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039.经典弱电系统设计方案.docx建筑群配线架 CD 分别置于体育场内的负一层的网络中心和机房。
体育场内设 4 个建筑物配线架 BD 于负一层弱电设备间,从体育场的 CD 引
48 芯室内单模光纤及室内大对数室外电缆至各个 BD。
铜缆和光缆连接配线架设备采用 EIA/TIA 标准的 19" 42U 规格产品, 并安装
SY/T 7427-2018 石标准下载于 19" 42U 机柜中。 19"机柜包括安装配线架及网络设备位置。
端接水平电缆采用 RJ45 模块式配线架,配线架要求自带线缆过线槽及可翻 转前面施工。水平光缆和主干光缆采用 LC 小型化光纤接插件,可组合单模或多
模的光缆配线架, 可滑动的抽屉式结构。主干电缆采用 110 型卡接式配线架。
*管理区配足所需的原厂六类跳线, 长度尺寸 7FT。管理区语音跳线按语音 信息点 1:1 配备快接式语音跳线,长度适合。管理区光纤跳线按光纤芯数 10:
由各投标人根据各自方案自行确定,以满足实际需要为前提。
光纤适配器及相应的耦合器应采用较先进的高性能, 低衰耗, 高密度型, 要
求单模、多模光纤适配器衰耗量小于 0.2dB。
语音主干采用 3 类 50 对大对数 CMR 阻燃主干 UTP 电缆,具体容量对应各配 线间的语音信息点数量配置, 每个语音点按主干 2 对铜缆配置, 并增加一定扩充
多模光缆和室内型大对数铜缆要求全盘长支持整个连接, 中间不允许有熔接 连接点,多模光缆性能要求具有全塑防雷功能,以满足未来计算机网络系统的
5)主设备间子系统的设计
建筑群配线架 CD 分别置于体育场内的负一层的网络中心和机房。
体育场内设 4 个建筑物配线架 BD 于负一层弱电设备间,从体育场的 CD 引
48 芯室内单模光纤及室内大对数室外电缆至各个 BD。
总配线架采用卡接式配线架,安装于 19"机柜内,六类卡接式配线架 端接三类语音主干电缆。语音跳线按语音信息点 1:1 原厂快接式语音跳线,长
在数据主配线间内采用高密度型光纤配线架端接各分配线间(IDF)的主干 光缆。光纤配线架可端接 144 芯光纤;装配带有彩色编码的 SFF 耦合器配线面板,
便于轻松快捷的安装;配备有支持 144 芯 SFF 连接的耦合器。
计算机网络设备安装于 19"机柜,机柜预留网络设备安装位置。
2.主要产品技术性能要求:
1)六类阻燃 UTP 线缆
. 使用六个连接件的信道情况下也超越六类标准 6dB NEXT 值和 PSNEXT 值 余量;
. 线缆保证系统带宽≥250MHz;
. 高性能 100 欧姆阻抗电缆;
. 芯线规格: 23AWG 或 24AWG,外径 5.6~6.4mm;
. 芯线对数: 4 对,每芯带有彩色编码护套;
. 直流电阻: 70Ω/km
. 特性阻抗: 100Ω±15Ω
. 支持千兆以太网应用
. 符合阻燃等级, UL CMR 标准。
. 符合 250MHz 六类布线标准的要求。
. 信息模块具有 90 度(垂直)或 45 度斜口安装方式而无需特别面板;
. 不同颜色的模块和清楚的标签标识以方便用户区分不同的应用接口。
. 支持 T568A 和 T568B 端接方式, T568A 和 T568B 布线通用标签;
. 最小绝缘阻抗 500MΩ; 最小直流稳定电压(在 60Hz 接点到接点): 1000VAC,RMS.(在60Hz传导表面):1500VAC RMS,最大连接点阻抗:20MΩ , 直流电阻小于 0.3Ω; 拔插寿命≥ 750 次;接点阻抗≤20mΩ; 20℃时运行: 1.5A;
. 支持 6 类电缆、 5 类及 5E 类电缆完全向后兼容;
. 兼容 Category 5e 和 5 类和 3 类的跳线;
. 标准英式 86 型双口面板,带闸门的防尘盖;
. 具有明显的语音及数据的标识;
. 符合 UL 阻燃标准。
. SFF 小型化双工耦合器;
. 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
. SFF 多模尾纤,适配器衰耗≤0.20dB,
. 长度 7FT,符合 UL 阻燃标准。
. 符合 ISO/IEC OM3 标准,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
. 可支持语音、数据、光纤、有线电视点安装;
. 符合 UL 阻燃标准;
. 符合 ISO/IEC OM3 标准,支持万兆(10G)光纤解决方案;
. 光缆符合美国 UL CMP 阻燃标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环保外皮;
. 符合 IEC60793、EIA/TIA492、Bellcore 及 ISO11801 标准;
. 符合 IEC 对抗拉力、压力和拉力的承受标准;
. 纤芯直径: 50.0um±2.0um;
. 芯径不圆度: 6%(最大);
. 单模光缆采用全波段零水峰单模光缆, 支持 100G 网络应用, 并提供权威 机构的测试报告。
8)六类阻燃 UTP 线缆与水平子系统线缆要求相同。
9)三类语音主干电缆:
. 铜芯线缆,颜色编码 PVC 绝缘;
. 高性能线缆, 16MHz 适合语音及 LAN 网应用;
. 符合 EIA/TIA 568A 三类标准;
