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某标段盾构区间专项施工技术总结

深圳地铁某标段盾构区间专项施工技术总结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78.46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97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深圳地铁某标段盾构区间专项施工技术总结

深圳地铁某标段盾构区间专项施工技术总结主要围绕盾构法在地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展开,结合工程实际,对关键技术及难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总结。该标段位于深圳市核心区域,地质条件复杂,涵盖淤泥质土、砂层及基岩等多种地层,且周边环境敏感,对施工精度和安全控制要求极高。

施工过程中,采用先进的土压平衡盾构机,通过优化刀盘设计和改良渣土性能,有效应对了软硬不均地层带来的掘进难题。同时,运用自动化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地面沉降与建筑物变形,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针对长距离掘进中可能出现的管片错台、渗漏等问题,采取了高精度测量与同步注浆技术,保证了隧道成型质量。

此外,项目团队还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模拟,优化盾构始发与接收方案,成功解决了狭小空间内的设备组装与拆解问题。通过对掘进参数的动态调整和科学管理,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施工目标。本标段的成功实施为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积累了宝贵经验,也为深圳地铁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技术支持。

盾构掘进中遇有盾构前方发生坍塌或遇有障碍、盾构自转角度过大,盾构位置偏离过大、盾构顶推力较预计的增大等上述情况之一时,应停止掘进,分析原因并采取措施。

盾构掘进中应严格控制中线平面位置和高程,其允许偏差均为±50mmdb65/t 4028-2017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监测指标体系规范,发现偏离应逐步纠正,不得猛纠硬调。

钢筋混凝土管片应验收合格后方可运至工地。管片堆放场地应坚实平整,拼装前应编号并进行防水处理,备齐连接构件并将盾尾杂物清理干净,举重臂等设备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管片拼装。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中,应保持盾构稳定状态,并防止盾构后退和已砌管片受损。

衬砌管片脱出盾尾后,应配合地面量测及时进行壁后注浆,注浆的浆液应根据地质、地面超载及变形速度等条件选用,其配合比应试验确定。注浆前,应对注浆孔、注浆管路和设备进行检查并将盾尾封堵严密。注浆过程中应严格注浆压力。

钢筋混凝土管片粘贴防水密封条前应将槽内清理干净,粘贴应牢固、平整、严密、位置正确,不得有起鼓、超长和缺口等现象。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前应逐块对粘贴的防水密封条进行检查,拼装不得损坏防水密封条,当隧道基本稳定后,应及时进行嵌缝防水处理。

钢筋混凝土管片拼装成环时,其连接螺栓应先逐步初步拧紧,脱出盾尾后再次拧紧。当后续盾构掘进至每环管片拼装之前,应对相邻已成环的3环范围内管片螺栓进行全面检查并复紧。

盾构掘进施工必须设专人负责监控量测,并及时反馈,指导施工。

盾构在穿越福华新村和福华立交桥时,应加强对福华新村和福华立交桥的监测密度,根据监测的数据及时调整盾构正面压力、推进速度、出土量、同步注浆的稠度及注浆压力等施工参数,同步注浆和二次注浆应及时跟进,若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掘进,并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施工场地总面积:11000平方米;

临时工程数量:根据建设方提供的施工场地范围,我们对施工场地进行了布置。生活区住房、办公房:3500平方米;隧道施工的垂直运输:在盾构工作井上,沿隧道轴线的平行方向设置轨距为22米的轨道,井上设两台龙门吊,起吊能力32吨,主要用于出土及管片的吊运。为便于施工作业,两台龙门吊主梁在跨度外均有一定的悬臂长度,管片堆放区布置两台10吨门吊。

集土坑设于盾构井东侧,根据盾构推进速度,按2天土方量设置,用于盾构掘进施工中的碴土临时贮存,面积7×45m2,坑深4m,坑边设置挖掘机作业区,配备2台1.0m3挖掘机装土。

管片堆放区设在盾构工作井西侧,管片按三层叠放,根据管片弦长并考虑两天的管片存放量,管片堆放区面积为8×22m×2。

1、现场辅助设备用电负荷:

其中生活设施包括:食堂40kw,办公室空调、照明30kw,宿舍空调、照明60kw。

每台盾构变压器容量2X1000kvA,两台盾构机的变压器总容量4000kvA。

充电设备、拌浆设备、洞内照明、井下用电、井口照明、场地

照明、生活设施、通风设备等,取系数K=1

(114+30+30+160+20+30+130+50)=564kw

其余用电设备:取系数K=0.6

(228+30+15+30+30)ⅹ0.6=199.8kw

最大施工用电负荷为763.8kw,取COSф=0.9

计算负荷为:847kvA

盾构设备容量:4000kvA

辅助设备容量:847kvA

最大施工容量:4847kvA

施工用水和生活用水根据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的实际需要,敷设直径150mm的给水管路和水龙头。

施工遵循逐渐加密的原则,采用从两边向中间跳孔作业,以利于

浆液扩散及孔间封堵。在双重旋喷管下到隧道拱底3m后,开动旋转钻机,边旋转边提升,必要时进行复喷,提升至高于隧道拱顶3m的位置即可停止注浆,提升旋喷管出地面。

旋喷施工参数如下(施工中可根据实际效果调整):

浆液压力: 0.2Mpa

高压水压力: 2.0Mpa

空气压力: 0.7Mpa

提升速度: 0.12m/min

孔距:纵向间距0.85m,横向间距0.7m,呈梅花型布置。

图4.2旋喷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3)孔位测定:根据现场条件,按设计布置孔位中心并顺序编号。

