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15、[湖南]轨道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专项治理方案61页.doc2、负责项目部CI策划、覆盖及日常工作和大型活动的组织实施。
3、负责项目部相关的技术、质量、安全等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4、参与劳务分包引进和管理室外道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协助相关部门建立劳务人员花名册,协助民工的入场质量、安全教育。
第三章、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基本要求
2、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要和精细化管理相结合,治理工作注重从小、从细抓起。治理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精细化管理的过程,要注重抓好工程质量的细小部位,施工管理的细小措施,施工工艺的细小环节。
3、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要加强协作,各负其责。参与工程建设的业主、施工、设计、监理各单位都是工程质量问题治理的主体,在治理过程中,要通过治理责任这个纽带,建立治理沟通、协作机制,形成合力,共同发挥作用。
4、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治理要预先制定专项治理措施,找准病因,对症下药,做到事半功倍。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是长期形成的痼疾,治理活动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见影,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突出重点、重点突破,带动全面。
5、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活动要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一线人员的智慧,要让一线工程人员了解工程质量常见问题的名称、危害、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掌握治理的措施和施工工艺关键环节,把治理的直接责任落实到一线,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
6、项目部各技术人员要规范工作程序,依据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的具体措施,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对涉及工程质量与安全的关键工艺、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加强动态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整改。
第四章、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清单
本部主要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清单见下表:
表4.1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清单
第五章、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具体防治措施
一、地下连续墙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和工艺较复杂,质量要求严,施工难度较大,如施工操作不当易出现各类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进行和墙体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制订严密科学的施工方案,精心操作,严格控制从挖槽、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浇筑到锁头管拔除等常见质量问题,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和施工质量达标。
导墙出现坍塌、不均匀下沉、裂缝、断裂、向内挤扰等现象,而致不能使用。
①导墙的强度和刚度不足,或导墙建在松软土层或回填土层上,浸水下沉,引起导墙破坏。
②导墙下局部槽段坍塌或受水冲刷掏空。
③导墙内侧未设置足够的支撑,被墙两侧土压推移向内侧挤拢。
④作用在导墙上的荷载过大,过于集中。
①按设计要求精心施工导墙,确保导墙内钢筋连接质量达标。
②适当加大导墙深度,加固地基;墙两侧做好排水措施。