. 符合美国 UL CMP 阻燃标准,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环保外皮;
. 线规: 24AWG;
. 最大不平衡电容(线对与地):3.28PF/m;
. 最大直流电阻不平衡: 5%;
. 最大衰减:(16MHz)13.1dB/100m;
. 最小近端串音衰减:(16MHz)25dB/100m;
a. 工作区: 工作区采用镀锌电线管在天花及墙面内暗敷.1~2 根穿管 DG20,
3~4 根穿管 DG25。
b. 垂直、水平干线: 采用镀锌封闭金属线槽在走廊天花内暗敷。敷设强弱电
线路的地板线槽必须采取加设金属隔板等有效措施, 防止强电线路对弱电
c. 网络数据处理间的要求:
. 室温应保持在 18~27℃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 60%~80%。
. 应采用防静电的活动地板, 架空高度为 0.3M,均荷载不低于 500kg/M2。
. 应避免电磁源的干扰,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
d. 本设计预留记时记分系统、电视转播系统的管路, 这些系统待比赛时安装
e. 综合布线管道与其它管线及干扰源之间的距离:
. 对绞电缆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
. 布线管道与电磁干扰源之间的最小间距
注: a.金属布线管道均接地。
b.双方都在接地的金属管道中,且平行长度<10m 时, 最小间距可以是
. 系统安装前应详细阅读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规范,完善系统配置,进 行图纸深化设计,并应取得厂家的技术支持, 不应在未取得厂家技术 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开通调试。
. 未及事宜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规范》执 行。
5.安装详见国家标准图集:
. 智能建筑弱电工程设计施工图集 97×700(上、下)
2.2.2.智能监控系统技术性能及设计要求
本次智能监控系统内容为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照明智能控制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S)内容包括通风、空调、给排水、电梯、能源(变 配电、发电、 EPS、UPS、直流屏)、照明系统监控。考虑到本工程的规模、重要
程度以及体育工艺要求,照明智能控制自成独立管理系统,并在以太网平台上
以系统集成模式集成到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本图的建筑设备主要是指冷源系统、
空调、通风和给排水设备。
智能化系统中的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BAS)监控大楼内各机电设备、照明 的运行、安全状况、能源使用状况,及实现节能等综合自动监测、通讯、控制 与管理, 并使之达到最佳状态, BAS 系统控制中心位置在一楼监控室。就其功能
来看,几乎包括相当多的方面 ,但其主要的目的在于:
确保建筑物(群)内环境舒适,;
通过最佳控制,保证环境舒适和空调设计要求及有关公共场所对环境的
对公共场所根据其内人员的多少和环境状况及室外环境状况, 自动对空
调通风和冷热源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优化;
提供可靠的、经济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进行节能管理;
与消防和综合安防等系统的联动控制;
使设备高效运行,减轻人员劳动强度; 不断地、及时地提供有关设备 运行情况的资料, 集中收集、整理, 作为设备管理决策的依据, 实现设
2)系统设计与选型原则
先进性: 系统必须采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技术, 保证在十年内技术不落
实用性:系统必须经济实用,能够达到节约能源,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可靠性:系统必须成熟可靠,所采用系统应在国内外有良好应用实例,
并且有应用于同类项目的业绩。
开放型/兼容性:系统必须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具备与各机电设备 厂家的良好接口, 例如冷水机组、变配电、发电机、柴油机、消防报警
系统等等。并应与游泳馆系统兼容及沟通。
便利性: 系统必须操作方便, 简单易学, 操作界面应为中文图形化界面。
本工程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为全开放式系统, 在满足本工程高度智能化和系
统资源共享技术要求的同时,又要满足系统升级换代、系统扩展的要求。
