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智能建造评价标准.docx表4.1.1 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指标及权重
【条文说明】4.1.1 本章适用于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本条提出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的一、二级指标及权重。
【评分与得分】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的评分与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二级指标评分。各二级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分某经济技术开发区蔡尖花园北侧驳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整数分值打分。
各二级指标得分为二级指标评分与相应权重的乘积。
各一级指标得分为所含二级指标得分之和。
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为各一级指标与相应权重的乘积之和。
【条文说明】4.1.2 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时,先对各二级指标评分,然后将二级指标得分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累计成一级指标得分,最后将一级指标得分根据一级指标权重累计成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进一步,根据本标准第3.1节相关规定,可得到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等级。
【专业任务评价】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按二级指标评分时,可直接对项目整体进行评分,也可根据项目涉及的专业进行评分。对建筑工程项目,可按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进行专业任务划分,各专业任务权重可按表4.1.3确定,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可按本标准附录B表格进行评分。
表4.13 建筑工程项目数字设计的专业任务及权重
【条文说明】4.1.3 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可以直接基于项目整体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将项目设计任务划分成若干专业任务,再对专业任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项目设计任务的专业划分和权重设置根据项目类型应有所区别。本条给出建筑工程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的专业任务及权重。这样,可按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进行专业任务划分,并对各专业设计任务进行更详细的评价。当将项目设计任务划分为若干专业任务进行评价时,可将每个专业任务的得分根据专业任务权重累计成二级指标得分,再按照本标准第4.1.2条的规定,计算一级指标得分和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
【二级指标】设计资源、条件及方式一级评价指标,包括数字化设计资源完善程度、设计条件和设计方式3个二级评价指标。
【设计资源】设计资源完善程度评价与项目需求匹配的各类数字设计资源的完善程度,包括软硬件设备、数字设计标准、设计资源库等。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软硬件设备(总分30分)
在满足BIM设计需求的基础上,还具备满足本项目其他拓展性应用需求的软硬件设备,得30分。
软硬件设备满足BIM设计需求,得20分。
软硬件设备满足CAD设计需求,得10分,否则不得分。
数字设计标准(总分30分)
具备BIM设计标准,根据BIM设计标准的内容完善程度和技术先进性,得11~30分。
具备CAD设计标准,得10分,否则不得分。
构件库、知识库等设计资源库(总分40分)
具备BIM设计构件库和企业知识库,根据构件库和企业知识库的完善程度,得31~40分。
具备BIM设计构件库,根据构件库的完善程度,得11~30分。
具备CAD设计图元库,得10分,否则不得分。
【条文说明】4.2.2 根据本标准第4.1.2条规定,各二级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分。本条对设计资源完善程度,分为软硬件设备、数字设计标准、设计资源库三个方面进行评分,累加本条第1、2、3款得分即为设计资源完善程度得分。本条第1、2、3款评分时,各项的分值是“或”的关系,即达到其中一项的条件时,取该项的分值作为本款得分。对本标准中各款、项的评分,当分值区间较大时,一般可取用5分的倍数。
【设计条件】设计条件评价设计任务所获取的设计条件的数据类型及内容完善程度。按下列规则评分:
设计条件包含BIM模型,根据BIM模型的模型质量和信息完备程度,得61~100分。
设计条件包含CAD图形,根据CAD图形的信息完备及图层分类规范程度,得20~60分。
【条文说明】4.2.3 设计条件是指前一阶段为设计提供的各类基础资料,包括CAD图形、BIM模型、表格、文本等。
【设计方式】设计方式评价设计任务所采取的设计方式。按下列规则评分:
采用BIM为主进行设计,根据BIM设计的范围和深度,得61~80分。
