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3/T 2064-2021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通用技术要求.pdf在负载线路中火线和零线单极接地短路时,不会造成停电,能够保证负载线路连续、安全、可靠供 电和负载设备的正常稳定运行。
6.1.4安全监测、报警、保护功能
对负载线路中出现的对地绝缘值下降、过压、欠压、过流、短路应实时监测; 对负载线路中出现的对地绝缘值下降、过压、欠压、过流应发出声光报警,待对地绝缘值、过压、 欠压、过流恢复正常后烟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声光报警应自动取消; 对负载线路中出现的过压、过流、短路应自动保护跳闸。 注:断相保护功能是否需要,与客户协商。
6.1.5故障数据记录及传输功能
对运行和故障发生时的数据应实时采样、记录和储存 注:适用于有存储功能的本标准产品。
DB43/T 20642021
6.2.1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安装在短路容量10kA以下,且过电压等级ⅡI级及以下用电场所中。 6.2.2装置自身出现安全电无输出时,应有安全电输出和市电输出切换功能。 6.2.3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有手动解除声音报警功能;当故障消除后,声光报警应自动解除
本标准产品分为户内使用型产品和户外使用型产品
符合本部分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适用于下述的正常使用条件。 注:如果使用的元件,例如继电器、电子设备等不是按这些条件设计的,那么宜采用适当的措施以保证其可以
7.1.1周围空气温度
户内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
1.1.2户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周围空气温度
7.1.2.1户内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湿度条件
最高温度为+40℃时的相对湿度不超过50%。在较低温度时允许有较高的相对湿度。例如,+2 的相对湿度为90%。宜考虑到由于温度的变化,有可能会偶尔产生湿度凝露
7.1.2.2户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湿度条件
高温度为+25℃时,相对湿度短时可达100%
如果没有其他规定,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一般在污染等级3环境中使用。而其他污染等级可以根据特 殊用途或微观环境考虑采用,
安装场地的海拔应不超过2000米。 注:对于在更高海拔处使用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要考虑介电强度的降低、器件的分断能力和空气冷却效果的减弱。
如果存在下述任何一种特殊使用条件,则应遵守适用的特殊要求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制造商与月
DB43/T 20642021
间应签订专门的协议。如果存在这类特殊使用条件的话,用户应向装置制造商提出。 特殊使用条件举例如下: a)湿度值和/或相对湿度与7.1的规定值不同; b)在使用中,温度和/或气压的急剧变化,以致在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内易出现异常的凝露; c)空气被尘埃、烟雾、腐蚀性微粒、放射性微粒、蒸汽或烟雾严重污染; d) 暴露在强电场或强电磁中; e)暴露在极端的气候条件下; f) 受霉菌或微生物侵蚀; g) 安装在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场地; h)i 遭受强烈振动冲击和地震发生; i) 安装在会使载流容量或分断能力受到影响的地方,例如将设备安装在机器中或嵌入墙内; j) 暴露在除电磁骚扰以外的传导和辐射骚扰场所,以及除在9.2和9.3中所述环境以外白 磁骚扰场所; k)异常过电压状况或异常的电压波动; 1) 电源电压或负载电流的过度谐波。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串联连接在用电回路中,如下图所示
目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接线
图2 三相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接线方式
7.5运输、存放和安装条件
DB43/T 20642021
如果运输、存放和安装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条件与7.1中规定的不符时,应由安全用电 制造商与用户签订专门的协议,
3.1材料和部件的强度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由能够承受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产生的机械应力、电气应力、热应力和环境 向材料构成。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外壳的外形应适应其用途,可以采用不同的材料,例如,绝缘的、金属的或 且合材料等。
生锈可能导致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不能符合本标准要求的铁质零件,应具有足够的防锈能力。 主:必要时,在特殊要求中规定各项试验内容
8.1.3辐射、毒性和类似危险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不应放出有害的射线,或出现毒性或类似的危险。 主:必要时,在特殊要求中规定试验。
8.1.4绝缘材料的性能
由于内部电效应而暴露在热应力下且由于部件的老化而使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安全性受到损害的 绝缘材料的部件,不应受到正常(使用)发热,非正常发热或着火的有害影响
4.2绝缘材料耐热性能
初始制造商应或是参考绝缘温度指标(例如,按IEC60216的方法确定)或是按照IEC60085的规 定来选择绝缘材料。
绝缘材料耐受内部电效应引起的非正常发热和
用于固定及维持载流部件在正常使用位置所必需的部件和由于内部电效应而暴露在热应力下的部 件的绝缘材料,由于绝缘部件的损坏可能影响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安全性,所以不应受到非正常发热和 着火的有害影响,并应采用GB/T7251一2013中的10.2.3.2的试验进行验证。在进行本试验时,保护 导体(PE)不作为载流部件考虑。 对于小的部件(表面积尺寸不超过14mm×14mm),可采用替代的试验方法(例如,按照GB/T5169.5 的针焰试验)。同样的步骤可适用于部件的金属材料大于绝缘材料的情况
所有的外壳或隔板包括门的闭锁装置和铰链,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承受正常使用和短路条
DB43/T 20642021
所遇到的应力(见10.14)。
8.2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防护等级
8.2.1对机械碰撞的防护
由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外壳提供的防止机械碰撞的防护等级,如需要,应由相关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 标准进行规定,并按照GB/T20138一2006进行验证(见10.14)
8.2.2防止触及带电部分以及外来固体和水自
根据GB4208,由任何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提供的防止触及带电部分及防止外来固定和水进入的防护 等级,用IP代码表示,并按照10.15进行验证。 按照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制造商的说明书安装后,封闭式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防护等级至少应为 IP20B,固定面板式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正面的防护等级至少应为IP20C。 对于无附加防护设施的户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第二位特征数字应至少为2。 注:对于户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附加的防护设施可以是防护棚或类似设施, 除非另有规定,安装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制作商的说明书安装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制作商给出的防 护等级适用于整个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例如,封闭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开的安装面等。 如果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各部位有不同的防护等级,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则应单独标出该部位的防护等 级。 不同的IP等级不应损害安全用电智能装置预期的使用。 如果没有按照10.15进行过适合的验证,不能给出IP值。 拟用于高湿度和温度变化范围较大场所的户内和户外的封闭式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采取适当的措 施(通风和/或内部加热、排水孔等)以防止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内产生有害的凝露。但同时应保持规定 的防护等级。
8.3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符合GB/T7251.1
8.5开关器件和元件的组合
符合GB/T7251.1 2013中8.5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每条电路都应能承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每条电路都应能承受:
DB43/T 20642021
安全用电智能装直的每条电路都应能承受: 一暂时过电压 一瞬态过电压 用施加工频耐受电压的方法验证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承受暂时过电压的能力及固件绝缘的完整性;用 施加冲击耐受电压的方法验证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承受瞬态过电压的能力。
9.1.2工频耐受电压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主电路应能承受表1中的工频耐受电压,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能承受表2 中的工频耐受电压。安全用电智能装置任何电路的额定绝缘电压应等于或高于其最大工作电压。
表1 主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值
表 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的工频耐受电压值
9.1.3冲击耐受电压
B/T7251.1—2013中9.
