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X局-钢筋技术优化案例应用点梳理word50页.docx

中建X局-钢筋技术优化案例应用点梳理word50页.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2.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742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中建X局-钢筋技术优化案例应用点梳理word50页.docx

板基础钢筋网片,减少柱及墙体伸入基础的锚固长度。

实施效果:通过增加钢筋网片,节约柱墙竖向插筋工程量。

提示:提前与发包人及设计院的沟通。

自来水公司调度大楼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桩承台范围内地梁箍筋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基础采用桩基础+防水筏板,桩基础由桩承台+基础梁组成。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4)提示: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交底工作;留存过程资料,按实际现场放样料单与分包单位结算。

(4)提示:优化案例比较适合底部高差变化较小基础,施工前做好成本分析。

提示:提前优化,与各方充分沟通。

支护桩钢筋笼增加三角支撑钢筋优化

实施效果:实际施工中必须使用三角加强筋(属措施筋),通过变更将三角支撑筋绘入图纸, 避免合同中措施费包干不计取三角支撑的工程量。

提示:此优化适用于直径≥1200mm 支护桩,直径过小增加此钢筋影响导管支设。

支护结构钢腰梁优化为混凝土腰梁

优化实施:由于低价中标且为固定总价合同,为实现扭亏为盈

每米槽钢腰梁造价为:2400×28.4÷1000×2=136.32 元

每米混凝土腰梁造价为:0.12×435+8×0.00617×182÷1000×

2400+1.3×10×0.00617×102÷1000×2400=109.8 元

每米腰梁节约费用为 26.52 元,共计节约费用:26.52×1345×

7=249685.2 元

提示:优化前需进行成本分析,当钢筋采购价格较低时多方案探讨,组织专家论证混凝土腰梁的可行性。

基坑支护钢筋网长度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地下两层,基坑开挖深度 12 米,基坑支护设计由施工单位进行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确认后实施。

优化实施:设计阶段考虑工程造价等因素,建设单位要求宽松部位土坡采用放坡土钉墙加预应力锚杆肋梁的结构形式。原图纸

按钢筋网间距 200mm,60°放坡设计,深化设计阶段经过现场土质取样,在原配筋不变,放坡 85°可满足安全性要求。竖向钢筋每根原长 13.86 米,优化后为 12.42 米,每根钢筋节省 1.44 米,结算时仍按原图纸计算。

实施效果:通过方案优化,节余钢筋用量。 (4)提示:优化后的图纸应经具有设计资质的设计院进行专项计算后方可进行施工,深基坑应进行专家论证,确保基坑支护安全。

平板式筏基钢筋排布细节优化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4)提示:施工前需验算结构安全性,确保符合规范允许值;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交底工作。

优化背景:某工程塔吊基础钢筋属于措施钢筋,且措施费包干, 不另行计算。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4)提示:塔吊基础内主体钢筋应计入工程结算。

(3)实施效果:通过优化,方便施工,实现降本增效,。(4)提示:以加快工期为切入点,利用新工艺取得效益。

优化背景:某工程采用抗浮锚杆抵抗地下水的浮托力,锚杆采用 3Φ32 钢筋。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底板上层钢筋与锚杆钢筋严禁采用焊接方式连接,需采用绑扎。工程桩可参照本优化案例。

优化背景:某工程采用型钢混凝土柱,钢骨截面为双箱型。浇筑型钢柱混凝土时,用φ14 对拉螺杆与主筋或钢骨焊接固定模板, 螺杆不能周转,造成极大浪费。

坡口套筒与巨柱钢骨焊接

优化实施:项目部将支模体系优化为在钢骨上焊接φ14 套筒, 用现场φ14 废料两端套丝,一端与坡口套筒相连,另一端拧紧套筒形成稳定的支模体系。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确保套筒位置对应,保证模板施工质量。

型钢柱箍筋和拉筋施工优化

实施效果:现场实际施工时,外箍筋整体下料,而结算时按方案采用两段 U 型组合箍筋计算,同时计取钢筋焊接费用。

提示:控制焊接质量,采用 E50 以上焊条,保证焊接长度 10d, 焊缝饱满要求。

优化背景:某工程图纸中,楼层下层柱纵向钢筋Φ25,上层柱纵向钢筋Φ22,且类似相邻楼层柱纵筋直径不同的情况较多。

优化实施:原做法钢筋变径处,上下层柱纵筋需按图集进行锚

固设置。项目部经论证采用变径套筒施工,以节省钢筋锚固长度。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将变径套筒认价和按锚固设置计算的钢筋量对比,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结算。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优化实施:现场实际施工用水泥顶棍,且在劳务分包合同中约定水泥顶棍由劳务队伍自行采购,节省措施钢筋的使用。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水泥顶棍适用于墙厚在 300mm 以内。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交底工作,结算时按施工方案计量。

