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察报告.doc

勘察报告.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2 M MB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9021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勘察报告.doc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0年版);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文);

《工程地质手册》(第五版)。

本次勘察以建筑周边线及角点布置勘探孔,共布置勘探点20个,其中取土试样钻孔7个,控制性钻孔10个,原位测试孔4个,波速测试孔3个,鉴别孔7个。原位测试和取样孔占总孔数的1/2以上,其中取样孔和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1/3以上。根据各场地内地形及建构筑物的实际分布布设剖面。本次勘探点间距为16—24m,采用国家2000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

灰泥坡隧道施工方案勘察工作采用钻探、和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完成。

钻进方法为泥浆护壁快速低压回转钻进。

2、岩土取样:土样采用薄壁取土器在钻孔内提取土样,岩样直接选用完整的长柱状岩芯,样品质量达到土工试验技术要求。

3、标准贯入测试:用质量为63.5kg的穿心锤,以76cm的落距,将标准规格的贯入器,自钻孔底部先预打15cm,再记录打入30cm的锤击数,判定土层(黏土、粉质黏土、粉土、砂土和强风化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4、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用质量为63.5kg的重锤,以76cm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碎石土层(圆砾、角砾和卵石)中一定距离(10cm的整数倍)所需的锤击数,判定碎石土层(圆砾、角砾和卵石)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5、土工试验:室内试验进行了常规土工试验、易溶盐试验、颗粒分析试验、水质分析试验、直接剪切试验等。

根据勘察规范,结合拟建项目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本次勘察采用以钻探为主,同时在钻孔内辅以原位测试,并结合室内试验等综合方法进行。从2023年8月11日开始,至2023年8月19日完成外业工作,室内试验委托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九大队测试中心进行。完成的工作量见表2:

工作量统计一览表 表2

2.1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

碌曲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01°35′36″至102°58′15″,北纬33°58′21″至34°48′48″之间,位于甘肃和四川交界处,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簏的白龙江源头区,西、北分别与碌曲县尕海、拉仁关乡相接,东南与四川若尔盖县红星乡比邻。

玛艾镇,隶属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地处碌曲县西部,东临西仓镇,南连尕海镇,西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夏河县毗邻。区域面积850.72km2。2011年,玛艾镇已形成以公路为主的运输方式。

本项目位于碌曲县城东南侧,舟高路68号,附近主要道路为舟高路,交通较为便利。

碌曲县境内分布有白龙江、洮河、黑河等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和尕海湖、李恰如天池等湖泊。洮河是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上游最大的支流,境内流程长146km,多年平均流量62m3/s。碌曲县属属洮河中游区,境内河流以干流洮河为轴线,大小支流网系呈放射状分布,洮河由西向东贯穿县城。县境内的尕海湖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面积2100多公顷,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湿地。

碌曲县境内地形自西向东大幅度倾斜,东部阿拉乡河谷吾乎扎滩海拔2850m,为最低海拔高程点,西南部西倾山主峰额日宰海拔4483m,为最高海拔点,东西相对高差1623m。碌曲县主要为高原山地地貌和高原峡谷地貌。

玛艾镇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分为盆地和山地。主要山脉有西倾山,境内最高峰额日宰,位于西倾山北支李恰如山中段与青海接壤处,海拔4483米最低点东部阿拉乡河谷五乎扎滩,海拔2860米。

拟建场地位于洮河北岸II级阶地中缘,场地地形较为平坦。

碌曲县地质构造复杂,岩性差异性很大,其大地构造部位处于秦岭西端及康藏“歹”字型构造体系头一支西倾山东端,绝大部分为洮河复向斜二级构造单元内,仅西南部两大构造单元衔接部位,由于相互干扰产生了一些小盆地。大的改造线基本为东西向,至西南部转成北西向,构造骨干为亚尔玛—夏卜加琼钦背斜和西倾山褶皱束(碌曲占其北翼),其轴部伴有密集断裂,县内北半部均属背斜北翼。

