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

033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9101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337.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docx

现发布《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了1^ ^40—2014〉,自2013年6月1日起施行, 原《公路浙 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几了 032—94〉与《公路改性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几了 036—98〉同时废

《公路浙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了^ 840—2014〉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主编,标准 的管理权

和解释权归交通部,日常的具体解释和管理工作由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负责。

请各有关单位在实践中注意积累材料,总结经验,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和修改意见函告交 通部公路科 学研究所(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8号,邮编100088〉,以便修订时参考。

为了对与规范相关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研究,交通部先后组织开设了一系列 研 究专题,包括“浙青混合料矿料级配及配合比设计方法的修订” 、“浙青路面透 水 测定方法及指标要求” 、“超重载交通浙青路面材料试验标准扣預对比广’ 、“別? 设计方法的引进与开发” 、“高速公路浙青路面抗滑技术标准” 、“浙 青混合料水稳 定性评价指标” 、“道路用乳化浙青技术要求的修订 ”等聚丙烯装置B标段钢结构施工方案,许多省、 市、自治区也 开设了相关的研究专题,均取得了许多有重要价值的成果,为本规 范的修订提供 了技术依据。同时本规范与相关规范的修订进行了充分的协调、统

因此,本《规范》是在原《规范》的基础上,合并了《公路改性浙青路面施 工 技术规范》及《公路浙青玛蹄脂碎石路面技术指南》的相关内容,并针对主要 技 术问题开展了科学研究与试验验证工作,充分吸收了各专题的研究成果,经广 泛 征求意见后制订的。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1〉在“八五”国家科技攻关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道路浙青标准和浙青路 面 的气候分区。提出了按照当地气候条件及交通情况(公路等级)选择浙青标号的 方 法。

〔2〉在总则中强调了几个与早期病害有关的措施,如防治层间污染、合理工期、 路 基不均勻沉降等等。

〔3〉在材料部分全面修订了道路石油浙青、乳化浙青技术要求,局部修订了集料 技 术要求。

〔4〉针对改性浙青和8乂人方面的一些特殊要求进行了补充完善。

〔5;|明确了三层矿料级配范围的意义,修订提出了规范矿料级配范围,调整工程 级 配范围的原则。

作)完善了浙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调整了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及设 计 指标、标准,修订了确定最佳浙青用量的方法,统一了空隙率等体积指标的计 算方 法。

(了)修订并补充了浙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检验方法和技术要求,增加了渗水性检 验 指标。

斤)调整了不同粒径混合料的适宜的压实层厚度,不同层位的浙青混合料种类、 规 格。明确施工期间需要对设计结构、材料进行审查和监督,予以确认。

〔9〉在施工工艺部分,主要修订了对拌和厂的要求,提出了过程控制、总量检验 的 方法,增加了提高平整度的措施,强调了摊铺宽度限制和加强轮胎压路机压实 等内 容。强调了冬季施工及雨季施工的问题。

〔10〉修改了透层、粘层、封层的内容。将封层部分移入表面处治一章中,并增补 了 有关稀浆封层、微表处等新型结构的内容。

(⑴修订了施工质量检验指标、频度、方法,增补了密水性(渗水系数)要求,强 调 压实度检验主要是工艺控制、淡化了钻孔。

〔12〉修订了桥面铺装的厚度、混合料类型,施工工艺。提出了对钢桥面铺装的 基 本要求。

本次修订时重点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提出更高的要求。许多条款对不同等级的 公 路明确提出了不同要求。

各单位和个人对本规范有何意见或建议,可与规范编制单位联系,以便下次 修 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主

要起草人:沈金安、李福普、陈景

1.0. 1为贯彻“精心施工,质量第一”的方针,保证浙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1. 0.2本规

范适用于各等级新建和改建公路的浙青路面工程。

1. 0.3浙青路面施工必须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

1.0.4浙青路面施工必须有施工组织设计,并保证合理的施工日期。浙青路面不得在气温 低于10。0〔高

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5。0〔其他等级公路〉,以及雨天、路面潮湿的情况下

1.0.5浙青路面宜连续施工,避免与可能污染浙青层的其它工序交叉干扰,以杜绝施工和 运输污染。

1.0.6浙青路面建设应满足公路交通条件及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的需要,气候分区按附 录八的分区执行。 1.0.7浙青路面施工应有良好的劳动保护,确保施工安全。浙青拌和厂具备防火设施。配 制和使用液体石 油浙青的全过程严禁烟火。使用煤浙青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工作人员吸入煤浙 青蒸气或避免皮肤直接接触 煤浙青造成身体损害。