墙体筏板内水平定位筋优化 (1)优化背景:工程施工中筏板墙插筋均需设置剪力墙插筋的定位钢筋。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交底工作。

优化背景:某工程层高 4.5 米,图纸要求层高大于 4 米,在砌体墙中间设置一道圈梁,其中门、窗顶标高大部分相同。

优化实施:现场通过优化,将圈梁布置在门窗过梁标高处,用圈梁代替门窗过梁,减少钢筋用量。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施工前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做好交底工作。

钢板墙拉筋与钢板连接方式优化

实施效果:优化后节省大量套筒,且钢筋绑轧施工进度大大提高。

提示: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优化钢筋连接方式,既节约成本,又加快工期。

梁纵向钢筋连接接头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裙房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且纵向跨度约为 200m,横向跨度约为 145m,为方便钢筋下料, 减少料头浪费,现场所有梁纵筋机械连接接头均采用Ⅰ级接头, 则无需考虑梁纵筋连接位置,只需保证接头百分率不大于 50。

实施效果:现场梁钢筋原材可达到无损耗,梁筋可节约 4—5。

提示:钢筋放样时注意接头百分率要保证不大于 50。

不同直径钢筋搭接改为同直径钢筋搭接

优化背景:某工程主体楼中KL5为两跨,其中第一跨下部配筋为4根Φ20,第二跨为2根Φ22,按要求两跨梁应该在支座处互锚,

优化实施:现场通过优化将第一跨中的其中2根Φ20改为Φ22, 与第二跨的2根Φ22连接,可以省去锚固钢筋54cm,结算时仍可按钢筋支座锚固计量。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减少钢筋使用量,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详细审阅图纸,提前策划。

优化背景:工程中梁及连梁上部、下部钢筋存在二排钢筋,通常做法采用Φ25的钢筋进行间隔,保证上下筋的间距,此做法钢筋耗量较大。

优化实施:对于梁上部、下部纵筋存在二排钢筋的,采用DN20 方钢管代替Φ25梁垫铁。

实施效果:减少措施钢筋使用量,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施工前同相关部门沟通,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核心筒钢骨梁上剪力墙竖向钢筋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钢骨梁上设有剪力墙,钢骨梁截面 600× 700mm,钢梁截面 400×500×25×30mm,剪力墙竖向钢筋Φ20。

优化实施:原设计墙体钢筋伸至梁底弯锚 12d,钢骨梁箍筋全长加密,间距较小(100mm),梁上墙体纵筋难以插筋,通过与设计单位沟通,优化为钢梁上焊接坡口套筒,坡口套筒为Ⅰ级,墙筋与套筒机械连接。

原设计墙插筋 优化后墙插筋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加强与设计单位沟通,提前策划。

混凝土反坎墙下无梁处加筋优化

(1)优化背景:外墙窗台及卫生间反坎现场采用素混凝土浇筑,板底加筋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技术人员进行优化,重新绘制板底加筋的范围及尺寸交由劳务班组进行下料。 (2)优化实施:在与咨询公司核对钢筋工程量时,图纸说明中明确窗台压顶、卫生间反坎采用板底加筋及板上加圈梁计算,其中板底加筋在核对时按图纸标注位置的跨度计算。

(3)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减少钢筋施工成本。 (4)提示:在保证满足规范要求及发包人、监理单位同意的情况下,

现场重新绘制图纸进行下料,结算时仍按原图纸说明的方式计算。

现浇板内薄壁方箱措施钢筋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裙楼地下3 层,地上4 层,现浇板厚度500mm。板内放置薄壁方箱模盒(尺寸为 500*500*250mm),图纸要求薄壁方箱底面保护层厚度 100mm。为保证薄壁方箱定位准确,混凝土浇筑时不受挠动,须采取有效定位措施。

