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JJ 047-2012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XJJ 047-2012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3.2 M
标准类别:建筑工业标准
资源ID:38553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XJJ 047-2012 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规程.pdf

1与原有村庄在社会网络、道路系统、空间形态等方面良好衔 接,在建筑风格、景观环境等方面有机协调; 2在原有村庄基础上集中建设(选择发展方向应考虑交通条 件、土地供给、自然及地质条件,生态及农业生产等因素),避免无序 蔓延,尽量形成团块状紧凑布局的形态; 3统筹安排新旧村庄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4.5.1新建村庄应注重安全建设与资源配置,加强生态保护,节约 建设用地,注重与城镇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的有机衔接,改善村庄居 住环境品质。

4.5.2村庄与自然环境和谐,用地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住宅组 织有序,设施配套完善,环境清新优美,能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体 现浓郁乡风民情特色和时代特征

某商住楼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6.1村庄用地分类应按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为居住用地、公 共设施用地、生产设施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厂场用 地、市政设施用地、绿地、水域和其他用地9大类。其中水域和其它 用地不列人建设用地统计。详细内容见附录B《(村庄用地分类和代 号>及说明》。

4.6.2村庄以住宅组团为基本单元,一般由大小不等的至

4.6.3人均建设用地标准应根据村庄建设用地现状和农村宅基地 标准合理确定。 4.6.4贯彻一户农民只能拥有一处宅基地的原则。宅基地规模应 尊重历史形成的现状,新建村庄宅基地应结合县域人均耕地和当地 农业和庭院经济的发展,合理确定宅基地面积指标,同时应遵循表 4.6.4宅基地面积限额规定(人均耕地以县为单位):

表4.6.4宅基地面积限额指标

使用未利用土地建住房的,宅基地面积标准可适当放宽,但最高 不得超过规定的一倍。

4.6.5村庄各类建设用地构成比例可参照表4.6.5规定。

表4.6.5建设用地构成比例

.7.1村庄布局模式可分为集中式、开式和自由式布置,鼓励结 ·8·

合自然环境和村庄现状多种形式的布置。集中式、开式、自由式布 置模式参照图4.7.1所示

图4.7.1村庄布置示意

4.7.2村庄布局按自然地理条件可分为平原地区和山区模式。 原地区和山区布局模式参照图4.7.2所示。

4.7.2村庄布局按自然地理条件可分为平原地区和山区模式。平

4.7.3 扩建型村庄布局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如图4.7.3所示。

4.7.3扩建型村庄布局方式可分为三种方式,如图4.7.3所示。

图4.7.3扩建型村庄布局示意 W村庄建成区公共中心村庄道路/村庄扩展区绿色空间

图4.7.3扩建型村庄布局示意

5.1公共设施布置原则

5.1.1公共设施的配套水平应与村庄人口规模相适应,并与村庄住 宅同步规划、建设和使用。规模较小的基层村集聚区可按服务半径 多村共享配套公共设施。

5.1.3公共设施应统一规划深圳市宝安区行政中心桩基及软基处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secret,分步实施。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尺

5.2.1公共设施配置按中心村、基层村选配,占建设用地比例

~12%,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可结合当地情况适当提高建设用地 例。村庄人口规模尚不能独立配建的设施(如学校、卫生所),应在 (乡)域或县域规划中统筹安排,落实设施建设地点。

5.2.2公共设施配套指标按每千人不小于1000m^建筑1

注:1 为建议配置空心板梁架设施工方案_secret,为必须配置,一为不需配置; 2 其它公共设施有条件的可增加配套; 3 牧业型基层村可增加兽医站。

5.2.4商业服务型公共设施根据市场需要按照中心村、基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