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418-201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pdf

GB 50418-201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没有资源,无法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8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6142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 50418-2017 煤矿井下热害防治设计规范.pdf

4.1.1井下采、掘工作面等人员工作地点及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4.1.1开下来、拙工作面等人页工作地点及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

GB/T 34365-2017标准下载4.2井下作业环境设计参数

4.2.1井下作业地点和机电设备确室的气象条件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行有关法规及标准的规定。

1采煤工作面气象条件控制地点范围内等效温度不应超过 28℃,且采煤工作面进风口处等效温度不应低于18℃; 2掘进工作面气象条件控制地点范围内等效温度不应超 过28C; 3机电设备响室气象条件控制地点范围内等效温度不应超 过30℃,且进风口处等效温度不应低于18℃

5.1.1 新建矿井气象条件预测应具备下列基础资料,并应对其进 行分析: 1矿井所在地与地温相关的地质资料; 2当地气象台站最近10a及以上的气象资料; 3邻近生产或在建矿并最近3a以上的最热月实际地热资料 和作业环境气象资料; 4矿并的开拓、开采、通风设计及设备安装、人员配备等 资料。 5.1.2改建、扩建和生产矿井井下气象条件预测的基础资料可使 用实测统计资料,统计数据不宜少于3a。

5.1.1新建矿井气象条件预测应具备下列基础资料,并应

5.2.1热害矿井的井下气象条件预测应包括采、掘工作面及机电 设备碱室最热月气象参数和超温时间段,预测结果应包括下列 内容: 1采煤工作面的气象条件控制地点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相 对湿度; 2掘进工作面的气象条件控制地点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相 对湿度; 3机电设备响室内最热月平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响室内 设备运行台数最多时月平均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4采、掘工作面和机电设备响室的空气温度超限的月份: 5热害分析、论证或评价所需的热源分析结果及其他参数。

5.2.2井下作业场所气象条件预测时期应与矿井产量相对应,并 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建矿井应预测移交生产时期、达到设计产量时期、热害 最严重时期; 2改建、扩建和生产矿井应预测热害防治工程建成使用时期 和热害最严重时期

? 2 应根据矿并实际条件选择数学分析法、实测统计法或实验 室模型模拟法,采用的预测方法应经过验证或鉴定,预测方法可按 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执行; 2井下气象条件预测应包括井下主要热源、湿源与风流的热 湿交换,主要热源包括围岩、井下热水、空气压缩(或膨胀)、机电设 备和煤岩氧化等; 3在风流汇合处应计算风流汇合前、后的空气参数; 4改建、扩建和生产矿并设计时,可采用生产矿并或邻近矿 井经验证的预测方法进行井下气象条件预测。

5.3.1矿并采用制冷降温时,应在并下气象条件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气象参数超限的采、掘工作面及机电设备室所需要的冷负 荷、制冷降温系统的年运行时间,并应分析运行期间各月份制冷降 温系统的冷负荷变化情况。

计算气象参数超限的采、掘工作面及机电设备室所需要的冷负 荷、制冷降温系统的年运行时间,并应分析运行期间各月份制冷降 温系统的冷负荷变化情况。 5.3.2采、掘工作面的冷负荷计算应根据围岩的散热、空气压缩 或膨胀产生的热量、机电设备的散热、人体散热、氧化热以及井下 热水的散热等与风流的热湿交换等因素确定,并应通过气象条件 预测方法对空气冷却器处理前、后的井下作业环境控制地点的气 象参数进行风流热力计算。

5.3.3矿井制冷降温所需要的冷负荷应按下式计算:

Q =kx >Q.+ >Q;+ >Q+ >Q

6.1.1热害矿并应合理缩短进风线路的长度,并应采用分区式通 风或对角式通风。初期采用中央并列式通风的,应布置一个生产 采区。

6.1.6采煤工作面应采取有利于降温的通风方式,

2.1并下设备选择时不宜采用超大能力的设备。 2.2井下大型机电设备冷却宜采用水冷方式。

6.2.1并下设备选择时不宜采用超大能力的设备

6.2机电设备选择及布置

6.3.1有并下热水涌出时,主要进风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6.3.1有并下热水涌出时,主要进风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3.1有并下热水浦出时,主要进风巷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避升井下热水涌出等局部高温区和含水层、透水性强 层及断层裂隙带;

2进风井巷布置在有井下热水涌出、渗出的地带或含 带时,应根据矿并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封水、截水、导水、 热等治理措施

6.3.2热害矿井的主要水沟或排水管道宜布置在回风

井巷的井下热水水沟或排水管道应采取隔热措施,热害严

6.3.3有井下热水涌出时隰县新医院住院楼模架工程施工方案,井底水仓与井底车场巷道间宜

6.3.3有井下热水涌出时,井底水仓与井底车场巷道间宜设隔热 处理措施。

6.4.1在高温区域短时间作业的人员,可采取冷却服等个

在高温区域短时间作业的人员某烟囱工程施工方案,可采取冷却服等个体防护

措施。 6.4.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防火灌浆、混凝土支护、煤壁注水等 作业用水,宜采用天然冷水。

6.4.2采煤工作面综合防尘、防火灌浆、混凝土支护、煤壁注水等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