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 条文 房屋抗震设计

规范 条文 房屋抗震设计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rar
资源大小:521.62 KB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405013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和部分内容预览:

规范 条文 房屋抗震设计

房屋抗震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旨在确保建筑物在地震发生时能够有效抵御地震力的破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房屋抗震设计应遵循“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基本原则,即在小震作用下,建筑物应保持完好;在中震作用下,建筑物允许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坏,但应易于修复;在大震作用下,建筑物应避免倒塌,确保人员安全。

抗震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选择与地基处理:建筑物应尽量避开地震活动频繁、地质条件不稳定的区域。对于软弱地基,需采取加固措施,如桩基、换填等,以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

2.结构体系设计:建筑物的结构体系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延性某泵站施工组织设计,以抵抗地震力的作用。常见的抗震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等。设计时应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确保结构整体受力均匀。

3.抗震构造措施:在结构设计中,应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如设置抗震缝、加强节点连接、配置足够的钢筋等,以提高结构的整体抗震能力。

4.材料选择与施工质量:抗震设计应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建筑材料,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确保结构的整体性和耐久性。

5.抗震验算与评估:设计完成后,需进行抗震验算,确保建筑物在不同地震烈度下的安全性。必要时,可进行抗震性能评估,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总之,房屋抗震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需综合考虑场地条件、结构体系、材料选择、施工质量等多方面因素,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足够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注:d为柱纵筋最小直径;柱根指框架底层柱的嵌固音

其框架部分应按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采用;

2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当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时,对8度设防烈度,甚房屋高度不应超过100mm; X必 3 有框支层的剪力墙结构,除落地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外,均按一般剪力墙结构的抗震等级取用。 F训T ZM 5.4.5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梁端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其加密区长度、 浙 H州 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满足表5.4.5要求。 X 人 U 人 烤表5.45 脚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表中h为钢混凝土梁的梁高,

6.2.1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型钢混凝土框架柱》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量 最小直径应按表6.2.1的规定采用。

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1对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当箍筋最小直径不小于Φ10时,其箍筋最大间距可取150mm

2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框支柱和一级抗震等级角柱应沿全长加密箍筋,箍筋间距 100m

房屋抗震横墙最大间距(m)

主:0。为对应于重力荷载代表值的砌体截面平均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

4.2普通粘土砖,多孔粘土砖房屋

4.2普通粘土砖,多孔粘土砖房屋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木楼,屋盖的砖房,横墙承重时应按表7.3.3的要求设 置圈梁:纵墙承重时每层均应设置圈梁,且抗震横墙上的圈梁间距应比表内要求适当加密。

砖房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抗震横墙的最大间距(m)

为190mm的抗震横墙,最大间距应为表中数值

墙厚190mm时多孔砖房屋构造柱设置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

4.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房屋

7.4.1小砌块房屋应按表7.4.1的要求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对医院、教学楼等横墙 屋,应根据房屋增加一层后的层数,按表7.4.1的要求设置芯柱。

小砌块房屋芯往设置要求

7.4.4 1. 小砌块房屋的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应按表7.4.4的要求设置,圈梁宽度不应 m, 配筋不应少于4Φ1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小砌块房屋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设置要求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

8.1.3钢结构房屋应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系 数,并采取不同的抗震构造措施。 8.3.1框架柱的长细比,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超过12层的钢框架柱的长细比,6~8度时不应大于120235/f,9度时不应大于 众年 100235/fy X

钢结构中心支撑杆件长细比限值

钢结构中心支撑板件宽厚比限值

注:表列数值适用于Q235钢,采用其他牌号钢材,应乘以√235/ 里 8.5.1偏心支撑框架消能梁段的钢材屈服强度不应大于 345MPa.消能梁段及与消能 公 九 跨内的非消能梁段,其板件的宽厚比不应大于表18.5规定的限值。 浙

框架梁板件宽厚比限值

限值 表6.1..6

注:1表中,N为梁的轴向力,A为梁的截面面积,f为梁的钢材强度设计值; 2表列值适用f,=225N/mm²的Q235钢,当钢材为其他牌号时,应乘以√235/fa。 6.3.4按7度及以上抗震设防的框架柱板件宽厚比,不应大于表6.3.4的规定。

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

脚手架工程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

6混合承重结构抗震设计

6.1底部框架和多层内框架房屋

7.5.4底部框架一抗震墙房屋的钢筋混凝土托墙梁,其截面和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 2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梁端在1.5借梁高且不小1/5梁 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 不应大于100mm. 3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Φ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4梁的主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

某金融中心主塔楼钢结构制作施工方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01

3.8.1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应主要应用于使用功能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及抗震设防烈度 为8、9度的建筑。 X 12.1.2建筑结构的隔震设计和消能减震设计,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 水 场地条件、建筑结构方案和建筑使用要求,与采用抗震设计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可行 本收 YF业 凝 ZM 性的对比分析后,确定其设计方案。 九 研 海件 众 人 12.1.5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时,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人 O 个 心 人 定 搬 ® 人文 S 长y 心 不 2设置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的部位,除按计算确定外,应采取便于检查和替换的措 公瓣K WC 施。 H 证 1 天 浴O 3设计文件上应注明对隔震部件和消能减震部件性能要求? A? 2 A2 +O 种类型和规格的原型部件进行抽样检测, 每种类型和每 规格的数量不应少于3个,抽样检 = 3 运 世 土 测的合格率应为100%。 Y 告 2 行 F A 研 6 J000 业 您 X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一 2001 # X? 思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