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43/T 2140-2021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路面施工与验收技术规范.pdfa)不同的RAP应分别回收,分开堆放、不应混杂; b)可选用铣刨、机械开挖等方式回收RAP; c)RAP在回收和存放时不应混入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土、杂物等杂质; d)应搭棚覆盖贮存RAP、堆高不宜超过5Ⅲ,宜采用布料机码堆。 8.3.2RAP的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 a)使用两台以上装载机将一个料堆的RAP充分翻松、混合均匀,然后用非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 加工后的RAP最大粒径应小于再生沥青混合料最大粒径,不宜有超粒径材料; b)根据不同的级配类型破碎筛分成不同的规格,针对表4中的粗粒式、中粒式以及细粒式级配, 对回收的RAP进行预处理。 注:粗粒式级配的RAP可破碎筛分成0mm~4.75mm、4.75mm~9.5mm、9.5mm~19mm、19mm~26.5mm四档, 中粒式级配的RAP可破碎筛分产成0mm~4.75mm、4.75mm~9.5mm、9.5mm~19mm三档,细粒式A型级配 的RAP可破碎筛分产成0mm~4.75mm、4.75mm~9.5mm、9.5mm~16mm三档,细粒式B型级配的RAP可破 碎筛分产成0mm~4.75mm、4.75mm~9.5mm二档。 8.3.3RAP的贮存应符合下列要求: a)已预处理好的RAP,可用装载机、布料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过程中应 避免RAP离析,装载机等重型设备不应在已预处理分档的RAP上来回碾压、行走; b)已预处理好的不同规格的RAP应贮存在已硬化处理、不积水且搭棚遮盖的料仓中,各料仓采用 号工或水泥混凝土隔墙分隔、分类堆放,防止窜料,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c)RAP应避免长时间贮存,宜即筛即用。
AP的预处理应符合下列
RAP的贮存应符合下列
a) 已预处理好的RAP,可用装载机、布料机等将其转运到堆料场均匀堆放,转运和堆放 避免RAP离析,装载机等重型设备不应在已预处理分档的RAP上来回碾压、行走; b)[ 已预处理好的不同规格的RAP应贮存在已硬化处理、不积水且搭棚遮盖的料仓中,名 坛工或水泥混凝土隔墙分隔、分类堆放,防止窜料,堆放高度不宜超过3m; C)F RAP应避免长时间贮存,宜即筛即用。
8.4.1下承层病害应进行处治,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洁净、密实、平整。在摊铺冷再生沥青 混合料之前宜在下承层表面喷洒透层或黏层乳化沥青,喷洒量折算为纯沥青用量0.2kg/㎡~0.3kg/㎡JGJ@T53-2011《房屋渗漏修缮技术规程》.pdf, 8.4.2施工前应检查拌和设备的技术性能、标定其计量精度、确定材料进料速度,以及摊铺和压实机 械的配套情况等。 8.4.3铺筑长度不少于200m的试验段。从配套机具、施工工艺、工程质量、施工管理、施工安全等 方面进行检验,确定大面积施工采用的施工方案及相关工艺参数
8.5.1拌和设备的生产能力应与要求工期匹配。 8.5.2乳化沥青应无结团、破乳现象,乳液温度宜为30℃~60°℃。 8.5.3应根据拌和机性能、程序进行沥青混合料试拌,以乳化沥青均匀、完整裹覆在所有材料表面为 宜。一般情况下,新加的粗集料、大于9.5mm的RAP粗颗粒宜先加水润湿、经短暂预拌润湿均匀后, 与足量的乳化沥青进行充分拌和均匀,再与润湿均匀的细料、剩余的乳化沥青、粉料、添加剂(如有) 进行充分拌和。 8.5.4生产时应随时检查各料仓出料口、沥青喷嘴、沥青泵、管道等是否堵塞,发现堵塞时应及时清理。 8.5.5拌和后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均匀,无结团成块、乳液流淌、花白料现象。
8.6.1拌和好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及时运至施工现场,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
一 :在乳化沥青破乳前完成摊铺和压实。
DB43/T21402021
8.6.2运输车辆装料时,车辆位置应前后挪动多次,均衡装料,以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 8.6.3运输车辆的数量,应根据拌和机生产能力、运输距离、道路状况、车辆吨位等综合确定,且稍 有富余。在摊铺机前等待卸料的运料车不少于3辆后才可开始摊铺。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前方应有2~3 辆运料车等候卸料。 8.6.4运料车每次装车前后应清扫干净,在车厢底板与侧板上涂一薄层隔离剂,但不应有余液积聚在 车厢底部。 8.6.5沥青混合料运输时,应用不透光的棉被或厚帆布覆盖整个车厢,防止沥青混合料见光破乳、污 染、淋雨。 8.6.6运料车进入摊铺现场时,车轮上不应沾有泥土等污染下承层的脏物、杂物。
