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恒大临时用电方案(20P).doc

074.恒大临时用电方案(20P).doc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
资源大小:1.5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897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074.恒大临时用电方案(20P).doc

第六章 安全用电组织措施

1、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的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的总体意图、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应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佳园二期C组团景观绿化小区景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载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测制度。从临时用电工程竣工开始,定期对临时用电工

程进行检测,主要内容是: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器动作参数等,以监视临时用电工程是否安全可靠,并作好检测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记载维修时间、地点、内容、技术措施、处理结果、维修人员、验收人员等。

5、建筑工程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应有统一的组织和指挥,并须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7、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监护、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附录一:安全用电责任制布置图)

8、建立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度。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经过考核合格者持证上岗。禁止无证或随意串岗。

10、对进入现场的每一位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用电教育,让警钟长鸣、事故为零的思想时刻提醒每一个人,真正意义上做到安全用电,并加强施工安全用电管理。

第七章 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保护零线应由工作接地线或配电室的零线或第一级漏电保护器电源侧的零线引出;

2)、保护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敷设,不作它用,保护零线PE必须采用绿/黄双色线;

3)、保护零线必须在配电室(或总配电箱)配电线路中间和末端至少三处作重复接地,重复接地线应与保护零线相连接;

4)、保护零线的截面应不小于工作零线的截面,同时必须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其中,架空敷设间距不大于12米时,采用绝缘铜线截面不小于10MM2,采用绝缘铝线截面不小于16MM2;与电气设备相连接的保护零线为截面不小于2.5mm2的绝缘多股铜线;

5)、电气设备的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框架、部件、管道、轨道、金属操作台以及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金属门等均应用保护接零;

6)、供电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工作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4欧姆,保护零线重复接地电阻值应不大于10欧姆。不得一部分设备作保护接零,另一部分作保护接地。

1)、施工现场的配电箱(配电室)和开关箱至少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器;

2)、开关箱漏电保护器应选用电流动作型,一般场合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30mA,潮湿和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不大于15 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

3)、总配电箱中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应大于30 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大于0.1 s,但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与额定漏电动作时间的乖积应不超过安全界限值30 mA.S。

4、开关箱内漏电保护器的选用应与动力设备的容量大小、相数等实际情况相适应、相配合,如三相电动机则应选用参数匹配的三相三线的漏电保护器;照明用电必须与动力用电分开,照明应选用单相二线的漏电保护器。

3、开关箱按三级设置,即总配电箱 分配电箱 开关箱,开关箱距离机具不能超过三米,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

4、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线口、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底部,电源的引入,配出线应穿管保护并设防水弯头、配电箱、开关箱安装位置应操作方便,箱内和附近场地不得堆放杂物。

1)、所有的电缆敷设都必须埋地穿管敷设,按规范要求施工;

2)、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完好无损;

3)、开关电器及电气装置必须装设端正、牢固,不得拖地放置;

4)、带线导线与导线之间的接头必须绝缘包扎,带电导线必须绝缘良好;

5)、带电导线严禁搭、挂、压在脚手架或其它物体上;

6)、配电箱与开关箱应作名称、用途、分路标记;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并有专人负责;

7)、电箱内部及其周围临近区域不得有杂物、灌木和杂草等;

8)、室外用电严禁拉设使用花线,严禁使用铜线或其它金属线代替保险丝使用,严禁宿舍内乱拉电线、插座、烧电炉、电饭煲;

9)、电气装置应定期检修,检修时必须做到:

b.悬挂停电标志牌,挂接必要的接地;

c.由相应级别的专业电工检修;

d.检修人员应穿绝缘鞋和手套,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e.有组织和专人统一指挥。

1)、在夜间施工或自然采光的场所、料具堆放场、道路、仓库、办公室、食堂、宿舍等设一般照明、局部照明或混合照明;

2)、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选择相应的照明器;

3)、行灯电压不超过36V,灯具离地面高度底于2.4米等场所照明电压不大于36V。潮湿及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照明电压不大于24V;

4)、根据需要设置警卫和红色信号照明和事故照明,其电源应设在施工现场电源总开关的前侧,并配备电源。

8、焊接机械设备应放置在防雨、通风良好的地方。焊接现场不准堆放易燃易爆物品。交流电焊机一次侧电源线长度不应大于5m,进线处必须设置防护罩,二次侧电源线宜采用YHS型橡皮护套多股铜芯软电缆,长度应不大于30m。每台电焊机必须配置弧焊节能防触(漏)电保护器。

9、对各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培训。

第八章 安全用电检查制度

1、施工现场配备专业电工对临时施工用电进行管理;

2、专业电工定期对各配电箱、配电线路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并应认真填写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3、电工维修工作记录应尽可能详细,包括时间、地点、设备、维修内容、技术措施及处理结果等。对于事故维修还要作出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4、各漏电保护器必须每星期检查一次试验按钮,对于不动作的必须立即更换;

第九章 电气接地装置、防雷装置设计及防火组织技术措施

9.1、电气接地装置、防雷装置设计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中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敷设应遵循下述原则和要求:

1、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当无自然接地体可利用或自然接地体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或接地体运行中各部分连接不可靠时,以及有爆炸危险场所则需敷设人工接地体。

2、人工接地体可水平敷设或垂直敷设。其中水平敷设时,相互间距不宜小于5m,垂直敷设时,相互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接地体的顶面离开地面一般为0.6m,如小于0.6m,应覆盖硬质保护板,以防机械损伤。

