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 1558.5-2010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pdf

TB∕T 1558.5-2010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0.3 M
标准类别:铁路运输标准
资源ID:384718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B∕T 1558.5-2010 机车车辆焊缝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检测.pdf

通常,首先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去除多余渗透剂,然后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沾少许溶剂进行 清除。其他的,尤其是将溶剂去除剂直接喷射在被检工件上的去除技术,应得到合同各方的同意。

6.4.4.1亲水性(水可稀释)

施加此类乳化剂,应使得后乳化型渗透剂变成可水洗,以便于从检测表面去除。为了去除检测表 面上大部分多余渗透剂,以及在后续施加亲水性乳化剂时产生出均匀的效果,施加乳化剂之前,宜进行 水洗。 应采用浸没或起泡设备施加乳化剂。乳化剂浓度和接触时间,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预 试验来评定。事先测定的乳化剂接触时间不应过长。乳化后南沙110KV变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应按6.4.2进行最后的水洗。

6.4.4.2亲油性(油基)

施加此类乳化剂,应使得后乳化型渗透剂变成可水洗,以便于从检测表面去除。它只能采用浸没 技术施加。乳化剂接触时间,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预试验来评定。 接触时间应充足,以保证后续水洗时能去除检测表面多余渗透剂。乳化时间不应过长。乳化后 应按6.4.2进行水洗。

首先,应使用水去除多余的水洗型渗透剂(见6.4.2)。随后应使用干净无绒毛的布,沾少 清除。

6.4.6多余渗透剂去除效果检查

为便于快速干燥多余水份,应去除工件上的任何水滴和积水。 除采用水基显像剂外,检测表面应在去除多余渗透剂之后,应采用如下方法之一进行干燥; a)用清洁、干燥、无绒毛的布*; *)热水浸后在环境温度下蒸发; c)升高温度蒸发; d)强力循环空气; e)综合a)~d)所列的方法。 如果使用压缩空气,应特别注意确保气体是不含水份和油的,且对工件表面尽可能保持较低的冲 击压力。被检工件干燥时,应确保已渗人不连续内的渗透剂不被干燥。干燥时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0℃。

显像剂应保持均匀状态,并应均匀地施加到检测表面上。 施加显像剂,应在去除多余渗透剂后立即进行。

6.5.3水悬浮显像剂

应按工艺规程通过浸没在搅动的悬浮液中或使用适当的设备喷射来施加此类显像剂,得到 此类显像剂的浸没时间和温度,应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通过预试验评估获得。在确保 结果的情况下,浸没时间应尽可能短。被检工件应经蒸发和/或使用强力循环空气烘箱彻底

6.5.4溶剂型显像剂

6.5.5水溶性显像剂

应按工艺规程通过浸没或使用适当的设备喷射施加此类显像剂,得到均匀薄层。此类显像剂的浸 没时间和温度,应由用户按制造商的说明书,通过预试验评估获得。只要确保得到最适宜的结果,浸没 时间宜尽可能短。 被检工件应经蒸发和/或使用强力循环空气烘箱彻底干燥。

6.5.6特别应用的水基型或溶剂型(如可剥

当渗透检测过程中所显现出的显示需要记录时,宜采用如下工艺规程: 用清洁、干燥、无绒毛的布*去; 以任何便利的方法施加相同的渗透剂,然后严格地按与最初相同的过程进行操作,一直到施 加显像剂; 被检工件在去除多余渗透剂和干燥之后,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施加可剥离显像剂; 当推荐的显像时间过后,小心地剥下显像剂覆盖层。与被检工件直接接触的这个覆盖层的正

显像时间宜在10min~30min;必要时可延长时间。 显像时间始于: 一干显像剂刚施加完成后; 一湿显像剂施加完成并干燥后。

通常,在显像剂刚施加完成或显像剂刚干燥时,宜立即进行观测。 当显像时间刚过,就应进行最终检测。 可使用目视检测用的辅助工具,例如放大器或反差眼镜。 注:有关显示的信息受其直径、宽度或可见度的限定。

