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7.中建夏季施工专项方案(共19页).docx负责按期上报中期计量、进度报表、进度计划、内部计量等;监督夏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负责材料价格的市场调查、材料设备的采购、材料设备进场计划的安排等;对夏季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物资和所需设备进行购置或租赁。
负责检测本项目部内进场材料及工艺试验检测,确保夏季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工程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材料及成品符合设计要求。
铁路南北延伸线第三方检测招标文件--发布稿第四章 夏季施工具体措施
4.1 夏季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管段范围内(即K46+000~K93+450.45)主要结构形式有桥涵结构、路基结构。
其中,混凝土工程包括:桩基、承台、墩台柱、桥台、盖梁、梁板预制、涵洞、部分路基防护及排水工程、其他小型预制件。
夏季高温天气施工主要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大,直接关系到结构质量,而本工程夏季主要为混凝土工程施工,因此,控制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成为高温天气施工的关键,而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是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中之重,因此混凝土拌制时应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并控制附加水量,减小坍落度损失,减少塑性收缩开裂。
混凝土工程夏季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从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混凝土运输措施、混凝土浇筑措施、混凝土养护措施等几方面控制。
4.1.1原材料质量控制
加强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控制原材料质量。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砂的含泥量、碎石的石粉含量、减水剂的减水率及坍落度保留值等指标。
加强原材料的存放管理,严禁各种原材料被暴晒,避免夏季曝晒造成砂石料温度过高,导致砼拌和温度增高。
向粗骨料堆中洒水,以促进蒸发冷却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如果用冷水 (如地下水或井水 )湿润,则冷却效果会更好,在温度较高时尤为如此。
水泥、粉煤灰的入仓时间尽量控制在夜间或清晨,避免刚运到的水泥、粉煤灰温度太高的情况下即进入搅拌机搅拌混凝土,同样导致砼入模温度增高。
4.1.2混凝土拌制质量控制
1、估算混凝土拌合料温度方法
根据原料温度推算拌合后混凝土的温度可按下式进行:
T=[S(TaWa+TcWc)+TtWt+TmWm]/[S(Wa+Wc)+Wt+Wm]
式中:T: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料温度(℃);
S:固体材料(水泥及骨料)的平均比热,取0.2;
Wa:骨料重量(kg);
Ta:骨料温度(℃);
Wc:水泥重量(kg);
Tc:水泥温度(℃);
Wt::骨料表面含水量(kg);
Tt:骨料表面水温度(℃);
Tm:混凝土拌合用水量(kg);
Wm:混凝土拌合用水温度(℃)。
由上式看出,要降低混凝土拌合料的温度,首先应降低原材料的温度,特别是降低比热最大的水和用量最多的骨料的温度。
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规定配合比的设计应考虑高温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的影响。混凝土中可掺加高效减水剂或掺用粉煤灰等活性材料取代部分水泥,减少水泥用量。
同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施工,严禁私自更改配合比,特别是随意增加拌和水用量;加大拌和站的自校准度,确保拌和站计量误差满足要求。
混凝土拌和时,可取用温度低的深井水,达到有效的降低拌合料的温度,也可采用低温水、加冰等降温措施,加冰时,可用片冰或冰屑,并适当延长拌和时间。
当混凝土拌和物的运输距离较长,可用缓凝剂来控制凝结时间,但应保证缓凝剂的掺量正确,对于大体积的混凝土工程尤其如此。
搅拌站的料斗、储水器、皮带运输机及搅拌筒等应采取遮阳措施。在搅拌过程中增加混凝土坍落度的检测次数;当不满足施工需要时,应及时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每 1~3h测量一次混凝土原材料的温度、机口混凝土温度,并记录。
当混凝土供应不紧张时,尽量安排在气温较低的夜间和清晨进行搅拌。
运至现场的混凝土如发生离析或坍落度损失较大不能正常使用时,应退场处理,严禁擅自在现场加水。
4.1.3混凝土运输措施
加强混凝土罐车保养维护,确保运输过程正常,必要时,搅拌筒上设置防晒设施,以满足混凝土初凝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缩短混凝土的暴晒时间。
2、运输过程中控制措施
运输过程中,罐车应进行缓慢搅拌,确保混凝土不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过大等现象的发生,运至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应保持均匀和满足坍落度要求。
4.1.4混凝土浇筑措施
在炎热气候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要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温度,并要求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付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具体采取措施如下:
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实际环境,将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在30℃以下。
尽量避免在最高气温时浇筑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施工尽量在晚间受风和温度影响相对较小,考虑在日落后或夜间时间段浇筑混凝土,早上尽可能在 8点前结束混凝土浇筑。
夏季炎热条件下浇筑混凝土时,在浇筑前可对模板、钢筋、即将浇筑地点的混凝土垫层和旧混凝土面等洒水冷却并使之吸足水分,尽可能将泵车停置于背阳阴凉处,并根据日照高度进行调整位置。
配备足够的人力、设备和机具,以便及时应对预料不到的不利情况,并随时控制好混凝土表面与外界的温差及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的影响。
对于大面积的现浇梁的施工,应做好混凝土浇筑方案,明确混凝土的浇筑方向、浇筑顺序,浇筑时间尽量选择在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表面如有泌水时,要及时进行修整。
