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3T 2512-2022 森林火灾无人机勘测技术规范.pdf

DB43T 2512-2022 森林火灾无人机勘测技术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9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505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3T 2512-2022 森林火灾无人机勘测技术规范.pdf

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按实施方案进行预飞行,确保各系统能正常作业。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立即中 止作业: 1)作业任务取消; 2)气象条件发生变化不适宜作业; 3)设备故障影响数据传输或保存; 4) 作业场地火情临近或现场有其它安全隐患; 5) )不具备与实施救援的其他有人驾驶航空器在同一火场作业等情况,

1) 无人机飞行管理系统和无人机飞行软件需与湖南省森林防灭火信息管理系统共享互通, 并实现语音实时通话功能和远程视频、语音实时传输功能; . 飞行软件需具备操控无人机进行实时测点测面功能; 3) 飞行软件需具备不同时间段拍摄的图片分析对比功能; 1) 飞行软件需具备全自主航线飞行功能,并且能实现飞行轨迹保存与调取功能,可同时记录 拍摄角度、拍摄高度等参数,方便灾后调查时调用前期数据; D. 飞行软件需能与其他业务系统集成,实现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研判预测等功能。 60 过火面积不大于2平方千米宜使用多旋翼无人机勘查,过火面积超过2个平方千米宜使 用固定翼或混合翼无人机勘查。 7 勘查过程要求对焦清晰,曝光准确。

DB 43/T2512—2022

1) 11 勘查视频应通过4G/5G或其他专网传输到指挥平台。 2) 1 在过火面积大而广的区域作业,应采用扫描法,飞机通过“几”字形航线作业(见附录B)。 在小块分散或狭长的火场作业时,应采用串联法直飞的方式拍摄(见附录B)。需要对火 场中心或重点区域做全方面监测时,应采用环绕飞行方式(见附录B)。 3) 1 作业期间指挥部根据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调度指挥,无人机机组人员在保证安全情况下 根据指挥部指令实施。 4) )一般森林火灾,飞行高度应不低于火场上空80米,应从火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拍 摄空视图,并标注前线指挥部、隔离带、方位、侦察时间、火线、火点、烟点、风向标及 其它关键要素。 50 1 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飞行高度应不低于火场上空120米,在抵达火场和火情处置完毕 后乐松小区住宅楼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分别拍摄火场全景图,用于之后火场案例研究。 6) 1 重大森林火灾及特备重大森林火灾,应不低于火场上空200米,应对火场实施倾斜摄影, 三维建模,供指挥部门研究制定火场作战策略。 7 无人机操作人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同时实时语音播报并同步实时无人机屏幕报告指挥大厅

L 为适应任务需要,飞行高度须超过相对高度500米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另选合适 起降点。 2) 无人机作业时,不应直穿森林火灾上空的烟雾层,尽量避免在火场正上方飞行。 B 在夜间作业时,应根据指挥人员指令,适时切换可见光与红外光镜头。飞行高度相对昼间 适当增加,飞行速度相对昼间减半。 2 在昼间作业时,无人机飞行高度宜为真高80米,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5) 火场现场如无网络信号,为保证数据传输需要有相关处置预案。

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荷载对整个火场过火区域进行扫描勘查,通过颜色和温度比对的方式, 勘查识别地面人员不易发现的地下火及树冠火,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形成二次火灾。通常80℃以上热点 有复燃风险。 无人机悬停在火场相对安全高度80米实施火场扫描飞行,对于异常热点区域与地面人工复核通报 数据不符者应重点观测,排除地下火等特殊情况判定(见附录B)。

I) 过火面积小于5平方千米使用多旋翼无人机,过火面积超过5平方千米可选用固定翼或 混合翼无人机。 2) 昼间森林火灾处置完毕,确认无复燃情况,30分钟后可实施森林火灾过火面积测量。 3) 执行测量任务应确定火场最高海拔点后,再评估飞行高度,以确保飞行安全。如过火面积 太大,可分为若干区域测量。 4) 测量比例应不低于1:2000。

1) 航线设计应使用“几”字形航线覆盖全部测区,且至少外扩航高一倍(见附录B) 2) 航线设计应不低于70%重叠率(航向重叠率不低于75%,旁向重叠率不低于70%) 3) 对于地形起伏大的区域,实际重叠率应不低于70%。

勘测任务执行完毕,应根据火场实际情况,认真规范填写好无人机勘测报告单(见附录C) 相关成果。

无人机飞行任务书逐项填写完毕并复核无误后,由飞行负责人、安全员以及现场任务委派当事 证人)签字确认。最后由任务委派方人员审核签字,审核人不在现场的,可在事后补签。

无人机飞行任务检查清单

DB 43/T2512—2022

附录B (规范性) 无人机飞行勘测方法及数据处理

图1.1扫描航线设计

图1.2环绕法航线设计

图1.3串联法航线设计

利用无人机搭载红外热成像荷载对整个火场过火区域进行扫描勘查,通过颜色和温度比对日 勘查识别地面人员不易发现的地下火及树冠火,阴燃火点,防止复燃形成二次火灾。

2.1.1无人机悬停在火场相对安全高度80米实施火场扫描飞行。 2.1.2设定无人机红外相机复查现场余火的临界温度值为:80℃。 2.1.3通过无人机屏幕显示温度值和温度显示颜色参照判定标准。 2.1.4重点区域(80℃以上)通过开启等温线功能直观判定指定区域温度区间的物体

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红外镜头

多旋翼无人机搭载红外镜头

南昌动车走行右线特大桥2×32 3-32m道岔现浇梁施工方案曾益情况下 参考不同温度和颜色采取建议措施如下表所示:

3.1数字正射影像DOM的生成

3.1.1数据处理设备,推荐参数见4.3.4。 3.1.2正射影像的自动镶嵌 自动镶嵌的过程是GIS类软件对该区域内的DOM影像进行镶嵌,以完成该图幅的正射影像生成, 3.1.3正射影像的修补 对于由于山地起伏航向或者旁向重叠度低而造成的模型之间的漏洞,采用后处理软件的影像修 补工具进行修补,修补后的色彩尽可能调色成一致。 3.1.4正射影像的输出 经修补后生成的正射影像,按1:2000标准分幅图廓坐标进行裁切,得到图幅的影像数据,然后 输出相应的文件

土方开挖、护坡施工方案DB 43/T2512—2022

3.1.5正射影像的调色 生成的正射影像进行最后的匀色,对色彩明显不协调的地方在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匀色处理。 3.1.6正射影像的接边检查 使用专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影像进行接边,主要处理图幅两边房屋倒向不致、色调差别太大,及接 边处是否存在误差。 正射影像的接边限差(mm):

注:表中括号中的限差为个别情况下的接边限差。 每一条边都百分之百进行接边检查。最后,测区总拼图检查接边,测区之间检查接边,确保完 整无误。 3.2过火面积标定 将正射影像图导入GIS软件,使用标绘工具对过火区域的边缘进行勾绘,获取整个过火区域后, 使用GIS软件中的计算功能,测算出过火区域面积,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