碌曲县的地层构造为秦岭古生代褶皱地带的一部分。北半部洮河沿岸属中生代三叠纪地层,岩石以灰绿砂岩和页岩为主;南半部即尕海高原以南,属秦岭的南支—南秦岭加里东海西褶皱带,主要由浅变质或未变质的地层组成;在褶皱带主轴两侧凹陷带沉积了中生带地层,其岩石主要有千枚岩、板岩、页岩、砂岩、灰岩、砾岩以及侏罗纪煤层。此外,在相对形成的向斜构造谷地,充填了新生代第三纪红层和第四纪黄土及近代松散沉积物。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无断层断裂分布,区域工程地质条件稳定,适宜本工程建设。

经本次勘察,在钻探揭露深度内,自上而下地层依次为①层杂填土、②层圆砾和③层砂质泥岩。现分述如下:

①层杂填土Q4ml:杂色,松散,稍湿,表层主要成分为回填的碎砾石,底部夹50cm左右黑褐色粉质黏土,局部夹粉煤灰和石灰,力学性质较差。据现场调查为近期3~5年堆积,欠固结。

经调查和钻探揭露,分布于场地表层,所有钻孔均有揭露,厚度不均,介于0.80~2.50m之间,层顶标高3102.24~3103.85m。

土石分级属Ⅱ级普通土,力学性质较差。

②层圆砾Q4al+pl:青灰色,湿~饱和,中密~密实,一般粒径0.5—2cm,约占总质量的60%,最大粒径6cm,偶夹漂石,余以细中砂填充,级配良好,进尺速度一般。其粗颗粒母岩矿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砂岩为主。

钻探揭露,分布于①层杂填土和③层砂质泥岩之间,所有钻孔均有揭露,揭露厚度9.30~14.40m(仅控制孔揭穿该层),埋深0.80~2.50m,层顶标高3099.91~3102.05m。

土石分级属III级坚土,力学性质较好。

③砂质泥岩N:颜色以棕红色为主,岩石的矿物主要成分为黏土夹少许粉细砂,泥质~硅质胶结,胶结程度较弱,层状构造,岩心多呈短柱状~碎块状,岩心较为破碎,岩心极易风化,岩性较差。

钻探揭露,分布于②层圆砾下部,仅控制孔有揭露该层,揭露厚度1.60~5.80m,埋深14.80~15.70m,据附近地质资料该层层厚约20m以上,是可靠的地基持力层。层顶标高3086.88~3088.98m,顶部强风化层厚度2~4m,根据岩石抗压强度,为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本次勘察成果分析,拟建场地及邻近地带无全新 活动断裂、岩溶、滑坡、崩塌等不良地质作用。

特殊性岩土为①层杂填土和③层(强风化)砂质泥岩。①层杂填土:主要成分回填的碎砾石和粉质黏土,成分不均匀,工程力学性质差,但可以作为基础回填土。③层(强风化)砂质泥岩,厚度2~4m,较破碎,承载能力较低,不宜作为桩端持力层。

地下水属潜水,主要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及附近洮河河水补给,通过补给洮河水、及人工抽灌和自然蒸发等方式排泄。根据现场调查和测量,本场地历史最高水位3096.48m,3~5年最高地下水位3096.40m。本场地年水位变动0.5~1.0m,考虑到勘察期间为丰水期,综合考虑抗浮设计水位3096.48m。

4.1岩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4.1.1标准贯入试验

在①层杂填土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结果详见附件2(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标准贯入试验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3

从测试结果看,①层杂填土标贯实测击数为8~10击,平均击数N=8.8击。

4.1.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

在②层圆砾中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详见附件2(重型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其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详见表4。

重型动力触探测试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N63.5) 表4

4.1.3颗粒分析试验

本次勘察在场地内采取②层圆砾样进行室内颗粒筛分试验,根据颗粒分析报告(附件3),试验分析统计见表5~表6。

颗粒粒径统计表 表5

颗粒均匀性统计表 表6

根据颗粒分析报告和颗粒粒径及均匀性统计结果,②层圆砾的曲率系数Cc平均值为1.732,不均匀系数Cu平均值为67.322,判定②层圆砾级配良好。

4.1.5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对6组砂质泥岩岩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见表7:

