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T13-221-2023 大面积基础刚性桩及桩网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

DBJT13-221-2023 大面积基础刚性桩及桩网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
VIP全站资料免积分下载
立即下载
同类资料根据编号标题搜索
文档
仅供个人学习
反馈
标准编号:
文件类型:.pdf
资源大小:13.2 M
标准类别:交通标准
资源ID:382519
VIP资源

标准规范下载简介:

内容预览由机器从pdf转换为word,准确率92%以上,供参考

DBJT13-221-2023 大面积基础刚性桩及桩网路基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pdf

1必须考虑大面积基础中刚性桩桩侧摩阻无法向远处传递 扩散问题,利用对称面原理把基础分割为独立的桩土复合棱柱体 空间问题简化为桩土棱柱体问题: 2建立桩帽与垫层、桩端与持力层的弹性约束关系,按结构 力学方法联立求解桩土棱柱体。桩顶为梁板结构,持力层为中微 风化基岩,可视为刚性约束并简化计算; 3应根据桩土相对位移确定桩侧摩阻力及侧摩阻分区,从而 计算桩身轴力分布和桩身最大轴力; 4通过选代计算使桩端桩土相对位移逼近允许值,优化桩长 和桩距,并确定合理的桩径和桩帽尺寸。 4.1.2建筑基础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 范》GB50007确定。 路基荷载g包括路堤填料重量、路面结构层重量和路面活载 路基荷载设计值应按下式确定:

q=ysh+yhc+q

DBJ61/T 132-2017标准下载可取20kN/m3;

q一一路面荷载,按照现行道路设计标准确定,高速公路 和城市快速路为26kPa。 在路基稳定验算时,路基荷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公路路基 发计规范》JTGD30规定考虑地震水平加速度惯性力。 .1.3桩顶桩土相对位移(桩顶有梁板结构时等0)和桩端桩土 相对位移应不超过下式规定的允许值: [6]=0.02b (0.02~0.05)D(密实砂土和碎块状强风化取小) [O]= max/3(中微风化基岩) (4.1.3) 式中:[6]一桩顶桩土相对位移允许值; [6]一一桩端桩土相对位移允许值; b一一桩帽宽度或直径; D一一桩身直径或宽度; Omax—I 临界位移,由原位等截面载板或单桩静载试验确 定,试验桩须无质量缺陷,桩顶位移须扣减桩身 压缩量。 .1.4把桩长、单桩分摊面积以及桩径和桩帽尺寸代入附录A, 十算桩端桩土相对位移,遂步优化调整桩长及分摊面积。桩端桩 土相对位移不得超过允许值[6],宜控制在(0.95~1)[6]之间。 .1.5当桩顶为梁板结构,可把上部桩段视为中性区,附录A 只需要求解桩长下部的正摩阻区。 当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基岩且缺乏实验数据,可把基岩面上部 分桩段视为中性区,附录A只需要求解桩长上部的负摩阻区。岩 面处桩身轴力可按桩土刚度比进行计算,并以基岩面处桩身轴力 为荷载,根据岩层的侧阻和端阻设计嵌岩深度,设计应符合现行 亍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 根据地层是否有欠固结土(可液化土和湿陷性土相同),基岩

4.1.5当桩顶为梁板结构,可把上部桩段视为中性区

当持力层为中微风化基岩且缺乏实验数据,可把基岩面上部 分桩段视为中性区,附录A只需要求解桩长上部的负摩阻区。岩 面处桩身轴力可按桩土刚度比进行计算,并以基岩面处桩身轴力 为荷载,根据岩层的侧阻和端阻设计嵌岩深度,设计应符合现行 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规定。 根据地层是否有欠固结土(可液化土和湿陷性土相同),基岩

面处桩身轴力应按下式计算:

