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建筑工程中用于确保屋面施工质量的重要技术标准。该规范旨在通过科学、系统的验收流程,保证屋面工程的防水性、耐久性和安全性,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主要内容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验及验收标准等方面。
首先,规范对屋面工程所用材料提出明确要求,如防水卷材、涂料、保温材料等必须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并提供合格证明。其次,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设计图纸和技术规程,确保各工序衔接合理,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质量问题。例如,基层处理应平整牢固,防水层铺设需均匀密实,排水系统要畅通无阻。
此外,规范还强调了质量检验的重要性,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并由监理单位监督验收。验收内容涵盖外观检查、尺寸测量、渗漏试验等,确保屋面工程达到预期性能。对于不合格项目,必须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
总之,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为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依据,不仅保障了建筑物的使用安全,还延长了屋面工程的使用寿命,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实际应用中,严格执行规范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
保温材料为土5%周家大道路箱涵施工方案,且不得大于4mm。
4.2.12当倒置式屋面保护层采用卵石铺压时,卵石应分布均匀,卵石的质(重)量应符 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按堆积密度计算其质(重)量
4.3.1本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I~IV级的屋面防水。 4.3.2卷材防水层应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或沥青防水 卷材。所选用的基层处理剂、接缝胶粘剂、密封材料等配套材料应与铺贴的卷材材性 相容。
干燥程度的简易检验方法,是将1m²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 掀开检查,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铺设
4.3.5卷材铺贴方向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屋面坡度小于3%时,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 2屋面坡度在3%~15%时,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3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沥青防水卷材应垂直屋脊铺贴,高聚物改 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可平行或垂直屋脊铺贴。 4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4.3.6 1 卷材厚度选用应符合表4.3.6的规定。
胶粘剂涂刷应均匀,不露底,不堆积。 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卷材铺贴的间隔时间,
3铺贴的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4铺贴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5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4.3.9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火焰加热器加热卷材应均匀,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厚度小于3mm的高 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严禁采用热熔法施工。 2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不得空鼓。 3卷材接缝部位必须溢出热熔的改性沥青胶。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4.3.10自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铺贴卷材前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 2铺贴卷材时,应将自粘胶底面的隔离纸全部撕净。 3卷材下面的空气应排尽,并辊压粘结牢固。 4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搭接部位宜采用热 风加热,随即粘贴牢固。 5接缝口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mm。 4.3.11 1卷材热风焊接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前卷材的铺设应平整顺直,搭接尺寸准确,不得扭曲、皱折。 2卷材的焊接面应清扫干净,无水滴、油污及附着物。 3焊接时应先焊长边搭接缝,后焊短边搭接缝。 4控制热风加热温度和时间,焊接处不得有漏焊、跳焊、焊焦或焊接不牢现象。 5焊接时不得损害非焊接部位的卷材。
4.3.9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
4.3.10自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夫
4.3.12沥青玛蹄脂的配制和使用应符合
1配制沥青玛烯脂的配合比应视使用条件、坡度和当地历年极端最高气温,并根 据所用的材料经试验确定;施工中应按确定的配合比严格配料,每工作班应检查软化 点和柔韧性。 2热沥青玛蹄脂的加热温度不应高于240℃,使用温度不应低于190℃。 3冷沥青玛蹄脂使用时应搅匀,稠度太大时可加少量溶剂稀释搅匀。 4沥青玛脂应涂刮均匀,不得过厚或堆积。 粘结层厚度:热沥青玛蹄脂宜为1~1.5mm,冷沥青玛蹄脂宜为0.5~1mm; 面层厚度:热沥青玛蹄脂宜为2~3mm,冷沥青玛蹄脂宜为1~1.5mm
4.3.13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塞入预留凹槽内, 用金属压条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mm,并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4.3.14卷材防水层完工并经验收合格后,应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层的施工应符合下 列规定: 1绿豆砂应清洁、预热、铺撒均匀,并使其与沥青玛蹄脂粘结牢固,不得残留未 粘结的绿豆砂。 2云母或蛭石保护层不得有粉料,撒铺应均匀,不得露底,多余的云母或蛭石应 清除。 3水泥砂浆保护层的表面应抹平压光,并设表面分格缝,分格面积宜为1m²。 4块体材料保护层应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不宜大于100m",分格缝宽度不宜小 于20mm。 5细石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应密实,表面抹平压光,并留设分格缝,分格面积 不大于36m²。 6浅色涂料保护层应与卷材粘结牢固,厚薄均匀,不得漏涂。 7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隔离层。 8刚性保护层与女儿墙、山墙之间应预留宽度为30mm的缝隙,并用密封材料嵌 填严密。
