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NSES 002-2023 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调查技术指南.pdf

T/LNSES 002-2023 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调查技术指南.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6 M
标准类别:环境保护标准
资源ID:384061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T/LNSES 002-2023 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调查技术指南.pdf

4.5.3.1内梅罗指数法

内梅罗指数可以全面且综合地反映各元素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且该指数突出了极值(最高值)对 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可以反映出研究区域每个样点的整体污染程度。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级划分 见表2。

式中:Pv一一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 Pimax 污染指数最大值; Piaua 污染指数平均值,

DB4403/T 205-2021 城市供水厂运行管理技术规程.pdf2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等

4.5.3.2富集因子法

富集因子是评价表生环境中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和污染程度的有效指标,可有效区分土壤或沉积 是人类活动还是自然因素导致的重要手段

(Ci/Cj)sample EF= (B;/Bj)baseline

式中:EF一一富集系数; Ci一一元素i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C一一参比元素j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B一一元素i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B;一一参比元素j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Sample一一元素的实测值; baseline一一元素的背景值。

式中:EF—一富集系数; Ci一一元素i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C一一参比元素j在所测环境中的浓度; B一一元素i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B;一一参比元素j在背景环境中的浓度; Sample一一元素的实测值; baseline一一元素的背景值。

4.5.3.3地积累指数法

地积累指数用于定量评价沉积物中的土壤污染程度,不仅可以反映地质环境,还可反映是否受 动污染。地积累指数污染等级划分见表3。

式中:Igeoi 土壤污染物i的地积累指数; Pi 土壤污染物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 k一 修正系数,为1.5。

geot = 10g2(· P)

表3地积累指数污染等级划分

4.5.3.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

考虑了土壤污染物的含量、生态效应、环境效应和毒理学性质,不仅反映环境中各种污染物 影响和多种污染物的综合效应,还定量表示了土壤污染物的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适用于大范 比。 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级划分见表4。

E =T x Cf

表4潜在生态危害指数等级划分

4.6场地生态环境评估指标

4.6.1指标选取原则

土壤污染对于生态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土壤受到污染后,污染物含量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 力和水力的作用下分别进入到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植被受损、 土地利用变化、生物丰度降低、生态系统退化等其他次生生态环境问题,以植被为例: 1)铅并不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当铅被动进入植物根、树皮或叶片后,积累在根、茎和叶 片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使植物受害,铅能减少根细胞的有丝分裂速度,铅的积累也直接影响细胞的 代谢作用,其效应也是引起活性氧对代谢酶系统的破坏作用。高浓度铅还使种子萌发率和胚根长度、 上胚轴长度降低,导致胚根组织坏死; 2)铜是植物体内多酚氧化酶、氨基氧化酶、酪氨酸酶、抗坏血酸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等组分 是各种氧化酶活性的核心元素,与这些酶的电子接受与传递有关,但过量的铜元素又会对植被生长发 育产生危害,主要是妨碍植物对二价铁的吸收和在体内运转,造成缺铁病"在生理代谢方面,过量的铜 抑制脱羧酶的活性,间接阻碍了NH+向谷氨酸转化,造成NH+的累积,使根部受到严重损伤。 以下分别介绍了土地利用信息提取、植被覆盖指数计算以及植物丰度指数的计算方法,为土壤污 染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提供前提。

4.6.2土地利用现状信息提取

基于卫星影像正射处理后的遥感数据,利用已有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 分析相关功能,开展样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 设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六大类。分类指标体系可参考附表B.2。

4.6.3植被覆盖指数计算

以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果为基础,结合以下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及植被覆盖指数计算模型,对已 有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植被覆盖指数计算及变化分析相关功能涉及的算法进行更新,开展覆盖 指数计算。

4.6.3.1植被覆盖指数权

表5植被覆盖指数分权重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月 +0.02×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月 +0.02×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耕地面积+0.07×建设用地面积 +0.02×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4.6.4生物丰度指数计算

以土地利用信息提取结果为基础,结合以下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及生物丰度指数计算模型,对已 有的生态环境遥感监测系统的生物丰度指数计算及变化分析相关功能涉及的算法进行更新,开展生物 丰度指数计算。 4.6.4.1生物丰度指数权重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6。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见表6。

表6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面积+0.21×草地面积+0.28×水域湿地面积+0.11×耕地面积 +0.04×建设用地面积+0.01×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0411 某某电子商务中心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面积+0.21×草地面积+0.28×水域湿地面积+0.11×耕地 .04×建设用地面积+0.01×未利用地面积)/区域面积 Abio=100/A生物丰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将不同年份植被覆盖指数和生物丰度指数进行叠加分析,可查看植被覆盖指 数和生物丰度指数的变化情况,若指数增加,则生态环境呈良性发展趋势;若指数减少,则生态环境 有恶化趋势。

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调查成果报告应当完整地体现土壤污染物含量反演的全部工作: 场地概况部分应描述调查区环境基本状况(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识别调查 区土壤污染物污染问题和可能成因,总结污染源解析结果。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遥感分析部分说明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过程和模型构建过程,对预测结果分析和讨论并进行文字表达。同时,对各部分的 主要结论辅以公式、表格、图件等形式的说明。对于模型构建部分,需说明模型使用条件,包括模型 的选择依据、适用情况、模型建立过程及应用过程。

提供模拟最终结果所依托的原始模型项目文件和模型使用说明,以保证项目管理方运行项目文件 可再现模拟结果

表A.2土壤光谱采集记录表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常见高光谱卫星数据 常见高光谱卫星参数可参考表B.1。实际调查根据需要选择。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可参考表C.1。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分类体系。 表C.1土地利用分类体系表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D.1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的及意义、项目必要性、编写依据等。 第二章:概述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第三章:场地概况,包括场地范围、场地历史及现状、场地自然环境概况、场地社会环境概况。 第四章:前期污染调查概况,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地点、污染面积、污染等级、土地利用状 况等信息,明确土壤污染物污染的重点区域。 第五章:概述场地污染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的构建过程,包括土壤样本数据和高光谱遥感数据的采 集及预处理,土壤污染物含量高光谱模型建模方法,模型评价指标等。 第六章: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评价,主要采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污染等级的评价。 第七章:结论,概述涉及土壤污染物污染的遥感分析调查技术成果。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D.1调查报告编制大纲 第一章:总论,包括项目背景、项目目的及意义、项目必要性、编写依据等。 第二章:概述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 第三章:场地概况,包括场地范围、场地历史及现状、场地自然环境概况、场地社会环境概况。 第四章:前期污染调查概况,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地点、污染面积、污染等级、土地利用状 况等信息,明确土壤污染物污染的重点区域。 第五章:概述场地污染的高光谱反演模型的构建过程贵阳轨道交通1号线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土壤样本数据和高光谱遥感数据的采 集及预处理,土壤污染物含量高光谱模型建模方法,模型评价指标等。 第六章:场地土壤生态环境损害评价,主要采用各种评价方法进行污染等级的评价。 第七章:结论,概述涉及土壤污染物污染的遥感分析调查技术成果。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