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钢筋混凝土核芯筒专项方案.doc结构平台外部尺寸长短分别为21.0m和18.4m。由不同规格的型钢焊接和栓接而成。
在结构梁之间根据内外脚手架的布置位置,布置支承次梁。
采用槽钢轧绞钢板水利工程05--(精选) 施工组织计划(50份),形成甲板平面结构平台。详见图2.2.3.1。
图2.3.3.1 操作平台结构平面图
3.2.2支承格构立柱
用于平台支承的格构立柱由内核框架立柱和外围立柱两部分组成。
内核格构柱位置见图2.3.3.1,格构柱截面外包尺寸为600×500。用4根L100×12角钢加钢板焊接而成。在格构柱之间用水平和斜向缀条连接,形成竖向空间桁架。在6个格构柱内核平面内布置米字形支撑,它们能上移重复周转应用。
内核框架的功能:除支撑钢平台外,还帮助平台抗水平位移;还用于安装外围钢骨柱时的稳定支撑。
A)首先在内核脚手架下方悬挂临时脚手;
B)拆除内核格构柱相互之间的连接缀杆;
C)在格构柱吊环上系好吊索,拆除固定螺栓,并拧出在墙面内的H型锥形螺母;
D)然后用起重机械起吊上翻至指定高度;
E)定位对接、校正、相互之间连接缀杆形成内核框架。
其工艺流程见图2.3.3.2。
图2.3.3.2 内核格构柱上移安装流程示意图
用于升板机提升的外围格构柱采用300×500的断面,用4根L100×12角钢和加焊缀板组成。其平面布置见图2.3.3.1。
3.2.3平台提升动力系统
操作平台的提升动力系统,拟采用成熟经验的升板机提升动力,我们有现成的同步平衡提升计算机控制系统。提升动力见图2.3.3.3。
图2.3.3.3 提升机械图
在第十三章建议方案中拟采用穿心千斤顶作提升动力,整个系统配置一套电脑自动平衡提升控制装置,能同步群升,也能点动提升。
第四节 核芯筒模板工程施工方案
4.1 核芯筒模板工程分类
A区域为的模板采用爬升工艺施工;B区的模板采用新型木梁胶合板模板为底模,结合定型支架翻转施工;C区模板采用胶合板,木楞散模组拼其紧跟着竖向结构现浇施工,以方便提升平台的人员垂直交通爬梯的布置。
4.2 爬升模板施工方案
核芯筒的竖向结构内外墙模板采用爬模工艺施工。爬模工艺的构造由模板体系、支承操作架体和提升动力三个部分组成。
模板爬升动力采用3吨的手拉葫芦,它挂装于可移动的支承横梁上,横梁置于提升平台梁上。
4.2.1 内外爬升模板体系
1)爬升模板均采用钢大模构造设计,为保证核芯筒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模板面采用6mm钢板8#[肋,回檩则根据具体对拉螺栓间距计算确定。
2)外墙模板总高度为5.35m。与已浇混凝土搭接150mm。构造上设置止浆止渗措施。
3)模板的固定采用对拉螺栓。外墙体和无法对拉区域采用H型预埋节安螺栓,H螺母和外接杆重复周转应用。
4)电梯井筒由片模和角模组成。在不规则的洞口采用专用的异形钢角模与片模组合施工。
图2.3.4.1 核芯筒模板总平面布置图
4.2.2 外墙模板的变截面处理措施
墙体厚度由1201mm~400mm,故外墙板的椭圆周长是变化的。为解决这个难题采用以下的设计方案。方案中采用中间截面的弧度为外模设计基准,在平面划块上将外模划为WMA-1~4和WMB-1~4,WMC-1~7十五个规格,其中WMA-1~4为定型大模,WMC-1~7为外挑钢梁下定型模板,WMB-1~4为变宽度的系列模板。每个一种墙体厚度对应相应的WMB-1~4的系列模板,详见方案外墙模板构造图。
4.2.3内、外模施工脚手
外模施工脚手要满足外模板爬升的施工要求。方案拟定挂脚手高度12.6米,脚手步高2.0米,全为6层。脚手宽度为100mm,内侧离墙为300mm。考虑墙体向内收缩的特点,操作层横杆内设计有伸缩杆。在脚手底层和中间层设有全封闭的翻板。其余操作层用钢板网片组成。脚手的外围边用3mm网片封闭,以防高空物件坠落。其构造示意见图2.3.4.1。
图2.3.4.1 内、外模施工脚手实物图
4.2.4内核框架施工脚手
内核框架内的脚手架不随整体提升平台同步上升。
它采用自动搁置吊梁悬挂支承,吊梁支承于内核框架的水平缀杆上。
在内核框架顶部设置提升吊点,利用手拉葫芦逐层提升。
其平面布置和支承原理见图2.3.4.2。
图2.3.4.2 施工脚手架平面布置和支承原理图