4.3.17卷材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 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卷材防水层的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不得有皱折、翘边和鼓泡等 方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陷; 防水层的收头应与基层粘结并固定牢固,缝口封严,不得翘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卷材防水层间应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 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20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正确, 封闭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20排汽屋面的排汽道应纵横贯通,不得堵塞。排汽管应安装牢固,位置 封闭严密。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金方法:观察和尺量检
涂膜防水屋面找平层工程应符合本规范第4.1节的规定, 5.2屋面保温层 涂膜防水屋面保温层工程应符合本规范第4.2节的规定 5.3涂膜防水层
1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不得一次涂成。 2应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 3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 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 4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 5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 不应小于幅宽的1/3。
5.3.4涂膜厚度选用应符合表5.3.4自
5.3.5屋面基层的干燥程度应视所用涂料特性确定。当采用溶剂型涂料时,屋面基层 应干燥。 5.3.6多组份涂料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搅拌均匀,并应根据有效时间确定使用量。 5.3.7天沟、檐沟、檐口、泛水和立面涂膜防水层的收头,应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 用密封材料封严。 5.38涂膜防水层宗工并经验收合格后 应做好成品保护保护层的施工应等合本规
范第4.3.14条的规定,
5.3.9防水涂料和胎体增强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5.3.11涂膜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道的 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2 涂膜防水层的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小厚度不应小于设计厚度的80% 检验方法:针测法或取样量测
水泥砂浆、块材或细石混凝土保护层与涂膜防水层间应设置隔离层;刚性保护层的分 格缝留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刚性防水屋面工程 6.1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
6.1.1本节适用于防水等级为1~Ⅲ级的屋面防水;不适用于设有松散材料保温层的 屋面以及受较大震动或冲击的和坡度大于15%的建筑屋面。 6.1.2细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质水泥;当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应采用减少泌 水性的措施。粗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1%,细骨料含泥量不应大于2%。 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含砂率 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6.1.3混凝土中掺加膨胀剂、减水剂、防水剂等外加剂时,应按配合比准确计量,投 料顺序得当,并应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 6.1.4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分格缝某工程毛竹高压线防护施工方案_secret,应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屋面转折处、防水层与 突出屋面结构的交接处,其纵横间距不宜大于6m。分格缝内应嵌填密封材料。 6.1.5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不应小于40mm,并应配置双向钢筋网片。钢筋网片 在分格缝处应断开,其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0mm。 6.1.6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与立墙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均应做柔性密封处理;细 石混凝土防水层与基层间宜设置隔离层,
6.1.7细石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计量措施和现场抽样复验报告。 6.1.8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不得有渗漏或积水现象。 检验方法:雨后或淋水、蓄水检验。 6.1.9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 道的防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在天沟、檐沟、檐口、水落口、泛水、变形缝和伸出屋面管 水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10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应表面平整、压实抹光汇南路三段路基石方破碎开挖施工方案,不得有裂缝、起壳、起砂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1.11 2 细石混凝土防水层的厚度和钢筋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6.2.1本节适用于刚性防水屋面分格缝以及天沟、檐沟、泛水、变形缝等细部 密封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