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振捣施工,确保工艺技术合理,控制每层浇筑高度不超过 30cm,既利振捣密实,又可加快热量散失,避免产生温度裂缝。
夏季混凝土施工时,振动设备较易发热损坏,故应准备好备用振动棒。
8、混凝土浇筑所用机具、设备、材料控制
与混凝土接触的各种工具、设备和材料等,如浇筑溜槽、输送机、泵车、混凝土浇筑导管和手推车等,不要直接受到阳光曝晒,必要时应洒水冷却。
4.1.5混凝土养护措施
夏季浇筑的混凝土,如养护不当,会造成混凝土强度降低或表面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等,因此,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重点注意以下几点: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对表面修整后应尽快开始养护,应在其表面覆盖塑料薄膜,保持水分;初凝后,增加覆盖浸湿的土工布(上盖薄膜),继续洒水保护,使混凝土表面更长时间保持湿润状态。因此,要求施工队建立专人负责养护机制。
承台、箱梁和其他大面积混凝土养护将采用土工布等进行覆盖洒水养护,立柱脱模后应及时采用塑料薄膜进行全封闭包裹,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
当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水,能经住手指轻压,就可以开始覆盖并洒水保湿养护,终凝后即浇水养护。由于当地气候干旱,故夜间不间断连续养护。
普通混凝土养护不得少于7d,掺抗渗防裂剂的混凝土保湿养护不得少于14d。
同条件养护试件应与本体混凝土共同养护,严禁曝晒而影响试验结果。
对于热期混凝土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原材料、机具设备、配制、搅拌、运输、浇筑及养护等,均应以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为原则。
4.2 砌体工程保证措施
砌体工程主要为砌石护坡、桥头护坡、椎体护坡、浅碟形边沟、急流槽等附属工程。
热期砌体工程施工主要考虑砂浆性能的稳定性。主要有注意事项如下:
1、砂浆宜随拌随用,气温超过30℃时,根据现场施工人员、机械配置情况进行搅拌,一次搅拌砂浆控制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遇有特殊情况导致砂浆凝结,需将凝结砂浆作为废料处理,不得使用。
3、砌筑所用浆砌片石、干砌片石或混凝土预制块运至现场后,尽量放置在背阴处,若其温度过高时,先进行洒水降温处理,再用砂浆进行砌筑。
4.3模板及钢筋保证措施
由于当地特殊的环境条件,夏季施工过程中模板及钢筋会随着气温的升高及阳光的直接照射温度升高,其自身温度甚至可能灼伤皮肤。在浇筑过程中影响混凝土入模温度、浇筑效果及养护效果。故,施工过程中除满足日常施工规范要求外,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1、钢筋模板现场存放必须下垫上盖;
2、钢筋加工、绑扎及模板安装过程中作业人员必须佩带专用手套;
3、混凝土浇筑前若模板、钢筋温度过高,需洒水(最好是冷水或井水)降温,但混凝土浇筑前需清除混凝土浇筑范围内积水。
热期施工时,除对施工各项常规指标进行检验外,重点需注意对以下几点进行检验:
1、砂石集料的含水率检测,每台班应不少于1次。
2、混凝土浇筑与养护时,对环境温度应每日检查4次,并做好检查记录;当温度超过热期施工的规定时,混凝土的搅拌应采取有效的降温和防晒措施,并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否则应停止施工。
3、混凝土热期施工,除应留置标准条件下养护的试件外,尚应制取相同数量的试件,并将其置于与结构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养护,检查混凝土的强度用以指导施工。
4、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缓凝剂的掺量,并应检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防止缓凝剂掺量不准确对结构造成危害。
4.5高温防暑降温措施
4.5.1施工组织安排措施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实行工间休息制度,早晚干活,中午延长休息时间,避开高温作业。
2、机械设备应派专人定期检查,防止高温作业,遇机械温度过高时,应马上停止运行,给设备降温。
3、改革工艺,减少与热源接触的机会,疏散、隔离热源。
4、指派专人负责工地的防暑降温工作。配备足够的盐饮、冰块、茶水,供施工人员饮用。从事高温作业(如电焊、气割等)的场所应当采取通风和遮挡降温措施。
4.5.2卫生保健措施
1、宿舍应保持通风,干燥,有防蚊蝇措施,统一使用安全电压。生活办公设施要有专人管理,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室内整齐清洁卫生。
2、食堂饮食要卫生,有卫生认可证,炊事人员有健康证,禁止购买腐蚀食物,防止食物中毒。
4、加强教育和宣传,了解中暑症状和防治办法:
中暑可分为热射病、热痉挛和日射病,在临床上往往难以严格区别,而且常以混合式出现,统称为中暑。
(1)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一定时间后,如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软弱无力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不超过37.5℃),这就有发生中暑的可能性。
措施:此时如能及时离开高温环境,经短时间的休息后,症状可以消失。
(2)轻度中暑。除先兆中暑症状外天津消防减灾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高层大楼),如有下列症候群之一,称为轻度中暑:人的体温在38℃以上,有面色潮红、皮肤灼热等现象;有呼吸、循环衰竭的症状,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量出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微弱等。轻度中暑经治疗,4—5h内可恢复。
(3)重度中暑。除有轻度中暑症状外,还出现昏倒或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在40℃以上。
措施:在做上述降温措施的同时,将患者迅速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1、加强用电管理,严防火灾危害,夏季温度高同时又是用电高峰。专职安全员和电工应对施工和生活用电设备进行检查,配足灭火设备,预防火灾发生。
2、加强对易燃物品的储存、运输、使用和管理,采取防晒、防漏措施,杜绝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3、安排专人负责便道交通,保障便道交通车辆畅通。
4、进行便道洒水防尘处理,安全文明施工。
5、在施工驻地作好淋浴设施。
6、加强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和培训工作某18层住宅水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进场作业人员均应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着装统一整齐,不得穿拖鞋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