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doc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0.7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939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doc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开挖深度虽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浙江省人民大会堂迁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设计值,以下简称设计值)10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15kN/m及以上,或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三、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三)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一)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包括采光井、电梯井脚手架)。

(二)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

(三)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卸料平台、操作平台工程。

(六)异型脚手架工程。

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拆除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一)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人工挖孔桩工程。

(五)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构件安装工程。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一)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隧道模等工程。

(二)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

(三)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kN及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一)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二)起重量300kN及以上,或搭设总高度200m及以上,或搭设基础标高在200m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安装和拆卸工程。

(一)搭设高度50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二)提升高度在150m及以上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或附着式升降操作平台工程 。

(三)分段架体搭设高度20m及以上的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一)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二)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影响范围内的拆除工程。

采用矿山法、盾构法、顶管法施工的隧道、洞室工程。

(一)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二)跨度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或跨度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

(三)开挖深度16m及以上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五)重量1000kN及以上的大型结构整体顶升、平移、转体等施工工艺。

(六)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可能影响工程施工安全,尚无国家、行业及地方技术标准的分部分项工程。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的编写内容与要点

1)所在工程项目概况:名称、位置、环境和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情况;建设、设计、施工(总分包)和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和施工安排。

2)基坑支护工程情况及施工安排:所在位置;基坑情况(外形和深度等设计参数);周边环境情况(附平面布置图);水文、地质情况;施工安排(所处季节、工期、相关项目施工的配合等)。

1)编制说明:方案的名称和编制单位,方案的选择研讨、编制、审核、论证和修改情况

2)编制依据和参考资料:不泛泛列出,只列确实涉及的,用表列出依据和参考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及上级单位相关文件等;需说明的情况。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和设备人员供应计划。

1)工程特点和方案选择:工程特点、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选用方案的要点。

2)基坑设计的技术参数:方案选择(概述);方案施工布署(多种形式支护方法、降水方法、土方开挖施工的流程设计: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原则,先完成基坑支护的竖向方案结构施工,再进行基坑支护的横向结构施工,配合土方开挖、降水施工)。

3)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操作要求 :所涉及支护方法的施工工艺、质量保证要求、质量标准、安全要求;土方开挖、堆放及外运;降水工艺方法; 内支撑的拆除规定与工艺要求。

4)检查要求:专项试验。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安全的组织保障: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的相应规定。

2)技术措施:支撑搭设和拆除安全技术措施;土方开挖、堆施、降水施工阶段的安全技术措施;冬雨期施工措施等。

3)监测监控:明确监测方法、监测精度、监测周期、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重点监测坡顶、坡面、坡脚裂缝及渗水,限制坡顶超载,基坑开挖过程中土层变化等。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

明确施工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具体姓名,岗位证书编号)及其他作业人员情况。

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

重点:地下水位控制情况、支护材料、临边防护、试验检测等。

危险因素识别(以表格形式列出)、异常情况处置规定、突发事态应急处置。

9、计算书及相关施工图

计算部位和验算项目、荷载计算和内力分析、杆件强度验算、其他项目验算。一、二级基坑提供基坑工程设计施工图及计算书,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资质,签章齐全。设计方案已经论证的应提供论证相关资料(设计图纸、计算书、论证报告等)。

附件一:劳动力计划表;附件二:主要机械设备进场计划表;附件三:施工进度计划;附件四:周边环境平面布置图;附件五:土方开挖路线图;六、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七、基坑监测平面及立面布置图。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所在工程项目概况:名称、位置、环境和建筑面积、层数、高度等情况;建设、设计、施工(总分包)和工程监理单位;建设和施工安排。

2)模板支架工程情况:所在平面位置;工程结构或构件情况(外形和高度、跨度、厚度等设计参数);支架形式、面积、长度、高度、架型及地基和支承结构情况;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1)编制说明:方案的名称和编制单位,方案的选择研讨、编制、审核、论证和修改情况。

2)编制依据:不泛泛列出,只列确实涉及的,用表列出依据和参考资料,包括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公司及上级单位相关文件等;需说明的情况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和设备人员供应计划。

1)工程特点和方案选择:工程特点、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方案的比较和选择;选用方案的要点。

2)技术参数:支架选用的架体形式和材料及规格、质量和性能要求;支架的平面布置设计;支架及其承传载措施的结构和构造设计(包括水平及竖向支撑设置、纵横向拉杆设置及扫地杆设置等);支架不利(即验算)部位的荷载情况和验算项目;基础、多层连支和附着拉结设计及验算项目;专项试验。

