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监理措施

砖混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监理措施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6.57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604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砖混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监理措施

砖混结构房屋顶层温度裂缝是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由于温差引起材料热胀冷缩不均所致。为有效控制和减少此类裂缝的发生,监理措施应从设计、施工及验收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

一、设计阶段的监理措施1.督促设计单位充分考虑温度变化对结构的影响,在屋面设置保温隔热层,降低内外温差。2.要求在顶层墙体中增设钢筋网片或配筋带,增强抗裂能力。3.监督是否合理设置伸缩缝,避免因温差过大导致结构变形。

二、施工阶段的监理措施1.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检查水泥、砂石等原材料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范要求,避免因材料问题引发收缩裂缝。2.施工工艺监督:重点监控屋面保温层、防水层的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厚度和平整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督促施工单位按规范浇筑混凝土,保证振捣密实。3.养护管理:要求施工单位加强混凝土构件的洒水养护工作,特别是在高温季节,防止水分蒸发过快造成干缩裂缝。

三、验收阶段的监理措施1.对已完成的屋面工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保温层厚度、防水层完整性以及构造柱与圈梁连接情况等。2.在交付使用前,定期观察顶层墙体是否有新裂缝产生,并记录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通过上述监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砖混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发生db32/t 2978-2016标准下载,提高建筑质量,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砖混房屋顶层温度裂缝的监理措施