采用CAD为主、BIM为辅进行设计,根据BIM应用的范围和深度,得31~60分。
采用CAD进行设计,根据CAD设计的规范化和完善程度,得10~30分。
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根据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范围和深度,在上述得分基础上加10~20分。
【条文说明】4.2.4 BIM设计也称BIM正向设计,指采用模型设计、图从模出、图模一致的设计方式。本条第1、2、3款评分时,各款的分值是“或”的关系,即达到其中一款的条件时,即可得到该款分值;当达到本条第4款的条件时,可在此基础上再加分,作为本条得分。
【二级指标】设计实施一级评价指标,包括设计协同、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应用2个二级评价指标。
【设计协同】设计协同评价设计任务利用设计软件、管理软件、云存储、服务器等进行协同工作的范围及程度。按下列规则评分:
BIM模型基于同一个设计软件协同,根据设计软件协同管理功能的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81~100分。
BIM模型基于单独的管理软件协同,或CAD图形基于同一个设计软件协同,根据软件协同管理功能的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61~80分。
BIM模型作为文件传递方式协同,或CAD图形基于单独的管理软件协同,得41~60分。
CAD图形作为文件传递方式协同,得10分,否则不得分。
【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应用】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应用评价设计任务采用数字化、智能化软硬件工具代替人工劳动或提升人工设计效率。按下列规则评分:
设计过程利用智能化工具,根据应用范围和程度,得91~100分。
设计过程利用参数化工具,根据应用程度和范围,得51~90分。
设计过程利用数字化工具,根据应用范围和程度,得10~50分。
【条文说明】4.3.3 智能化工具的主要特征是具备自我学习功能,具备自我学习功能的软硬件工具可列为智能化工具。参数化工具的主要特征是根据参数和规则,自动生成设计成果。除智能化工具、参数化工具以外的软硬件工具为数字化工具。
【二级指标】设计成果一级评价指标,包括设计成果信息一致程度、BIM模型数据完整程度和后续任务使用方便程度2个二级评价指标。
【信息一致程度】设计成果信息一致程度评价图纸、模型、表格、文本描述项目同一信息的一致率,竣工验收阶段还需要评价设计成果与工程实体的一致程度,根据图模文表信息一致率检查结果,得0~100分。
【条文说明】:4.4.2 图纸、模型、表格、文本描述项目同一信息的一致率检查和计量方法,可根据参评项目所处地点和时间确定。有条件时,宜采用计算机自动检查工具进行一致率检查。
【BIM模型可用性】BIM模型数据完整程度和后续任务方便使用程度评价后续任务可使用设计成果数据的完整性和方便性。按下列规则评分:
以后续任务软硬件设备可自动处理的方式提供项目数据,根据数据完整程度,得81~100分。
同时提供BIM模型原始文件和公开且通用的数据格式,根据数据完整程度,得51~80分。
仅提供BIM模型原始文件,根据数据完整程度,得21~50分。
仅提供CAD图形,根据CAD图形图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得10~20分。
附录B 建筑工程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评分表
【条文说明】本表基于本标准第4.1.2条、第4.1.3条制订。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评分步骤如下:1.各二级指标评分:按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进行专业任务划分,对各专业设计任务进行具体评分,根据各专业得分和专业任务权重累计成该二级指标得分。2.一级指标得分:将二级指标得分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累计成一级指标得分。3.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将一级指标得分根据一级指标权重累计成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
【评价指标及权重】项目智能施工水平应按完成项目施工任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及权重可按表5.1.1确定。
表5.1.1 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指标及权重
【条文说明】5.1.1 本章适用于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本条提出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的一、二级指标及权重。
【评分与得分】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的评分与得分,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按二级指标评分。各二级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分,按整数分值打分。
各二级指标得分为二级指标评分与相应权重的乘积。
各一级指标得分为所含二级指标得分之和。
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得分为各一级指标与相应权重的乘积之和。