3、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连接宜用焊接;接地线与接地设备的连接可用焊接或螺栓连接。

4、用螺栓连接时应设防松螺帽或防松垫片。

5、接地线连接处应焊接。当采用搭接焊时,对于扁钢其搭接长度应为宽度的2倍;

对于圆钢其搭接长度应为其直径的6倍。

6、接地装置各部分之间均应保证电气连接,位于潮湿和腐蚀介质场所的连接处应采取可靠的防潮、防腐措施。

7、接地装置应满足短路情况下的热稳定要求。

8、每一接地装置的连接线应采用二根及二根以上导体,并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

9、接地线和接地体合称为接地装置;接地干线截面积不小于100mm2;接地支线截面积不小于48mm2,不得用铝导体作接地体或接地地线,垂直接地体宜采用角钢、钢管、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材。

11、防雷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得大于30Ω。如防雷接地与重复接地共用同一接地装置,则接地电阻应满足重复接地的要求。

9.2、防火组织技术措施

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强腐蚀介质管理制度。

2、建立电气防火责任制,加强电气防火重点场所烟火管制,并设置禁止烟火标志。

3、建立电气防火教育制,经常进行电气防火知识教育和宣传,提高各类用电人员电气防火自觉性。

4、建立电气防火检查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在电气装置和线路周围不堆放易燃、易爆和强腐蚀介质,不使用火源。

7、在电气装置相对集中的场所,如变电所、配电室、发电机室等配置绝缘灭火器材等,并禁止烟火。

第十章 施工用电安全应急预案

2、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为了防止外电线路对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可能造成的触电伤害事故,必须采取以下外电防护措施:⑴屏护;⑵绝缘;⑶安全距离;⑷限制放电能量;⑸24V及以下安全特低电压。

3、本着“以人为本,预控风险,高效救援,确保安全”的方针,在施工阶段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预防为主,控制为辅,防止事故蔓延,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4、施工用电必须按国家相关的法规操作运行,否则将存在很大的事故风险。同时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及紧迫意识以确保用电安全和人员的安全。

鉴于上述情况,我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施工用电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准备,以高效的预防工作减少人员伤亡和企业经济损失。

(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2、项目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

生产经理: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求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

安全总监:组织本部门人员监督现场抢险人员安全并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

项目总工:组织本部门人员制定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

物资主管:保证所需物资、设备和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服务。

财务部长(财务部):资金支持。

办公室主任(办公室):组织本部门人员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在事故应急过程中组织对受伤人员的疏散,对现场员工进行思想教育,稳定队伍。必要时,负责组织党、团员突击队参与救援抢险。

应急救援队:由各项目经理负责,负责直接参与或配合地方专业抢险队伍进行抢险救援。

(二)应急救援预案的启动条件

当有关项目在日常施工生产中突发性触电紧急安全事故(状态)时,由项目经理下达指令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挽救企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减少经济损失。

(三)应急救援资源配备

2、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

3、社会资源:在发生突发性紧急火灾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119、120、110支援等。

⑴接警:接警部门为现场值班办公室。项目值班员接到报警后,迅速弄清和掌握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生情况等,并做好记录。

⑵通知:现场值班员立即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马上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业主发出应急救援请求。启动应急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办公室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

2、应急通讯联络与报告

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办公室主任负责。

应急救援人员:母小刚、严华、王成、李海、刘军、刘阳、黄伟波

1) 从起点向正北方向出发,沿光华南三路行驶300米,右转进入光华大道

2) 沿光华大道行驶1.7公里,稍向右转上匝道

3) 沿匝道行驶270米,直行进入光华大道

4) 沿光华大道行驶350米,调头

5) 继续沿光华大道行驶500米,右后方转弯进入中鹏西路

6) 沿中鹏西路行驶40米,右转

7) 行驶20米,到达终点

项目部卫生所组成临时医护队,对事故中伤员进行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争取住院时间,对死亡者进行临时处理;配合120急救医生做好抢救。

电对人体的伤害可分电伤和触电两种。电伤是因电的热效应造成的,多见于高压电气设备。触电的局部症状是烧伤,全身症状为昏迷、呼吸痉挛、表情呆滞、重者停止呼吸而死亡。触电的急救处理要求:

1、立即切断电源。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工具将电线挑开的电线应放置妥当,以防止再次触电。

2、伤员被救后应迅速观察其呼吸、心跳情况。对呼吸停止者应施行人工呼吸,对心跳停止者施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呼吸心跳都已停止,人工呼吸和挤压术同时进行。

3、在处理电击伤时国家某局办公楼空调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还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而做相应处理。

4、局部电击伤时,应对伤口进行早期清创处理,创面宜暴露,不宜包扎,以免组织腐烂、感染。此外,由于电击伤有深部组织的坏死,教热烧伤更易发生破伤风,必须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发生触电事故后由项目经理总体指挥,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同经理轮流昼夜指挥抢险,各部门各自完成本部门的应急任务,对救援队现场指挥,如果事故特别重大,应合理调配机械设备、设施,充分利用应急物资,确保高效救援,尽快恢复现场,避免扩大事故和财产损失。

事故发生后,安质和计划合同部应立即派人赶赴事发现场,负责事故现场保护,立即开展收集证据工作,需要移动现场证物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灌注桩水下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书,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根据应急救援需要,由公安部门在事故与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

(八)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