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注浆加固技术的应用注浆加固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领域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将浆液注入地基或岩土体中,改善其物理力学性能,从而达到加固、防渗和稳定的目的。该技术具有施工灵活、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多种工程场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应用领域1.地基加固:在软弱地基或松散土层中,通过注浆可以填充孔隙、胶结颗粒,提高地基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沉降。2.隧道与地下工程: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注浆技术常用于围岩加固和止水,防止坍塌和涌水,确保施工安全。3.边坡治理:通过对不稳定边坡进行注浆处理,增强岩土体的整体性和抗剪强度,预防滑坡等灾害。4.建筑物纠偏与加固:对于因不均匀沉降导致倾斜的建筑物,可通过注浆调整地基应力分布,实现纠偏和加固。5.水利工程:在大坝、水库等工程中,注浆技术用于防渗堵漏,有效控制地下水渗透。
技术特点材料多样性:注浆材料包括水泥浆、化学浆液(如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工艺灵活性:可采用高压喷射注浆、劈裂注浆、渗透注浆等多种方式,适应不同地质条件。环境友好性:部分新型注浆材料对环境影响较小,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发展趋势随着新材料和新工艺的不断涌现,注浆加固技术正向高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例如,利用物联网和传感器实时监测注浆效果,优化施工参数,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
总之,注浆加固技术凭借其高效、经济和适用性强的优势,在现代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碎石②层:厚度0.1~1.0m,杂色,稍湿,中密,碎石含量为60%,主要成分以砂岩、混灰岩块为主,一般粒径为2.0~5.0cm,最大粒径为15cm左右,粘性土充填,呈棱角形,磨圆度较差。
(3)粉质粘土③层:厚度1.6~3.2m,褐黄色,可塑,含氧化铁,氧化锰,含碎石及岩块(含量约为20~25%)。
(4)强风化砂岩④层:地面以下3.6~5.8m,黄白色,强风化,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解理裂隙发育,岩芯呈碎岩屑状,可手捻碎。
根据野外钻探、原位测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现状场地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并经过同国防大学营房部有关人员商量后决定采用如下方法:为了防止散水裂缝的进一步扩大,采用压力注浆的方法加固回填土层,使其密实固结,处理深度超过回填土的深度,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本次注浆采用钻孔内高压注浆,成孔设备采用小型钻机,孔口上部封闭。注浆管采用外径1寸的塑料管,注浆时将管底密闭,注浆段每隔5cm在注浆管上对穿两个花眼作为出浆口。注浆孔设计孔径110mm,浆体材料采用P.S 32.5水泥,水灰比0.85~1.0,注浆压力为1.5~2MPa,每延米注浆量约为0.05~0.1m3。
图1:钻孔布置图
如图1所示,注浆孔分为2排,平行于楼边布置。第一排距432号楼东侧距离为1.2m,第二排距第一排1.5m,南北间距为1.2m,梅花形布孔。钻孔时候按图中箭头方向顺序施工。
2.3注浆加固深度确定: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原状土(强风化的砂岩)的顶部埋深为3.6m~5.8m。为了达到注浆加固的效果,钻孔应深入原状土0.5m~1.0m。钻孔深度以实际情况而定。
场地平整定位放线成孔埋设注浆管制备水泥浆封闭孔口压力注浆养护→验收→移交
3.3 施工工艺及方法
(1)成孔:钻头(直径110mm)对准孔位后,采用SH30型钻机成孔。
(2)埋设注浆管:当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先将注浆管下到位,然后向孔内填砂石料至距孔口0.5m左右停止。注浆管下口封闭,管长不小于孔深,管外径1寸;注浆管底部0.5~1.5m范围内每隔5cm左右打上花孔,这样水泥浆能够更好的被压入地层中。
(3)制备水泥浆:先往搅拌桶内注入预定水量并开动搅浆机后,再逐渐加入P.S 32.5号水泥直到设计用量,搅拌3min到 5min后将浆液通过过滤网流到储浆筒内待灌。
(4)封闭孔口不需要注浆部分:为保证注浆时的注浆压力和浆液不从孔口喷出而造成浆液浪费,孔壁和管壁的空间内应该封闭;使用现场的水泥和沙石料制配成混凝土,将其填入孔内使用振捣棒振捣瓷实;待混凝土达到初凝后压力注入水泥浆。
3.4 施工中问题处理
① 在注浆过程中,如发现浆液冒出地表的情况应该采取如下措施:a.降低注浆压力,同时提高浆液浓度,必要时掺砂或水玻璃;b.限量注浆,控制单位吸浆量;c.采取间歇注浆的方法,即发现冒浆后就停灌,待15min左右再灌;
② 在注浆过程中,发现浆液从附近其它钻孔流出时,采取如下方法处理:在施工组织安排上,适当延长相邻两个孔的施工时间间隔或进行隔孔灌注。
3.5 注浆施工过程中进行挡墙的位移观测db5101/t 3-2018 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设置规范,防止由于注浆压力过大导致挡墙变形。
此次压力注浆共计注入水泥浆25m3,有效地填充了回填土的孔隙以及强风化砂岩的裂隙,从而使东侧肥槽的土体密实,形成一个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