100mm,碳纤维端部固定用 横向碳纤维或粘钢固定
5.3.1按主剂:固化剂=2:1的比 例将主剂与固化剂先后置于容器中用 弹簧秤计量,电动搅拌器均匀搅拌,根 据现场实际气温决定用量并严格控制 使用时间。一般情况下1h内用完。
加固后的碳纤维布表面应采取抹 灰或喷防火涂料进行保护。
碳纤维材料(CFRP)加固修补混凝 土结构所用材料主要为碳纤维材料与粘 贴用树脂。材料及性能指标见表1~6
5.3.2用滚筒刷将底胶均匀涂刷于混
施工机具为混凝土角磨机6台,吹 风机4台,剪刀2把,滚子6把,子2 把,灌浆设备1套。具体数量可视施工 工期及施工面积确定。
8.1劳动力组织视施工工期及施工面 积确定班组数,每班组10~12人,其中 管理人员4人(工长、技术、质量、安全 各1人),专业工人6~8人。每工日完 成7~10m²。
8.2粘贴碳纤维布的安全规定如下。 8.2.1裁剪及使用碳纤维布时应尽量远 离电源尤其是高压电线及输电线路。 8.2.2碳纤维布的配套用胶要远离火 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8.2.3现场施工人员应穿工作服,同 时还须佩戴口罩和手套施工人员严禁 在现场吸烟。 8.2.4配制及使用胶的场所必须保持 良好的通风。 8.2.5与施工配套的脚手架要有足够 的安全性、高空作业须佩戴安全带
国外一些国家已有了较完善的标准 规程,但不适合中国。目前国内尚无标准 规范检查验收以企业标准为依据。 9.1工程验收时必须有碳纤维布及其 配套胶生产厂家所提供的材料检验证 明。
9.3施工结束后的现场验收以评定碳 纤维布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质量为主 用小锤等工具轻轻敲击碳纤维布表面 以回音判断粘结效果。如出现空鼓等粘 贴不密实的现象,应采用针管注胶 (FR)的方法进行补救。粘结面积若少 于90%则判定粘结无效需重新施工。 9.4对于碳纤维布粘贴面积在1000 m以上的工程,为检验其加固效果,应 与甲方协商进行荷载试验其结构的变 形等各项指标均应满足国家规范规定 的设计及使用要求。 9.5大面积粘贴前需做样板,待有关 方面验证后再大面积施工。为确保碳 纤维布与混凝土间的粘结质量基底处
结构碳纤维加固技术施工工法
结构加固修补用碳纤维材料(CERP)主要性能指
表2日本常用CFRP性能指标
表3粘贴CFRP用树脂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表4碳纤维布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表5胶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
理必须严格按下列要求执行:先检查要 加固的部位本身是否有空鼓现象再进 行表面检查最后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 采取相应的措施。
表6胶的施工工艺性能指标
9.6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 度。施工温度在5~35℃范围内,相对 湿度不大于70%
9.6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温度和湿
加。按照增加后的荷载对结构整体验 算结果表明:一、二、三层楼部分梁跨中 受弯承载力不足,空调机房单跨梁,除 跨中抗弯承载力集中放置顶板抗弯承 载力也不足均需进行加固。由于结构 加固完成后尚需进行整体装修改造,工 期要求很紧。业主对建筑物的有效使 用空间、施工的影响面、加固材料的耐 久性及外观等均有较高的要求综合比 较多种加固方案各方均认为采用粘贴 碳纤维布加固方法最为适宜。
db41/t 2248-2022 地质勘查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碳纤维加固费用为2000~2300 元/m²。其中材料费约1400元/㎡²基底 处理费约15元/m。
某8层新建框架结构建成后使用 功能即发生变化:一、二层改做生产车 间,布置较重的设备荷载;一、二、三层 两端空调机房荷载也较原设计有所增
图 某8层框架楼梁加固设计
,50mm厚钢筋混凝土叠合层
的碳纤维布,梁端1500mm区域及次 梁两侧粘贴U形碳纤维布箍进行抗剪 加固,U形箍两端外贴200mm宽压条 进行锚固。抗剪加固设计参考日本有 关设计方法加固设计作法见图1。
地下室顶板一个开间因局部承载 力要求,原跨度6.3m的预应力圆孔板 受弯承载力需提高约30%。根据计算 加固方案采用每块板底面通长粘贴两 条宽200mm碳纤维布1层(图2)。
11.2北京民族文化宫
北京民族文化宫始建于1959年 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天津某区农村污水综合治理ppp项目污水处理站基坑降水施工方案,经40年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