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pdf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2 M
标准类别:其他标准
资源ID:383350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堤防工程地质勘察规程》(SL188-2005).pdf

1.1准备工作宜包括搜集整理与工程有关的资料、进行现场踏 及制定工程地质勘察大纲

5.1.2堤防工程地质勘察宜搜集、整理的资料包括下

1 区域地形、地质、遥感与地震资料。 2堤防工程的前期勘察成果及与堤防有关的其他资料。 3已建堤防的工程现状、各类险情隐患和抢险加固及加固效 资料,原施工地质及水文地质观测资料

3已建堤防的工程现状、各类险情隐患和抢险加固及加固效 果资料,原施工地质及水文地质观测资料。 5.1.3现场踏勘应重点调查下列内容: 1工程区基本地质条件。: 2已建堤防工程历史险情隐患的位置、类型、规模、发生与 发展过程及危害情况,处理措施与效果。 3工程区交通条件、工作生活条件、主要勘察点的植被情况 和场地条件等。 5.1.4工程地质勘察大纲应包括下列内容: 1工程名称、地点、任务来源。 2勘察阶段、目的与要求。 3工程概况、规模、等级、规划设计意图、勘察工作重 点。 4工程区地形地貌、地质概况与已建堤防堤身、堤基险情 隐患。 5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原位测试、岩土试验等的计划工作 量和技术要求,应重点勘察、研究的工程地质问题。 6勘察工期、质量控制及资源配置。 7成果的项目、名称、数量、技术要求。

5.2.2堤防与堤岸工程地质测绘宜沿堤(岸)线进行,测绘宽度 宜符合表5.2.2的规定。当堤外滩地较窄时,堤岸与提防工程地 质测绘可合并进行。

表5.2.2堤防与堤岸工程地质测绘宽度 单位:m

5.2.3大中型涵闸工程地质测绘范围应包括建筑物区和对建筑 物有影响的区域 5.2.4堤防工程各阶段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宜按表5.2.4确定。

表5.2.4工程地质测绘比例尺

2特殊土的分布范围及其工程地质特性。 3透水层与相对隔水层的分布特征、埋藏条件等,应特别注 意细粒土层中砂土夹层的类型、厚度、性状等。 4已建堤防工程堤身、堤基、涵闸和堤岸历年险情位置、发 生时间、规模、性质、类型、危害程度、险情发生时的外江 (河)水位等。 5已建堤防历史决**门及其冲刷坑的分布、规模,堵*填 坑材料类型等。 .6:堤身现状、历史加高培厚情况,防渗加固处理范围、方法 效果,岸坡失稳类型、规模、护岸工程现状等。

进行,已建堤防尚应考虑历史险情的分布、类型等。 5.3.2规划阶段可不布置勘探工作。堤防勘探纵剖面宜沿堤防中 心线或防渗轴线、减压井轴线布置。可行性研究阶段钻孔间距宜 为500~1000m,初步设计阶段宜为100~500m,险情多发、地质 条件复杂或防洪墙段应适当加密钻孔。 5.3.3堤防勘探横剖面宜垂直纵剖面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剖面长度应包括堤内、堤外影响区,渗透分析横剖面长 度应能满足渗透分析的需要。 2横剖面间距宜为堤防中心线纵剖面上钻孔间距的2~4 倍,险情多发段、地质条件复杂段应适当加密横剖面,每一工程 地质单元应至少有一条横剖面。 3横剖面上宜布置3~6孔:堤防中心线1孔、堤外1~2孔、 堤内1~3孔,孔距宜为20~200m。 4在下列特殊位置应布置横剖面: 一一溯、潭、塘、沟、渠等微地貌变化较大的地段; 一堤防险情段城市绿化施工组织设计,包括堤基渗透破坏、历史溃**门、堤身 险情等;

5.3.4·堤外滩较窄时,堤岸勘探布置宜结合堤防勘探布量

5.3.8勘探剖面应实测,精度不应低于相应工程地质测绘精月

1堤防钻孔宜为堤身高度的1.5~2.0倍(不包括已建堤 堤顶孔的堤身段),当相对透水层或软土层较厚时,孔深应适当 深并能满足渗流与稳定分析的要求;基岩出露或浅埋段钻孔宜 穿强风化层。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