(4)钻孔:为控制钻孔的垂直度,钻机稳固就位后先测量机台的水平再开钻,钻进过程中随时测量钻杆的垂直情况,当进入设计深度且超钻0.2m后停钻。

(5)插管:钻孔完毕移走钻机后,将旋喷管插入预定深度,个别孔因沉淀堵塞喷管下不去时,采用低压水扰动同时加压的方法下到预定深度。

(6)旋喷作业:旋喷管下到预定深度后,立即搅拌浆液,开始自下而上旋喷作业。旋喷过程中严格控制旋转和提升速度,根据冒浆情况随时调整。拆卸喷管时动作要快,并注意保持不小于0.2m的搭接长度。

(7)旋喷施作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效果调整旋喷参数,以期获得最佳效果。

(二)联络通道及泵房、风亭施工

1、联络通道及泵房施工

联络通道及泵房位于CK6+355处,其结构为井中间隔墙施工中墙上一个预留结构,高2.75m,宽2.5m,其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防火门的生产和安装严格按照业主提供的图纸要求进行并在施工前一个月交监理工程师审批

五、盾构进、出洞土体加固

高压喷射注浆加固注浆体直径D0取1m,加固体行距为0.85 D0,列距为0.75 D0,加固体范围为:(1)盾构进洞:平行盾构轴线方向为3.55米,垂直盾构轴线方向外侧为3.25米,内侧为两盾构轴线间距的一半,上下为3.0米,加固深度大约在地面以下23米左右。

具体的加固范围详见“北强路站(岗上站)盾构井端头加固图”(2)盾构出洞:平行盾构轴线方向为6.1m,垂直于盾构轴线方向外侧为3.25米,内侧为两盾构轴线间距的一半。上下为3.0米,加固深度大约在地面以下23米左右。加固范围详见“中间始发井端头加固图”

高压喷射注浆加固的主要材料为水泥浆,也可根据地层情况加入水玻璃等化学辅助材料和掺合料以及速凝、早强、悬浮等外加剂,加入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盾构进出站工作井一般采用在地面半倒边半封闭交通进行土体加固。

北强路至岗上区间地处台地,冲积平原地貌,地形平坦,稍有起伏。盾构隧道主要位于砂层和粘性土层中,部分位于全风化~强风化的花岗岩中,隧道区间埋深范围内有零星分布但累计长度相当大的中风化基岩。所以所选盾构机必须适合本区间的地质情况。

根据工程要求,将盾构机选型设计为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

土压平衡盾构机械能适应较大的土质范围与地质条件,能用于多种复杂的土层,施工速度较高,可以获得较小的沉降量,易于实现自动监测与控制。可以满足本区间隧道的掘进施工。

2、管片装卸装置拼装机和整圆器组成的管片安装系统

3、螺旋输送机和皮带输送机组成的出土系统

5、加泥与泡沫装置系统

10、土压平衡控制系统

11、控制盾构掘进姿态的铰接系统

为保证出洞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准备工作必须细致,施工方案必须周密到位。

(1) 施工技术人员熟悉工程地质、图纸

出洞前,工程技术人员应对工程作详细的了解、分析,认真熟悉施工图纸。

对隧道所处地层土质应加强认识,并到现场对各地层、岩层的样本实体作逐一的认识。

(2)盾构运至现场(详见盾构开始掘进及盾构移动的程序,包括装卸和运输)

盾构中间始发井施工完成后,开始安装盾构始发基座。盾构始发基座的尺寸详见“盾构基座图”

(4)盾构、车架吊装就位调试验收

(详见“盾构开始掘进及盾构移动的程序,包括装卸和运输”)

(5)井内的盾构后盾管片及后盾支撑布置

上述工作完成后,开始拼装负环管片。由于隧道衬砌管片采用错缝拼装,所以负环管片的质量和稳定程度将对今后的盾构正常推进过程中的管片的拼装质量和难易程度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负环管片后安装一个0.5m宽的钢圆环,使砼管片受力均匀,钢圆环后部用三榀56#工字钢与ф609mm钢管组成钢结构支撑系统,盾构掘进时的轴向力由其传递至竖井底板及顶板层。(详见“负环管片及后盾支撑布置图”)

以出洞时三榀56#工字钢受均载1500吨计算,由图可知后盾Φ609管子F=1500/6=250(吨)。Φ609受压(吨),Φ609稳定计算:临界力

其中 L=10米 毫米

防火墙施工组织设计所以Φ609支撑稳定。

Φ609支撑强度足够。

边拼装临时管片边向洞圈推进,当盾构机刀盘距洞圈1米时停止,将洞圈内的墙体混凝土块分上下左右六块,自下而上凿下,吊出井外。凿除顺序详见“洞门砼凿除分块图”

水上搜救中心工程大堂高支模支撑系统专项安全施工方案(7)洞口止水装置的安装

井洞口内径与盾构外径存在一定的环形建筑空隙,为了防止水土从间隙处流失,在洞圈安装一道帘布橡胶止水带、扇形板等组成的密封装置,以保证盾构出洞的安全。在盾构全部进入土体后,将扇形板与洞口特殊管片满焊牢固连接,成为洞口密封的永久性接头装置。

(9)地面监测点已布设完毕,并获得了初始成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