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12320-2022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pdf

GB+12320-2022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3.5 M
标准类别:国家标准
资源ID:383316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GB*12320-2022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pdf

9.4.2.2标题的配置分以下几种情况:

a) 1 整幅图的标题:配置在图内不压盖重要要素的地方,优先配置在陆部,陆部无法配置的,配置在 海部,但不能压盖影响航行安全的重要要素,并保证同比例尺或同一系列成套图的邻接航海图 要素能够补全本图压盖部分的要素; b)拼接图的标题:配置在图幅尺寸较大的小图内,各小图按拼接顺序用英文字母“A”"B""C"等依 次标出序号; c)诸分图的标题:总标题配置在北图廊外中部,出版机关的徽志配置在图廓外左上角,每个分图

还应配置一个小标题,各分图标题内容相同的部分在总标题中注出,不同的部分在分图的小标 题中注出: ?D 主附图的标题:主图的标题按整幅图的要求配置中医院门急诊楼工程建设监理交底.doc,附图另加小标题,其内容根据需要加注图名 比例尺、等高距、投影、资料采用说明等注记

总图不配置地理位置说明。航行图应配置地理位置说明,其文字应简练、明确,由一至三组注记 组成: a)中国海区航行图的地理位置说明取海名及著名的岛、*岛、半岛、湾等名称,名称前加注国名 (见示例1); b)中国海区港湾图取海、湾、半岛、*岛、岛屿、江河等名称作地理位置说明,名称前加注所属国国 名(见示例2); c)国外海区航海图地理位置说明采用大洋、边缘海(湾)等海域地名,国名不作为地理位置说明 (见示例3);当比例尺大于1:200000,且制图区域只覆盖一个国家时,国家名称在地理位置 中注记(见示例4)。 示例1:中国黄海辽东半岛。 示例2:中国东海舟山*岛。 示例3:印度洋波斯湾。 示例4:吉布提亚丁湾

示例:中国海区。 9.4.4.2航行图应以图内较著名或重要的海域地名作起讫点来命名(见示例1);邻接图用叠幅处的地 名作图名,使图名相互衔接(见示例2);航行图包括的地理单元相对完整时,以区域命名(见示例3)。 示例1:汕头港至碣石湾。 示例2:烟台港至石岛港区、石岛港区至乳山口。 示例3:长江口附近。 9.4.4.3港湾图应以其表示的港湾、锚地、水道、岛屿等命名(见示例1);当港湾图表示的是一狭长区域 时,采用两个地名作为起讫点来命名(见示例2)。 示例1:秦皇岛港、石城列岛。 示例2:吴淞口至高桥港

小例3:长江口附近 9.4.4.3港湾图应以其表示的港湾、锚地、水道、岛屿等命名(见示例1);当港湾图表示的是一狭长区域 时,采用两个地名作为起讫点来命名(见示例2)。 示例1:秦皇岛港、石城列岛。 示例2:吴淞口至高桥港

9.4.5资料采用略图、资料采用说明

9.4.5.1比例尺大于1:500000图上,应配置资料采用略图。如果资料采用情况简单,测量时间不超 过一个年份,配置资料采用说明;1:500000~1:1000000(不含)图上,海域资料采用情况用资料采用 说明表示,陆地资料采用情况不予说明;1:10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不配置资料采用略图或资料 采用说明。

9.4.5.2资料采用略图,应符合以下要求:

a) 资料采用略图中,应详细准确绘出不同年份(河口等易变地区标出不同月份)测量资料的实际 使用范围,按从新到旧的顺序编号并注出测量时间,同一年份(月份)的资料编一个号; b)比例尺小于成图比例尺三分之一的测量资料应单独编号,并注出测量时间和资料比例尺; c) 同一年份不同国家(地区)的资料应分别编号,并注出测量时间和版别(中国大陆的资料不注版 别,测量时间不明时注出版时间);

d)资料情况特别复杂,略图上难以按不同年份(月份)一一表示时,将测量时间相对接近且年代久 远的区域合并。经过合并的区域,测量时间为两个年份(月份)的,注出具体年份(月份)(见示 例1),资料比例尺按照相同格式注出;测量时间超过两个年份(月份)的,注出起止年份(月份) (见示例2),资料比例尺按照相同格式注出; 示例1:2021.2020年测量。 示例2:2010一2015年测量。 e)陆地资料采用情况在海域资料情况后面予以说明,不按时间编号。 9.4.5.3资料采用说明的基本形式,应符合以下要求。 a)资料测量时间明确的(包括采用成图资料,原图已说明测量时间的),说明测量时间(见示例1)。 b)资料测量时间不确定的,说明资料的来源和出版时间(见示例2)。 c)采用新资料只补充、修正了部分要素时,新资料测量时间明确的,资料采用说明使用类似“本图 海域系××××年测量,并根据××××年测量资料修正…”的句式;新资料测量时间不明 但出版时间明确的,资料采用说明使用类似“本图海域系××××年测量,并根据××××年 版海图修正·…"的句式;如果该图配置了资料采用略图,资料采用说明放置在资料测量时间 编号说明的下方,不编号。 d)使用了外版资料的图幅,根据有关协议,在图内适当位置刊登谢启。 示例1:本图海域系××××年测量,陆地采用××××年航测地形图。 示例2.本图海域采用×XXX年版英版海图.陆地采用×XXX年版地形图