楼板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参数表

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参数表

3)支架施工的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操作要求:支架施工的程序与安排;混凝土浇筑的程序和工艺;支架搭设方法与安全要求;多层连支的工艺要求;支架的拆除规定与工艺要求。

4)检查要求:材料、模板和架体检查要求。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措施: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安全管理岗位责任制度的相应规定。

2)技术措施:确保支架工作安全的限控规定和保证措施;支架搭设和拆除安全措施;冬雨期措施及防火措施等。

3)监测监控:混凝土浇筑施工阶段的安全监控和监测措施。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及分工:

明确施工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要求。

模架安装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要求

明确验收标准、验收程序、验收内容、验收人员等。

危险因素识别(以表格形式列出)、异常情况处置规定、突发事态应急处置。

9、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计算部位和验算项目;荷载计算和内力分析;杆件强度验算;立杆稳定验算;基地和基础验算;其他工程安全控制项目验算。

2)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3)施工图主要包括:支架部位工程结构平面、立面和剖面;工程监测布置图;模架布置平面图、立面图;典型剖面图;梁支撑节点图、基础、构造拉结、架体上部自由端等特殊部位节点详图。

(三)脚手架工程

1)工程所在位置及周边环境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

2)施工平面布置图、相关结构平面、剖面图。

3)施工的重点、难点、特点。

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3) 施工组织设计、地质勘查报告等。

施工进度计划、材料和设备人员供应计划。

4、脚手架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

1)技术参数:按照不同部位及特殊节点,对脚手架形式、尺寸和连接节点进行描述。重点为架体基础的设计、架体设计、架体上部设计、构造拉结设计;安全防护设计,特殊部位的监测设计。

2)工艺流程:脚手架搭设、拆除工艺流程;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中的安全技术要求。

5、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脚手架搭设、使用、拆除过程中,保证架体基础、架体、架体上部、构造拉结等各部位质量、安全的技术措施。

2)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雨、雪、风季、特殊气温等条件下的安全保证措施。

3)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监控措施。主要内容:监测方法、监测周期、允许变形值及报警值;明确监测仪器设备的名称、型号和精度等级;中间监测结果的反馈和应用;绘制监测点平面布置图;监测监控管理规定。

4)脚手架材料、产品质量标准和检验控制措施。脚手架采用的所有材料和产品的质量标准,进场检验程序和控制措施。

6、施工管理及作业人员配备分工

明确现场管理、特种作业人员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置和分工。

有脚手架搭设质量标准及检查验收程序。

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危险源,分析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提出风险防控措施,明确应急预案启动条件、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处置措施、应急物资设备储备、内部外部应急联络方式等。

9、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1)计算依据、计算参数和控制指标。

2)荷载计算。

3)施工图主要包括:脚手架搭设平面图、立面图;典型剖面图;连墙件、预埋件、悬挑、卸荷及剪刀撑等构造节点详图。

4)监测点布置平面图。

5)所有图纸应符合绘图规范要求,按图例、按比例、标尺寸,不应采用示意图。

(四)起重吊装及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程

1)工程所在位置、场地及其周边环境情况等。

2)工程规模:起重机械和辅助设施型号、性能;被吊物数量、重量、体积、形状、尺寸、就位位置等。

3)施工场地及周边环境条件。

(1)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基坑、高压线路的位置关系。

(2)地下管线(包括供水、排水、燃气、热力、供电、通信、消防等)的特征、埋置深度等情况。

(3)邻近建(构)筑物的层数、高度、结构形式。

(4)道路的交通负载情况、作业面情况。

(5)平面图应标注待安装设备设施或被吊物与在建建筑物、邻近建(构)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基坑、高压线路之间的平面关系及尺寸;条件复杂时,还应附剖面图。

1)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

2)相关图纸资料:现场平、立面图;地下设施、管线分布图或资料;起重设备、设施说明书;温度、风力相关气候条件等。

GB/T 38844-2020 智能工厂 工业自动化系统时钟同步、管理与测量通用规范明确施工进度计划、材料和设备人员供应计划。。

4、工艺流程及吊装步骤

1)起重设备、设施参数:起重设备、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生产日期、起重量、起重力矩 、起(提)升高度、自重等性能参数。

2)主要吊件的吊点、重量、重心、形状、几何尺寸等;

3)吊装程序与步骤;运输、摆放、拼装、吊运、安装的工艺要求。

4)吊具、索具的要求。

南京亚泰梧桐世家项目二期土方施工组织设计1)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等。

2)材料设备机具质量及其控制措施。

3)季节性施工技术措施。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