【摘 要】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在工程施工中极易出现裂缝,在这些裂缝中,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最为常见,文章就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监理控制对策。   目前,我国城镇大部分住房是砖混结构,而砖混结构房屋的裂缝比较普遍,是一种质量通病,根据国内外大量的调查资料分析,砖混结构裂缝中的大部分都属于由温度变形引起的裂缝,即温度裂缝。因此,本文就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的温度裂缝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监理对策,旨在通过监理手段消除这一质量通病。   (一)温度裂缝形成原因   温度裂缝形成原因及形态特征砖混结构是由水泥砂浆或混合砂浆等胶凝材料手工砌筑粘土砖作为竖向承重体系,钢筋混凝土(预制或现浇)楼盖作为水平承重体系。由于钢筋混凝土线膨胀系数比砖砌体的线膨胀系数近似大一倍。又由于屋面板与墙体的温差较大,在炎热的夏季,屋面板的温度可达到60℃甚至更高,而相应的砖墙温度仅为30~35℃,造成屋面板的温度变形大于墙体的温度变形,便在砖墙顶部产生了剪应力,当砖墙内承受的主拉应力超过砖砌体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产生裂缝。如果墙体水平灰缝的抗剪强度较高,该主拉应力将使墙体产生八字形斜裂缝;如墙体水平灰缝抗剪强度很差,墙体则会出现水平裂缝或水平包角裂缝。   八字形斜裂缝一般出现在顶层墙身两端的1~2个开间内,有时可能发展到房屋长度的1/3左右。这种裂缝多产生在内外纵墙上,横墙上有时也会产生,裂缝一般呈对称形。房屋两端有窗口时,则裂缝常通过窗口两对角。斜裂缝一般仅顶层有,严重时可能发展至以下几层。水平裂缝的特征是:位于平屋顶下或屋顶圈梁下2~3皮砖的灰缝中,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分布,两端较为严重。   (二)预防温度裂缝的监理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杜绝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温度裂缝的发生,监理工程师应对工程建设活动实行全过程监理,包括设计监理阶段和施工监理阶段。   1.设计阶段监理   设计阶段监理在砖混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一般对抗震构造措施考虑较多,而对控制温度应力、减小温度裂缝的构造措施考虑较少。因此,在设计监理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1)房屋长度及温度缝设置的监控砖混房屋越长,两端积累的温度变形就越大,产生温度裂缝就越严重。因此应严格控制房屋长度及温度缝的设置间距,使之符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2)屋面设计的监控   ①尽量少使用平屋顶 有条件时,应建议设计人员把平屋顶改为有檩体系坡屋面,或者把平屋顶设计成屋顶花园,这样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也可以改善顶层住户的居住条件。   ②保温层、隔热层的设计 设计时应按建筑节能标准,对屋面保温层进行热工计算,确保保温层厚度,对保温材料的密度、粒径、导热系数及含水率等技术指标提出具体要求,颗粒状保温层内应设排汽道和排汽口与大气连通,必要时设架空保温层。   ③尽量不设大挑檐 檐口宜设计成女儿墙,若设挑檐则不能太大并对钢筋混凝土挑檐加设保温层。   ④设置滑动层 建议设计人员在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与砖砌体连接面处设置滑动层(如油毡、滑石粉、白铁皮、合成橡胶板等),对地震区可把圈梁设在滑动层下,并用钢筋与屋面板拉结。   (3)顶层墙体设计的监控   ①顶层要设置圈梁 对于顶层的各道横墙及纵墙应全部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且应闭合。建议在顶层端部从山墙起两间范围内的内外纵墙和承重横墙设计成配筋砌体并与构造柱拉结。   ②提高砖与砂浆的强度等级 实际工程中,从强度方面考虑,所采用的砖、砂浆强度等级越到顶层越低,由于没有考虑墙体内的温度应力,而导致墙体开裂。因此,顶层砌体的砖和砂浆强度等级应予以保证,建议采用Mu10级砖、M75级砂浆。   ③顶层应增设抗裂柱在通常设计中,构造柱越到顶层越少,但考虑到温度应力的作用,应在顶层端部两间范围内增设抗裂柱.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抗裂柱上下两端锚固于上下圈梁内。   2.施工阶段监理设计   施工阶段监理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监理是保证。监理工程师应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理,才能使工程满足设计和合同要求,保证工程的质量,避免温度裂缝等质量通病的发生。   (1)顶层墙体施工的监理   ①严把材料关砖、水泥、钢筋等原材料要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进场要提供出厂合格证,并经抽样送检合格后方能使用。   ②准备工作要做好砂浆配比要经试验确定,保证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砌筑墙体前要求施工单位浇水润湿砖体,禁止干砖上墙。   ③砌筑过程要重点控制 在墙体砌筑过程中,监理人员要加强现场巡视和量测,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对不合要求的墙体要拆除重砌;墙体与构造柱的拉结筋要严格按照设计留置;严禁将剩余断砖用于砌筑顶层墙体,保证顶层墙体的整体质量。   ④保证构造柱和圈梁的质量 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比,确保达到设计强度等级;浇筑构造柱前要清除柱脚落灰;混凝土浇筑要连续进行,避免出现冷缝。   (2)屋面施工的监理   ①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完成后应尽快进行保温层施工,并应注意天气情况,避免在高温和雨季施工;保温层完成后应尽快施工防水层,避免保温层淋雨含水率增加;防水层完成后宜尽快施工架空隔热层,以免屋面板温度过高而导致温度裂缝。   ②保证保温层厚度保温层厚度要满足设计要求,施工中监理人员要加强量测;板状保温材料分层铺设时,上下层要错缝,避免通缝,板间缝隙应用同类保温材料的碎屑填平压实。   ③控制保温材料质量各种保温材料必须按设计选用,使用前要抽检,其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能使用。   ④确保防水层质量如果防水层有渗漏现象,会增加保温层含水率,降低保温效果。   ⑤确保架空隔热层的施工质量架空板的厚度、强度以及架空高度均要满足设计要求。   (三)出现裂缝的补救措施   (1)交付使用前在工程交付使用前发现裂缝,应仔细分析原因并责成施工单位及时进行加固处理并做好记录,处理达到效果才允许报验收。   (2)保修阶段跟踪对处理后的裂缝进行跟踪检查,以确保处理效果的可靠性,并观察有无新的裂缝出现。   (四)结束语   虽然砖混结构房屋顶层墙体出现温度裂缝的现象比较普遍,但实践证明,如果采取了全面合理的监理控制措施,这一质量通病是可以预防的。

砖墙温度裂缝的修缮和处理,应在观察裂缝发展速度,分析裂缝对墙体危害程度的基础上,考虑可能性与经济合理性,从而采取措施。一种措施是改善热工构造,防止裂缝继续发生和发展。如适当加厚屋面保温层厚度,减少屋面板与墙体之间的温差,尽可能设置架空隔热板。另一种措施是对墙体本身处理,例如嵌缝填补,在墙身两侧做钢筋网或钢板网水泥粉刷来加固墙体。对于裂缝宽度不影响结构安全的墙体,我们在房屋修缮中常采用嵌缝填补的方法,从外观上消除裂缝。其具体做法是:对于宽度大于1毫米的贯穿裂缝,用灰浆堵严,经过一段时间后,堵严的裂缝又会出现开裂,但一般比原来小一些,这时可用白胶泥(白乳胶调大白粉)填补;对于较小的裂缝可直接用白胶泥嵌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