4.3 水平结构及楼梯结构的模板工艺
本工程水平结构与楼梯拟采用定型速接塔架和定型散拼木模翻转工艺。
1)楼梯的底模的肋采用
图2.3.4.3 楼梯模板示意图
2)平台模板的支架拟采用速接架支撑体系。为满足核芯筒每天1m米施工速度,考虑混凝土拆模强度在75%以上,养护时间在20天左右,拟配置3套支架翻转应用。对于跳空多层楼板支承和层高大于5.2米的楼层,则要在墙体预留埋件安装临时支承桁架进行支承。见图2.3.4.4
图2.3.4.4 平台模板支撑体系图
3)部分不规则洞口,采用普通国产胶合板和木方拼装。
4)水平结构支撑和模板拆除后的上翻运输,采用在电梯井筒中布置吊笼提升。吊笼悬挂在整体提升平台的脚手下方。
第五节 核芯筒钢筋工程施工方案
5.1 钢筋材料的采购和准备
在施工时技术部门应提前三个月~六个月给出用料规格和数量。(具体时间按采购周期确定)物资部门应选择有稳定供货能力的供应商供货,钢材必须要有合格质量保证书,同规格材料的批量采购应选择同一钢厂的货源。
钢筋的使用应建立见证、取样、检验制度。
钢筋应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试验。抽检合格后方能应用。钢筋堆放和规格分类应用醒目标识,并有防雨措施。
5.2 钢筋的成型加工
钢筋的分段长度确定为一个施工流程高度,(即5.2m米高另加连接和锚固长度)。钢筋的加工宜工厂加工。对于闪光焊接长的钢筋应按规范要求做物理试验。对于锈蚀钢筋必须进行除锈处理。各类成型钢筋半成品应根据加工单分类堆放并有明显标识。在施工现场设立辅助钢筋加工场,进行一些少量特殊钢筋的加工。
5.3 钢筋的垂直运输
钢筋的垂直运输利用M900D塔机完成。
施工提升平台的一次钢筋堆放量应控制在20吨以下,堆放高度小于300mm。
平台应控制每平方米堆载在10KN以下。
5.4 钢筋的垂直连接
钢筋的垂直连接根据不同直径规格采取不同的连接方式。Φ16mm以下规格钢筋采用45d搭接方式连接;Φ18~Φ20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或墩粗螺纹套筒连接;Φ22以上采用等强螺纹钢套筒连接;满足等强和抗震的要求。
竖向钢筋的接头布置错位布置,同一截面上的接头数量不大于25%。
5.5 钢筋的保护层控制和埋件固定
1)钢筋保护层平面钢筋为专用塑料钢筋保护层支座。竖向钢筋为塑料夹座和模板内侧周边放置保护层厚度直径的抽拔管边浇边抽出的工艺,确保保护层厚度。
2)核芯筒体上由于外联钢结构以及施工中的辅助埋件故钢埋件的数量较多,有些埋件自重大,定位要求高。对于重要埋件拟在墙体中布置专用劲性骨架的方法于以保证。对于一般埋件可于钢筋焊接固定。对于小型埋件可以利用模板打孔限位固定。
3)对于钢骨柱与外伸牛腿相碰的钢筋处理,在设计节点详图的基础上,采用等强避让的原则优化处理。另外我们将对此区域混凝土浇注作细致考虑,对钢筋布局作合理调整,确保混凝土浇注至工作面。
图2.3.5.1 核芯筒钢筋与钢骨关系图
5.6 楼层水平钢筋的连接
由于核芯筒水平结构滞后墙体施工。故墙体施工必须预留负弯矩短锚固筋。在立模时先弯紧靠墙体模板,在楼面施工时再行扳出,然后用电焊与楼板钢筋连接。同样外墙与楼面的水平钢筋也按此方案连接。对于连梁等部位大于Φ16粗钢筋,则采用接驳器连接。
图2.3.5.2 水平钢筋连接结构示意图
5.7水平结构层的钢筋吊运
利用内核框架内空间,采用平台上安装的专业吊运设备,将平台钢筋下放到施工层。
第六节 混凝土泵送施工方案
6.1 泵送方案的确定
电视塔混凝土的施工主要分二个部位。
一是核芯筒混凝土结构,其泵送最大总高度为436.75米,C70~C30混凝土,5.2m高流水段混凝土用量,各标高阶段数值见下表:
表2.3.6.1 各标高段5.2m高混凝土用量表
二是电视塔外围劲性钢管柱中的填充混凝土以及压型钢板楼层填充混凝土。
根据核芯筒的特点,结合目前世界上各类泵送设备性能同时考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连续保证性,拟确定混凝土泵送的方案为二泵二管一次直接泵送到顶的方案。在220M 以下采用二泵二管同时施工;220M以上采用一泵一管浇注,另一泵一管为备用设备。