8.7.1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应采用摊铺机摊铺,熨平板不需要加热。 8.7.2摊铺机应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应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1m/min~3m/min范围内,当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 予以消除。 8.7.3摊铺过程中,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mm~300mm处空档等候,由摊铺机推动料车缓慢前进并 卸料,应避免料车撞击摊铺机。 8.7.4厂拌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试验路段的结果确定。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摊铺层 厚度、路拱和横坡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8.7.5破乳成团的沥青混合料应废弃。
8.8.1合理选择压路机组合方式和碾压程序,保证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尽快达到最佳碾压效果。一般情 况下,碾压宜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 a)初压:采用12t~14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中或低档位振压1~2遍。初压完成后, 人工找补局部离析处、明显不平整处、结块成团的沥青混合料、或拌和不均的沥青混合料。 b)复压:复压宜紧跟初压进行,采用自重18t以上单钢轮振动压路机与30t以上轮胎压路机组 合碾压3~4遍。 c)终压:宜采用12t~14t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如复压后已无明显轮迹、平整度满足要 求时可免除终压。 8.8.2在缘石、边角或狭窄路段无法正常碾压时,应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或冲击夯,将沥青混合料充分 压实。 8.8.3每台压路机均应以慢而均匀的速度碾压,碾压速度宜符合表5的规定。
DB43/T 21402021
8.8.4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应突然加速、急 刹车、中途掉头、左右摇摆行进。在回程过程中,要做到慢起步、慢回程、慢停,振动压路机应先停振、 回程后再起振,防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形成推移、压痕和拥包等病害。 8.8.5在常规路段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 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应每次重叠1/2~1/3轮宽,直到碾压完全幅宽度为一遍。 8.8.6接缝碾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纵缝碾压:应以1/2轮宽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当分成两个半幅施工形成接缝时:应丛已压
8.4双钢轮压路机振动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应突然加速、急 车、中途掉头、左右摇摆行进。在回程过程中,要做到慢起步、慢回程、慢停,振动压路机应先停振、 程后再起振,防止冷再生沥青混合料在碾压过程中形成推移、压痕和拥包等病害。 8.5在常规路段应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应将驱动轮从低处向 高处碾压。相邻碾压带应每次重叠1/2~1/3轮宽,直到碾压完全幅宽度为一遍。 8.6接缝碾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a)纵缝碾压:应以1/2轮宽进行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当分成两个半幅施工形成接缝时,应从已压 实路面逐步将碾压轮伸过已压实面的路面100mm左右,碾压2~3遍,充分将纵缝碾压密实; b)横缝碾压:用双钢轮压路机垂直于路线方向进行横向碾压,开始碾压时压路机行走在已铺筑完工 的面层上,逐步将碾压轮伸过已铺路面100mm~200mm,碾压2~3遍后,再顺路方向进行正 常碾压,边碾压边检测平整度,横缝粗颗粒处的孔隙人工用细料找补,直至平整、密实。 8.7碾压过程中,沥青混合料的表面应保持潮湿。如表面水蒸发过快,可及时补洒少量的雾状水。 8.8压路机不应在未碾压成型的路段上调头、停留,应防止润滑油、柴油、汽油或其他杂物洒落在 工的路面上,不应在新铺面层上停机、加油、加水,同时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不应粘轮。 8.9从拌和到碾压终了的时间间隔不宜超过试验路段确定的允许延迟时间。 .8.10压路机在当天铺筑完的路面上的停放时间不应超过30min。
