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梁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ocx

冷梁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ocx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docx
资源大小:0.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82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冷梁空调系统工程技术规程.docx

3.2.6 冬季供热的区域应采用主动式冷梁,且热水进水温度不宜高于45℃。

3.3.1 冷梁空调系统的风系统设计根据整体建筑负荷确定合适的形式,且符合下列规定:

西苑南路施工组织设计1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应附加5%~10%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

2 全空气系统的送风量与所有末端一次风量之和的差值应与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规定的漏风量允许值相匹配,且差值不能超过10%。

【条文说明】: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规定:通风机风量应附加风管和设备的漏风量,送、排风系统可附加5%~10%。

全空气系统是指采用组合式空调机组或新风机组驱动空气循环的风系统。

3.3.2 主动式冷梁的一次风量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一次风量应根据室内设计参数、潜热负荷、送风温度等确定,且不应小于最小新风量;

2 一次风量应满足显热负荷的需求;

3 一次风量应满足冬季室内加湿量的设计要求;

4 一次风量应避免产生噪声。

3.4 自 动 控 制

3.4.1 冷梁空调系统的自控设计应包含下列内容:

1 冷源群控系统和末端空调系统集中监控系统;

2 控制点参数设计值和工况转换边界条件;

3 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位置和安装要求;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控制系统的自控设计内容。控制点参数包括冷源系统的供回水温度设定值、循环水泵变频定压差设定值、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温度设定值和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值等具体参数;工况转换边界条件包括冬、夏和过渡季转换时的温度、焓值等设定值。

3.4.2 空气处理系统的自控策略应包括下列内容:

2 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温度控制;

3 送风静压或送风量控制;

4 新风量或空气品质控制功能;

5 空气处理机组开关机顺序控制和设备连锁控制功能;

6 风机状态监视、过滤网压差报警等功能,寒冷地区还应设有防冻保护控制;

7 其他工艺需要的控制策略。

【条文说明】:空气处理机组包括新风机组、组合式空调机组等。

送风温度控制时,温度传感器应设于气流稳定的送风管上,夏季控制冷却盘管水量,冬季控制热水盘管水量。在过渡季时,宜采用送风温度自动重设功能,宜提高送风温度保证空调舒适度及避免再热损失。

空调系统在过渡季时,通过提高新风比或全新风运行,可实现节能。

3.4.3 冷源集中监控系统宜对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与控制,包括:

1 冷源侧变流量运行时,空调水系统总供、回水管之间的旁通调节阀可采用流量、温差或压差控制;

2 冷源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压力;

3 冷水机组的运行状态;

4 循环水泵的运行状态;

5 定压补水设备的运行状态

6 其他需要的参数。

3.4.4 当空气处理机组配置电加热器时,电加热器应与送风机连锁,并应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装置;电加热器应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措施。

【条文说明】:当空气处理机组配置电热器时,应具备相关的连锁和保护措施,这是《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中的强制性条文要求。电加热器与送风机连锁,是一种保护控制,可避免系统中因无风电加热器单独工作导致的火灾。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可靠性,还要求设无风断电、超温断电保护措施,例如,用监视风机运行的风压差开关信号及在电加热器后面设超温断电信号与风机启停连锁等方式,来保证电加热器的安全运行。电加热器采取接地及剩余电流保护,可避免因漏电造成触电类的事故。

3.4.5 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电控柜应设置远程/就地转换开关。当转换开关处于远程状态时,可执行下列远动功能:

1 调整风机的启停或频率;

2 调整水阀的开度;

3 设定、修改房间温度的设定值。

3.4.6 采用冷梁空调系统的工程应设置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建筑设备集中监测与控制系统,应满足设备和系统节能控制要求;监测参数包括:建筑能源消耗状况、室内外环境参数、设备及系统的运行等参数,并应具备显示、查询、报警和记录等功能。

【条文说明】:在保证空调系统控制系统稳定的基础上,要考虑有效地节能运行,所以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应具有利用自控系统监测参数完成能耗监测和统计的功能,促进行为节能。

3.5 节 能 设 计

3.5.1 当冷梁空调系统设有集中排风系统,且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宜设置空气能量回收装置,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的规定。

3.5.2 冷梁空调系统的自然冷却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特性和气候条件,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自然冷却主要有两种方式:

1) 对于有过渡季、冬季供冷需求的区域,在冷源系统中设置低温冷却塔供冷系统,利用室外低温空气冷却空调冷水,再通过冷却盘管冷却室内空;

2)直接利用室外低温、低焓空气向室内供冷,可用于各类地区,且与空调技术直接相关。

3.5.3 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控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过渡季能宜增大新风比例运行;

2 新风量宜根据服务区域的使用状况调节;

3 宜根据室外温度参数优化室内温度的设定值;

4 宜根据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运行状况给出需要供水温度的信息。

3.5.4 应对冷梁空调系统进行全年空调工况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运行控制策略。

4 设 备 与 材 料

4.1 一 般 规 定

4.1.1 冷梁空调工程系统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的材质、规格及性能应符合设计文件和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或淘汰的材料与设备。

【条文说明】:空调系统中采用的空调冷热交换设备,如冷水机组、组合式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风机盘管等都有相应的产品标准,包括:《冷水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577、《组合式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GB/T 14294、《风机盘管机组标准》GBT19232等,工程采用这些设备应保证满足标准要求进行生产。

4.1.2 冷梁空调工程系统中使用的设备与材料应经进场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使用。进口材料与设备还应提供有效的商检合格证明、中文质量证明等文件。

