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14T 2557.1—2023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 第1部分: 项目法人.pdf2.1项目法人配备的人员数量、工程专业技术人员比例、技术职称、管理能力和工程建设管理 应符合有关要求,满足工程建设质量管理需要。 2.2项目法人可通过委托代建、项目管理总承包、全过程**等**,引入符合相关要求的社 技术力量,协助项目法人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2.3项目法人应定期识别人员培训需求,制订质量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4质量培训应包含下列内容:
业技术力量,协助项目法人履行相应管理职责。 2.3项目法人应定期识别人员培训需求,制订质量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 2.4质量培训应包含下列内容: a)质量*针、质量目标及质量意识; b)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c)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d)专业知识、质量管理要求; e)岗位工作标准; f)其它。
GB/T 50525-2010标准下载a 质量*针、质量目标及质量意识; b)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程规范 c)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d 专业知识、质量管理要求: e) 岗位工作标准; f) 其它。
3.1 项目法人应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工程建设所需的施工场地、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 3.2项目法人应配备满足工程质量管理所需的办公场所、设备、软件、通信、交通工具等。
7.4.1必须实施建设监理的工程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应依照国家及行业有关规定,依法委托监理单位 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面监理。 7.4.2项目法人应按照SL734有关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进行全过程检 测。
8.1.1项目法人应明确各层级、部门的风险管理职责,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 8.1.2项目法人应确定项目风险控制目标,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明确项目参建单位的风险 控制职责。 8.1.3项目法人风险管理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宜分阶段实行动态管理,
项目法人应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基础上,对勘察、设计、招标采购、建设实施、试运 段的风险进行识别,形成项目风险源识别清单。 项目法人宜在以下*面进行风险源识别:
a) 自然风险; b) 技术风险; c)管理风险; d)环境风险。 8.2.3项目法人应在项目风险识别基础上进行风险评估,项目风险评估应遵循下列程序: a)收集与风险有关的信息; b)确定风险源和风险评估标准; c)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原因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d) 评估风险源风险等级; e) 采用适用的风险评价*法确定项目整体风险水平,
3.3.2项目风险控制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a)确定风险控制指标; b)确定风险控制*法和工具; c)对风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更新风险等级; d) 识别和评估新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和*法; e)风险预警; f) 组织实施应对措施、专项*案或应急预案; g)评估和统计风险损失。 3.3.3项目法人应采取下列措施应对风险: a)风险规避; b)风险减轻; c)风险转移; d)风险自留。 3.3.4项目法人应对工程风险管理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及时对工程风险进行预警。 3.3.5项目法人应对风险管控效果进行评估和持续改进。
DB 14/T2557.1 202
9.1.1项目法人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的原则,择优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勘察、设计、 监理、施工、检测、**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供货单位。 9.1.2项目法人应对工程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验收实施管理。
9.2.1采购过程应按法律、法规和规定程序,依据工程合同需求采用招标、*价或其它**实施。 9.2.2符合公开招标规定的采购,项目法人应按照国家及行业有关招标投标管理规定组织开展招标活 动。 9.2.3项目法人应科学划分标段,合理确定工期(供货期)和工程造价。 9.2.4项目法人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特点和需要编制招标文件。招标文件应按照水利部有 关合同和招标文件示范文本的规定编制,文件内容及深度应符合SL481的有关规定。 9.2.5项目法人应在招标文件中明确工程质量目标,提出工程有关技术标准、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 *法及内容等。 9.2.6投标文件应对工程质量要求作出实质性响应,建立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工程质量保证措 施,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实现。
