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方案是针对大型基础、底板、桥墩等结构施工而制定的专项技术措施,其目的是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裂缝得到有效控制,保证工程质量。以下是该方案的主要内容:
1.工程概况:明确项目规模、结构形式、混凝土方量及浇筑部位特点。分析可能影响施工的关键因素,如环境温度、气候条件和材料特性。
2.温控措施:大体积混凝土易因水化热产生温度裂缝,因此需采取降温措施。例如,使用低热水泥或掺加粉煤灰等矿物掺合料以降低水化热;对骨料进行预冷处理;通过循环冷却水管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
3.分层浇筑:为减少一次性浇筑带来的热量积聚,采用分层浇筑法。每层厚度一般控制在3050cm之间,并保证上下层之间的衔接时间符合规范要求。
4.振捣与养护:合理布置振捣器位置扬州莱茵达置业有限公司莱茵苑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确保混凝土密实度。同时加强养护管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避免因干缩引发裂缝。
5.监测手段:布设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控混凝土内外温差,当温差超过25℃时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6.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如裂缝、渗漏)制定应急处置方案,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达标。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能够有效预防裂缝产生,提高工程耐久性。
β=1/[Σδi/λi+1/βq]=1/[0.06/0.14+1/23]≈2.12
β——混凝土表面模板及保温层等的传热系数[W/(m2·k)];
δi——各保温材料厚度,保温材料选用草袋,厚度为0.06(m);
λi——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草袋为0.14[W/(m·k)];
βq——空气层的传热系数23[W/(m2·k)];
5.1.5 混凝土虚厚度:
h’=k·λ/β=(2/3)×2.33/2.12=0.733米
h’ ——混凝土虚厚度(m);
k ——折减系数,取2/3;
λ——混凝土导热系数,取2.33[W/(m·k];
5.1.6 混凝土计算厚度:
H=h+2h’=1.65+2×0.733=3.12米
H——混凝土计算厚度(m);
h——混凝土实际厚度(m);
5.1.7 混凝土表层温度:
T2(t) ——混凝土表面温度(℃);
Tq——施工期间大气平均温度,取25(℃);
h’ ——混凝土虚厚度,取0.733米(m);
T1(t) ——混凝土中心温度(℃);
5.1.8 混凝土内平均温度: Tm(t)=[ T1(t)+ T2(t)]/2
Tm(3)= [63.1+52.4]/2=56.85℃
Tm(6)= [51.8+44.3]/2=48.05℃
Tm(9)= [45.9+40.0]/2=42.95℃
Tm(12)= [40.9+36.4]/2=38.65℃
Tm(15)= [36.6+33.3]/2=34.95℃
Tm(18)= [33.4+31.0]/2=32.20℃
Tm(21)= [31.7+29.8]/2=30.75℃
5.2 温度应力的验算
5.1 单纯地基阻力系数CX1(N/mm3); CX1=0.6~1.0,取0.8。
5.2 大体积混凝土瞬时弹性模量:
E(t) ——t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E0 ——28t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C35混凝土为3.15×104;
E ——常数,取2.718;
β(t)=(CX1+CX2)/h·E(t)
β(t) ——t龄期地基约束系数(1/mm);
h ——混凝土实际厚度(mm),为1.65米;
CX1 ——单纯地基阻力系数(N/mm3),基坑底部为硬塑粘土,而在前期浇筑C15素混凝土垫层较厚(约300mm),综合考虑取值0.8;
CX2 ——桩的阻力系数(N/mm3),在此不考虑桩的作用,故CX2 =0;
E(t) —— t龄期混凝土弹性模量(N/mm2);
5.4 混凝土干缩率和收缩当量温差:
εY(t)——t龄期混凝土干缩率;
M1·M2····M10——各修正值;
查表得:M1=1.25;M2=0.93;M3=1.00;M4=0.91;M5=1.00;M6=0.96;M7=1.00;M8=0.86;M9=1.00;M10=0.86;
TY(t)= εY(t)/α
TY(t) ——t龄期混凝土收缩当量差(℃);
5.5 结构计算温差(一般3天划分一个区段)
⊿Ti——i区段结构计算温差(℃);
Tm(i)——i区段平均温度起始值(℃);
Tm(i+3)——i区段平均温度终止值(℃);
TY(i+3)——i区段收缩当量温差终止值(℃);
TY(t)——i区段收缩当量温差起始值(℃);
βi——i区段平均地基约束系数;
L ——混凝土最大尺寸(mm);
ch——双曲线余弦函数;
5.7 到指定期混凝土内最大应力:
σmax —— 到指定期混凝土内最大应力(N/mm2);
ν —— 泊桑比,取0.15;
K=ft/σmax=1.65/1.13=1.46≥1.15