9.4.6.1在各种比例尺图上,应表示相同或相近比例尺邻接图的范围线和图号。在载负量允许的情况 下,还应表示比本图比例尺大一级的图幅的范围线及其图号。 9.4.6.2图上需要表示范围线的图幅超过3幅时,图幅的衔接关系应使用图幅索引图的形式表示。 9.4.6.3图幅索引图内表示的图幅不超过5幅时,应同时表示比本图比例尺大两级的图幅。 9.4.6.4南、北极地区1:35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制图区域50%(含)以上的地区纬度高于65 时,应只表示相同比例尺的图幅的范围线及其图号,

9.4.7.11:80000及更大比例尺图上,应配置直线比例尺。 9.4.7.2 直线比例尺配置在东、西外图廓线上。详细样式和位置应符合GB12319。 注:根据需要可在海图南、北图廓外分别绘制对数尺,

9.5.1编辑计划是图幅编辑设计的成果,是图幅责任编辑根据本文件的规定,结合图幅具体情况拟定 的编绘作业指导文件,由图幅责任编辑编写并记载于图历表中

a)市 制图区域的地理概况,主要的地理特点和航行环境特点; b)市 制图资料的基本情况,包括类型,编号,比例尺,投影,坐标系,深度、高程基准及计量单位,测量 单位和时间,版别,出版、再版及小改正时间等; c)各种制图资料的使用程度、方法和顺序,对补充资料及参考资料应具体说明其补充的内容和参 考的范围; d) 编图作业依据的测绘标准、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和规定等;

e) 编绘作业方法,制图综合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f)地名及其他注记的具体规定; g)航海通告查改的起始时间、期数及项号; h)各种附件,包括资料采用略图、图面配置示意图、标题的内容及其文字排列形式等。 9.5.3图历表记载应详细、准确、完整,详细记录从审批、编辑设计、作业、校对、验收的每个环节实际生 产情况,并由各级填写人签名。图历表应永久存档

10.1.1编绘作业中,以下内容应进行计算: a)图廊、经纬网、直线比例尺; b)图上需要表示的经纬线与内图廓线的交点; c) 供转绘资料用的控制网以及比例尺大于1:200000图上供转绘资料用的控制点; d)坐标系改算用的控制网、控制点。 10.1.2计算控制网时,应注意控制网的形状特征、投影变形大小和分布规律、制图资料投影与航海图 投影的差异大小等因素,计算点数应满足制图精度和便于平均细分

10.2.1确定为制图资料的测量成果资料或成图资料,应根据资料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加工,使它们能够 用于航海图编绘。 10.2.2当编绘原图上设计的控制网与资料上的控制网不一致时,应在编绘原图上根据资料上的控制 网情况加绘控制网,对资料进行配准校正;如资料上的控制网间隔过大不便转绘时,应在制图资料上加 密控制网,加密时应注意资料的投影性质及控制网的形状特点,不应将曲线连成直线。应注意不能在电 子图像上直接进行控制网的加密.而应在原始纸质资料上加密后扫描

.2.1 确定为制图资料的测量成果资料或成图资料,应根据资料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加工,使它们能 于航海图编绘

0.3.1根据资料使用的程度和资料的坐标系、投影、比例尺等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资料转绘。 0.3.2资料常用的转绘方法及要求: a)图形扫描数字化法:资料的图形清晰,变形小,直线变形矢长不超过0.2mm; b)坐标输人法:控制点、重要的助航标志和障碍物等坐标已知的,直接输入坐标值; c)数据转换法:资料数据格式已知,能够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0.3.1根据资料使用的程度和资料的坐标系、投影、比例尺等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资料转绘。

3.1 根据资料使用的程度和资料的坐标系、投影、比例尺等情况,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资料转绘 B.2 资料常用的转绘方法及要求: a) 1 图形扫描数字化法:资料的图形清晰,变形小,直线变形矢长不超过0.2mm; D) 1 坐标输人法:控制点、重要的助航标志和障碍物等坐标已知的,直接输入坐标值; C) 数据转换法:资料数据格式已知,能够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10.4.1相邻图叠幅部分各要素的表示应基本一致,叠幅部分各要素的表示与本幅图的其他部分亦应 协调。 10.4.2与同比例尺相邻图幅所采用的制图资料一致时,叠幅部分要素表示应一致,包括几何图形、属 性和名称注记等;当采用的制图资料不一致时,应以新资料为准。 10.4.3与相近比例尺图幅叠幅部分的障碍物、浅水深、控制点、助航设备、锚地、航道、禁航(锚)区、限 制区、港界的表示和表述、等深线的走向、重要地名(省、市、县、乡镇居民地、岛屿、港湾、海洋、水道、浅 滩、重要的礁石、头角嘴等)等主要要素应统一