水平泵管布置详见电视塔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图。水平泵管长度需大于120米,或设置弯折管道减轻混凝土回冲力。
竖向泵管的布置位置。选择在核芯筒4#电梯井前室平台的位置。
6.2 泵送设备的选型
经资料收集和比较,可知目前世界上可泵送至450米高度设备有:
经综合比较后选定三一重工的产品作为本工程的泵送备选设备。
6.3 混凝土泵关键参数的分析
对于混凝土泵来说,体现其泵送能力的两个关健参数为出口压力与整机功率,出口压力是泵送高度的保证,而整机功率是输送量的保证。在此,我们从理论计算与工程实践两个方面对出口压力与功率进行验证:
实际混凝土泵送需要达到465m(459m+6m)左右,为了有一定的能力储备,考虑27m的余度,我们按照492m泵送高度进行计算。
泵送混凝土至492米高度所需压力的计算:
混凝土泵送所需压力P包含三部分:混凝土在管道内流动的沿程压力损失P1、混凝土经过弯管及锥管的局部压力损失P2以及混凝土在垂直高度方向因重力产生的压力P3。
—单位长度的沿程压力损失。
—管道总长度,垂直高度492m,加上布料杆长度及水平管道部分,总长约650m。
—混凝土在管道内的流速,当排量达40 m3 /h时,流速约0.91m/s。
—径向压力与轴向压力之比,其值约0.9。
P2=10×0.1+0.2=1.2 Mpa。
弯管:90º,R=1000,1个;90º,R=500,8个;锥管1个,每个弯管、锥管压力损失0.1 Mpa,分配阀压力损失0.2 Mpa。
P3=ρgH=12.5 Mpa。
ρ—混凝土密度,取2600kg/m3
H—泵送高度,按492m计算
泵送492米高所需压力总压力:
P=P1+P2+P3=6.3+1.2+12.5=20 Mpa
主系统油压为p=20 Mpa。
柴油机额定转速为2010rpm。
主油泵2台,排量为520 毫升/转。
恒压泵2台,排量28ml/r,最高工作压力16Mpa
齿轮泵2台,排量22ml/r,最高工作压力11Mpa
主油泵功率W1=P×Q/60=24×1040/60=346 kW
恒压泵的功率W2= P×Q/60=16×56/60×2=29.9kW
辅助泵的功率W2= P×Q/60=11×44/60×2=16.1kW
W=(W1+W2+W3)/η=(346+29.9+16.1)/0.88=445kW
η:机械效率,取0.88
6.3.2最大混凝土出口压力及功率的确定
确定的功率—546kW 功率的不确定因素较少,而且设计的泵送量为53m³/h,按80%的容积效率计算,实际泵送量也在40m³/h以上,因此功率无需再增加储备,不低于计算的较大值选取就可以满足要求,我们选两台273kW的DUETZ柴油机,总功率为546kW。
6.3.3 HBT90C2135D混凝土泵实际工作能力预测
1)泵送201米高度时
表2.3.6.3
注: 因C60混凝土粘性大,吸入效率比普通混凝土低。
2)最大泵送高度(按一般情况下留20%的压力储备)
DB14T 2652—2023 运动场地人造草面层 维护保养指南.pdf6.4 混凝土的泵管输送设计
超高层泵送中,输送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考虑到本工程施工用的大都是C60高强度混凝土,粘性非常大,较低的混凝土流动速度有利于泵送。采用内径为125mm的输送管道。
表2.3.6.5 20号钢与45号钢管力学性能比较表
同时为了保证35Mpa高压水洗的密封性,我们采用O形密封圈的密封结构。采用活动法兰螺栓紧固结构联接,方便接管。砼管联接结构如下图2.3.6.5:
图2.3.6.5 砼管联接结构图
1)砼管固定装置A用于将输送管固定在水泥地板上、墙壁以及横向支撑桁架上,安装高度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底板用4个M20×90的膨胀螺钉固定。
DB15/T 939-2015 内蒙古地区沙漠公路勘测设计规范.pdf图2.3.6.6 砼管固定示意图1
2)砼管固定装置B用于将输送管固定在水泥楼层面上,安装高度可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底板用3个M20×90的膨胀螺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