1.0.8浙青路面试验检测的实验室应通过认证,取得相应的资质,试验人员持证上岗,仪 器设备必须鉴定 合格。

1.0.9浙青路面工程应积极采用经试验和实践证明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1.0.10浙青路面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颁布的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特殊地质条 件和地区的浙青路面工程,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各省、市、自治区 或工程建设单位可根据

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南,但技术要求不宜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2 术语、符号、代号 2.1术语

2.1.1 沥青结合料 &8^^&^10^61 , &8^^&06060七

在浙青混合料中起胶结作用的浙青类材料(含添加的外掺剂、改性剂等)的总称。

2.1.2 乳化沥青 600181^16^ ^1^0060 (英)^ &8^^&1^ 60018100,600181^16^ &8^^&1^^美) 石油浙青

与水在乳化剂、稳定剂等的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的浙青产品,也称

2.1.3液体浙青 11叫13 英〉,⑶他&成美)

用汽油、煤油、柴油等溶剂将石油浙青稀释而成的浙青产品,也称轻制浙青或稀释浙

2.1.4改性浙青 0031『163英),0031『163 &8^^&1^ 06060“美)

掺加橡胶、树脂、高分子聚合物、天然浙青、磨细的橡胶粉或者其他材料等外掺剂(改 性剂〉, 使浙青或浙青混合料的性能得以改善而制成的浙青结合料。

2.1.5 改 性 乳 化 浙 青 0031『163 600181^16^ ^1^0060 (英〉,00^1^16^ &8^^&1^ 60018100(美) 在制作乳化浙青的过程中同时加入聚合物胶乳,或将聚合物胶乳与乳化浙青成品混 合,或对聚合

物改性浙青进行乳化加工得到的乳化浙青产品。

2.1.6 天然浙青 0&^01^1 匕土七0060 (英)0&^01^1 &85&&1七(美)

石油在自然界长期受地壳挤压、变化,并与空气、水接触逐渐变化而形成的、以天然 状态存在的

石油浙青,其中常混有一定比例的矿物质。按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湖浙青、岩浙 青、海底浙青、油页岩等。

2.1.7透 层 狀 土 06⑶&七

为使浙青面层与非浙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喷洒液体石油浙青、乳化浙青、 煤浙青而形

成的透入基层表面一定深度的薄层。

2^ 1. 8粘层丨&成。0姑

为加强路面浙青层与浙青层之间、浙青层与水泥混凝土路面之间的粘结而洒布的浙青 材料薄层。 2‘ 1. 9封层86&1⑶&七

为封闭表面空隙、防止水分侵入而在浙青面层或基层上铺筑的有一定厚度的浙青混合 料薄层。铺 筑在浙青面层表面的称为上封层,铺筑在浙青面层下面、基层表面的称为下封层。 2‘ 1. 10 稀衆封层 8 10^^7 86&1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与乳化浙青、外掺剂 和水,按一 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浙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上形成的浙青 封层。

2.1.11微表处0土010—801亡过0土0吕

用适当级配的石屑或砂、填料(水泥、石灰、粉煤灰、石粉等)采用聚合物改性乳化 浙青、外掺

剂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和而成的流动状态的浙青混合料,将其均匀地摊铺在路面 上形成的浙青封层。

2.1.12浙青混合料51(0010008英〉,狀油&丨“美)

由矿料与浙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的混合料的总称。按材料组成及结构分为连续级配、间 断级配混合 料,按矿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开级配混合料。按公 称最大粒径的大小可分为

2.1.13 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36086—81&363 131^0^10005 011X^0^65 (英〉,36086—81&808 &8口匕&1 七 瓜IX七0168 (美)

按密实级配原理设计组成的各种粒径颗粒的矿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设计空隙 率较小(对不 同交通及气候情况、层位可作适当调整) 的密实式沥青混凝土混合料(以 … 表示)和密实式沥青稳定碎 石混合料(以八了8表示〉。按关键性筛孔通过率的不同又可分为细 型、粗型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等。粗集 料嵌挤作用较好的也称嵌挤密实型沥青混合料。