4.2 冷 热 源 设 备

4.2.1 采用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系数(COP)应符合《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的规定。

4.2.2 当冷水(热泵)机组额定工况与设计参数不同时,应根据设计参数修正冷水(热泵)机组的供冷量。

4.2.3 采用电机驱动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时,宜选变频机组。

4.2.4 水泵选型时,循环水泵效率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清水离心泵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762规定的节能评价值。

4.3 空 气 处 理 机 组

4.3.1 空气处理机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空调机组》GB/T 14294的有关规定,离心风机应能在30%~100%的风量调节范围内稳定运行。

4.3.2 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的风机能效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规定的通风机能效等级的2级。

4.3.3 空气能量回收机组选型时,热回收效率不低于《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GB55015的规定。

4.3.4 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宜采用强弱电一体化变频动力柜,并应内置控制器、变频器及其他电气元器件,且应采取完善的强弱电隔离措施。变频器应根据电机的额定电流选择,且宜选择带有防电磁干扰措施的环保产品。

4.4.1 冷梁应根据设计文件进行校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条文说明】:目前冷梁各个厂家的不同产品的样本的进水温度不同,造成无法按照设计工况对比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设计文件要求的进水温度、风量、制冷量、功率及外形大小等进行校核且符合设计要求。

4.4.2 冷梁应配置室内温控器,并应能对室内的温度及防结露报警情况进行监测。

4.4.3 冷梁温控器至少应具备手动功能,温度显示分辨率不宜低于0.5℃,精度不应低于0.5℃,且应具备根据室内露点温度关闭冷梁进水阀门的功能。

4.4.4 冷梁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梁的性能应综合考虑诱导比和阻力的因素;

2 主动式冷梁应满足设计送风条件下的防结露要求;

3 主动式冷梁在设计送风量下应具备较好的空气分布特性。

4.4.5 冷梁应提供完备齐全的技术资料。

4.5 风 管 和 保 温

4.5.1 冷梁空调工程系统的风管宜选择带法兰的镀锌风管,应符合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保温材料宜选用符合消防要求的橡塑等,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

4.5.2 冷梁系统风管制作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通风管道技术规程》JGJ 141的有关规定。

4.5.3 柔性软管应具有消声和保温功能,并应采用防火、防腐、防潮、不透气、不易霉变的材料制成。

5 施 工 与 安 装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冷梁空调系统的通风空调、电气及自控系统的施工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和《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的有关规定。

5.1.2 设备安装前检查、就位前基础验收、设备的搬运和吊装应符合设计图纸、产品说明书和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5.2 冷 热 源 系 统

5.2.1 制冷(热)设备、附属设备、管道、管件及阀门等产品的性能及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机组的外表不应有损伤,密封应良好,随机文件和配件应齐全。

5.2.2 与制冷(热)机组配套的蒸汽、燃油、燃气供应系统,应符合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5.2.3 制冷机组本体的安装、试验、试运转及验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的有关规定。

【条文说明】:本条引用现行国家标准《制冷设备、空气分离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4的办法。

5.3 空 气 处 理 系 统

5.3.1 空气处理机组的施工安装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5.3.2 现场组装的空气处理机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组合式新风机组(空气处理机组)》GB/T 14294的有关规定进行漏风量的检测,在700Pa静压下,漏风率不应大于2%。

5.3.3 冷梁的施工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冷梁的安装应满足设计和设备说明书的要求;

2 冷梁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辐射与充分诱导的技术要求;

3 冷梁安装时,宜设单独支、吊架,吊架之间应设减震隔垫;

4 主动式冷梁进风口与风道的连接宜采用套接的方式;

5 冷梁的盘管与水管的连接应采用金属软接头,软接头长度不应大于300mm;设备吊装时应在吊件上下均匀配置螺母;

6 冷梁箱体距其他管线的距离宜不小于5cm;接线箱距其他管线及墙体应有充足的检修空间;

7 被动式冷梁隐藏安装,周边应留出室内空气上升的空间,保证回风路径截面的有效面积不能低于送风面积;

8 冷梁应预留调试检修口;

9 搬运和安装时应对冷梁采取保护措施;

10 被动式冷梁安装位置距天花板最小距离应为冷梁设备短边的50%,主动式冷梁安装位置距天花板最小垂直距离应为0.1m;

11 主动式冷梁进风口宜配套同管径的风量调节阀或定风量阀。

5.3.4 风管的施工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空调风管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

2 空调风管安装后应进行风管系统的严密性检验,漏风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的有关规定;

3 风管支管宜采用法兰连接;

《旅馆建筑设计规范 JGJ62-2014》.pdf4 系统主干风管的转弯处、与空调设备连接处应设固定支架;

5 低温送风的风管保温应满足设计和防结露最低要求。

【条文说明】:风管的漏风量对全空气、变风量等系统的运行及室内空调效果影响很大,现行国家标准《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对风管的制作及安装后的风管漏风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5.4 电 气 及 自 控 系 统

5.4.1 电气设备安装应牢固,螺栓及防松零件应齐全、不松动,接线入口及接线盒应作密封处理。

5.4.2 安装冷梁装置时CJJ 61-2017: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无水印,带书签),接线箱距其他管线及墙体的距离不应小于对接线箱内设备操作的距离。

5.4.3 室内温控器安装位置反馈的温度应能代表该房间的温度,并不应受其他热源的影响。

5.4.4 空调系统电动水阀门安装应符合产品和设计要求,且安装前应进行通电试验和压力试验。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