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50/T 1377-2023 城市道路交通运行数据融合规范.pdf8.2.8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以A开头,采用两段四位编码规则,描述如下:
O..0 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以A并买,采用两段四位编码规则,描述如下: a) 第一段:2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大类; b) 1 第二段:2位阿拉伯数字,代表交通运行数据空间标签的小类。 8.2.9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格式如图4所示。
8.2.9交通运行数据属性签见表2
某泵房工程施工方案DB50/T 1377—2023
图4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格式示意图
表2交通运行数据属性标签
8.3交通运行数据词汇表
3.1 交通运行数据词汇表是交通数据的资源目录,记录标签库中各标签对应的交通数据源索引 3.2 原始静态数据基本词汇表见表3。
表3原始静态数据基本词汇表
8.3.3原始动态数据基本词汇表见表4。
表4原始动态数据基本
DB50/T 1377—2023
DB50/T 1377—2023
表4原始动态数据基本词汇表(续)
9.1.1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进行数据清洗。 9.1.2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进行数据检测时钟(时刻或区间)同步。 9.1.3交通运行数据再生前应至少对交通流量、速度两方面数据进行治理。要求如下: a)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具体要求如下: 1)交通流量数据的统计应包括交叉口转向级流量和路段断面流量,统计间隔应不高于15 min; 2)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应至少包括对异常数据的治理; 3) 交通流量数据治理宜满足表5中的数据质量要求,
表5交通流量数据治理的质量要求
4) 速度数据的统计应包含时间平均速度和空间平均速度,统计间隔应不高于15min; 5) 速度数据治理应至少包括对异常数据的治理: 6 速度数据治理应满足表6中的数据质量要求
表6 速度数据治理的质量要求
9.3.1.1预测交叉口转向级流量的精度应不低于85%,预测路段断面流量的精度应不低于90% 9.3.1.2交叉口转向级流量和路段断面流量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15min内,宜达到每分钟预 9.3.1.3预测流量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5min。
9.3.2.1预测行程速度的精度应不低于80%。 9.3.2.2行程速度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15min内,宜达到5min预测一次。 9.3.2.3预测行程速度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5min。
9.3.3.1预测行程时间的精度应不低于85%。 9.3.3.2行程时间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15min内,宜达到5min预测一次。 9.3.3.3预测行程时间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5min
9.3.3.1预测行程时间的精度应不低于85%。 9.3.3.2行程时间的预测时长应控制在15min内,宜达到5min预测一次。 9.3.3.3预测行程时间的滑动窗口长度宜设置为5min
9.3.3.1预测行程时间的精度应不低于85%。
固定配时场景可分为高峰时段、平峰时段和低峰时段。要求如下: a) 2 高峰时段以提高通行、降低排队长度为目标,宜取24h流量中时长不超过15min的最大连续 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 b) 平峰时段以提高通行效率、降低延误为目标,宜取24h流量中变化相对平稳阶段的最大连续 1h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 C 1A 低峰时段以保证行车安全、减少停车次数为目标,宜取晚高峰至凌晨期间交通流变化相对平稳 时段中最大连续1h交通流数据作为信号配时基础数据,
0.1.1.2多方案自适应
DB50/T 1377—2023
多方案自适应要求如下: a) 应根据24h交通流量、流向的变化划分时段控制,各控制时段宜取时段中时长不超过15min 的最大连续交通流量数据作为本时段的配时基础数据; b)同一时段内的交通流量、流向应相对稳定; C) 2 高峰时段交通流量、流向变化明显时,宜进一步对时段进行细分,持续时间不宜小于30min; d)学校、医院、大型活动场所等短时出行集中的区域周边交叉口,应设置特殊的控制时段。
绿波干线控制要求如下: a) 1 绿波干线控制时段可分为早高峰、晚高峰、平峰等多种控制时段,绿波持续时间不宜小于30 min; b) 绿波干线控制宜选取相邻交叉口最大间距在800m以内且各交叉口间距分布相对均匀的路段; C) 绿波干线控制一般要求路段内信号灯配时采用统一的周期时长,公共周期时长应根据不同时段 交通流特征进行调整,最大不宜超过180S。
多车道汇入控制要求如下: a) 1 多车道汇入控制的分车道指示信号灯应设置在各进口停车线正前方,距离停车线不宜小于2 m; b) 多车道汇入控制应对进口道车流量、车速、排队长度等数据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数据实时自 动优化信号灯配时方案。
10.1.2.3公交专用道控制
公交专用道控制要求如下: 1 公交专用信号灯控制可采用绿灯延长、红灯缩短、插入专用相位等响应方式满足公交优先 ? b) 采用绿波干线控制的交叉口,宜根据公交专用道的公交车运营计划、流量、行驶速度等特 优化公交优先信号灯控制方案。
10.1.3区域信号控制
0.2交通诱导应用场景
10.2.1交通诱导点设置要求
交通诱导点位宜设置在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出入口、分流口前。停车诱导点位宜根据停车 场出入口的具体位置设置多层级诱导,
10.2.2交通诱导信息组成
表7交通诱导信息组成
表8应用场景交通诱导信息
10.2.3.1停车诱导可采用停车位置、空余停车位数量作为控制参数沟槽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停车距离、空余停车位数量准确 度作为评价参数。数据精度可参照表9执行
表9停车诱导数据精度表
10.2.3.2路线诱导(即行车诱导)可采用路径选择作为控制参数,路径行驶时间误差作为评价参数。 数据精度可参照表10执行。
DB50/T 1377—2023
GB/T 41019-2021标准下载表10路线诱导数据精度表
10.2.3.3重点诱导信息的发布更新周期可参照表11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