③在导墙内侧设置有一定强度的支撑,不使间距过大;替换支撑时,安全可靠地进行。
④如钻机及附属荷载过大,用大张钢板(厚40~60mm)铺在导墙上,以分散作用在导墙上的设备及其他荷载,使导墙上荷载均匀。
大部分或局部已严重破坏或变形的导墙拆除,并用优质土(或再掺入适量水泥、石灰)分层回填夯实加固地基,重新建造导墙。
在槽壁成孔、下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时,槽段内局部子L壁塌坍,出现水位突然下降,孔口冒细密的水泡,钻进时出土量增加而不见进尺,钻机负荷显著增加的现象。
①遇竖向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粉砂层或流砂土层,或地下水位高的饱和淤泥质土层。在软土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很低,土的内摩擦角φ≤12o,塑性指数Ip≤14时,易发生塌孔。
②护壁泥浆选择不当,泥浆质量差,密度不够,不能在壁面形成良好的泥皮,起液体支撑作用。
③暴雨引起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地面水进入槽段内,使泥浆变质,并产生渗流通道。
④地下水位过高,泥浆液面标高不够,或孔内出现承压水,降低了静水压力。
⑤配制泥浆水质不合要求,含盐类和泥砂过多,易于沉淀,使泥浆性质发生变化,不能起到护壁作用。
⑥泥浆配制不合要求,质量不符合指标规定,废泥浆未经认真处理就继续使用,使泥浆失去效用。
⑦由于泥浆漏失或在泥浆循环过程中未及时补浆,使槽内泥浆液面降至安全范围以下。
⑧在松软砂层中钻进,进尺过快,或钻机回转、提钻速度过快,空转时间过长,将槽壁扰动,或存在地下障碍,处理方法不当。
⑨单元槽段过长,或地面附加荷载过大,或属易塌坍的异性槽段。
⑩成槽后未及时吊放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槽段搁置时间过长,使泥浆沉淀失去护壁作用;或地下水位过高,槽壁受到冲刷。
①在竖向节理发育的软弱土层、粉砂层、流砂土层、淤泥质土层以及软土层钻进时,采取慢速钻进,适当加大泥浆密度,控制槽段内液面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
②严格抨制泥浆质量。成槽根据土质情况选用合格泥浆,并通过试验确定泥浆密度,一般不小于1.05t/m3。
③泥浆认真配制,并使其充分溶胀,储存3h以上,严禁将膨润土、火碱等直接倒入槽内;所用水质符合规定,废泥浆经循环过滤处理后使用。
④做好地面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工作,减少渗流和高压水流冲刷,控制槽内泥浆液面在安全范围以内。
⑤在松软砂层中钻进,控制进尺,不要过快或空转时间过长。
⑥尽量采用对土体扰动较少的成槽机械,减少地面荷载。
⑦根据钻进情况,随时调整泥浆密度和液面标高;发现泥浆漏失或变质,及时补浆或更新泥浆。
⑧单元槽段一般不超过两个槽段,控制地面荷载不过大。
⑨槽段成孔后,紧接着放钢筋笼并浇筑混凝土,尽量不使其搁置时间过长。
⑩加强施工操作控制,缩短每道工序的间隔时间。
①对严重坍孔的槽段,要拔钻,在塌坍处填入较好的粘土或土砂混合物,再重新下钻钻进。
②槽壁局部塌坍时,加大泥浆密度;已坍土体用钻机搅成碎块再用砂石泵抽出,但须注意钻一段时间后,将钻机提升一定高度,然后再下钻,以防再次塌方的土体将钻机埋在槽段内,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设计标高。
③如出现大面积塌坍,将钻机提出地面,用优质粘土(掺入20%水泥)回填至塌坍处以上1~2m,待沉积密实后冉行钻进。
在成孔过程中,槽内的浆位迅速下降,出现大量泥浆突然向外漏失现象。
①挖槽遇多孔的砾石地层或落水洞、暗沟、裂隙等,泥浆大量渗入孔隙,或沿洞、沟、裂隙流失。
②泥浆质量差,密度不够,未能在槽壁形成良好的泥皮,以致不能阻止泥浆大量泄漏。
③遇到透水性强或有地下水流动的土层。
④水头过高,使槽壁渗透。
①遇多孔的砾石地层或裂隙发育地层,停止使用吸力泵或砂石泵,并往导槽内输送尽量多的密度较大的稠泥浆。
②配制优质泥浆,适当提高泥浆的粘度和密度,使槽内泥浆保持正常液面。
③适当控制槽孔内水头高度,不要使压力过大。
配备堵漏材料,发现漏浆及时补浆和堵漏。对落水洞、暗沟,将挖槽机提出地面,填充优质粘土后,重新施钻。
槽孔向一个或两个方向偏斜,垂直度超过规定数值。
①钻机柔性悬吊装置偏心,钻头本身倾斜或多头钻底座未安置水平。
②钻进中遇较大孤石或探头石或局部坚硬土层。
③在有倾斜度的软硬地层交界岩面倾斜处钻进,或在粒径大小悬殊的砂卵石中钻进,钻头所受阻力不均。
④扩孔较大处钻头摆动,偏离方向。
⑤采取依次下钻,一侧为已浇筑混凝土墙,常使槽孔向另一侧倾斜。
⑥成槽掘削顺序不当,钻压过大。
①钻机使用前调整悬吊装置,使机架、多头钻和槽孔中心处在一条直线上,以防止产生偏心;机架底座保持水平,并安设平稳,防止歪斜。
②遇较大孤石、探头石,辅以冲击钻破碎,再用钻机钻进。
③在软硬岩层交界处及扩孔较大处,采取低速钻进。
④尽可能采取两槽段成槽,间隔施钻,合理安排掘削顺序,适当控制钻压,使钢绳处于受力状态下钻进。
