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道路工程路面养护施工工法总结.doc8.2.1基本安全保证措施
8.2.1.1指导思想:
“安全促生产,生产必须安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对工程安全有针对性控制和指导。
滨州北海新区CFG桩施工方案(修改)8.2.1.2安全法规:
8.2.1.3安全管理体系:
项目经理部设安全小组,具体负责日常安全工作,制定各项安全制度,检查督促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各施工队设立专职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工作,项目经理及各工区长为安全负责人。每月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切实做好宣传工作。
8.2.1.4 基本安全措施
⑴、使用符合规范的标志、标牌、人员服装及其它安全保证措施,保证人员设备的安全。
⑵、项目部全体人员坚决遵守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制度,做到预防为主。
⑶、现场施工配备4名安全员,负责昼夜值班。
⑷、标志牌的摆放严格按照高速巡警支队、大队的相关规定进行摆设,具体摆设方法如下:
●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涂成桔黄色或(黄色)警示灯,并贴红色反光膜,所有运输设备应车况良好,性能稳定,施工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养护作业的交通控制区分六个部分:警告区、上游过渡区、缓冲区、作业区、下游过渡区、终止区。
●警告区:警告区长度不小于1000米,警告区设置前方施工标志、禁止超车标志、限制速度标志、前方车道变窄标志、禁止通行标志等,相邻标志的间距不得超过300米,通常100米至300米,最后一个标志与上游过渡区的第一个渠化装置(锥形标)间距不得小于150米。
●缓冲区:缓冲区长度为80米。
●终止区:终止区长度不得小于30米在终止区的末端应设置恢复正常交通标志。
⑸、作业现场设立明显警示灯(在阴雨情况下),隔离墩柱按规范要求进行摆设,并设专人指挥交通(用红色或黄色角旗,上下晃动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⑹、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做好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加强对现场人员的安全教育和督促检查。
⑺、合理安排各工程机械设备、车辆等的行走路线,坚决杜绝高速公路上超速行驶、车辆违章调头、走逆行等现象发生。
⑻、对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保证车辆各系统完好、有效。
⑼、每日填写安全生产日志,在每月召开生产例会后,召开安全生产会,总结前一段安全工作管理方面的经验,提出不足,迅速改正。
8.2.1.5安全教育
⑴、定期对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贯彻国家交通法规,提高施工人员交通安全意识。
⑵、每日对上路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由现场施工安全员填写安全施工责任表,责任到人。
⑶、定期组织安全学习班,每月固定时期进行安全学习。
8.2.1.6手续办理
⑴、每段施工前办理封路手续,一个施工断面一般不超过三天,如超过三天,以书面形式上班给路政大队及交警中队。
⑵、涉及到收费站、服务区的封路手续,提前通知路政大队、交警中队,并在封路时把路政大队、交警中队请到现场指挥。
8.2.2紧急安全措施
8.2.2.1对发生堵车现象,现场安全负责人在组织人员疏通车流的同时,及时与路政、交警取得联系,在路政、交警赶到现场前,维持秩序,避免发生意外。
8.2.2.2对发生在封闭段落范围内的车祸,及时与路政、交警取得联系的同时,维持秩序,避免交通堵塞。
8.2.2.3对肇事逃逸车辆,现场安全员及时记录下车牌号码,在最短时间内报路政、交警。
8.2.3运输、机械操作的安全管理
8.2.3.1运输的安全管理
施工机械、车辆操作人员必须持上岗证,严禁无证上岗;自卸汽车严禁载人。
8.2.3.2机械操作的安全管理
机械在危险地段(包括高压线路地段)作业时,必须设明显的安全警告标志,并设专人指挥。
8.2.3.3所有参与工程施工的机械设备应涂成桔黄色或(黄色)警示灯,并贴红色反光膜,所有运输设备应车况良好市政工程--郑州市某市政八条道路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性能稳定,施工单位应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车辆进行维修保养。
9.1沥青拌合场地应进行硬化处理,四周做好排水设施。
9.2各种原材料如灌缝胶、速凝水泥、土工布等应分屋存放。
9.3各种规格料应分仓堆放并做好标识。
9.4拌合楼生产所弃废料及时运走以免污染环境。
9.5施工现场清扫的废料用倒场车运出卸到指定地方。
综合管沟变形缝技术交底记录道路养护是日常性、经常性的工作。主要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一方面是道路出现各种病害和交通事故造成的及时修补;另一方面是在日常巡查中发现病害进行修补。
以上工程采用了中、小修养护施工经验和理论,延长了道路的使用寿命,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