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版).docx装配式非承重围护墙包括采用预制混凝土(叠合)墙板、轻质条板、复合墙板、幕墙等装配式围护结构的外墙。
围护墙采用标准化门窗与工业化外装饰系统的,满足围护结构无砌筑且门窗与工业化装饰面(龙骨干挂装饰板)总高度不小于层高的90%时,可计入装配式围护墙L3a中。
居住建筑承重围护墙中的预制混凝土剪力墙(按预制构件外轮廓几何体长度计算)可同时计入装配式围护墙L3a和Lw中。
2.装配式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得分规定
装配式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是指装配式外墙部品全部在工厂完成保温一体化复合生产JS2016Q5 住宅厨卫组合变压式耐火排烟气道系统(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公告第38号 2016年4月5日).pdf,现场干法装配的工艺技术,其装配式围护墙应用比例须满足最低指标要求。
装配式围护墙与保温一体化包括采用装配式自保温墙板、预制夹芯保温墙板、内保温复合墙板等围护墙技术。
3.装配式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得分规定
装配式围护墙与装饰一体化是指装配式外墙部品全部在工厂完成外装饰一体化复合生产,现场干法装配的工艺技术,其装配式围护墙应用比例须满足最低指标要求。
当非承重围护墙采用装配式围护结构,且外饰面全部采用龙骨干挂(保温)装饰一体板时,可认定为装配式围护墙与(保温)装饰一体化。
4.装配式非承重内隔墙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3d=L3d/Ln×100%
式中:q3d──装配式内隔墙的应用比例;
L3d──各楼层装配式非承重内隔墙中心线长度之和,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所占墙体的长度;
Ln──各楼层非承重内隔墙中心线总长度,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所占墙体的长度。
装配式内隔墙包括装配式大板隔墙、装配式条板隔墙、龙骨类隔墙、玻璃隔断等。非承重内隔墙不包含活动隔断和半高墙体。
(四)装修和设备管线计算规定
1.装修系统计算项目q4a满足下列要求可得相应分值
2.集成厨房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b=A4b/Ak×100%
式中:q4b──集成厨房的应用比例;
A4b──各楼层厨房顶面、地面和墙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的面积;
Ak──各楼层厨房顶面、地面和墙面的总面积,按装饰完成面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的面积。
集成厨房是指顶面、地面、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集成设计、工厂生产,在现场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厨房墙面采用瓷砖薄贴现阶段可按干式工法计算分值。集成厨房的计算范围为使用燃气、排油烟设施或洗涤池的围合封闭空间,设置在封闭空间以外的案台区域不包含在计算范围之内。
3.集成卫生间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c=A4c/At×100%
式中:q4c──集成卫生间干式工法的应用比例;
A4c──各楼层卫生间顶面、地面和墙面采用干式工法的面积之和,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的面积;
At──各楼层卫生间顶面、地面和墙面的总面积,按装饰完成面面积计算,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的面积。
集成卫生间是指顶面、地面、墙面、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集成设计、工厂生产,在现场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卫生间墙面采用瓷砖薄贴现阶段可按干式工法计算分值。集成卫生间的计算范围为使用便器和洗浴器的围合封闭空间,设置在封闭空间以外的洗面器区域不包含在计算范围之内。
4.装配式吊顶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d=A4d/Ac×100%
式中:q4d──装配式吊顶的应用比例;
A4d──各楼层装配式吊顶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c──各楼层顶面水平投影总面积,可扣除公区、厨房、卫生间、楼梯间、设备用房的顶面水平投影面积。
装配式吊顶指由工厂生产的,具有隔声、防火、防潮等性能,且满足空间功能和美学要求的部品集成,并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装饰顶棚。
5.干法楼地面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e=A4e/Af×100%
式中:q4e──干法楼地面的应用比例;
A4e──各楼层采用干法楼地面的水平投影面积之和。