③层砂质泥岩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表7

该统计结果显示单轴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29MPa,以此判定为极软岩,岩体质量等级为V级。天然含水率8.9%~17.9%,天然密度2.28~2.35g/cm3。

4.2地基土、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

4.2.1地基土的腐蚀性评价

在ZK12和ZK13中采取①层杂填土样进行易溶盐含量分析,无异常值,其分析数据见附件“易溶盐分析报告”。腐蚀性评价如下表8:

①层杂填土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表8

碌曲县玛艾镇海为高寒区,①层杂填土(以粉质黏土为主)为弱透水层,本场地的土环境类型为III类,根据易溶盐分析试验,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均具有微腐蚀性。

4.2.2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勘察期间根据钻孔揭露有地下水分布,在ZK15和ZK17中采取水样进行分析,其分析数据参考附件“水质分析报告”,其腐蚀性评价如下表9。

地下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评价 表9

碌曲县玛艾镇海为高寒区,主要含水层为圆砾层,场地水环境类型应为I类;地层渗透性来看,强透水层中的地下水应为A类环境。从上表可以看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4.3地基土工程特性评价

纵观各场地地层分布,基本一致,其各层特性如下:①层杂填土:主要为回填砾石和粉质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差;②层圆砾:冲洪积成因,根据钻探情况及原位测试结果,该层颗粒之间接触较紧密,呈中密~密实状,工程物理力学性较好,厚度较厚,是良好的地基持力层。③层砂质泥岩:为软质岩石,做深基础时建议以中风化泥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根据场地土工程地质特性、室内试验,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建议该场地各地层承载力特征值取值如表10。

地基土力学指标建议表 表10

注:本表仅是根据钻探原位测试的经验值,其施工前应做载荷试验,以实际载荷

试验的结果作为实际设计值。

4.4场地及地基土地震效应评价

根据附件4《盛源华府岩土工程钻孔波速测试报告》,等效剪切波速成果表场地类别划分见下表。

等效剪切波速成果表 表11

勘探时地下水含水层为②层圆砾,本场地20m内无饱和砂土和饱和粉土,本场地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场地周围无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属适宜建筑的抗震一般地段。

4.5场地稳定性、适宜性和冻胀性评价

勘察表明,场地及附近无活动性断裂及其它影响场地稳定的构造;场地西侧为山坡,根据现场调查该山坡坡度较缓,坡体较为稳定,场地内未发现对地基有影响的洞体、地裂缝、塌陷、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

场地地貌类型单一,根据现场勘察资料,地层结构较为简单,地层分布连续,无软弱夹层,属均匀性场地,稳定性较好,适宜建设,但应注意工程可能存在的风险。

根据现场钻探,地基主要位于②层圆砾中,地基回填土为级配砂砾石,根据现场调查,级配砂砾石冻前含水率小于12%,地下水位与冻结面的距离大于1m,故本场地的冻胀等级为I级,冻胀类别为不冻胀。

CJT209-2016 喷泉喷头4.6.1基础选型建议

根据拟建物特点结合拟建场地地层构成及地层物理力学性质,现将地基基础建议叙述如下:

考虑拟建物特征及场地地层情况,车库和1—3#住宅楼可以采用浅基础,以②层圆砾为地基持力层,其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筏板基础,其地基设计参数参考上面相关表格。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检测单位做平板载荷试验,以验证相关地基参数,若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建议基础形式改为桩筏基础。其基础开挖到设计标高后,应用钎探确定有无薄弱层,用素混凝土整平后可直接浇筑筏板。

拟建1#—3#高层住宅楼其基础形式也可采用深基础,建议采用桩筏基础。建设单位应委托相关地基检测单位做桩基静载试验,以实际的静载试验结果优化桩基设计参数,其桩基设计参数见下表:

桩基础极限侧阻力及端阻力标准值选择表 表12

注:本表仅是根据钻探原位测试的经验值,设计后场地应做试桩,试验结果优化设计参数。

综上所述本次项目地基基础形式建议如下:根据拟建项目的特点土方开挖及承台、地梁施工技术交底,拟建车库和1—3#高层住宅建议采用浅基础,以天然②层圆砾为基础持力层,基础形式建议采用筏板基础。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