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027.钢筋工程施工技术.doc钢筋焊接开始前,焊接工艺及电焊工资格考核经工程师审核,审核合格的电焊工方可进入施工现场进行焊接操作。
进场钢筋在钢筋加工厂下料前,采用钢筋对焊机进行闪光对焊,然后根据运输条件及图纸要求下料,尽可能减少现场焊接数量。
现场钢筋对接,直径大于φ16时水平筋用窄间隙焊或直螺纹接头,竖向筋用电渣压力焊。
无论采取哪种接头形式,均做到满足现行国家标准JGJ18—96的要求。
基础钢筋绑扎之前,认真学习图纸。由钢筋班长与工号施工员一起依据设计图纸,在垫层混凝土上用墨线弹出每根钢筋位置;侧墙钢筋绑扎前,依据设计图纸,每隔2m左右立起一组竖向钢筋,用粉笔点画出其它筋位置。钢筋的保护层、间距、定位和设计图及相关规范要求一致。绑扎钢筋的金属丝为20~22号(0.7~0.9)㎜的软铁丝。
钢筋绑扎时,严格按照标示的位置布筋,对号入位。所有构筑物,为防止绑扎过程中及绑扎完毕后,钢筋移位或变形,无论是基础钢筋还是侧墙钢筋,均加设支撑梯架。梯架事先由钢筋工按照基础厚度及侧墙宽度计算加工,基础钢筋梯架间距为0.8m,其端部及中间每隔3.0m设一道三角形支架,以防支架变形,侧墙钢筋梯架间距不得大于2.0m。绑扎钢筋用的绑丝端头向内折。
钢筋绑扎过程中,如钢筋位置与预留孔、预埋管位置冲突时,根据设计图纸要求施工。
钢筋绑扎完成及时约请工程师进行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在混凝土浇筑前,保护好已绑扎完毕的钢筋,不在钢筋上踩踏、放置重物;同时不随意改变已验收的钢筋的形状。
根据设计图纸计算出不同部位的垫块形状、尺寸,经工程师批准后,由专人负责集中加工。每个部位垫块的强度等级、颜色与结构混凝土相同,配比由公司试验室试配。垫块加工完毕后,经项目部质控人员验收后存入专用料库,使用时依照程序进行发放。
钢筋绑扎时把由工程师审批合格的垫块,放置在基础或侧墙直墙段楼地面水磨石施工技术落交底,每平方米加垫块不少于一块,在侧墙拐角或有斜八字凸出段另外加倍放置垫块,垫块呈梅花状放置并与钢筋绑牢。
为保证结构拆模后垫块与其它部位混凝土的颜色一致,我们采取垫块底部使用同品种纯水泥浆掺加适量的粉煤灰的方法对垫块进行抹面处理,可以有效解决颜色不一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