Af──各楼层地面的水平投影总面积,可扣除公区、厨房、卫生间、楼梯间、设备用房的水平投影面积。
干法楼地面是指采用架空、干铺或其他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楼地面装修工艺,要求楼地面基层一次成型,无湿作业找平层,现场干法组装,如木地板、架空地板系统等。在模块化保温隔声功能部品上采用瓷砖薄贴工艺装修,现阶段可按干法楼地面计算分值。
6.装配式墙面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f=A4f/As×100%
式中:q4f──装配式墙面的应用比例;
A4f──各楼层室内固定墙面采用干式工法装修的面积之和,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面积;
As──各楼层室内固定墙面的总面积,可扣除公区、厨房、卫生间、楼梯间、设备用房墙面面积,不扣除门、窗及预留洞口面积。
装配式墙面是指在结构墙体或隔墙基层上采用干式工法安装,起到保护和装饰建筑墙体作用的集成墙面。
7.管线分离的应用比例按下式计算:
q4g=L4g/Lt×100%
式中:q4g──管线分离的应用比例;
L4g──各楼层与结构分离的管线长度之和;
Lt──各楼层电气、给水和排水管线总长度。
管线分离是指管线与主体结构相分离。与结构分离的管线包括裸露于室内空间、管道井以及敷设在地面架空层、装配式墙面空腔、吊顶内的电气、给水和排水管线。制冷、供暖、消防、排烟系统中的风管、水管,以及敷设在湿作业找平层(垫层、回填层、抹灰层等)或非承重墙体内的管线不纳入管线分离计算范围。
8.管线一体化得分规定
管线一体化是指管线与装配式内隔墙一体化集成,满足集成设计、工厂化生产、现场模块化装配三项要求的装配式技术。装配式内隔墙(含承重和非承重)与电气管线和插座一体化设计,并全部在工厂完成生产可得此项分值。
(五)智能建造计算规定
根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BIM应用情况,按下表要求得分,累计不超过2分。
(1)采用成型钢筋集中加工配送,包含成型箍筋、成型板筋、成型纵筋、成型分布筋4类。
得分标准:每采用1类成型钢筋且现浇部分按重量计算的应用比例不小于90%得0.5分,累计不超1分。
项目参建各方采用接入重庆市工程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的第三方项目信息管理系统,通过应用电子签名印章技术生成的符合城建档案管理要求的项目数字化档案。
(六)缺少的计算项目规定
1.居住建筑仅公区装修时缺少的计算项目包括集成厨房、集成卫生间、干法楼地面、管线分离和管线一体化。
2.公共建筑装修区域楼地面无保温和隔声要求时可将干法楼地面计入缺少的计算项目;仅公区装修时缺少的计算项目包括装配式吊顶、干法楼地面、装配式墙面、管线分离和管线一体化。
3.工业建筑无装修时,将装修和设备管线全部计入缺少的计算项目。
附件:《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版)》修订说明
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版)修订说明
2021年我委发布了《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1版)》(以下简称《细则(2021版)》),对引导我市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和推动项目实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我市装配式建筑实施能力和产业基础的提升、行业对装配式建筑认识更加深入和装配式技术的进步,《细则(2021版)》中部分内容不够科学合理、建筑类型的针对性不强、标准化设计约束力不够、装配化施工相对落后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为进一步提高细则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指导性,加强标准化设计、加强数字化、绿色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基于本市装配式建筑实践经验和实施能力,我委参考国内主要省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规则,经过充分调查研究对细则进行了修订,并多次征求区县住房城乡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以及市内主要建设、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单位意见,形成了《重庆市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计算细则(2023版)》(以下简称《细则(2023版)》)。现将有关修订情况说明如下:
装配式建筑主要按建筑特征划分为三类: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每种类型均设置标准化设计、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4个基本项,智能建造作为加分项,4个基本项总分值保持100分不变。修订原因:一是强化标准化设计、装配化施工、工业化装修的需要;二是进一步引导装配式技术系统性应用,促进设计建造一体化的需要;三是促进绿色化、数字化与建筑工业化融合,提升建筑品质和建造效率的需要。