查明钻孔偏斜的位置和程度,对偏斜不大的槽孔,一般在偏斜处吊住钻机,上下往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对偏斜严重的槽孔,回填砂与粘土混合物到偏孔处lm以上,待沉积密实后,再重新施钻。
槽段清孔后,积存沉渣超过规范允许厚度,影响墙承受垂直荷载能力和墙底隔水性。
①遇杂填土、软塑淤泥质土、松散砂、砾夹层等松软土层,易于坍落形成沉渣。
②成槽后,孔底沉渣未清理干净。
③槽孔口未保护好,上部行人、运输,槽口被拢动,虚土掉入孔内。
④吊放钢筋笼和混凝土浇灌漏斗时,槽口土或槽壁土被碰撞,掉入槽孔内。
⑤成孔后未及时吊放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槽孔被雨水冲刷或泥浆沉淀、槽壁剥落沉淀,使沉渣加厚。
①遇杂填土及各种软弱土层,成槽后加强清渣工作,除在成孔后清渣外,在下钢筋笼后,浇筑混凝土前再测定一次槽底沉渣和沉淀物,如不合格,再清渣一次,使沉渣厚度控制在规范允许100mm以内,槽底100mm处的泥浆密度不大于1.2t/m3为合格。
②保护好槽孔。运输材料、吊钢筋笼、浇筑混凝土等作业,防止扰动槽口土和碰撞槽壁土掉入槽孔内。
③清槽后,尽可能缩短吊放钢筋笼和浇筑混凝土的间隔时间,防止槽壁受各种因素剥落掉泥沉积。
经测定沉渣超过规范允许厚度时,用吸力泵或空气吸泥法清渣。如将冲出泥浆的潜水砂泵和吸出泥浆的潜水砂泵组合放在槽底,进行冲吸,以多头钻进行清底作业。
6、钻具或金属件掉落槽孔内
钻具或金属工具构件掉入槽孔内,阻碍继续钻进,并将钻头打坏。
①钢材强度低,焊接质量差,钻具连接部件断裂。
②螺栓松脱,钢丝绳拉断。
③操作不慎掉下扳手等工具。
①加强对钻机设备的制作质量检查,发现强度和焊接等质量不合要求,及时加固处理。
②操作人员有工具袋,扳手等用绳挂在身上,防止掉入槽内。
已掉入零部件,用打捞工具(打捞活套、打捞吊钩等)打捞;零星物件用电磁铁吸取,或用抓斗打捞;必要时用潜水人员打捞。如已接近或达到设计深度,用十字冲击钻冲入设计深度以下,或先在其侧面施钻,提钻后用挂钩将掉下的钻头拖入槽内。
(二)钢筋笼制作与吊放
1、钢筋笼尺寸不准或变形
钢筋笼制作尺寸偏差过大,或扭曲变形,造成无法运输、安装。
①钢筋笼制作未在平台上放样成型,绑扎用卡板控制尺寸,点焊固定,使各部尺寸不一,运输扭曲变形散架,无法吊放安装就位。
②钢筋笼安装次序不当,使钢筋笼尺寸大小不能均匀一致。
③钢筋笼尺寸大,刚度差,未设纵向钢筋衍架及斜向拉筋加固。
④吊点不当,在运输和吊放时,因刚度不足而造成扭曲变形。
①钢筋笼制作在平台上放样成型,在乎整地面或平台上绑扎,用卡板控制尺寸,安排好绑扎次序,使钢筋笼尺寸一致,偏差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外形尺寸按设计要求施工。
②钢筋笼除结构受力筋外,一般加设纵向衍架和主筋平面内的水平与斜向拉条,并与闭合箍筋点焊成骨架。对较宽尺寸的钢筋笼增设直径25mm的水平筋和剪刀拉条组成的横向水平衍架,并按要求设置吊点,使有足够的刚度。
③吊点均匀,绑扎点不少于4点,对尺寸大的两槽段钢筋笼不少于6点绑扎,使受力均匀,以避免变形。
对尺寸偏差过大、已扭曲变形的钢筋笼,拆除重新在平台上设卡板按尺寸绑扎,并按要求进行加固处理。
2、钢筋笼难以放入槽孔内
成槽后,吊放钢筋笼被卡或搁住,难以全部放入槽孔内。
①槽壁凹凸不平或倾斜过大,或弯曲。
②钢筋笼尺寸偏差过大,纵向接头处产生弯曲,定位块过于凸出。
③钢筋笼刚度不够,吊放时产生变形。
①成孔要调整好钻机导板箱的垂直度,使保持槽壁面平整、垂直,并在成孔过程中反复扫孔。
②严格控制钢筋笼外形尺寸,其截面长宽比槽孔小11~12cm;钢筋笼接长时,先将下段放入槽孔内,保持垂直状态,悬挂在槽壁上部导墙上,再将上节垂直对正下段后,进行焊接,要求二人同时对称施焊,以免焊接变形,使钢筋笼产生纵向弯曲。
③钢筋笼按要求加设纵向钢筋衍架及斜向拉筋加固,使有足够的刚度,不致产生过大变形。
④在两侧加设导向带钢筋耳环的定位垫块(保护层垫块),使每侧与设计槽壁间有20mm空隙,以利下钢筋笼。
①如因槽壁弯曲钢筋笼不能放入,修整槽壁后再吊放钢筋笼,避免强行放入,使钢筋笼变形。
②如因钢筋笼尺寸偏差过大或变形不能放入,全部或局部拆除,重新绑扎,使尺寸达到要求为止。
槽段浇筑混凝土时,钢筋笼被托出槽孔外,出现上浮现象。
①钢筋笼重量太轻,槽底沉渣过多,被托浮起。
②下钢筋笼后,没有将钢筋笼固定在槽壁导墙上,将钢筋笼压住。
③混凝土浇灌导管埋入深度过大或混凝土浇筑速度过慢,钢筋笼被挤托起上浮。
①做好清槽工作,使槽底沉渣厚度控制在允许范围以内。
②在导墙上设置锚固点固定钢筋笼,以阻止上浮。
③加快混凝浇筑速度,控制混凝土浇灌导管最大埋深不超过6m。
①对钢筋笼上浮不大(≤100mm)的四电接口工程施工工艺流程、质量卡控要点,不处理。
②对钢筋笼上浮超过要求,及时在上部加压使部分回复原位,并在上部导墙上加设锚固点,以控制继续上浮。
浇筑混凝土时,导管内出现涌泥,混凝土被污染,降低了强度,造成夹层,引起渗漏。
①首批混凝土数量不足,不能将泥浆全部冲出导管外。
②导管底距槽底距离过大,使泥浆进入导管内。
③导管插入混凝土内深度不够,使泥浆混入导管中。
④拔出导管过度成都某办公楼拆除改造施工组织设计投标文件,泥浆被挤入管内。
①首批混凝土量经计算确定,保持足够的数量和下冲力,使泥浆排出导管外。
②导管口离槽底保持不小于1.5d(d为导管直径)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