2.1.14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0^60—81^363 31^0010005 口&乂土08 01X^0165 (英〉,0^60 81^3^3 &8 0匕&1七 01X^0165 (美)

矿料级配主要由粗集料嵌挤组成,细集料及填料较少,设计空隙率18^的混合料。

2^ 1. 15半 开 级 配 沥 青 碎 石 混 合 料 仏 以 363 31^0010005阳乂108 01X^0165 (英〉,

由适当比例的粗集料、细集料及少量填料(或不加填料〕与沥青结合料拌和而成,经 马歇尔标准击 实成型试件的剩余空隙率在6^〜12^的半开式沥青碎石混合料(以八^表示必 2.1.16 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 8^^—81^363 31^0010005 口&乂土08 0土X七 英 〉 , 8&口一8『&363 0土X七 美 )

矿料级配组成中缺少1个或几个档次(或用量很少〉而形成的沥青混合料。

2.1.17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简称沥青碎石) 31^0010005 5^^31112^^100 388168社6卩抓108 0土X七 英 〉 , &&1七一七16&七63 ^6106^316 3^56(美)

由矿料和沥青组成具有一定级配要求的混合料,按空隙率、集料最大粒径、添加矿粉 数量的多少, 分为密级配沥青碎石(虹的,开级配沥青碎石⑴⑶0表面层及八1?8基层〉、半 开级配沥青碎石0吣。

2.1.18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31006魁5七1。&5灿&1七(英〉,5^006魁七1匕&5灿&1七(美) 由沥青结合 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组成的沥青玛蹄 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 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简称3祖。

本规范各种符号、代号以及意义详见表2.2 。

3.0. 1浙青面层施工前应对基层进行检查,基层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得铺筑浙青面层。

3.0. 2新建浙青路面的基层按结构组合设计要求,选用浙青稳定碎石、浙青贯入式、级配碎 石、级配砂砾等柔 性基层;水泥稳定土或粒料、石灰与粉煤灰稳定土或粒料的半刚性基层; 碾压式水泥混凝土、贫混凝土等刚性

基层;以及上部使用柔性基层,下部使用半刚性基层的

3.0. 3半刚性基层浙青路面的基层与浙青层宜在同一年内施工,以减少路面开裂。

3.0. 4以旧浙青路面作基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对原有路面修补、铣刨、加铺罩面 层。旧浙青路面的

整平应按高程控制铺筑,分层整平的一层最大厚度不宜超过100!^ 。

3.0. 5以旧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作基层加铺浙青面层时,应根据旧路面质量,确定处治工艺, 确认能满足基层要

求后,方能加铺浙青层。

3.0. 6旧路面处理后必须彻底清除浮灰,根据需要并作适当的铣刨处理,洒布粘层油,再铺 筑新的结构层。

4材料 4‘ 1 一般规定

4.1.1沥青路面使用的各种材料运至现场后必须取样进行质量检验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施工方案,经评定合格方可使用,不得以供应商提供的检测报

告或商检报告代替现场检测。

4.1.2沥青路面集料的选择必须经过认真的料源调查,确定料源应尽可能就地取材。质量符 合使用要求,石料开采必须

注意环境保护,防止破坏生态平衡。

4.1.3集料粒径规格以方孔筛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

建设单位同意,沥青的?1值、60。0动力粘度,10。0延度可作为 选择性指标。

4.2.2沥青路面采用的沥青标号高栏港高速公路一期工程A1合同段袋装砂井施工方案,宜按照公路等级、气候条件、交通条件、路面类型及在结 构层中的层位及受力特点、

施工方法等,结合当地的使用经验,经技术论证后确定。

4.2.2.1对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夏季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重载交通、山区及丘陵 区上坡路段、服务区、停 车场等行车速度慢的路段,尤其是汽车荷载剪应力大的层次,宜采 用稠度大、60。0粘度大的沥青,也可提高高温气候 分区的温度水平选用沥青等级;对冬季寒 冷的地区或交通量小的公路、旅游公路宜选用稠度小、低温延度大的沥青; 对温度日温差、 年温差大的地区宜注意选用针入度指数大的沥青。当高温要求与低温要求发生矛盾时应优先 考虑满足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