实施效果:薄壁方箱数量有 3500 个,箱子顶面、侧面钢筋共

计 12 根,长度 1000mm,箱子底部马凳钢筋长度 1880 mm,钢筋型

号Φ12,钢筋累计重量 49.7 吨。

提示:施工前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施工方案需取得有效确认。

抗裂钢筋网片的应用优化

实施效果:工程屋面面积 19000 ㎡,钢筋用量 15 吨,网片较钢

筋材料便宜,钢筋绑扎单价 15 元/m2,网片铺设 3 元/m2。

提示:施工时做好技术交底,工程结算时按图纸钢筋绑扎计算工程量,注意与现场施工方案及影像资料的一致性。

优化背景:某超高层工程每隔 15 层设置桁架转换层,为保证转换层楼板刚度,楼板上设有暗支撑。

优化实施:原设计所有暗支撑均需与核心筒剪力墙相连,核心筒剪力墙施工时需预埋大量钢筋接驳件,通过方案优化,将暗支撑分为主支撑及次支撑,次支撑只需锚入主支撑 Lae 即可,节约钢筋,同时简化施工,加快速度。

原设计转换层楼板暗支撑 优化后转换层楼板暗支撑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提前与设计单位沟通,了解各暗支撑受力情况,合理提出优化。

楼层板内暗梁处节点优化

优化背景:结构施工时在楼层板内设置暗梁,位置同二次结构墙体,用于增加此部位砌体墙底的加强构造。当板内设置暗梁时, 此处板筋顺暗梁方向可不设置。

优化实施:施工时对劳务分包做好交底,暗梁处主筋代替同方向板筋,避免多下料,结算时以满铺计量。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方案,实现降本增效。

提示:此部位按照图集板筋不设置,现场不绑扎,结算时应按图示计量。

无梁板带板筋统一方向、变径套筒连接优化

优化背景:某工程楼板为无梁板带,由于形状不规则,原设计有两个相交坐标系将楼板分为 A 区和 B 区,A 区板带配筋为Φ

优化实施:通过优化,现场统一采用 B 区坐标系,两区钢筋采用变径套筒连接,减少钢筋交叉锚固,结算时仍按小直径区域伸

向大直径区域锚固计量。

实施效果:优化后增加变径套筒,节约了交叉锚固钢筋。(4)提示:结算时采用两个坐标系钢筋互锚建模计量。

(1)优化背景:某工程地下车库为无梁板带形式,基础底板厚度为500mm,楼面板厚度为 400mm。

(2)优化实施:根据“13G101-11”问题答疑中 P30 页 2.5 解答: 刚性地面系指无框架梁建筑地面,其平面刚度比较大,在水平力作用下平面内变形较小。

实施效果:结算时将此地库定为刚性地面,框柱箍筋加密,每层计算 6 套箍筋。

提示:现场施工时做好交底,按照常规方式进行钢筋下料绑扎, 并按标准绑扎部分节点,留取影像资料。

优化实施:施工图纸未明确构造柱具体设置位置,根据规范中

13.3.3 规定,在施工方案中明确,隔墙转角处、不同方向交点处及间距小于 3m 处和洞宽>2000mm 两侧须设置构造柱,现场实际施工时按施工交底,在关键节点或必要位置设置构柱。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按规定计算构造柱和钢筋工程量。 (4)提示:此优化应用于结算,而在施工过程中应按施工交底布置。细研究图纸,做好图纸深化设计,提出合理施工方案。

优化背景:某项目为框剪结构,地上 18 层,地下 2 层,图纸要求二次结构采用预留钢筋,且砌体综合单价中已包含了植筋、

优化实施:按照设计图纸要求,主体结构施工时在柱与现浇过梁、圈梁连接处,填充墙拉结筋位置,需提前预留插筋。此做法需模板安装后再在模板上打孔放置插筋,影响模板固定,破坏严重,减少模板周转次数,同时易漏浆影响混凝土观感。经优化, 提出将预留插筋变更为预埋钢板,拉结筋埋板高 100mm,圈梁(腰梁)埋板高 200mm,钢板厚度 8mm厂房、办公楼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此项可提高模板周转次数与施工效率,同时预埋钢板经重新认价,可增加效益。

实施效果:减少二次结构钢筋用量,提高了模板周转次数与施工效率。

提示:提前了解合同及清单要求,及时提出变更。

优化背景:图纸中未标注构造柱、拉梁、过梁及圈梁的设置范

围及数量,且在主体施工阶段,二次结构设计存在变更,无法明确墙体位置。

优化实施:通过与设计单位沟通DBJ61_T 179-2021 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专业人员配备标准.pdf,由项目部重新绘制图纸标注具体构造柱等二次结构的位置、截面尺寸及配筋,经发包人、监理单位审批后施工,对二次结构图纸进行了优化。现场施工时另行向分包单位出图、交底。

实施效果:通过优化,明确二次结构构造柱、圈梁等设置。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