因此,采取的措施满足抗裂要求。
K——大体积混凝土抗裂安全系数,应≥1.15;
ft——到指定期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取1.65(N/mm2)。
混凝土采用由本公司搅拌站供应的商品混凝土,因此要求混凝土搅拌站根据现场提出的技术要求,提前做好混凝土试配。混凝土配合比应提高试配确定。按照国家现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中的有关技术要求进行设计。粉煤灰采用外掺法时仅在砂料中扣除同体积的砂量。另外应考虑到水泥的供应情况,以满足施工的要求。由于本次施工的第一次混凝土为高标号加早强混凝土和第二次混凝土为大体积混凝土,所以混凝土要严格控制出泵温度。
本工程混凝土浇灌量1500m3,要求一次浇注完成,为减小浇筑强度,施工时采用“分层浇注,薄层浇注,循序渐进,一次到位”的方法浇注,每层混凝土的厚度为400mm。
6.1 浇注施工机具安排
1、施工机械及布置∶选用2台37米泵,2台输送泵分别布置在基坑北侧和东侧中间,安排专人负责指挥车辆进出。
2、混凝土的运输∶第二次最大混凝土量约为1500m3,底板混凝土选择在气温相对较低的天气或开始浇筑,现场设置2台混凝土输送泵,根据泵送能力及现场实际情况,每台泵每小时泵送混凝土按40~50m3/h,2台泵输送能力为80~100 m3/h,共需配备8m3/h罐车10~12辆,预计浇筑时间需要20h左右。
3、砼振动棒:沿池壁方向,在两池壁处分别布置5台振动棒,池子中间布置4台振动棒,振动棒共计20台,其中6台备用。
一台振动器安排2名振动手,1名替补,共需24名振动手,12名替补振动手,总共36名。
2)放下料及安拆泵管人员:
由泵车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3)现场配备混凝土车辆指挥2人。
4)收光10人,电工3人。
6.2 砼浇筑过程中注意问题
1、由于考虑模板的支撑系统的稳定,混凝土浇筑要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400~500mm。浇注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间歇时间不得超过2.5h。
2、混凝土浇筑时在每台泵车的出灰口处配置3~4台振捣器,底板混凝土浇注时,因为混凝土的坍落度比较大,在1.65米厚的底板内可斜向流淌1米远左右,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下部斜坡流淌处振捣密实,另外1~2台振捣器主要负责顶部混凝土振捣。
3、由于混凝土坍落度比较大,会在表面钢筋下部产生水分,或在表层钢筋上部的混凝土产生细小裂缝。为了防止出现这种裂缝,在混凝土初凝前和混凝土预沉后采取二次抹面压实措施。
泵送混凝土表面水泥浆较厚,在浇筑后,初凝前初步按标高用长刮尺刮平,然后用木搓板反复搓压数遍,使其表面密实,在终凝前再用铁搓板压光。
6.2.3 混凝土浇筑注意事项:
1、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内的积水,铁丝,铁钉等杂物,并以水湿润模板。使用钢模应保持其表面清洁无浮浆,检查模板和脚手架,钢筋,预埋件等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
2、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捣实混凝土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距离模板不应大于振捣器作用的半径的1/2;并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等,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
6.3 砼浇筑完所需注意事项
为了有效地控制基础砼的绝热升温和降温措施,避免温度应力裂缝的出现,我公司委托一冶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对水池及泵房底板砼施工进行温度检测,以了解砼的温度场分布情况,从而能够及时的调整保温养护措施。
温度具体监控办法详件专项施工方案。
6.3.2 具体保温措施
机械回填土方技术交底我单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具体措施包括:
浇筑时间尽量安排在阴天进行;
在粗骨料堆场洒水降温;
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25℃;
为避免环境温差变化造成结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底板表面护盖两层塑料薄膜,三层草袋作保温保湿养护。草袋上下错开蒙古国乌兰巴托银行住宅楼楼地面施工方案,搭接压紧,交接处包裹,形成良好的保温层,使混凝土表面保持较高的温度。在池壁模板四周盖几层草袋保温,可使混凝土外表与气温差缩小到10℃以内,同时可减少混凝土表面热扩散,充分发挥混凝土强度的潜力与材料的松弛特性,使应力小于抗拉强度。
为避免天气影响,防止下雨弄湿草袋而使草袋失去保温能力,必须作好基坑的防雨措施: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基坑内搭设脚手架(可利用中间池壁支撑脚手架),水池中间部分脚手架必须架设至水池顶面标高以上,用彩条布覆盖整个基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