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JCT 2071-2011 中空玻璃生产技术规程.pdf3.7.3等待冷封口的中空玻璃应封口朝上,垂
5.3.8.1复合胶条中空玻璃可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封胶,封胶前应进行相容性试验。 5.3.8.2采用聚硫胶做二道密封时,可采用完全封胶或分段结构封胶;采用硅酮结构胶做二道密封时, 必须多段封胶:多段封胶每段长度为150m。
GB50175-2014标准下载6.1中空玻璃的质量应符合GB/T11944的规定。 6.2玻璃幕墙用中空玻璃应符合JGJ/T139的有关规定。
6.1中空玻璃的质量应符合GB/T11944的规定。
每块产品应有明确的标志、生产厂名或商标。
包装标志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包装箱上应标明“防潮、易碎、向上”及开箱方向等标 上应标明产品规格、数量、生产厂名、商标、应符合的产品标准代号,箱卡必须山质检员签章 能入库。
育、集装架(箱)包装,玻璃应立放、相互隔开,
产品应垂直放置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
WC/T 2071 2011
不锈钢间隔条材料为铬锰系奥氏体不锈钢
不锈钢间隔条截面外形如图A.1所示。常用规格型号为8A、10A、12A、15A、16A、20A,特殊规格 型号要求与供应商联系。
图A.1不锈钢间隔条
A.3.1表面应光洁,无油污。 A.3.2外形及尺寸偏差满足使用要求。 A.3.3正面的通气孔须通透、均布,不得有间断或缺孔,且干燥剂颗粒物不得漏出。 A.3.4应能与密封胶紧密粘结。 A.3.5折弯后,边部要平整、无褶皱、无突起,角部及顶部不允许有破裂。
A.3.1表面应光洁,无油污。 A.3.2外形及尺寸偏差满足使用要求。 A.3.3正面的通气孔须通透、均布,不得有间断或缺孔,且干燥剂颗粒物不得漏出。 A.3.4应能与密封胶紧密粘结。 A.3.5折弯后,边部要平整、无褶皱、无突起,角部及顶部不允许有破裂。
料与不锈钢复合间隔条的材质是不锈钢与有机材
IC/T 20712011
B.3.1表面无油渍、无划伤
B.3.4应能与密封胶紧密粘结。
B.3.4应能与密封胶紧密粘结。
图B.1 有机材料与不锈钢复合间隔条
附录C (规范性附录) 露点下移试验方法
C.2.1两片干净、干燥的3mm浮法玻璃,尺寸为127mm×127mm。 C.2.2至少有一个平面、尺寸为30mm×30mm×30mm的冰块。 C.2.3水。 C.2.4 秒表计时装置。 C.2.5刚刚打开包装的复合胶条样品。
C.3.1将玻璃和复合胶条装配成中空玻璃样品。 C.3.2压合并密封角部。 C.3.3使用127mm×127mm的玻璃片,悬空放置以保证玻璃片下面有空气层,放置少量水在玻璃表面 上,然后将冰立方的平面放置到玻璃表面上3min。观察玻璃背面产生的水汽情况,以确定在制作样品 时周围环境中水汽存在的程度。 C.3.4在23℃土2℃条件下放置中空玻璃样品2h。 C.3.5放置少量水在中空玻璃样品的上表面,然后将冰立方(0℃)的平面放置到中空玻璃样品的玻璃表 面上3min。 C.3.63min后移开冰立方,并用另外的水滴在与冰立方接触的玻璃表面处(见图C.1)。
图C.1露点下移试验示置
JC/T 2071—2011
3.7快速地在样品下面放置自然光源,从上面迅速观察中空玻璃样品腔体内部结露情况。
后,在中空玻璃样品内部应没有结露形成。如果2h后有结露形成,应该重新进行测试,测试 在23℃±2℃放置24h,如果中空玻璃内部存在结露,相关的复合胶条不能使用。
CCS--材料与焊接规范(2018).pdfJC/T 20712011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复合弹性非金属间隔条
复合弹性非金属间隔条是由EPDM(三元乙丙)或硅酮材料与干燥剂(粉末状)混合制作的弹性微孔结 构, 背侧带有防潮能力极强的多层高聚酯膜,两侧为内烯酸结构粘合剂。
D.2.1门窗用复合弹性非金属间隔条,是具有逆向双道密封结构、截面为长方形的带状产品。产品厚度 为4.8mm和6.4mm,宽度范围是2.5mm至25mm。 D.2.2幕墙用复合弹性非金属问隔条是具有三重密封结构、截面为“T”型的带状产品。产品厚度为 6.4mm和7.3mm,宽度范围是8mm至22mm。
D.3.1表面平整、光滑、不鼓包、无气泡,无气味,颜色均匀稳定
D.3.1表面平整、光滑、不鼓包、无气泡,无气味架子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交底,颜色均匀稳定。 D.3.2透水率满足密封性能要求。 D.3.3外形及尺寸偏差满足使用要求。 0.3.4应能与玻璃紧密粘结。
D.3.1表面平整、光滑、不鼓包、无气泡,无气味,颜色均匀稳定。 D.3.2透水率满足密封性能要求。 D.3.3外形及尺寸偏差满足使用要求。 0.3.4应能与玻璃紧密粘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