9.3.1合同订立前,项目法人应对合同下列内容进行审查: a)合同主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b)合同条款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c)合同文本的严密性和完整性; d)工程质量标准和要求符合国家、行业或地*有关规定; e)合同双*的质量责任和工程质量检查、检验、验收的标准、程序明确。 9.3.2项目法人应依据合同审查和谈判结果,按程序和规定订立合同。 9.3.3合同实施前,项目法人应对下列内容进行交底: a)合同的主要技术和质量条款; b)合同实施计划及质量责任分配; c)合同实施的主要风险; d) 合同订立过程中的特殊问题及合同待定问题; e) 1 其它应交底的合同事项。 9.3.4合同实施过程中,项目法人应按下列要求对参建单位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a)对合同实施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分类处理,查找合同实施中的偏差; b)定期对合同实施中出现的质量偏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通报合同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c)根据质量偏差结果审核参建单位制定的纠偏措施和*案,督促其及时纠正。 9.3.5项目法人应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核,审核包括下列内容: a)经营许可和资质; b)财务状况、工程业绩与社会信誉; C) 拟投入的技术力量及设施设备; d) )专业技术管理水平; e)质量保证体系:
f)协作、配合、服务和抗风险能力。 9.3.6项目法人应对工程变更申请进行审查,并提出明确意见。必要时,可组织召开工程变更审查专 题会。 9.3.7工程变更应满足下列要求: a)工程变更依据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合同要求; b)工程变更不减少工程使用寿命,满足使用功能要求和安全储备; c)工程变更不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不影响工程完建后的功能、运行与管理; d) )工程变更*案技术可行、措施可靠、经济合理、质量安全标准明确。
10勘察、设计质量管理
10.1.1项目法人应依据勘察、设计合同及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对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和运 行情况进行检查,定期对勘察、设计质量工作进行考核。 10.1.2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设计大纲和勘察、设计成果审查,确保勘察、设计文件满足国家或行 业规定的深度要求。
10.2.1项目法人应依据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及合同文件,对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建立 青况进行审查。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a)质量目标及分解; b)组织机构和职责; c)质量管理制度; d)勘察、设计资源配置和管理; e)项目实施策划; f)质量保证措施; g)相关记录文件。 0.2.2勘察、设计过程中,项目法人应定期对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应 包括下列内容: a)质量目标的实现; b)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的到位; c)岗位质量责任制的落实; d)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 e)勘察仪器设备和设计软件的配备、维护; f)勘察、设计项目策划文件的实施; g)勘察、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及成果质量; h)勘察、设计记录资料; i)质量保证体系评价与改进。 0.2.3当合同涉及分包项目时,项目法人应按照10.2.1条、10.2.2条的要求对分包单位的项目质 三保江体系进行宝本和检本
10.3勘察过程质量控制
DB 14/T2557.1 202
10.3.1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大纲审查,审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a)勘察目标、任务明确; b)勘察工作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批复文件全面充分; c)勘察内容、技术要求、工作布置及工作量满足规范、设计及合同要求; d)落实上一阶段审查批复意见; e)勘察工作*法、取样及试验符合规程规范要求; f)资源配置及质量保证措施合理可行; g)签署审批齐全。 10.3.2项目法人应组织勘察作业过程质量检查,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a) 勘察范围、内容、*法、布置符合规范、合同和勘察大纲的要求; b) 投入人员的数量、资格满足勘察工作需要; C) 勘察设备、仪器的数量、质量、状态满足勘察大纲的要求; d)勘察现场作业、取样、试验规范; e)实物工作量满足勘察大纲的规定; f)勘察原始记录、勘察报告、图件完整,签署有效。 10.3.3项目法人应组织对勘察成果进行评审、验收,确保勘察范围、内容、深度、成果质量满足合 同及规范要求。
10.4设计过程质量控制
