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建筑施工现场避雷装置常见通病与防治建筑施工现场的避雷装置是确保建筑物和人员安全的重要设施,但在实际施工中,由于设计、施工或管理上的疏漏,常会出现一些通病。以下是对常见问题及其防治措施的简要介绍:
常见通病1.接地电阻过大:由于土壤电阻率较高或接地体埋设深度不足,导致接地电阻不符合规范要求。2.连接不牢固:避雷带、引下线与接地体之间的焊接或螺栓连接质量差,容易出现虚焊或松动现象。3.材料选用不当:使用劣质或规格不符的导电材料,影响避雷效果。4.布置不合理:避雷针或避雷带的位置设计不合理,未能全面覆盖建筑物的易受雷击区域。5.腐蚀严重:长期暴露在室外环境中的避雷装置未采取防腐措施,导致金属部件锈蚀损坏。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避雷装置的通病发生,保障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运行。
⑵ 使用的材料锈蚀严重,特别是连接部位更为突出, 影响导电效果。
⑶ 也有少数施工企业,用螺纹钢作避雷装置的接地体,影响接地体与大地的接触面积而影响导电效果。
⑴ 焊接的接头搭接长度偏小,而且存在焊缝漏焊,夹渣等技术问题。
⑵ 用螺纹连接时不加垫圈,螺孔与螺栓不配套,螺栓压线不紧。
⑶ 有的用铜丝电线作防雷接地导线与钢筋导体连接时,直接绑扎在钢筋导体上,致使接线不牢固,影响导电效果。
⑷ 塔式起重机轨道接头处,不设置跨线,有的有跨线但安装不规范, 影响导电效果。
⑴ 验收不及时,也有少数施工企业部组织验收,不填验收表。
⑵ 验收时对材质和连接部位不进行技术性检测。
⑶ 接地电阻值不实地摇测,凭经验填数据,致使接地电阻值偏大,超出规范规定数值。
⑵ 加强避雷装置的安装质量的管理工作,施工技术、安全及设备管理部门必要时到现场监督避雷装置施工的过程,给予技术性指导,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把好质量关,对于不合格的施工方法和搭接长度,在技术方案和技术交底中要有明确要求并监督落实。
⑶ 搞好避雷装置安装质量的验收工作,施工结束后,施工人员要及时申请公司技术、安全、设备、工程等部门组织验收,验收时对有数据要求的部位要实测实量,填写数据,没有数据要求的项目要目测到位,连接部位进行松紧度的检查,重点是避雷接地电阻值必须认真摇测,达到符合规范规定数值知名地产水电安装工程作业指引,74页可下载!,不得漏项,并对验收结果签署意见,验收表及时归档以备查验。
⑷ 安全和设备部门雨季检查其他安全设施时,将避雷装置作为重点内容检查,特别是高架体、塔吊避雷装置的检查不得漏项,检查项目主要放在接闪器、引下线的连接部位、跨线及接线柱有无松动和断线,以及材料的锈蚀情况,如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填写书面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组织验收,验收人员在合格栏签署意见,使避雷装置通过验收达到技术要求,确保雷雨季节的人身、架体及设备安全。
⑸ 施工企业采用新型的避雷装置,如电离防雷器等,应认真分析研究其原理、构造、性能和寿命期等,并掌握其安装方法和使用技术要求,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指导施工和验收,确保新型避雷装置的安全可靠使用,以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