8.8.6接缝碾压应符合下列要求
8.9.1乳化沥青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养生,养生期2~7天,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中总 含水率小于2%或用150m钻头取出完整的芯样作为结束养生的评判标准。 8.9.2碾压好的冷再生沥青混合料路面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整洁,不应造成污染,施工 完后的第一天一切车辆不得行驶,48h后施工车辆可匀速慢行,但不能在再生路面上急刹车、原地掉 头或急拐弯。开放交通后应进行养护,定期清扫路表松散颗粒,不应在再生路面上直接堆放土、杂物或 拌制水泥混凝土、砂浆。 8.9.3在乳化沥青完全破乳前,施工现场应根据具体天气情况配备足够数量的彩条布或PU(聚氨酯) 类薄膜防雨卷材,应在下雨前将再生路段覆盖,并做好路肩排水。 8.9.4开放交通后,若冷再生沥青混合料结构层有发软或重车转弯时出现掉粒与轮印等情况,应加强 早期交通的控制,并对已损坏部位进行返工处理。
应在冷再生结构层养生结束后进行透层、黏层或封层的施工。透层、黏层或封层施工后,应尽 层沥青结构层的施工
9.1.1施工过程中均应对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实体工程进行质量检查与验收。 9.1.2原材料、沥青混合料及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并出具正式报告,
9.2.1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检测
DB43/T21402021
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材料的来源或规格发生变化时,应按下列要求对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测: a) RAP检测项目和频率应符合表6的规定; D) 其他材料检测应符合JTG/T5521、JTGF40、JTGF80/1的相关规定。
表6冷再生施工过程中RAP的检查频率与质量要求
表中的沥青含量、矿料级配、回收沥青技术指标等允许偏差均是与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回收 4的技术指标相比较的允许偏差,如超出允许偏差,应重做配合比设计。城镇道路参照本文件使用时,城镇 央速路和主干路对应本表中的高速和一级公路、次干路和支路对应其他等级公路执行。
青含量、矿料级配、回收沥青技术指标等允许偏差均是与再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采用的回收 指标相比较的允许偏差,如超出允许偏差,应重做配合比设计。城镇道路参照本文件使用时,城镇 主干路对应本表中的高速和一级公路、次干路和支路对应其他等级公路执行。
9.2.2施工过程中再生沥青混合料检测
中再生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表7的
表7 施工过程的沥青混合料质量检查与验收
9.2.3施工过程中实体工程质量检测
施工过程中实体工程检测项目和频率应符合表8
DB43/T 21402021
表8施工过程实体工程的质量检查与验收
DB43/T21402021
A.1.1分析路面结构和路面维修记录,根据路面情况是否相同或者接近将全施工路段划分为若干个子 路段,每个子路段长度宜为500m~5000m,或面积宜为5000㎡²~50000m²。 A.1.2按照JTG3450随机取样方法确定取样点位置。 A.1.3每个子路段取样断面数不少于8个机场航站楼机电安装施工组织设计,采用铣刨机铣刨取样。 A.1.4根据需要,取足够数量的RAP。
A.2.1拌和场料堆取样适用于厂拌冷再生工程的前期调查,以及沥青混合料设计用RAP的获取。 A.2.2取样方法参照JTGE42粗集料料堆取样法,取样前应去除表面150mm~250mm深度范围内的 RAP。 A.2.3根据需要,取足够数量的RAP。
A.3.1分料器法:将试样拌均匀,通过分料器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再取其中的一份分成两份,缩分 至需要的数量为止。 A.3.2四分法:将所取试样置于平板上,在自然状态下拌和均匀,摊平成饼状,然后从摊平的试样中 心沿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把试样向两边分开,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份,取其中对角的两份重新拌匀,重复 上述过程,直至缩分至所需的数量。
根据烘干前后RAP质量的变化,按照式(A.1)计算RAP的含水率。试验方法参照JTGE42(T0305), 烘箱加热温度为103C土3℃恒温
式中: ? RAP含水率(%); mw 回收的RAP质量(g); md 回收的RAP烘干质量(g)
对RAP进行筛分试验,确定RAP的级配。试验方法参照JTGE42(T0327)砌体工程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材料加热温度调整 C土2℃恒温,采用干筛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