11.1控制点、高程点

11.1.1比例尺大于1:3000000图上,应表示有航行方位意义的山买和岛顶上的控制点和高程点。 中国地区控制点不区分等级,一律用高程点符号表示,如控制点是独立地物时,则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 示;国外地区控制点的等级按资料区分等级表示。 11.1.2图上100mm×100mm范围内应选取控制点和高程点1个~3个。沿海地区、港口、岛屿、航 道附近适当加密。 11.1.3高程不大于10m的,应注至0.1m,第二位小数舍去;大于10m的,应注记整米数,小数舍去。 比高不大于3m的,应注至0.1m,第二位小数舍去;大于3m的应注至整米数,小数舍去。 11.1.4位于干出滩上的控制点或高程点不表示时.应保留地物

比例尺大于1:200000图上,应表示具有航行方位意义的各种建筑物,如大厦、饭店、烟肉、碑、宝 塔、水塔、教堂、庙宇、钟楼、风车、无线电杆、电视塔、磷堡等,并根据航路指南及其他航行参考资料进行 补充。有资料的则应注记名称、高度、数量及颜色等。 比例尺1:200000~1:500000(不含)图上,表示港口沿岸显著的建筑物。 1:5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不表示陆地方位物。 陆地方位物用符号表示,如无相应的符号,用圈形符号加类别注记表示,

11.3.1.1各种比例尺图上,均应详细、准确地表示海岸线特征。海岸线的化简,应保持主要特征点位置 准确并能反映出其自然弯曲程度,在此前提下,遵循“扩大陆部、缩小海部”的原则。 11.3.1.2对于在航海上有目标或方位意义的突出角、嘴、头等,应保持其原有特征。 注:不能反映原有特征时,可适当夸大表示。 11.3.1.3比例尺大于1:200000图上,应区分实测岸线和草绘岸线,当草绘岸线的图上长度小于 10mm时,用实测岸线表示。其他比例尺图上,均以实测岸线表示。 11.3.1.4未测量高岸线的地段,低岸线应予表示。有高岸线时,低岸线不表示。 11.3.1.5通海江河在有水深注记的地段,其岸线以海岸线表示;其他地段以一般的江河岸线表示。海 岸线与江河岸线连接要自然

1.3.2.1中国大陆地区表示陡岸、沙质岸、磊石岸、加固岸、树木岸五种海岸性质。港、澳、台 区,海岸性质按资料区分性质表示。 1.3.2.2各种比例尺图上海岸性质应按下列指标综合: a)比例尺大于1:200000图上,表示图上长于5mm的陡岸、长于10mm的其他海岸; b) 比例尺1:200000~1:500000(不含)图上,表示图上长于5mm的陡岸环氧砂浆地坪施工工艺,其他性质 一表示为海岸线; c)1:5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不表示海岸性质。

3.2.1中国大陆地区表示陡岸、沙质岸、磊石岸、加固岸、树木岸五种海岸性质。港、澳、台及国外 海岸性质按资料区分性质表示

a) 2 比例尺大于1:200000图上,表示图上长于5mm的陡岸、长于10mm的其他海岸; b) 1 比例尺1:200000~1:500000(不含)图上,表示图上长于5mm的陡岸,其他性质的海岸统 一表示为海岸线; C) 1:5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不表示海岸性质。

11.4.2岛屿综合原则

11.4.2.1各种比例尺图上的孤立小岛,不论面积大小均不应舍去。如图上面积小到不能依比例绘出 寸,应将封闭曲线的直径扩大至0.6mm绘出。 11.4.2.2*集或离岸很近的小岛,不能依比例绘出时,用直径0.4mm的黑点表示。随比例尺缩小后, 可舍去部分小岛,但不应合并,不能改变*集岛屿的分布特征和岛屿间的通航能力。三角洲或湖海岸 附近易变的*集小岛,随比例尺缩小可合并

比例尺大于1:500000图上,应表示等高线和其他陆地地貌要素;比例尺1:500000~1:3000 不含)图上油罐基坑开挖施工方案.doc,只表示主要山头和重要岛屿的高程;1:3000000及更小比例尺图上,不表示陆地地貌。

11.5.2.1比例尺大于1:500000图上,用等高线表示陆地地貌,缺乏资料时,用山形线表示。一幅图 内陆地地貌的表示方法应一致,不能既有等高线,又有山形线。 11.5.2.2中国大陆地区各种比例尺图上,基本等高距符合表1的规定

中国大陆地区各种比例尺图上基本等高距规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