*系统结构为两层网络结构, 上层网络采用 10M/100M 以太网,所有的工作站、
服务器和网络控制器在以太网上。下层网络采用开放的标准协议。
采用集散式控制系统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分散控制、集中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基 本原则。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监控技术, 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来完成。监控管理功 能集中于中央控制中心,实时性强的控制和调节功能由分站及现场控制器完成。 中央站停止工作不影响现场控制器的功能和设备运行, 局域网络通信控制也不应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相关的设备实行信息共享的综合管理。中央控制中心
对大楼内各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能源使用状况及节能等实现综合监测和管理。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员在中央控制中心屏幕上可直接看到所有关联设备的
网络结构和物理布局,能保证操作权限管理和监测内容的直观性。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应能实现联动控制和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要求。
软件采用动态中文图形界面,软件平台为中文 WINDOWS2010 以上。能快速进 行信息检索,并对监控点参数进行查询、修改、控制等。为了保证系统运行 的稳定性, 实现零时间故障切换, *系统软件必须支持服务器热冗余技术和分 布式数据库技术,确保在中央工作站出现故障时,备用服务器能进行零时间
智能预测,制定维护计划。
对上述所有设备工作状态、运行参数、运行记录、报警记录等作模拟趋势实
时显示、打印报表、存档,并定期打印各种汇总报告
利用便携式编程器, 可在系统任意控制单元上通过显示屏察看并修改整个系 统状态及参数, 整个操作过程不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当修改完成并得到确认后,
系统按新输入的信息和指令进行工作。
便携式编程器应能在线工作, 不应中断现场控制器与中央操作站、网络控制
器与其它控制器间的通讯。
便携式编程器应具备全中文界面,带有中文字库。
控制原理图及系统结构图。
所选主要设备技术资料。
系统调试验收步骤。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对以下设备系统实行运行工况监测并根据设定的参数
进行自动控制,以达到管理便捷,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设备监控系统监控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系统所述设备,各投标人根据空 调、给排水等专业的要求增加认为必要的设备,并与相应的配电箱接口相协调:
BAS 系统通过通讯接口接冷源群控系统的通信数据口, 实现对冷水机组、
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等设备监控,达到自动监控冷冻站系统。
冷却水总流量、冷却水总供/回水温度风机等的监测,冷却水箱高低水
根据冷却水的供.回水温度控制冷却塔的运行台数,以达到节能效果.
冷凝器进水温度与冷却水温度、供回水旁通阀的联动控制。
冷冻水总流量、总供/回水温度、室外温湿度、冷冻机组水流开关、故
新疆某高层综合楼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障报警、启停及运行状态显示。
冷水机组的连锁控制:根据冷源系统总负荷量进行冷水机组台数控制:
. 运行台数应与冷负荷计算值相匹配,并应根据制冷压缩机电流大小 启停设备,记录制冷设备的运行时数,设备应交替运行,分配各设 备最佳运行时间。对启动时间和负荷进行预测(根据室外温度和昨 日的负荷进行计算)。
.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冷却塔进水阀,冷却塔风机与冷冻机组实现 联动。
. 冷冻机房监控盘可进行冷冻机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康复医院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冷却塔进 水阀,冷却塔风机的个别指令启停。
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运行状态、故障报警、启停自动调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