EpAp Aq (正常固结土) EsAs+EpAp Np(lb)= EpAp (Aq+Fsw) (欠固结土 EsAs+EpAp

Ap一桩体截面积; As一一单桩分摊桩间土面积; Ep一桩截面弹性模量; Es一 基岩面上土层侧限变形模量(应变2%时); Fsw一 一一欠固结引起的附加荷载(侧摩阻与土柱重量的小值) m Fsw = min(πD∑hsifsi ,As∑hsi7 si) i=1 i=1 (取两者小值) i一一土层编号; m一一欠固结土层编号; hsi一土层厚度; fi一一土层侧摩阻; Ysi一土层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 当地层有欠固结土、可液化土或湿陷性土时,桩端桩土相 多和桩身最大轴力计算应考虑附加荷载。 大面积基础刚性桩应进行桩身承载力验算,建筑基础还应 础沉降验算,刚性桩路基还应进行稳定性验算和工后沉降

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规定的地基变形允许值。刚性桩路基工 后沉降应满足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需求,根据道路类型、重要性 及等级满足相应的工后沉降要求。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刚性桩 路基的工后沉降应不超过如下允许值: 一般软土路基:[s」=300mm; 过渡段路基端:[s≤300mm且应满足与普通路基沉降协调; 过渡段桥涵端:[s]=0.005L且≤100mm(Lt搭板长度), [s小=30mm(无搭板时)。 过渡段路基长度不宜小于35m

路基的工后沉降应不超过如下允许值: 一般软土路基:[s」=300mm; 过渡段路基端:[s≤300mm且应满足与普通路基沉降协调; 过渡段桥涵端:[s小=0.005L且≤100mm(Lt搭板长度), [s」=30mm(无搭板时)。 过渡段路基长度不宜小于35m。 4.1.9刚性桩路基的桩顶应设置桩帽或梁板结构,桩帽尺寸应满 足桩顶桩土相对位移允许值要求,满足路堤填土成拱需要,并满 足土工合成材料不被拉断和刺破的要求。 4.1.10桩帽之上应铺设级配碎石或中粗砂垫层,并铺设不少于 一层土工合成材料。在铺设土工合成材料之前,垫层面应先找平 4.1.11桩网路基作为桥涵过渡段时,可采用调整桩长、桩距、 桩帽面积或垫层厚度等协调沉降措施。 4.1.12对于桩身、桩帽、格构系梁和梁板结构等钢筋混凝土结 构,构造与耐久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50476要求。 土工合成材料应满足耐久性要求。

足桩顶桩土相对位移允许值要求,满足路堤填土成拱需要,: 足土工合成材料不被拉断和刺破的要求。

4.2.1大面积建筑基础的刚性桩宜穿透软弱层。刚性桩路基应验

4.2.1大面积建筑基础的刚性桩宜穿透软弱层。刚性桩路基应验 算软弱下卧层的工后沉降,不满足时应穿透软弱下卧层。过渡段 路基桥涵端刚性桩,设计桩长应与毗邻构筑物(如桥涵和收费岛) 基础进行沉降协调。

b+5D lb (中微风化基岩层

式中:—桩长; D—桩径; b—持力层顶面深度。

A =(F, +K[8])/ q

式中:A一一单桩分担基础面积; Fb一一桩周总侧摩阻力; Ke一桩端持力层弹簧系数; [6]一一桩端桩土相对位移允许值; q一基础荷载。 4.2.4当地层有欠固结土(可液化土和湿陷性土相同处理),因桩 顶桩土位移不连续,只能求解正摩阻区。在附录A求解正摩阻区 时,总荷载应加上欠固结土及以上土层重量。 4.2.5在优化设计单桩分担基础面积之后,桩距可按下式计算:

页桩土位移不连续,只能求解正摩阻区。在附录A求解正摩阻区 寸,总荷载应加上欠固结土及以上土层重量。 4.2.5在优化设计单桩分担基础面积之后,桩距可按下式计算:

苗隧道进出口边坡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A B 一 1.07√A

√A (正方形布桩) B 1.07√A (正三角形布桩)

式中:B——桩间距; A——单桩分担路基面积。

式中:B—桩间距; 单桩分担路基面积。

式中:B一一桩间距; A一一单桩分担路基面积。 4.2.6采用静压施工工艺时,桩长应由施工压桩力控制,压桩力 必须考虑持力层全部上覆土层的残余侧摩阻。根据设计桩长和持 力层类型,应按下式计算压桩力:

必须考虑持力层全部上覆土层的残余侧摩阻。根据设计桩长和持 力层类型北京西罗园南5# 6# 楼正置式屋面工程排气道施工方案,应按下式计算压桩力: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