符合GB/T2423.2
符合GB/T2423.2
符合GB/T2423.1
符合GB/T2423.1
符合GB/T2423.1。
符合GB/T7251.1—2013。
许合GB/T7251.1 —2013
DB43/T 20642021
DB43/T 20642021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在接入额定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出侧的零线与火线短路时,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跳闸动作时间应≤100ms,且能够耐受不超过额定短路电流所产生的热应力和电动应 力。 注:用限流器件如电抗器、限流熔断器或气他限流开关器件可以减小短路应力。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采取针对短路电流的防护措施,例如,断路器、熔断器或者两者的组合件,上 述元器件可以安装在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内部
9.6.1过压动作性能
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10%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发出声光报警信 号。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降到正常工作电压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声光报警信号应自动消除。 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超过额定工作电压的20%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5s内应断电保护。
9.6.2欠压动作性能
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低于额定工作电压的20%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发出声光报警信 号。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升到正常工作电压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声光报警信号应自动消除,
9.6.3过流动作性能
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流超过额定工作电流持续时间<60s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发出声光 报警信号;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流降到正常工作电流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声光报警信号应自动 消除。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流超过额定工作电流时,持续时间≥60s时,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应切 掉输出。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在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出侧的对地绝缘阻值<25kQ时, 月电智能装置5s内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当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出侧的对地绝缘阻值上升至≥25kΩ 全用电智能装置5s内声光报警信号应自动消除。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在额定工作电压的情况下,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出侧开路(空载),空载损养 超过安全用电智能装置额定容量的1%
9.9任何一相接地无电弧产生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在工作电压的状态下,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出负载线路的火线或零线单极接地 收障时,对地电流应≤500mA,不会产生引起电气火灾事故的电弧火花。
9.10任何一相接地泄露电流≤30mA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在工作电压的状态下,当人体误触负载线路的火线时,能够无延迟、实时形后 本的保护,确保通过人体的电流≤30mA。
9.11防止单相接地故障特性
DB43/T 20642021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输出负载线路中火线或零线单极接地短路时,应能正常保持供电(输出电压波 动≤4%,输出电流波动≤4%)
9.13静电放电抗扰度
符合GB/T20138一2006中的IK05
符合GB/个4208 2017中的IP200
9.16.1空载噪音≤60dB(A)
9.17软件平台应用性能要求(适用于用网络平台产品) 9.17.1在网络通讯正常的情况下GB/T 39466.2-2020 ERP、MES与控制系统之间软件互联互通接口 第2部分:信息交换.pdf,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报警时,系统接收报警故障等信息的响应时间在 5s内。 9.17.2 系统采集安全用电智能装置输入电压、输入电流和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值的次数不少于 5min/次。 9.17.3系统应能查询设备一年内过压、欠压、过流、短路报警故障记录历史数据。 9.17.4系统应预留与其它平台数据交互接口。 9.17.5系统应有手机消息推送功能。
试验方法是为验证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或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系统的设计是否符合其系列标准的要求。 当同一验证有不止一种方法时,则认为它们是等效的,且初始制造商有责任选择合适的方法。 试验应在清洁和新的条件下,在有代表性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样机上进行。 安全用电智能装置的性能可能会受验证试验的影响。这些试验不能在打算使用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 上进行。 由初始制造商依据本部分验证过的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当由其他制造商组装或制造时,如果全部满 足初始制造商规定的要求和提供的使用说明书,则不要求重复初始设计验证。若安全用电智能装置制造 商加入了自己的布置方式进行组装时,而这些布置方式不包括在初始制造商所做验证范围内,则该安全 用电智能装置制造商被认为是这些布置方式初始制造商。 试验验证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0.2.2主电路、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
10.2.2.1主电路以及连接到主电路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承受表1的试验电压值。 10.2.2.2不与主电路连接的辅助电路和控制电路,应承受表2中的试验电压值。
计为输出电流至少为200mA
10.2.3.3当输出电流≤100mA时,过流继电器不应动作。 10.2.3.4试验电压值应是表1或表2中规定的值,允许有土3%的偏差。
10.2.4试验电压的施加
仁怀电网改造项目施工组织设计DB43/T 206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