(二)装配率计算一般规定
根据《细则(2021版)》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计算细则修订内容有:一是明确单体建筑装配率计算范围为正负零标高以上部分,避免山地建筑地上地下界定的复杂性;二是单体建筑允许根据部分区域的建筑功能和结构形式不同,选择不同建筑类型计分规则按加权平均方法计算装配率;三是允许居住建筑与公共建筑之间针对主体结构互换计算规则,以更好匹配主体结构的适宜技术体系;四是明确了主体结构可扣除的范围,不再引用规范条文以避免争议;五是提出特殊类型公共建筑当存在结构适宜装配区域不足时允许用地下车库等适宜装配区域补充或替换,或通过提高工业化内装修实施要求相应补充或替换主体结构分值的解决办法;对于一些小型公共建筑,当单体建筑面积不足2000m2时按照《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执行绿色建筑相关地方标准有关事项的通知》(渝建绿建〔2020〕16号)执行有关装配式要求即可。
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各区县可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发展实际,优化完善计算细则执行要求,报市住房城乡建委备案后,可在各自行政区域内执行。
本次标准化设计在21版细则按项目计算预制构件重复性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强贯彻标准化设计和部品通用化理念,增加了模数和通用化构件计分项目,同时扩大了标准化部品部件计算范围,除主体结构外纳入了装配式围护结构预制混凝土构件。
(2)提高竖向预制构件应用起步比例并优化计算规则。修订原因:一是经过2年多的实践应用,竖向预制构件技术较成熟,实施能力较好;二是实践证明,竖向预制构件应用比例太低,技术体系不合理;三是根据不同结构体系的构件体积占比,并考虑与水平构件的匹配性科学调整了指标和分值。
(3)调整预制梁计算分值。修订原因:一是现浇梁是横在预制竖向构件与预制板之间的装配技术障碍,应重点推行预制梁以解决建造效率问题,特别是框架结构应严格按照“先水平后竖向”的原则实施预制装配;二是楼层梁构件体积占比较高,在框架结构中的占比超过50%,在我市剪力墙结构中也超过了20%,故不宜与水平板类预制构件采用相同计算规则;三是充分考虑到预制梁的实施难度,故在剪力墙结构中给予较低比例和分值以鼓励在适宜部位应用,在典型框架特征的结构中给予较高比例和分值,以更大力度引导装配式技术系统化应用。
(4)优化板类预制构件计算规则和分值。修订原因:一是预制梁单独作为计算项目后应从楼板计算项目中扣除投影面积;二是扣除较大洞口面积可解决一些因架空开洞等特殊原因无法满足预制楼板最低比例的问题;三是我市板类预制构件种类逐渐丰富,优化调整规则后能更好适应不同装配式楼板的比例计算;四是我市装配式楼板实施能力较强,产业基础较好,进一步巩固装配式楼板的应用符合行业发展需要。
(5)增设支撑系统计算项目。修订原因:一是促进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采用装配化施工工艺,提升装配效率和施工作业环境,减少人工和污染;二是延续高精度模板在高层居住建筑中应用的成功经验;三是为各类建筑提供更多支撑系统选择,避免在不适宜场合使用高精度模板成本偏高;四是推动装配式支撑系统应用,可全面提升设计和施工一体化的实施能力。
(1)计算细则取消了精确砌块砌体自保温外墙得分项,保留全现浇混凝土外墙作为非砌筑技术。修订原因:一是砌块砌体外墙不属于装配式技术;二是全现浇外墙作为非砌筑过渡性技术在本市有较好的应用基础,其综合效果较好;三是在全现浇外墙基础之上进一步推出免拆保温模板全现浇外墙技术同煤浙能麻家梁矿井施工组织设计,可与高精度模板结合使用,可提升外墙施工效率和质量;四是已有适宜本地的装配式围护结构产品,可促进新产业发展。
(2)在居住建筑中增加标准化门窗和工业化外装饰系统作为预制围护墙与保温装饰一体化类型并明确了计算条件。修订原因:一是当门窗洞口上下除结构以外无砌筑等湿作业时,标准化门窗类似单元式幕墙技术,是一种技术成熟、效果较好的装配式围护部品;二是标准化门窗与工业化外装饰可提升围护墙性能和建筑外观形象。
(3)将在装配式围护基墙上采用龙骨干挂(保温)装饰一体板的技术认定为装配式围护墙与(保温)装饰一体化技术。修订原因:一是采用龙骨干挂符合干法装配技术特点;二是有利于推动非承重围护结构采用装配式技术,如轻质条板等。
(4)提高了围护墙分值,鼓励围护墙采用预制保温一体化技术,提升工程质量和建造效率。修订原因:一是装配式围护墙技术性能指标多、要求高、相应产品成本较高;二是全部采用装配式外墙技术可实现面内作业、免外架施工、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和安全性。
将原细则内隔墙与管线和装饰一体化计算项目划入装修与设备管线系统之中更合理,管线属于机电系统,基层墙体属于填充结构。大量采用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等实心条板难以真正实现管线一体化,本次修订适当弱化。
具体执行全装修时,居住建筑公区工业化装修可作为全装修的一种特例,居住建筑无公区时可不作装修要求;公共建筑确定使用功能的区域应实施全装修;工业建筑确定使用功能的非生产区域宜实施全装修。
本项是将原细则信息化内容和智能建造中与装配施工紧密相关内容整合形成的。
配电柜安装基本步骤及要求,93页可下载!.pdf7.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