10.4.1项目法人应组织设计大纲审查,审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a)设计目标、任务明确; b)设计依据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批复文件全面充分; c)设计内容和深度满足规程规范要求; d)落实上一阶段审查批复意见; e)设计文件校审、接口管理、设计评审等质量保证措施合理可行; f)签署审批齐全。 10.4.2项目法人应对设计过程进行检查监督,监督设计单位按照批准的设计报告、技术标准和合同 要求,开展设计*案论证比选、施工图设计等工作,确保设计达到规范要求的工作深度。 10.4.3项目法人应对设计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论证,督促设计单位根据论证意见进行补充、修改、优 化。 10.4.4项目法人应组织初步设计报告审查,审查合格后,按有关规定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10.4.5初步设计文件经批准后,项目法人应及时组织研究、落实初步设计审查意见。 10.4.6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完成后,项目法人应组织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督促设计单位按照审查 意见修改完善施工图设计文件,并形成审查工作总结。 1047施工图设让文件审本应包托工到中究
10.4.7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应包括下列内
a 初步设计文件执行及审查意见落实; b) 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技术标准执行情况; C) 施工图设计深度和完整性; d 建筑物、设备的安全性。
10.5.1项目法人应依据勘察、设计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及合同文件,对勘察、设计单位的设 现场服务进行检查。 10.52现场服务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10.5.2现场服务检查应包含下列内容:
a) 施工地质; b) 技术交底; c) 设计变更; d) 现场配合; e) 参加工程验收; f) )质量问题处理; g)现场服务资料。
10.6.1项目法人应依据合同约定、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书和考核办法,对勘察、设计质量工作进行考 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10.6.2勘察、设计质量工作考核的内容应包括: a)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 b)勘察、设计成果质量; c)现场服务质量; d)有关勘察、设计质量问题处理。 10.6.3勘察、设计单位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质量义务,勘察、设计成果不满足合同约定或国家强制 性标准,给项目法人造成损失的,项目法人应当按照合同追究其相应责任。
11.1.1项目法人应依据监理合同及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对监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运行情况进行 检查,定期对监理质量工作进行考核。 11.1.2项目法人应维护监理机构工作的独立性,不干涉监理机构正常开展监理业务。 11.1.3项目法人应按合同要求为监理机构提供监理工作所需文件资料,
11.2.2开工前,项目法人应按下列内容对监理机构质量控制体系建立情况进行审查: a)质量目标的制定及分解; b) 监理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C) 质量责任制的建立; d) 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
DB 14/T2557.1 202
e)质量控制文件的编制及审批; f)监理工作所需资源的保障。 11.2.3施工过程中,项目法人应按下列内容定期对监理质量控制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 a)质量目标的实现; b)总监理工程师及主要监理人员到岗情况; c) 各级监理人员岗位质量责任制的落实; d) 1 各项质量管理规章制度的执行; 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实施; f) 1) 施工图纸核查与签发; g) 审批、旁站、巡视、核验、检测等监理工作; h) )监理通知、指示的发布及闭合; i)监理例会、专题会议; j) )监理记录资料; k)监理质量控制体系评价与改进。
悬挑*钢管脚手架组织施工组织*案11.3监理质量工作考核
11.3.1项目法人应根据监理合同、工程质量管理责任书和考核办法,对监理质量工作进 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
11.3.2监理质量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 a)监理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及运行情况; b)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情况; c)质量问题处理。 11.3.3监理单位不按照监理合同约定履行监理义务,给项目法人造成损失的,项目法人应当按照法 律及合同约定追究其相应责任。
11.3.2监理质量工作考核内容应包括:
12.1.1开工前,项目法人应按合同约定提供施工所需的图纸、进场必要条件等。 12.1.2项目法人应依据施工合同及质量管理有关规定,对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建立、运行情况进行检 查,定期对施工单位质量工作进行考核。 12.1.3项目法人应对现场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12.2.1项目法人应向施工单位移交测量基准点、基准线和水准点28砖混结构钢筋绑扎技术交底记录,办理交接手续。 12.2.2项目法人应在工程开工前申请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12.2.3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应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进行工程项目划分,确定主要单 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12.2.4项目法人应根据工程特点和相关技术标准,组织监理、设计、施工等单位制定工程外观质量 评定标准及标准分,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确认。
监理、设计及施工等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