6.6.2.1荧光渗透剂

6.6.2.2着色渗透剂

检测表面应在日光或白光灯下检测,且被检工件表面上的白光照度不应小于500Ix。观察时, 光和反射光。

可用下列任一方法进行记录: a)文字记述; *)草图; c)胶带; d)可剥离显像剂; e)照片; f)影印; g)录像。

可用下列任一方法进行记录 a) 文字记述; *) 草图; c)胶带; d) 可剥离显像剂; e) 照片; f) 影印; 8 录像。

6.8.2防 护 若有要求,应做适当的腐蚀防护。

如果不能明确地评定显示而必须重新检测,应重复整个检测工艺过程,即从预清洗开始。 如有必要,此工艺过程应选择更为有利的检测条件。不允许使用不同类型的渗透剂或来自不同供 应商的同一类型的渗透剂,除非经清洗后已确认彻底去除了滞留在不连续内的渗透剂残余物。

缺陷显示的评定与验收可参见附录C。

检测报告应包含下列信息: a)被检工件的信息主要有: 一名称; 一尺寸; 一 材料; 一表面状况; 生产阶段。 *)检测目的。 c)所使用的渗透剂系统名称(按5.1规定),给出制造商名称和产品名称及其批号。 d)检测操作指导书。 e)与检测操作指导书的差异。 f)检测结果(检测出的不连续的描述)。 g)检测地点、检测日期、操作者姓名。 检测报告应包含与评定检测结果方法相关的极其重要的所有详细资料,有关被检工件的附加信 息,当然这些数据依工件类型宜做适当变更。如果使用其他格式,则应包含a)~g)各项中所有信息的 详细资料。 如果所实施的检测步骤满足6.1的要求,则检测报告可简化,所包含的信息只需第7章的a)~d) 即可,如果需要有关e)~g)的信息,可通过适当方式表明。

本附录适用于采用参考试块来验证渗透检测过程的有效性

A.3产品族灵敏度等级的验证

产品族的灵敏度等级应采用GB/T18851.3一2002所述的1型试块来确定。也可 6064一2006中C型试块,但所显示的结果仅作为自行验证的结果。 灵敏度等级的验证,仅适用于在有效期内且有效贮存的尚未使用过的渗透材料。

A.4检测中系统性能的验证

采用JB/T6064一2006中B型试块,按本部分进行操作,所得显示与试块制造商提供的该试址 显示照片或有效复制件进行比较,以了解所用产品族的检测能力。 注1:制备和保存试块表面裂纹显示照片或有效复制件是重要的。 注2:不是同一块试块,其表面裂纹大小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充分了解该试块表面裂纹的参数也很重要。

用于着色渗透材料的参考试块不应再用于荧光渗透材料的验证,反之亦然。 应按制造商推荐的方法清洗和保存参考试块。如果试块已多次使用或保存不当,宜考虑更换试 块

能可靠检出小缺陷的推荐检测参数见

可靠检出小缺陷的推荐检测参数见表B.1。

砂浆锚杆技术交底书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推荐检测参数

表B.1 推荐检测参数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显示的验收等级

渗透检测产生的显示,通常与形成这个显示的不连续尺寸和形状特征不同, 对不连续所规定的验收等级相当于评定等级,不应考虑低于该等级的显示。通常,可接受的显示 不应做记录。 检测面宽度应包括焊缝和邻近母材(两侧各10mm),其验收等级见表C.1。

表C.1显示的验收等级

凡间距小于相邻显示中较小尺寸的多个显示盘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案,应作为单个连续显示评定。

若产品技术条件允许,可通过局部打磨减少或采用其他方法清除引起不合格显示的不连续。返修 区域应使用相同的渗透设备和方法,重新检测评定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