【条文说明】5.1.2 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时,先对各二级指标评分,然后将二级指标得分根据二级指标权重累计成一级指标得分,最后将一级指标得分根据一级指标权重累计成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得分。进一步,根据本标准第3.1节相关规定,可得到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等级。
【专业任务评价】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按二级指标评分时,可直接对项目整体进行评分,也可根据项目涉及的专业进行评分。对建筑工程项目,可按土建、安装、装饰装修进行专业任务划分,各专业任务权重可按表5.1.3确定,智能施工水平评价可按本标准附录C表格进行评分。
表5.1.3 建筑工程项目智能施工的专业任务及权重
【条文说明】5.1.3 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可以直接基于项目整体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也可以将项目智能施工任务划分成若干专业任务,再对专业任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进行评价。项目施工任务的专业划分和权重设置根据项目类型应有所区别。本条给出建筑工程项目智能施工水平评价的专业任务及权重。这样,可按土建、安装、装饰装修进行专业任务划分,并对各专业施工任务进行更详细的评价。当将项目施工任务划分为若干专业任务进行评价时,可将每个专业任务的得分根据专业任务权重累计成二级指标得分,再按照本标准第5.1.2条的规定,计算一级指标得分和项目数字设计水平评价得分。
智能施工水平评价时,应注意智能施工应用的覆盖面。当工程规模大、涉及专业多时,不能以局部、少量的智能施工应用代表整个项目的智能施工水平。条文评分时,应考虑工程主要专业和范围的覆盖程度。此外,智能施工水平有数字化,也有智能化,程度有所区别,条文评分时也应考虑。
【二级指标】支撑条件一级评价指标,包括策划方案、智能施工标准、体系与制度、深化设计资源、软硬件设备5个二级评价指标。
【智能施工方案】智能施工方案评价项目智能施工方案的完整性和可实施性。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项目智能施工方案内容完整,根据方案内容覆盖面和完善程度,得0~60分。
项目智能施工方案具有可实施性,根据项目主要智能施工应用的完善程度和针对性,得0~40分。
【条文说明】5.2.2 项目开展智能施工应编制智能施工方案,或者在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中包含智能施工方案专篇。相关方案内容应有针对性。根据本标准第5.1.2条规定,各二级评价指标满分均为100分。本条对智能施工策划方案,分为完整性和可实施性两个方面进行评分,累加本条第1、2款得分即为智能施工策划方案得分。对本标准中各款、项的评分,当分值区间较大时,一般可取用5分的倍数。
【智能施工标准】智能施工标准评价项目智能施工标准文件的完整性和适用性。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智能施工标准文件内容完整,根据标准文件的完整程度,得0~60分。
智能施工标准文件具有适用性,根据标准文件的具有针对性和配套性,得0~40分。
【条文说明】5.2.3 智能施工在施工人员、材料物资、机械设备、场地环境、工艺过程、深化设计与施工方案等方面应有相应标准,并作为主要核查项。
【体系与制度】体系与制度评价项目智能施工管理体系及制度的建立和落实情况。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建立实施项目管理体系与制度,根据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0~20分。
建立实施企业智能施工体系与制度,根据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0~20分。
项目所在地区具有智能施工管理体系与制度,根据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0~20分。
建立实施针对项目现场智能施工的管理体系与制度,根据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在现场的落实情况和应用效果,得0~40分。
【条文说明】5.2.4 项目、企业、地区建立智能施工管理体系和配套制度,对智能施工有促进作用。本条评价时《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3450—2019).pdf,企业和地区的体系制度,应对项目智能施工有实际支撑作用。
【深化设计资源】深化设计资源评价施工深化设计使用的设计资源导入方式及数据完整程度。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由设计方提供CAD格式设计文件,根据设计文件的完整程度,得0~20分。
采用BIM模型导入设计资源,根据BIM模型数据的完整程度,得0~30分。
具有深化设计数字资源库,根据数字资源库的完善程度,得0~30分。
能与设计方进行BIM信息交换和工作协同,根据其完善程度和应用效果,得0~20分。
【条文说明】5.2.5 CAD文件应有设计交付手续;项目导入设计信息,在数字资源支持下开展施工深化设计。
【软硬件设备】软硬件设备评价项目软硬件设备配置满足智能施工需求的程度和水平。按下列规则评分并累计:
项目配置满足智能施工需要的软硬件设备,根据软硬件设备配置的覆盖面和适配程度YS/T 92-2021 铝及铝合金花格网.pdf,得0~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